《紅樓夢》中甄士隱的出家,人是否需要信仰?

AnitaSong


人無信仰,唯利是圖。

沒有信仰的人,一說話就能看出來。話裡話外,全跟名利有關。而且沒有信仰的人,通常都很執著。執著於自我而不能自拔。

沒有信仰之人,必定不信因果。不信因果,急功近利,不計後果。

那麼甄士隱家庭受到如此重大變故,他是頓悟出家。

好了歌就是說得這個道理。





風言風語風來了


個人觀點:甄士隱的出家,跟信仰無關。他的出家有內因,外因,根本因素和作者要蘊含寓意的主觀因素使然

《紅樓夢》很多人物名稱都有影射含義在裡面:甄士隱,“真是隱”。甄士隱在《紅樓夢》眾多男角色中可是一個十足的正派好男人的形象,自帶光芒的閃亮出場,可世事無常,最終卻落的個出家的悲劇收場。這種遭遇這其實是由多方面造成的。

一、內在因素:歷經家庭變故飽受冷眼後大徹大悟


1、痛失愛女傷心欲絕

甄士隱本是姑蘇城中一鄉宦,家有賢妻愛女,日子過得本來殷實幸福。團圓之時卻因家奴丟失獨女英蓮而傷心欲絕,痛苦不堪。甄士隱年近半百了,只有這麼一個愛女,這種打擊對他們夫婦來說是致命的。


2、火燒甄府雪上加霜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時隔兩個月後,也就是三月十五,葫蘆廟失火殃及池魚,甄府也燒成了一片瓦礫場,半生傢俬付之一炬,對於本就思女成疾的甄氏夫婦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無奈之下只好投奔岳丈封素(風俗)而去。


3、寄人籬下受盡冷眼

本以為投奔岳丈通緩和一段時間,沒想到日子久了甄士隱前後境況的反差讓老丈人勢利眼的本性顯露出來了。甄士隱又是一個讀書人,寄人籬下忍氣吞聲看別人臉色的生活讓他內心極度悲哀。這讓他對自己當初前來投奔老丈人的想法產生了悔恨之意。加上這些年顛沛流離,鬧得一身病痛。


4、看空一切頓生厭世

從一個為富一方的富貴人家,歷經家破人亡淪落到寄人籬下看人臉色討生活。甄士隱領略到了世態炎涼,嚐遍了甜苦辣,本來他就挺淡泊一人兒,從此變得厭世而萌發出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外在因素:甄士隱是有慧根,自然與佛道有緣

作者在塑造豐富甄士隱這個人物的時候,就設定了他是一個淡泊名利功名為身外物的形象。

“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紅樓夢》第一回。

其實在書裡,渺渺真人也曾經暗示過,他本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再者,偏偏就是他“夢幻識通靈”,能有此機緣夢遊仙境,可見也是個不凡的。他註解的《好了歌》從心態理解上也能表明他是與佛道有緣的。


三、根本因素:古代封建統治下的社會風氣使然

甄士隱生活在萬惡的封建社會中,那是一個人吃人的舊社會,處在王權專制統治之下,處在中下層的人民群眾活在在水深火熱之中,統治者的剝削壓迫自不必說,不穩定因素特多,上至達官顯貴,中到仕宦鄉紳,下到貧民百姓,一個天災人禍能導致一個家庭的變故,無一倖免。

甄家被一場大火燒成了瓦礫場,一夜之間完成了身份轉變,這在那個時代是司空見慣的。這種社會環境下,甄士隱的心態發生急劇變化,也為他厭世出家留下了鋪墊。


四、客觀因素:作者通過喻人暗示富貴家族的興衰

《紅樓夢》開篇就寫甄士隱不是沒有寓意的,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作者通過描寫甄士隱一家由榮到枯的悲慘過程,其實是從側面來對比和暗示《紅樓夢》四大家族各自由盛轉衰的真實寫照。四大家族的由盛轉衰在一定程度上寓意了封建王朝的逐步衰落。同時也是對世人的一種警示,表達了從社會底層人士及勞苦大眾對封建社會的不滿。



醉美中國傳統文化


甄士隱出家,把它放在整部小說的大背景下,設身處地,彼時彼地,同時也流露了作者本身固有的觀念。因為在作者而言,紅塵之事,天命不可違,這不需要批評或褒揚。

大千世界,紛繁複雜,優傷和痛苦,背叛和誣陷,正因為人世間的這麼多不如意,才會有宗教、信仰對凡人的解救。

從現在大眾的眼光,為什麼生家呢?!一定是“看破紅塵,人間了無可戀了。”

以本人看法:世間萬事萬物,有果必有因,沒有無緣無故的出家,每個人都有依照“本心”所指行動的權利,也有思想靈魂對他的指引。

所謂的看破紅塵,其實看不看破,紅塵就在哪裡,對於開悟眾生來說:他們不會因為看到一個人出家而驚奇,也不會是說出了家才有信仰,因為出世和入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雨中彩霞


甄士隱的出走與信仰無關。

這是偉大的作家曹雪芹先生在小說構思設計過程中必須有的人物歸宿。甄士隱的名字據小說中的稱呼涵義就是把真事隱去。為了把真事隱去,這個人的命運就可想而知,在小說中就應該早早離場,所以其女很快就遺失,房子很快就牽連而燒燬,和岳父岳母大人也過不下去,曹雪芹沒有寫他死,而讓他出家,也就是說,為了小說整體設計真事是要隱去,但還要讓讀者知道。

小說為了讓林黛玉去賈府,林如海,賈敏必須早逝,這是脂批吐露的。還有為了讓王熙鳳協理榮國府,必須讓賈鏈遠出。

另外,真正看破紅塵的人,離家出走就是他的信仰。


A釋一世


人可以有信仰,但信仰應該使人生活更堅定與自信。如果信仰使人無法承受生活的苦難與厄運 ,逃離生活,逃避人生,不是信仰,是生活的信念失去。甄士隱出家不是因為他有信仰,信奉宗教,是他精神上的高度沒有撐起生活給他的困頓,他所秉持的精神世界使他在現實無法生存立足。使他對信念動搖,對現實懷疑無法面對,選擇逃避生命的困厄與擔當。從這點上說他面對生命艱難的韌性不如一個女人,他的妻子封氏,在失女夫走的情況下,能生活生存下來,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

甄士隱作為知識分子,遭家敗女兒失,被岳父欺面對挫折,一連串的打擊對現實充滿失望,也是內心崩潰無法在現實世界生存,選擇逃避,是內心的軟弱與精神世界的不強大。儒學使人修身養性,甄士隱儒雅有識。並沒有從儒學中獲得實際生存的本領。不做官,不被朝廷用,倚靠田產,一旦財產失,沒有生存之能。儒學有與實際脫離生活軌道之處。除了做官,儒學的知識在當時無所用,倚仗它在民間吃不上飯。說明當時不重知識,不重修養。治家也不行。齊國,平天下也不用。賈雨村科舉成功有生活出路。無科舉只儒學家學問不頂飯吃。

甄士隱的出家是對儒學的嘲諷與拋棄,包括後來賈寶玉,不好學儒學不樂做官。學與實際應用有不符之處。當官多世襲紈絝子弟,並買官賣官。賈珍為賈蓉買官。賈雨村科舉出身要仰仗世襲家族,包括林如海娶賈敏,未必入京不依靠權貴。

甄士隱出家是信念喪失,對執著的崩潰。也說明他想隱居不涉世也難以逃避社會之亂,保自身難保子女與家。出家是對舊制度的拋棄,也是失望。包括賈寶玉。一些出家的尼姑與道士,世上難生存,為活命逃避痛苦寧可出家。找一份心靈安寧。

這是儒學的不強大,使人在苦難面前難以堅定。也是對亂世的側面反映。詩酒恬靜的生活都難生存,不欺人被人欺。人心凋弊與自然災害造成的凋弊一樣,使人沒有溫暖之感。信仰不能保護人,不能在現實中獲得生存快樂。信仰有缺陷處。


圃香


是的,人需要信仰。

甄士隱,姓甄,名費,字士隱,娶妻封氏。是紅樓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他的故事很少,卻是書中關於人生的縮影。士隱語出《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他爺爺給他起名字時,家裡還是很有錢的,也比較有追求,估計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做個謙謙君子,走向仕宦之路,一代更比一代強。甄士隱不負眾望,確實費(廣大)而隱(精微)。他對賈雨村胸懷寬廣,無微不至,贈送50兩銀子還要讓對方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是個有情懷、有愛心的中產階級。放在今天,這樣的人做不了國民女婿,但絕對是搶手貨。無奈只有一女,在古代沒有兒子是抬不起頭的,再有錢也是絕後。雖然可以找個上門女婿,總是美中不足。不過,甄士隱看得開,對別人的目光早就習慣了,所以每天閒情逸致,自得其樂,小日子還是很不錯的。

可中產階級的快樂沒有延續多久,女兒因霍啟而失蹤了,禍起蕭牆也就罷了,葫蘆廟的一把火,連帶自己的房子也燒了,這算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好吧,天無絕人之路,那就投奔老丈人。可老丈人不是省油的燈,連蒙帶騙把剩下的一點油水也給吞了。老丈人想,反正你也是絕後,不如都給了我兒子,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沒想到這女婿還真想通了,出家為道了,老婆封氏也就成了瘋室。

縱觀甄士隱的一生,從費而隱的謙謙君子,到廢而隱的道骨仙風,實現了人生的大逆襲。他的前半生估計從來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道士,雖然過著平淡的日子,但對仕宦的渴望是一點都沒少,要不然也不會資助賈雨村去趕考。他如果看到賈雨村高中進士,為官一方,肯定會非常高興,兄弟,大哥當年沒看錯。別人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比自己去實現願望還高興。但他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替老丈人一家張羅忙活,自己啥也沒撈著。估計他去見他爺爺時,他爺爺是會打他屁股的。小子,爺爺當年希望你做大做強,可好,你做成斷子絕孫楊白勞了,早知道這個結局,我當年也就不沒日沒夜瞎忙了,好好打兩圈麻將多好,何必累死累活。

可惜,古人相信輪迴,我們不相信,只管造就是了,死後就是一撮灰,還去天堂看爺爺?瞎JB扯!甄士隱是相信自己會到天堂看爺爺的,所以他無顏面對自己的破落晚年,更不敢去天堂,只好選擇做道士,去另外一個世界。爺爺,咱就不見面了吧,見了面您老得傷心,我也怕屁股疼。

不相信有天堂地獄,當然就什麼都不怕;看不見自己的報應,當然就可以為所欲為。沒有敬畏,自然沒有底線,或許,這就是最大的動力,趕緊的,有啥好享受的拿出來,過幾天我就是一撮灰了。


子龍播報


《紅樓夢》裡甄士隱之出家,與個人是否要有信仰,似乎沒有關聯。因為,甄士隱不是沒有了信仰,才出家的。

甄士隱應該是沒有生活希望,被現實擊打得傷痕累累,身心破碎,體驗了生活的無情無望,眼望現實的與命運的黑炭如泥漆黑一片,才逃離這人間,走進寺廟,尋求心靈撫慰寄託的。甄士隱本身是恬淡的,安靜的,在平淡的還較為安穩的日子裡過生活的人。

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女兒被拐,生活之家被燒,老丈人的羞辱,讓他生活的小舟,頃刻間翻沉了。

在路漫漫不知何往時,他遁入空門,與青燈為伴,與古寺相融,度其餘生。

因此,甄士隱理想生活的打破,信仰的湮滅,是其生活經歷造成的,是現實的冷酷無情,隨意讓一個人精神鬥志幻滅有關的,而不是因為他沒有信仰。

信仰一個人的精神支撐,是行動動力,是追求指南。一個人沒了信仰,就沒了追求,沒了力量,生活變得怠惰、慵懶,人生變得頹廢,無求上進,但求昏昏噩噩。

因此,沒了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也是讓生活讓人生無趣無意義的。


平野視角


人者是共同不知足而我慢,正法聖教訓練了我們的妄心反省,百利呀!信邪教就更壞了…阿彌陀佛!


平常心132178314


人當然要有信仰,但我認為甄士隱的出家跟信仰沒有關係,他是飽受生活的磨難後,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甄士隱原本是鄉宦之家,本人秉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其妻性情賢淑,深明大義。家中雖不甚富貴,卻也是本地望族。甄士隱不僅有學問,有修養,而且還樂善好施。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後來他經歷了女兒走失,房屋被燒,田莊無收,投人不淑之災,在經歷了幾番人生打擊之後,貧病交加,此時又受到跛足道人的點化,終於大徹大悟,最終拋家舍業隨跛足道人而去了。


冷暖自知274497472


所謂“出家”實指有“出離心”而言!並非專指為僧為道而說、大道行在塵出塵在世出世——“出家”那些人未必是有信仰而是各揣心腹事、惟有堅定信念的信仰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石頭記》甄士隱是幻化人物、作者藉此虛幻構建出一幅幅人世人情畫面、警醒在名利聲色場中如醉如痴亦真亦幻的夢魘、知音擅聞弦外、看書要掩卷而悟、真實正在眼前、大道從你腳下……💫〖星槎聯盟.盟主星槎散人.長風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