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

楊莎莉


《紅樓夢》乃鴻篇鉅著,一本書寫盡了榮寧二府的興衰史。但是作者開篇不寫榮寧二府如何繁華驕奢,卻去寫了一個和榮寧府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甄士隱。甄士隱一輩子沒和賈府交集,只在夢中與通靈寶玉有過一面之緣。

甄士隱,姓甄,名費,是姑蘇城一箇中產的鄉宦。他秉性恬淡,不念功名,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妻子溫柔賢淑,女兒玉雪可愛,真正是一個幸福和美的小康之家。然命運不濟,元宵節女兒被拐,後來家被燒為白地,投親無著,跟隨跛足道人出家了。

作者為什麼先來講這麼一個故事呢?

一、“甄士隱”取意為“真事隱”,是和賈雨村,“假語存”對照來寫的。作者開宗明義,書中有“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一句,正如賈雨村是“假語存焉”一樣。作者意指,書中人、事皆曾真實存在,“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不願“使其泯滅”,“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這是一個引子。

二、甄家是賈家的縮影,“真”“假”對照。甄士隱經歷了骨肉分離、家遭火災、下半世坎坷而終於醒悟出世。主人公賈寶玉繁華過後,也會有此遭遇,暗示了故事悲慘的結局,給全書定下了一個基調,埋下了伏筆。脂評甲戌本側批:找前伏後。士隱家一段小枯榮至此結住,所謂真不去假焉來也!先寫了“真”的榮枯,再來述“假”的興衰。

三、從甄士隱引出他的女兒甄英蓮。英蓮即後文中的香菱。甄英蓮,真應憐啊!她從小被拐,受盡磨難,最後被賣給呆霸王薛蟠為妾。她最終的命運應該是被夏金桂折磨至死。菱亦為無根之物,也暗示了她的命運奇異詭譎,不可掌控。甄英蓮的命運是紅樓眾女兒的命運縮影。文中引線人物一僧一道,說英蓮“有命無運,累及爹孃”,脂評甲戌本眉批:“八個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詞客一騷一人?今又被作者將此一把眼淚灑與閨閣之中,見得裙釵尚遭逢此數,況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寫開卷之第一個女子便用此二語以定終身,則知託言寓意之旨,誰謂獨寄興於一“情”字耶?”甄英蓮的命運是紅樓眾女兒的命運縮影,正所謂: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四、通過甄士隱,寫出“好了歌”,促人醒悟。世事無常,縱使當年笏滿床 ,也終變成衰草枯楊,風流雲散。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正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淡看雲起


我們讀小說會發現,很多小說都是直奔主題,直接交代故事主線,隨後男女主角出場,故事展開,但紅樓夢顯然沒有按照這樣的小說套路來寫,所以脂硯齋不止一次批紅樓夢是不落古今小說俗套。

單是紅樓夢的開篇就與眾不同,它並沒有直接寫到四大家族,而是以江南一個隱居的鄉宦甄士隱開了頭,曹公為什麼這麼安排呢?這背後隱藏了哪些深意?通過反覆閱讀這一回,我們大致可以得知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將真事隱去,掩人耳目。我們知道,甄士隱,即真事隱之意,作者一開篇就說了: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

曹公之所以這麼安排,看似是將真事隱去了,但我們知道紅樓夢是他十年心血凝結而成的,自然不可能都是“賈雨村”云云,他這麼做也許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躲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也是託言將真事隱去,通過“假語存”,來寫自己的真實經歷。

正如太虛幻境那幅對聯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無即是有,有即是無,就像《金剛經》裡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曹公開篇設置的“甄士隱”“賈雨村”貫通全文,緊扣“夢”“幻”二字,正是如此章法。

第二,一段小榮枯,以小見大。前面說了,很多小說的正常寫法,是直奔主題,而曹公偏不這麼寫,獨創了以小見大,曲徑通幽的寫作手法,跟大觀園的開門卻是一處假山遮擋有異曲同工之妙。

脂批說:不出榮府大族,先寫鄉宦小家,從小至大,是此書章法。不僅開篇的甄士隱是這樣章法,後面曹公寫賈府日常時,也並沒有按照正常的寫作手法來,而是從劉姥姥這個跟賈府有些瓜葛的村老嫗入手,是一樣章法。

曹公之所以如此安排,正是要通過甄士隱這麼一個小鄉宦之家的榮枯,來映射和伏線賈府之榮枯。我們知道,甄家最後敗了,甄士隱出家,封氏守寡,這似乎正暗示賈府賈府最終結局,寶玉出家,寶釵守寡。從家族興衰來看,甄家的敗落,暗示的也正是後文賈府的敗落,

第三,先出主旨,為世人下一棒喝。紅樓夢另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在最後表達全書主旨,而是一開始就把主旨交代了出來,這一點即是通過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解讀體現的。

甄士隱為什麼會如此解讀好了歌呢?這其實正是他出家頓悟的一個過程,也正是因為甄士隱從當地望族跌落到人生低谷的這一系列的轉變和打擊,讓他開始了悟,而他的一番對好了歌的註解,幾乎就是紅樓一書的主旨所在。

曹公如此寫來,正是先為世人嚇一棒喝,令看官著眼,著眼的關鍵在於:富貴榮華,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此後再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眼光自是不同,這是曹公在點醒世人。

第四,貫穿全文,有始有終。按照曹公“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作手法,紅樓夢裡出現的每個人物,發生的每段情節,都會有始有終,前後照應,所以甄士隱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他被曹公安排作為紅樓夢開篇人物,在第一回出場,絕非曹公隨意寫來,如果有八十回後情節,在寶玉和諸芳塵緣了卻,回到警幻處銷號之時,甄士隱應該還會出現,引渡眾人回到太虛幻境。

脂硯齋曾批“真不去,賈焉來”,是為甄士隱出家,引出賈府,後文賈府敗落,也許正是“賈不去,真焉來”,諸芳流散之時,正是甄士隱奉警幻之命,度眾人復歸太虛幻境之時。


少讀紅樓


《紅樓夢》剛一開篇,就寫了一個鄉紳老爺甄士隱起伏的一生。與別個小說不同,紅樓夢並沒有一開始就直奔主人公而去,而是從一個幾乎和主人公毫無關係的小人物寫起。然而,看完整部書之後,才恍然發現,這個毫無干係的小人物,卻原來早早就預言了主人公的一生命運和最終歸宿。

開篇寫到: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廟旁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喚作英蓮,年方三歲。

這甄士隱所在已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又在當地被推為望族。他的夫人更是性情賢淑、深明禮義,他本人又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只喜觀花修竹、酌酒吟詩,作者對他的定評更是“神仙一流人品”。若是世事平坦,能一直這樣下去,這甄老爺也才算真的是神仙一樣了。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甄家一夜之間幾乎家破人亡。神仙一樣的甄老爺,也只能寄居在老丈人家裡艱難度日。最終還是看破紅塵,隨了一僧一道撒手而去。

大家都說作者寫甄士隱就是為了隱含“真事隱”,意思是整部書其實是將真事隱去。其實,甄士隱應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預言了主人公賈寶玉的一生。“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只喜觀花修竹,酌酒吟詩”,這些不正是賈寶玉的性情嗎?“神仙一流人品”,這個定評不就是那個日日灌溉絳珠仙草的神瑛侍者嗎?

甄士隱後來幾乎家破人亡,甚至要寄人籬下去艱難度日,最終看破紅塵,隨著僧道遁入空門。根據曹雪芹和脂硯齋在前面透露的結局,寶玉後來的結果也正是如此。難道這只是巧合嗎?想必是曹公一開始就有意透露給讀者的吧!用一個不相干的小鄉紳甄士隱,提前預演了賈寶玉的一生。用一個東南姑蘇小城裡的一戶鄉紳家的起伏興衰,提前預演了天下望族賈府的興衰。

甄士隱解的好了歌可謂是人世間興衰枯榮最經典的詮釋: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 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隱看破紅塵,隨著一僧一道而去,開啟了這煌煌鉅著的紅樓一夢,也引出了這滿紙的“荒唐言”來。作者說將真事隱去,且留假語寸言。而《紅樓夢》這滿紙荒唐言到底是假語還是真語,恐怕就得我們自己細細品味分辯了。


雲語紅樓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是作者的大智慧。

《紅樓夢》作者與其他作者最大的不同是,用了一個與整部書似乎不相干的人物甄士隱。這個人與作品的主人公寶玉和黛玉似乎沒有一點聯繫,如果把《紅樓夢》當做一個電路板,那麼甄士隱就是開關。他主導著整部書的開局和結尾。

甄士隱最先知道了天上有一個神瑛侍者要下凡,一個絳珠仙草要跟隨他下凡報答他的灌溉之恩,跟隨他們一起下凡的還有一批痴男怨女。並且甄士隱還見到了女媧補天剩下的那塊石頭的真容。

通過甄士隱,我們看到了賈雨村,看到了英蓮。通過這兩個人,《紅樓夢》故事的大幕徐徐拉開……

甄士隱的個人命運對全書的故事情節有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

甄士隱生活在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在當地堪稱望族。他家庭和睦幸福,他本人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他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只喜觀花修竹、酌酒吟詩。若是生活總是這樣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多好。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甄家先是丟了女兒,然後被火燒連營,無立錐之地。最是無用讀書人,甄士隱不擅經營,後來變賣了天地等家產,寄居在老丈人家裡。此時他看盡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最終看破紅塵,隨了一僧一道撒手而去。

甄士隱的一生幾乎是《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的一生。

全書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著力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之人,以及他們周圍人的人生悲劇。展現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由興到衰的過程。

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註解就是《紅樓夢》的大結局。


潤楊的紅樓筆記


小說往往都是直接從故事主線切入,隨後男女主角迅速出場,通過故事的推進與結局反映主題。但《紅樓夢》顯然沒有按照這樣的套路來寫。它別開生面地來了個“主題先行”,開篇從一個幾乎和主人公毫無關係的小人物甄士隱寫起。看完全書才恍然發現,這個小人物,竟然與小說的主題和主人公的命運歸宿,並非毫無關係。

作者開篇就說: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故曰“賈雨村”云云。更於篇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 它開篇就先明確了作品的主旨,大旨言情。作者怕讀者誤讀《紅樓夢》的主題,明確告知: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閱者醒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經歷一番夢幻,發現人生如夢、青春如夢、高官厚祿如夢、兒女情長如夢。看透世間的滄桑。一首好了歌和甄士隱的好了歌注,說盡作者的心聲。一切不過是夢。所以便以夢總其全部主題。稱之為《紅樓夢》。 《紅樓夢》既然是“主題先行”,它的開篇雖然不是從故事主線切入,卻也不可能偏離主題太遠。那麼小說以甄士隱開篇,對於展示主題具有怎樣的作用呢?

第一、《紅樓夢》大旨言情。故事發生在姑蘇,江南蘇州一帶。明清時期蘇州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甄士隱這裡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十里街、仁清巷”分明指勢利人情。"葫蘆廟是為了後文中的賈雨村,以及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作引。甄士隱資助了賈雨村,賈雨村才有機會考取功名,才可能後來結交林如海,又被舉薦給賈政,得以平步青雲。而甄士隱的女兒英蓮被薛蟠霸佔,賈雨村明知是恩人的愛女,他卻選擇了徇私枉法,幫助四大家族一手遮天。當賈府落敗時他又落井下石。這是怎樣的人情? 第二、《紅樓夢》是人生之夢。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甄士隱最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賈寶玉後來也是如此。作者有意用一個甄士隱,提前預演賈寶玉的一生。表現人生如夢的主題。對人世、人生的認識和總結,可謂全書的主旨和精髓。從昨憐破襖寒到今嫌紫蟒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到最後不過是一場空罷了。 甄士隱解讀好了歌,正是他出家頓悟的一個過程,甄士隱從當地望族跌落到人生低谷的一系列打擊,讓他開始了悟,他對好了歌的註解,也是全書的主旨所在。它讓我們著眼於:人生就是這樣,什麼富貴榮華,什麼名利、金銀、美色,看透了放下了,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註解就是《紅樓夢》的大結局。

第三、《紅樓夢》即朱門之夢。《紅樓夢》寫了家庭悲劇。它通過對家庭悲劇的描寫,反映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悲劇、時代悲劇。小說開篇虛構了甄士隱一家,以其家庭不幸遭遇暗示了賈府的悲劇。《紅樓夢》開篇就寫了這個地處繁華世界的富貴、幸福人家。甄士隱本是個家境殷實的中產階級,有財富積累有田產收租,和老婆孩子過著小康生活。女兒的丟失,使這個幸福的家庭從此災難不斷。 用甄士隱家的起伏興衰,提前預演了天下望族賈府的興衰。進一步勾勒出封建社會的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及封建末世的社會輪廓。以四大家族的興盛衰落為背景,以賈府的衣食住行、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紅白喜事為經典場景,表現繁華過後終究是一場夢。毛澤東認為,它是一部以賈府為中心的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是一部反映封建社會階級鬥爭的歷史教科書。賈王史薛紅極一時,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從笏滿床到陋室空堂;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原來富貴繁華如夢,轉眼落幕,過眼煙雲。賈府從盛到衰,代表著封建王朝的統治從盛到衰,走向滅亡。一箇舊家族的沒落,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沒落。 甄士隱一家的衰落是四大家族衰落這場大戲開場前暖場的小戲。甄士隱家敗了,賈家後來也敗了。四大家族走向衰落,同時也折射出整個封建社會潰敗和衰亡的歷史必然走向。《紅樓夢》通過三個家庭的興衰來展現社會各階層的生存狀態。他們是富貴尊榮如賈家榮寧二府,頑強掙扎如劉姥姥一家底層老百姓,還有就是最脆弱的中產階級家庭甄士隱一家。 作者創造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不出榮府大族,先寫鄉宦小家。開篇通過甄士隱這麼一個小鄉宦之家的榮枯,來映射和伏線賈府之榮枯。甄家敗了,甄士隱出家,封氏守寡,賈府最終敗了,寶玉出家,寶釵守寡。從家族興衰來看,甄家的敗落,暗示了賈府的敗落。 甄士隱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癩頭僧與跛道士渡化的人,小說的三大主角,寶玉,薛寶釵,林黛玉都受過和尚道士的渡化。而甄士隱是第一個被渡化的人,他家是第一個被淪陷的家。甄士隱是個代表,如夢人生的代表;甄家是個縮影,繁榮富貴之家的縮影,紅樓夢的縮影。

第四、《紅樓夢》是青春之夢。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只喜觀花修竹,酌酒吟詩,這些不正是賈寶玉的性情嗎?神仙一流人品,賈寶玉不就是個日日灌溉絳珠仙草的神瑛侍者嗎? 《紅樓夢》無情地批判了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封建倫理道德的罪惡。暴露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及社會道德觀念兇殘的吃人本質。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是作者的大智慧。甄士隱這個人與作品的主人公寶玉和黛玉似乎沒有一點聯繫,但是他主導著整部書的開局和結尾。甄士隱最先知道了天上有一個神瑛侍者要下凡,一個絳珠仙草要跟隨他下凡報答他的灌溉之恩,跟隨他們一起下凡的還有一批痴男怨女。甄士隱還見到了女媧補天剩下的那塊石頭的真容。 作者是把甄士隱當做賈寶玉的影子來寫的,他的人生態度就是賈寶玉的人生態度,他的人生結局就是賈寶玉的人生結局。 甄士隱姓甄名費字士隱。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中庸》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君子之道費而隱”。意思是君子如果與世道相違逆,可以隱居起來。賈寶玉不就是這樣嗎?世道就是尊崇科舉功名,而賈寶玉卻對這些毫無興趣,遊離於正統觀念之外。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講述一段悽美絕倫的悲劇故事。他們的愛情婚姻悲劇,代表著封建帝王統治下的社會中,無數的家庭都沒有幸福的生活,無數男女都沒有幸福。用寶、黛、釵的愛情悲劇和婚姻悲劇,唱青春與生命的輓歌。發出對封建禮教及腐朽婚姻制度的抗議。
有人會說,以甄家的故事開頭與這個主題無關吧?其實不然,甄士隱夫婦應該算是一對好姻緣,當甄士隱落破之後,岳父封肅是怎麼對待明媒正娶的姑爺的?我們再看甄士隱家的丫鬟嬌杏的姻緣,偶因一遭錯,便為人上人。作者寫嬌杏這個人物,大有深意。作為一個丫環,對男客人再三回顧,這是當時主流社會意識所不容的,非禮勿視,但她卻偶因這錯誤的回顧,僥倖獲得幸福。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全書唯一倖免者,竟是一因僥倖二因錯。諷刺何等辛辣。 第五、 《紅樓夢》是一場女兒的厄夢。《紅樓夢》開篇就寫女媧補天,書中又大寫閨閣中女兒瑣事,表現其崇尚女性的思想,為裙釵立傳的主題。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女性悲歌。展示了金陵十二釵及相關人物的人性美和悲劇美。而這一切,是從甄士隱丟失的愛女甄英蓮開始寫的。甄英蓮的悲慘命運正是這千紅萬豔的代表。

人情的對面是慾望。代表人物正是甄士隱的知己賈雨村。他是另類人生的代表,甄士隱經歷過人生的坎坷,最終頓悟真諦,放下一切遁入空門。賈雨村還未曾領悟人生的真諦,還在追求名利,追求財富,日後他將經歷官職的升降、體驗官場的黑暗與腐敗,在此過程中變得圓滑世故、利慾薰心,為世俗名利所牽絆,從人生來說,他正處於與甄士隱相反的階段。甄士隱看破慾望的第一人,是從紅塵世界走出來的第一人,以甄士隱的退場為賈雨村開場,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紅樓夢的高明之處,一個輪迴。 作者寫甄士隱是為了將真事隱去,只用假語村言敷衍,這是作者明確說出來的,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就是“真事隱去、假話留存”。巧妙地運用諧音,這是表層意思。 其實我們知道紅樓夢絕對不是假雨村言,這麼做絕不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託言將真事隱去,通過假語存焉,來寫自己的真實經歷。正如甄士隱在夢幻中所見太虛幻境石牌坊上那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無即是有,有即是無。 甄士隱通真事隱,其故事的內核是真事。兩百多年間,專家爭辯和探軼故事背後的真相。我們一般讀者能夠通過甄士隱的一生看到賈寶玉的人生悲劇,進而看到這《紅樓夢》是什麼夢,也就夠了。

讀不懂甄士隱,真的就是讀不懂紅樓夢。甄士隱的主要故事是假的,紅樓夢的故事是假的,而真實的情況則發生著,甚至真實發生的事可能和小說裡描寫的故事有影射關聯。
甄士隱這個角色還具有埋線索的意義。《紅樓夢》的寫作手法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甄士隱的故事貫穿全書,有始有終。如果說前面是真不去,賈焉來,是為甄士隱出家,引出賈府;後文就是賈不去,真焉來,當賈府敗落諸芳流散之時,正是甄士隱奉警幻之命,渡眾人復歸太虛幻境的。開篇由甄士隱,引出窮儒賈雨村;再由賈雨村給林黛玉當老師,引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賈雨村在賈府得勢的時候風光無限,在賈府有難的時候落井下石,也正合了他假語存的諧音。 因為甄士隱開篇引出好了歌。賈雨村憑著林如海攀上了賈府。甄士隱的女兒英蓮被人販子拐走,被薛蟠買下,牽出薛家。兩條線引出“護官符”,點出來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全書的故事和香菱的命運息息相關。而英蓮這個角色是以甄士隱為前提的。 一個有點經濟實力的封建鄉紳,都有可能在這個社會無法立足,這個已經不是個體事件了,這是社會制度導致的。另外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接下來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家境富裕的馮淵在豪門望族的薛家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被毆打致死都無法獲得天理正義。豪門賈府,在皇親國戚面前,也是無能為力,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如此重大的主題,直言不諱,那還了得。 為了避免文字獄,真事隱去,假語存焉,表明我寫的這本書都是假的,並沒有真話,從而避免被人舉報招惹災禍。 甄士隱在《紅樓夢》中,只在第一回出現,以後一直沒有出現,直到最後(一百二十回版本),是這部小說真正的開篇和結局人物。甄士隱看破紅塵,開啟了這宏篇巨構的紅樓一夢,引出這滿紙荒唐言來。而這到底是假語還是真事,恐怕就得我們自己細細品味分辯了。

伴讀紅樓夢


《紅樓夢》裡這十二奇女子的故事是圍繞賈寶玉來展開,正常開篇介紹賈寶玉的相關信息,曹雪芹以甄士隱開篇,其用意我從兩方面偏解,其一,本書作者為女媧補天遺留下的石頭,託甄士隱之口,演說《紅樓夢》,真事隱藏其中,讀者細品味。用以聲明曹雪芹只是批閱刪改的讀者,避免受文字獄牽連。

其二,提醒讀者甄士隱與賈寶玉有密切關係,這個關係有老師認為甄士隱就是賈寶玉,從曹雪芹的人生經歷看,如果作為自述體小說,把自己不同階段設定不同角色,可以說通。

我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來想象,《紅樓夢》裡辛酸的事情都有哪些呢,寫在字面的肯定不是,通過推敲字面後的味道,或能揣摩一二。

所以我揣測,甄士隱與賈寶玉是父子關係,更進一步說,作者開篇交代的了甄士隱是賈寶玉和甄寶玉的親生父親。賈寶玉和甄寶玉是雙胞胎。

我的依據不見得站住腳,拋磚引玉,供老師們打發時間。

一,曹雪芹家族與皇室關係密切,曹雪芹更容易知道皇家內幕。乾隆帝在位時,坊間就有乾隆身世之謎。康熙帝35子,活下來24子,皇子之間競爭激烈。而清朝開國之初,就有立幼主垂簾聽政之風。母憑子貴,在皇宮沒有兒子就沒有競爭的資格,所以皇妃們想盡辦法搞齣兒子,這種風氣一直到民間重男輕女根深蒂固。後繼無人特指是兒子,是大不孝,被人鄙視,在社會上抬不起頭。而過繼之風,自古就有,曹雪芹有足夠的創作素材,考慮甄士隱原本有雙胞胎的兩個兒子先後過繼給賈府和甄府。

二,甄士隱移居蘇州城外貧民區,在當地推為望族,他的名望打哪來呢,膝下無子,人丁凋落,以甄士隱的條件,娶二房生子,或者過繼個乾兒子,常人所為。

從賈雨村刻意接觸甄士隱看,甄士隱贈賈雨村50兩銀子,相當於平民兩年多收入,並想推薦賈雨村,說明甄士隱的人脈在京城,關係非比一般,而甄士隱對賈雨村的重視也說明自己渴望有個義子也好。

英蓮是不是甄府或賈府的女孩換甄事隱的孩子,之後又刻意被拐走呢?

三賈寶玉和甄寶玉都含著通靈寶玉出生,而甄士隱歷遊幻虛最早看見通靈寶玉,或可暗示,就是甄士隱的孩子被過繼給別人,有通靈寶玉為證。而甄賈寶玉互相做夢,彼此心靈相同,頗有雙胞胎的味道,再看賈政對賈寶玉的苛責,父子親情全無。

如果賈寶玉和甄寶玉都是甄士隱的兒子,可見以甄士隱開篇,必然為之,而其中甄士隱的辛酸,有子不能認,暫以英蓮為寄託,卻又一場空歡喜。

任意胡思,見笑各位老師。



䗝豆


我的理解是這樣,主要有如下兩層意思:

一、章回小說脫出於說書人的話本,因而在開頭的時候,以一人講述的方式開場,帶有這樣的痕跡,也起到一個類似話劇報幕員的角色,以示開場之隆重。帶有提醒聽眾或者讀者凝神進入故事,收攏精神,聚焦情節的作用。

二、揭示、同時也是解釋小說內容的作用。甄士隱諧音“真事隱”,就是把真實的事情隱去,暫且把小說內容當做帶有虛構和想象的文學創作來對待。其實這個諧音梗也有一語雙關、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作用,說是將真事隱去,而恰恰可能是要告訴讀者,內容基本都是源於真事,只是為了避免讀者對號入座,進行相應的猜想和比對,從而引發其他不必要的麻煩。這一點有點類似於現代不少取材於真實故事的電視劇往往刻意在片頭打上“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字幕。


文觀音




《紅樓夢》裡的甄士隱在小說第一回中的出場如下:

原文:【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廟旁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喚作英蓮,年方三歲。】


《紅樓夢》開篇就寫了這個地處繁華世界的富貴人家甄士隱這個幸福人家,因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這年的元宵佳節,甄士隱讓家人霍啟抱著自已的小女兒去看社火花燈,因不小心把這個小女孩子丟了。女兒的丟失,使這個幸福富貴的家庭從此災難不斷。

緊隨著又是一場大火,把這個昔日充滿歡笑不斷的家及駐住在這一條街的所有人家的住房全部焚燒,士隱無家可歸,只好攜病妻投奔老丈人家寄住。


這天,從遠方走來一個跛足道人,邊走邊唱著一首《好了歌》,士隱聽了這首歌,頭腦馬上被點悟,緊跟著這個道士出家去了。

小說在末尾寫甄士隱在急流津覺迷渡口的草菴裡坐化。

曹雪芹在小說裡安排的這個人物,讓讀者看到了甄士隱家的破落,從中勾勒出封建社會的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及封建末世的社會輪廓。

作者:一片紅與紅樓夢,歡迎關注我,專業為你解讀、寫作《紅樓夢》中的人與事。


一片紅與紅樓夢



甄士隱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癩頭僧與跛道士渡化的人,而癩頭僧與跛道士所渡化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三大主角,寶玉,薛寶釵,林黛玉都受和尚道士渡化過!

而甄士隱他也是第一個被渡化的人,那麼他家也是第一個被淪陷的家,所謂的小枯榮正是甄家,所以他是縮影,大枯榮賈家的縮影,紅樓夢的縮影。



那麼甄士隱是如何被渡化呢?是癩頭僧與跛道士的好了歌,士隱本是有宿慧的,一聞此言(好了歌),心中早已徹悟。那麼好了歌的內容是什麼?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再來看看甄士隱如何解!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隱是看破紅塵,以紅塵富貴背後的荒涼,以權利情色背後的荒涼,荒涼為突破口看破紅塵,要想好,必須了。

紅樓夢明著些寫是有兩大主題:一個主題是賈寶玉的閨閣之情!賈寶玉是以情悟道!一個就是代表紅塵富貴溫柔鄉的慾望!他的代表人物正是甄士隱的知己賈雨村。甄士隱看破慾望的第一人,是書中從紅塵世界走出來的第一人,以甄士隱的退場為賈雨村開場,正是紅樓夢“你方唱罷我登場”,紅樓夢寫作的高明之處,一個輪迴。

那麼賈雨村入場揭開了慾望世界的繁華,他是男的代表,女的慾望代表是賈府的王熙鳳!

曹雪芹以甄士隱他的背影推開了紅樓夢慾望之府故事的大門!


陳說紅樓


我們讀小說會發現,很多都是直奔主題,直接交代故事主線,隨後男女主角出場,故事展開,但紅樓夢顯然沒有按照這樣的小說套路來寫,所以脂硯齋不止一次批紅樓夢是不落古今小說俗套。

單是紅樓夢的開篇就與眾不同,它並沒有直接寫到四大家族,而是以江南一個隱居的鄉宦甄士隱開了頭,曹公為什麼這麼安排呢?這背後隱藏了哪些深意?通過反覆閱讀這一回,我們大致可以得知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將真事隱去,掩人耳目。我們知道,甄士隱,即真事隱之意,作者一開篇就說了: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

曹公之所以這麼安排,看似是將真事隱去了,但我們知道紅樓夢是他數十年心血凝結而成的,自然不可能都是“賈雨村”云云,他這麼做也許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躲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也就是託言將真事隱去,通過“假語存”,來寫自己的真實經歷。

正如太虛幻境那幅對聯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無即是有,有即是無,就像《金剛經》裡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曹公開篇設置的“甄士隱”“賈雨村”貫通全文,緊扣“夢”“幻”二字,正是如此章法。

第二,一段小榮枯,以小見大。前面說了,很多小說的正常寫法,是直奔主題,而曹公偏不這麼寫,獨創了以小見大,曲徑通幽的寫作手法,跟大觀園的開門卻是一處假山遮擋有異曲同工之妙。

  

脂批說:不出榮府大族,先寫鄉宦小家,從小至大,是此書章法。不僅開篇的甄士隱是這樣章法,後面曹公寫賈府日常時,也並沒有按照正常的寫作手法來,而是從劉姥姥這個跟賈府有些瓜葛的村老嫗入手,是一樣章法。

  

曹公之所以如此安排,正是要通過甄士隱這麼一個小鄉宦之家的榮枯,來映射和伏線賈府之大榮枯。我們知道,甄家最後敗了,甄士隱出家,封氏守寡,這似乎正暗示賈府賈府最終結局,寶玉出家,寶釵守寡。從家族興衰來看,甄家的敗落,暗示的也正是後文賈府的敗落,

  

第三,先出主旨,為世人下一棒喝。紅樓夢另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在最後表達全書主旨,而是一開始就把主旨交代了出來,這一點即是通過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解讀體現的。

  

甄士隱為什麼會如此解讀好了歌呢?這其實正是他出家頓悟的一個過程,也正是因為甄士隱從當地望族跌落到人生低谷的這一系列的轉變和打擊,讓他開始了悟,而他的一番對好了歌的註解,幾乎就是紅樓一書的主旨所在。

  

曹公如此寫來,正是先為世人嚇一棒喝,令看官著眼,著眼的關鍵在於:富貴榮華,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此後再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眼光自是不同,這是曹公在點醒世人。

第四,貫穿全文,有始有終。按照曹公“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作手法,紅樓夢裡出現的每個人物,發生的每段情節,都會有始有終,前後照應,所以甄士隱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他被曹公安排作為紅樓夢開篇人物,在第一回出場,絕非隨意寫來,如果有八十回後的情節,在寶玉和諸芳塵緣了卻,將回警幻處銷號之時,甄士隱應該還會出現,引渡眾人回到太虛幻境。

  

脂硯齋曾批“真不去,賈焉來”,是為甄士隱出家,引出賈府,後文賈府敗落,也許正是“賈不去,真焉來”,諸芳流散之時,正是甄士隱奉警幻之命,度眾人復歸太虛幻境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