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悲情皇后:父亲、丈夫都是皇帝,却饱尝两次亡国之痛自焚而死

公元前1年的8月15日,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哀帝刘欣因纵欲过度而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25岁。汉哀帝的匆匆离世,西汉从此少了一位不务正业的年轻君主,但也因此导致了皇权的旁落。因为自汉元帝开始,一个原本不太著名的家族魏郡王氏,因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成了西汉一代最为显赫的家族。

汉哀帝那边一死,太皇太后王政君这边就匆匆起驾到了未央宫收回了传国玉玺。在王政君的策划下,她的侄子新都侯王莽成了西汉王朝的新任大司马。其实汉哀帝之前汉成帝时王莽就做过大司马,可惜汉成帝在位仅一年便去世,而汉哀帝即位后对王氏家族难免冷落。所以汉哀帝这边一死,王政君就赶紧抓住时机,王莽才又一次荣升大司马。

西汉悲情皇后:父亲、丈夫都是皇帝,却饱尝两次亡国之痛自焚而死

​汉哀帝刚去世,皇帝未立,大司马先行。尽管当时也有些许个对王氏专权心有不满的,但都是掀不起大浪的小鱼,后来都被王政君给摁了下去。就这样,王莽龙门一跃成了当时西汉权力的上层人物。王莽是个有心机也有野心的人。做了大司马以后,王莽为了将来更好的把持朝政,于是拥立了时年只有9岁的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刘衎为帝。当时刘氏宗室不是没有人了,之所以找个年纪小心智未长成的,也是便于控制嘛。刘衎是汉元帝的孙子,3岁的时候便承袭了中山王的爵位。但王莽想立刘衎为帝,也不是随随便便一句话那么简单,中间也是有所阻碍的。所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王莽扫清了道路。公元1年的九月初一,刘衎才正是即位为帝是为汉平帝。

西汉悲情皇后:父亲、丈夫都是皇帝,却饱尝两次亡国之痛自焚而死

汉平帝即位时由于年幼,所以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王莽操持着国柄。汉平帝即位后两年,到了公元3年的春天,汉平帝这时候也十多岁了。汉平帝虽然年龄小,但他的生母卫氏的娘家却一直是他强大的后盾,也是王莽专权之路上的一块心病。所以公元3年的春天,王莽为了更好的控制汉平帝于是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为只有11岁的汉平帝充实后宫。

其实王莽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是想学当年的霍光,把自己的闺女嫁给汉平帝。王莽和他的发妻王静烟的长女王氏当时已经到了13岁,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年纪。和汉平帝年纪差不多,也算得上门当户对。而王莽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就是为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为后作铺垫的。就这样在王莽的建议下,后宫遴选的工作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西汉悲情皇后:父亲、丈夫都是皇帝,却饱尝两次亡国之痛自焚而死

王莽是个十足的心机家,他的女儿本来已经遴选上了,但还是故作推辞。其实当时一同遴选上的还有王氏家族的其他女子,王莽为了最终达成自己女儿做皇后的目的,于是欲擒故纵,促使王政君把遴选上的王氏女子都淘汰了。然后又找了一帮水军,极力推荐王莽的女儿,说不该淘汰王氏。就这样王莽的女儿重新又选上了,甚至在王莽和姑姑王政君的通力合作下直接被选为了皇后。

然后西汉王朝就开始为汉平帝的大婚张罗了,先是下聘礼然后择了个良辰吉日,王莽的女儿就这样真的嫁给了汉平帝为后是为孝平皇后。然而孝平皇后有着高贵的出身,如今又嫁给了皇帝成了皇后,看似风光无限让天下女子无不羡慕的。可是孝平皇后的一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幸福美满。她的婚姻不过是父亲政治的筹码,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西汉悲情皇后:父亲、丈夫都是皇帝,却饱尝两次亡国之痛自焚而死

孝平皇后嫁给汉平帝时不过13岁,而汉平帝那时也还是一个11岁的孩童。年纪轻轻初通人事,而且又生活在权力斗争的夹缝里,何谈幸福何谈欢娱呢?公元3年的春天,王莽是如愿以偿了。而且王莽的家庭,甚至王莽家的下人们都因此沾了不少的喜气。可是他的亲生女儿孝平皇后却因此走上了悲情之路,因为嫁给汉平帝三年未满,14岁的汉平帝便在未央宫里不明不白的去世了。

从此孝平皇后成了寡妇,虽然借着王莽的权势孝平皇后得到了太后之尊,而且也不必因丈夫的离世患得患失。可是生活在深宫之内,她并不快乐。汉平帝去世后两年,王莽代汉建新,真正走到了权力的巅峰。王莽打算将孝平皇后改嫁,于是改了她的太后尊后为“黄皇室主”。史书上说孝平皇后为人婉顺文静有节操,是一个忠于汉室的女子。孝平皇后于是称病不参加朝会,尽管王莽也做过努力,但终究没能拗得过孝平皇后。

西汉悲情皇后:父亲、丈夫都是皇帝,却饱尝两次亡国之痛自焚而死

公元23年,王莽的新朝被刘秀攻灭,而孝平皇后也在赤眉军攻入长安之时自焚而死。孝平皇后临死前哀叹:何面目以见汉家!孝平皇后生的好,嫁的也好,但却一生悲情尚不如一个平凡人幸福。不知道这是孝平皇后的福薄,还是冥冥之中的因缘际会。我想都不是,一个人在时代面前永远是卑微的,而中国古代的女人们除了那几个拔尖的又有几个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呢?不是福薄也不是命数,是生错了时代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