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上市前傳:創始人賣房創業 中途被淘寶封殺 合併美麗說轉型

蘑菇街上市前傳:創始人賣房創業 中途被淘寶封殺 合併美麗說轉型

文 | 鉛筆道 記者 張瀟予

陳琪喜歡All in。從淘寶離職創業,到將蘑菇街與美麗說合並,再到將蘑菇街“流血”上市,他一直在All in。

美國時間12月6日,蘑菇街(NYSE: MOGU)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共計發行475萬股ADS(美國存托股票),每股價格為14美元,共募集6650萬美元。若加上承銷商可執行的71.25萬股ADS超額配售部分,蘑菇街的最大募資額為7650萬美元。

決定創業時,陳琪與大學同學魏一搏各賣掉了一套房子,還與其他幾位曾供職於淘寶的創始人放棄了阿里的期權。發展至今,蘑菇街旗下包含了美麗說、uni等產品,用戶主要為15~30歲的年輕女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蘑菇街擁有2億多位註冊用戶,活躍時尚主播近2萬名,日均產出直播3000小時,移動端的月活用戶數為6260萬,uni平臺的註冊KOL超5萬人。

得益於時尚消費服務領域火熱,蘑菇街吸引了多元的時尚品牌入駐。其將社交與購物場景結合,及時發佈一手時尚資訊、新款服飾及試穿測評,逐漸在業內得到認可。

繼被淘寶“封殺”後,創始人陳琪幾次轉變航向,才沒讓蘑菇街在驚濤駭浪中翻船。此次上市,是水到渠成還是無奈之舉?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蘑菇街的前世

陳琪自小就喜歡當老大。上幼兒園那會,如果看到臺階,他一定會坐在最高的那一層。他也十分喜歡置之死地而後生,不給自己留退路。他認為,只有這樣把自己逼到牆角,事情才可能做好,因此時常All in。

陳琪與阿里有6年之緣。他於2004年從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就進入了阿里工作。短時間內,他完成了從用戶界面設計師到產品經理,再到移動事業部經理的“三級跳”。

四年後,汶川大地震心繫全球民眾,眾多企業相繼捐款,陳琪關心時事的妻子因多金的跨國企業不見蹤影而忿忿不平。她隨之決定建立一個討論國貨的網站,於是“琳琅國貨”降生。陳琪的機遇也由此而來,工作之餘包攬了技術難題。

起初,有人在琳琅國貨中討論永久自行車、海鷗照相機,後來都漸漸集中在了化妝品和護膚品上,它正朝國貨美妝的女性網站平臺靠攏。陳琪沒有想到,小倆口搗鼓的網站每天能有六七萬的訪問人次。藉著這個勢頭,他們決定走商業化之路。

彼時淘寶網還無法跟蹤淘客的成交情況。陳琪利用業餘時間,整合了社區用戶資源和電商商品資源,推出一鍵把商品分享進社區、跟蹤分析社區成交用戶等功能。鑑於此,他又冒出了為現有社區提供電子商務工具的想法,將琳琅國貨裡的產品剝離出來,推薦給更多人。當機立斷的他,隨之決定從淘寶離職,創建“卷豆網”。

八年前,為創辦卷豆網,他賣掉了一套位於杭州的房子,以賣房所得的100萬作為啟動資金。好友魏一搏則以50萬出售了深圳的房子。不到半年,團隊談下了10餘家熱門社區,一些小客戶也隨之而來。最終,陳琪積累了2萬餘名客戶。在廣告或鏈接頁面添加捲豆的代碼,就可追蹤用戶。若用戶交易成功,導購社區可從店家處獲得佣金。

又過了半年,150萬資金見底,融資還沒談好。陳琪將自己的淘寶期權以5美元/股賣掉,籌得400餘萬元。要是以如今阿里的股價計算,他拿上億元打了水漂,但他從未後悔自己做的每一個“滴血”決定。

雖手握人氣社區,但現實並非陳琪預想的那樣。最後通過社區前往商家購買產品的網友並不多,沒有一家客戶的轉化率達到1%。

卷豆網的“姐妹”蘑菇街

痛定思痛,陳琪決定將卷豆網轉型。2011年的情人節,陳琪記憶猶新,升級版的卷豆——蘑菇街誕生了。其為一個專注於時尚女性消費者的導購平臺,相較於卷豆網,它從女性用戶的角度出發,為她們打造穿搭、化妝、減肥等時尚建議的分享社區。

同月,蘑菇街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來自口碑網的創始人李治國。“他純粹是認我這個人,壓根沒關心我到底想做怎樣的產品。”陳琪笑言。

導購模式面臨的險境為“七寸永遠掌握在平臺手中”。

蘑菇街也曾引入過凡客、拍拍、夢芭莎等服飾網站的產品,但用戶端90%的流量都指向淘寶,其一家店的流量與一家B2C網站相差無幾。陳琪稱這是用戶選擇的結果,他們只能先依託於淘寶維生。

兩個月過後,陳琪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彼時,蘑菇街的日均UV為220萬,導流至淘寶的流量,每天可產生約500萬的交易額。由此,蘑菇街日均可獲10餘萬元的佣金。僅半年後,蘑菇街再獲來自IDG資本、貝塔斯曼和啟明創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蘑菇街起步時,楊同學在讀高一,經常網購。聽聞同學用蘑菇街買了衣服,她跟風嘗試後,便成了忠實用戶。“我比較懶,蘑菇街用起來蠻方便的。喜歡它是因為不用特意去搜索某個款式,比如外套,直接點擊後顯示的都是當季比較好看的新品,付款方式也方便。”

2012年2月,發展一年後的蘑菇街註冊用戶達600萬,DAU超160萬,日均PV 7000萬。鑑於平臺內用戶分享的商品可直接鏈接至淘寶,蘑菇街被稱為“導購員”。彼時正值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的紅利期,蘑菇街開始嘗試向社區內容電商轉型,引入“優店優品”。轉型後,僅2個月就創下了單月營收1.2億元的成績,用戶增長至8000萬。

激增的流量很快引起了淘寶的警惕。2013年,淘寶決定關閉導購佣金入口,在源頭上切斷了蘑菇街的生路。此外,淘寶還上線了導購平臺“愛淘寶”。用戶點擊其他導購平臺的產品,會先跳轉至愛淘寶,再轉至淘寶頁面,容易誤認導購方為愛淘寶。

在此境況下,蘑菇街在一週後建立了自有的在線交易體系。得益於較高的用戶粘度和購買轉化率,阿里方找到陳琪,欲以2億美元收購蘑菇街。陳琪果斷拒絕了,不甘就此將心血打折出售。迷茫期中,蘑菇街嘗試開通了海購頻道,但僅4個月便下線了。陳琪坦言,海購頻道驗證了用戶是否願意在蘑菇街上付費。

踟躇過後,陳琪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決定將蘑菇街正式轉型為網購平臺。他形容此舉為All in。2014年,蘑菇街的全年交易額達36億元。“如果問蘑菇街的轉型是主動還是被動,我認為被動的成分多一些。如果淘寶足夠開放,陳琪可能今天還在做導購。”李治國道。

新增“養女”美麗說深耕直播

與蘑菇街類似,美麗說也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在淘寶決絕揮袖後,它就沒那麼幸運了,業績一落千丈,被蘑菇街反超。

陳琪坦言,這或許源於對供應鏈的理解不同。2014年,美麗說選擇對服裝產業的供應鏈進行改造,自建工廠。蘑菇街則選擇幫商家引進資源,拉來淘寶的中小商家進駐平臺,收穫了一套取於淘寶、用於平臺的新玩法。“不是美麗說選擇的路不對。它的供應鏈改造偏向後端,越後端的東西,越慢。”

雙蚌相爭的最終結果要麼同歸於盡,要麼強者吞併。基於淘寶團隊出身的優勢,蘑菇街在這場持久戰中獲勝了。雙方按2:1換股,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宣佈合二為一。僅5個月後,蘑菇街與美麗說又拉來淘世界,三方組成美麗聯合集團,陳琪依然如願當了“老大”。

蘑菇街上市前傳:創始人賣房創業 中途被淘寶封殺 合併美麗說轉型

面對被阿里和京東霸佔份額的電商市場,陳琪意識到,要想在夾縫中生存,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當下,直播毫無預兆地火了,各類直播公司和播主激增。陳琪認為,傳播方式最為直接的直播或將成為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2016年3月,蘑菇街正式上線直播功能,網紅效應帶來了用戶粘性和社交傳播量。通過直播的實時互動,商家得以擺脫令人頭疼的庫存積壓問題。主播們在直播間裡展示新品,工廠再根據粉絲的反饋進行量產,降低了供應端的成本,也減輕了庫存壓力。

方同學就是通過直播注意到了蘑菇街。2016年,她讀大二。彼時正值盛夏,恰是露美的季節,她疑惑好友為何突然不出門買衣服了。一探究竟後,發現好友在追直播,她心生好奇,讓好友推了鏈接。由於被主播吸引,也不想一個人出門逛街,方同學此後幾乎沒去過實體店買衣服。

去年的雙十一令她印象深刻。通過集蘑菇、單身菇、白富美菇,她最後兌換了一百多塊紅包。“身邊的朋友都被我騷擾過,我還搶了兩張滿199-100的大額券,11月的生活費全買了衣服,大概花了兩千多塊。”

她有自己喜歡的主播,看“小甜心”的直播看了兩年,今年因搶衣服的人太多且價格偏貴,就很少再看了。另一主播“大咪”的直播她也看了近一年,“性格好,把粉絲當朋友,問題也都會回答,衣服、小物件的質量都特別好。”她如此評價。

2018年,觀看直播的移動端MAU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8.3%;通過直播購物的用戶,30天內復購率達84.3%,直播的成交額約為17億元,佔總GMV的11.8%。而在2017年,直播成交額的總GMV佔比僅為1.4%。由此看來,直播開闢的新航線前路明亮。

蘑菇街“流血”上市

因與美麗說合並,騰訊間接持股蘑菇街。這無疑給蘑菇街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微信生態成了新的流量窪地。蘑菇街的微信小程序定位“即看即買,即買即走”的購物體驗,截至今年9月,已佔蘑菇街總GMV的31%,其購買轉化率是App的2倍。

整體來看,即便有著騰訊提供的微信錢包、QQ錢包等入口支持,蘑菇街並未獲得顯著的導流效果,月活用戶數和活躍買家數的增速不容樂觀。從現金流方面來看,其在經營和投資領域仍處於入不敷出的境遇。

當前,蘑菇街的營收主要由營銷服務收入、佣金收入和其他收入構成。佣金收入來自平臺上商家交易額的提成,比例在0%~20%間。從招股書中可見,營銷服務收入由254.9百萬元同期減至193.1百萬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6個月內,還虧損了3.03億元。外界分析認為,或許由於其去電商化的戰略,重心逐漸傾向直播平臺,營銷服務的佔比減少。

11月9日,蘑菇街向紐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蘑菇街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較三個月前傳聞的5億美元募資規模縮減了60%。美國時間12月6日,蘑菇街最終的最大募資額僅為7650萬美元,相較於此前聲稱的2億美元,規模縮減了61.75%。

有權威人士稱,募資金額縮水,通常是企業的IPO動作未達到預期。“因為很多所謂的獨角獸企業存在估值虛高的問題,可能就導致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不看好企業估值。”

此時選擇赴美上市,蘑菇街能否借力市場彌補其短板,有待考證。但騰訊的鉅額流量加持,使蘑菇街女性垂直電商的優勢突顯,上市之舉不失為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

“看著蘑菇街上市,有一種吾家閨女初長成的感覺,畢竟自己追了三年多,一週看直播的時間超過20小時。但感覺做大了以後就不管我們這些老用戶了,活動力度小就算了,大額優惠券少之又少,今年雙11就買了不到1000塊的東西。上市之夜,123萬粉絲只發了500張優惠券,補發的1000張點開就失效。明明都上市了怎麼還這麼摳門呢?”方同學無奈表示。

投資人林仲霆直言,“邏輯上說,IPO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而且能不能真的得救,還不好說。”也有業內人士稱,目前蘑菇街自有的運營模式、推廣渠道及品牌效應,都已初具規模。其與各大品牌服飾、知名時尚藝人建立的聯繫,均為品牌電商奠定了基礎,有望衝擊時尚科技第一股。

8歲的蘑菇街,歷經重重磨難,數次轉型,最終“流血”上市。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它不僅要面對阿里系產品強勢的甬道擠壓,還需在騰訊系體制中找準自己的位置。上市能否成為救命稻草,未來會有答案。

/The End/

編輯 | 吳晉娜 校對 | 王子公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