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藻乐子


魏延是荆州,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拿下荆南四郡之后,魏延率部曲投奔刘备的,刘备进益州的时候,魏延也跟着进去了,多有战功,刘备也看出了魏延的军事才能,所以拿下了汉中的时候。

因为汉中的位置十分重要,需要任命一名太守,很多人都认为肯定是张飞,但结果一出来,大家都惊呆了,反而是比较不起眼的魏延当上了汉中太守,可见刘备对魏延的重视程度。

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魏延仍然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要知道这个南郑侯可是县侯,而诸葛亮只是武乡侯,才是个乡侯,就爵位而言,魏延是高于诸葛亮的。

魏延与诸葛亮在军事上面是所分歧的,他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小心,所以一直要求诸葛亮让他单独统率一万兵,然后兵出子午谷,就像韩信那样子,但是诸葛亮觉得这个过于冒险,并加上蜀军本来就不多,所以就一直拒绝了。

魏延的性格比较矜傲,这一点和关羽比较像,和其他人的关系都不怎么好,很多人都让着魏延,但是杨仪也和魏延一样,也比较骄傲的,所以就不让魏延,两个人的矛盾也比较深,有一次魏延在杨仪面前,还拿着刀比划着。

诸葛亮也知道两个是怎么个情况,但是两个人虽然性格有点问题,但才能还是有的,所以两边就尽量去劝和,另外还有费祎在旁边调和,所以也还凑和着。

但是诸葛亮一死,事情就不一样了,魏延觉得,诸葛亮死了,那么可以让他带领蜀军继续北伐,但是诸葛亮可不敢这样做,魏延是有能力,还是过于冒失,所以他才让杨仪率大军先回去再说。

魏延这下子可不答应了,他一不满杨仪率大军,二不愿意为杨仪断后,就举兵攻打了杨仪部,这个显然是个昏招,结果就是,王平的一句话,魏延手下的士兵就跑光了,然后魏延最后也被马岱所杀。

可见,魏延这样做,就是想杀杨仪而已,并不是想投降魏国,可是他做的事情,跟造反真的没啥区别的,所以没有获得其他人的支持与理解,杨仪可不会放过杀魏延的机会,所以未经奏请,就将魏延杀死,并夷三族。

但是《魏略》却说,诸葛亮是想把蜀军交给魏延的,杨仪担心魏延害他,所以就率先动手,说魏延要投魏,然后杀死魏延的,不过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所以裴松之引这条史载的时候,也说了,这个是魏国那边故意这样说的。


历史简单说


问题问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

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员将领。其实刘备时期,对魏延已经非常的器重了,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和曹操的殊死争夺,拿下东川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本来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守汉中,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当时可谓是一军皆惊。

魏延也雄姿勃发的对刘备许诺: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继任者王平、姜维都得益于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

关于魏延的死因,其实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于是可热闹了,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刚刚去世,你魏延怎么就敢做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诈唬,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所以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这就是蜀军的一场内讧,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负上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因为俩人即便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都互相看不对眼,现在诸葛一死,上头没有压制他们的人了,以前积压的矛盾就开始爆发了。『三国演义』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国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诸葛亮遗计马岱斩魏延的情节。但是需要声明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走投无路的时候流露出投魏的倾向,这在正史里面是没有的,魏延至死也没有想过去投奔魏国。

如果说三国志魏延传里面的描述只是让人惋惜的话,另一本同时代的史书『魏略』里面描述的就更加让人扼腕长叹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终前把军务托付给魏延,魏延就率领着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害怕,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人马突然发难,进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仓卒之间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马岱追赶上杀死,然后把内讧的罪责栽赃给了魏延,同时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说的是真的,那么魏延同样是死于内讧,但是责任完全在杨仪。

上面就是『三国志』和『魏略』上对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点是死于内讧,不同之处在于杨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觉得哪一种更可信呢?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来说,都是祸不单行,本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队里职务最高、战功最显赫的就是魏延了,本来魏延最有希望继承诸葛遗志,统帅蜀国的军务,而他在汉中的赫赫功勋也证明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惜在内讧中丢了性命,蜀国又丧失了一员大将。汉中虎头桥遗址,除了碑文之外,还有一幅对联:

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或许就是在表达对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经史通义


正史中,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三国志中记载,魏延死于兵权祸害。

兵权祸害

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七次北伐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五次,魏延当时被委以重任。被任命为前锋,打了头阵,在任命之后他梦见自己头上生了两只角。当时就问了占梦人赵直这个梦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这个人心胸非常狡猾,他表面上奉承了魏延告诉他:

“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在背地里却悄悄捅别人刀子,对魏延的顶头上司说:

“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后来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北伐没有了带头人要退兵,有人建议用魏延来断后,但当时魏延逆骨已经在蜀汉官员中传播开来,他们也想用人又怕人到时候反叛。最后敲定了一个辅助政策,如果魏延抗命的话,就自行引军撤退,断了他的后路。诸葛亮去世以后,为了考验他的衷心,杨仪秘不发丧,并命费祎去试探魏延。

杨和魏朝廷中是死对头,政见多半不合。当时的魏延不知道北伐的将领已经去世,本来就不满足于成绩,强留费祎共谋夺取兵权。费祎表面上附和,但实际上在欺骗他,以回营押解杨仪为由,逃回大营通风报信。大军正在有条不紊的做撤退工作,魏延虽然已经决定夺取军权,但心里不放心派出人侦查大营发现撤退,被强制向后之后,为了占领先机,等着大部队撤退之前,一路领军急退,并烧毁沿途阁道。他们两个人回到朝廷之后,均向幼主刘禅控告对方谋反。当时留守的大臣蒋琬和董允,都怀疑魏延有有嫌疑。


魏延携家带口逃亡,朝廷派出马岱追杀魏延,将他杀死,夷其三族。杨仪踏着魏延的断头羞辱:“庸奴!复能作恶不?”


品读武器装备


历史未必就是真实。

先看看《三国志》是怎么说的。

蜀汉建兴十二年,54岁的诸葛丞相最后一次伐魏,大将魏延为先锋,在五丈原最前线。诸葛亮则驻守十几里之后的北谷口屯田养兵。孰料,“出师未捷身先死”,丞相病逝军中。诸葛亮去世前留下遗命:全军撤退!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大军就撇开他直接回撤。

果然,魏延“以天下为己任”,认为丞相虽死,自己还在,怎么能撤退呢。一切都在诸葛意料之中,于是,蜀军丢下前锋部队,撤了!

魏延非常搓火,认为这是后方的杨仪在捣鬼,一气之下(更多地是别有用心),起兵攻打杨仪。并且,两人同时向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但是,蜀军的主力和诸葛亮的尸身都在杨仪一方,魏延攻打杨仪,与谋反无异。因此,杨仪的属下在阵前怒骂魏延:丞相尸骨未寒,你怎敢如此放肆?

魏延的部队情知理亏,也不愿自相残杀,于是一哄而散,魏延成了光杆司令。领着他的几个儿子逃回汉中,最后被马岱一刀砍下了头颅,并且夷三族!

有什么不对?

虽然正史上这么写,但是还是有很多大牛人从中看出了问题,比如历史学家吕思勉,他有《替魏延辩诬》一文。

正史中关于“魏延事件”的疑点很多,比如诸葛亮为啥死前要发一条注定要引起内乱的遗嘱?如果魏延的部队被人家一骂就散了,这样的部队还能当前锋?如果魏延果真谋反,杀了魏延的杨仪应该立了件大功才对,但刘禅非但没有封赏,反而让他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了。

据吕老先生分析,诸葛生前还没有来得及定下撤兵计划就突然死亡,这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诸葛帐下的杨仪和大将魏延都想取而代之杨仪是个真小人,魏延是个低情商,两军最后正面交锋,主力打垮了前锋,身经百战的魏延没能玩得过领导的身边人杨仪。为了遮丑,杨仪他们编出了丞相遗嘱、一骂溃敌等等宣传文章,哄骗老实人。

借刀杀人的杨仪,却没能实现自己的野心。撤兵后,丞相的接班人选了费祎,于是,他小人的嘴脸开始遮不住了,负能量爆棚,到处胡说八道,一年后被贬为庶民。这让杨仪更是“破罐子破摔”,他居然写信给刘禅,肆意发泄不满,甚至谩骂朝廷,一副泼妇的嘴脸。刘禅不是魏延,直接“恩赐”杨仪自杀。

狗咬狗,一堆毛。这件事情的结局就是蜀国损失了一员能独当一面的干将和一个不顾廉耻的小人,曹魏那边乐得鼻涕泡都跑出来了。


饮水君


杨仪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目的就是凸显诸葛亮的英明,甚至不惜捏造魏延头有反骨的梗。记载比较准确的,应该是《三国志 魏延传》,因为作者是出身蜀汉的陈寿,因此最为可信,魏延就是死于杨仪之手,而直接凶手则是马岱。原文节选如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按照这段文字,魏延违背诸葛亮的遗命,擅自起兵并烧毁栈道,是负有主要责任的。并且根据史书记载,魏延比较狂妄,脾气暴躁,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要是结合《杨仪传》来看,杨仪应该负的责任更大。因为据我看,杨仪就是个小人,最能说明他是小人的,就是《魏延传》中的一句话:“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魏延的头颅被拿到杨仪面前,杨仪竟然用脚踩着魏延的头破口大骂,卑劣人品可见一斑。魏延毕竟有大功于国啊!

此外,关心自身利益高过国家利益,信奉“有奶就是娘”原则的,其实是杨仪。

杨仪到成都后,被任命为中军师,官职没有超过蒋琬,他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高,于是经常怨愤,斥责他人叹息自己。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竟然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降魏,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古人云:“降魏,是魏延之所未及设想者;而仪欲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


历史磨坊


正史之中,魏延被马岱所杀,又被杨仪诛灭三族。当然,魏延的死因和罗贯中罗大大的《三国演义》中的原因不同。说白了,魏延是死于政治内斗,这其中有魏延本人原因,也有诸葛亮的原因,最终导致了魏延身死族灭。下面我分别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娱乐。

一、情商不够格的魏文长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桐柏)。魏延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被提拔为督汉中的镇远将军,并担任汉中太守,惊掉了一地眼珠子,众人原来以为会让张飞来担当此任呢。由此可见魏延的能力是相当出众的。

魏延虽然能力出众,但矜功自傲,属于骄兵悍将的典型代表,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做人太高调,不知收敛,顶撞上司,私下里对同事发领导牢骚,而且还什么事儿摆在脸上,直来直去。总之一句话,魏延情商太低。

诸葛亮几次兵出祁山时,魏延屡次建议分奇兵从子午谷突袭长安,却没被采纳。魏延常常感叹诸葛亮太胆小,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这样的下属,谁会喜欢,于是,魏延为自己的悲催下场,亲自挖了一个大坑。

二、玩儿平衡的诸葛丞相

杨仪是一个干练聪敏之人,善于谋划调度,但同时又是一个恃才傲物,心胸狭窄的主儿。他和魏延互相看不对眼儿,二人分属文武,却嫌隙日深,势同水火。

诸葛亮想充分利用二人的长处,每次出兵都带着两个人却又不调合二人之间矛盾。他在二人之间玩儿平衡,却不知天不假年,终于玩崩了。

没有想到他自己会在五丈原陨落,留下的文武两个精团的头目不合,自毁长城。当然,也可能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是在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姜维铺平道路,细思恐极啊!

三、魏延之死

武侯死前,向身边近臣交代后事,也就是杨仪、费袆、姜维之流。请注意,没有魏延,谁让他对老大不恭敬呢!

杨仪和费袆利用信息不对称,阴了魏延一把。等魏延醒悟过来也晚了,只好撤军,路上气不过,又准备攻击杨仪,被人三言两语之下,引入套中,军心焕散,只好回逃成都。

杨仪派马岱追击,斩了魏延,并把他的脑袋当球踢,顺便诛灭魏延三族。可怜,可叹,可悲。

当然,杨仪也没好下场,为人辛苦为人忙,最终也人头落地。蒋琬当政,姜维顺利掌军。

所以,我们要谨记,人可有傲骨,不可有傲气,做人要低调,谨防祸从口出。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魏延其实并没有被历史所丑化,史书上的所记载的魏延还算是较为正面的,陈寿所著《三国志》里的魏延是较为客观公正的。

魏延真正被丑化,还是因为诸多演义小说的宣扬,尤其是《三国演义》所刻画的“脑后有反骨”的魏延,更是让其民间形象低到了谷底。

还是来看下历史上真正的魏延。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具体出生年龄不详,他第一次在史书上露脸,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

那一年,刘璋脑子一发热,不顾刘备先前的“劣迹斑斑”,竟然地“引狼入室”,邀请刘备带着军队入蜀,帮“兄弟一把”,以抵御近邻张鲁的骚扰。

魏延当时将刘备看成了绩优股,就带着私人部队,投靠了刘备,一起入蜀,后跟着刘备驻防在葭萌关。

第二年,刘备与刘璋“兄弟俩”,说翻脸就翻脸比起翻书还来得快,两刘军队开打。

魏延与膺、黄忠被刘备派去与刘璋军队作战,在攻占涪城、广汉郡的过程中,战绩不错,因战功升为牙门将军。

建安十九年(214年),魏延跟随刘备攻占了雒城,并且还参与了围攻成都的战役。

刘备对魏延还是很看重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将治所定在了成都。

按照规定,必须得留一位大将来镇守汉中,当时很多人认为,汉中太守的这个位置,绝对是预留给张飞的,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就连张飞都认为,汉中太守也就只能是自己去出任才能稳当。

然而地,然而,让大家都失望了,最后刘备直接提拔了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先前的牙门将军也就此升为了镇远将军。

这个指派,当时可以说是,引得“全军哗然”。

为了“服众”,刘备还特地举行了一场会议,他召集了群臣,并把魏延喊来。

刘备问魏延:“现在委派了你这个职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延说得很豪迈:“如果曹操率领全国大军来入侵汉中,我为大王您抵御住他,如果只是一个将领带着十万军队来,我为大王您吞并了他。”

魏延的这些话,倒是唬住了不少大臣,都认为他很是有“英雄气概”,刘备对他也是很认同。

事实上,魏延说的话确实有点大,然而,从表现上来看,魏延驻守汉中的这几年,还是没有让曹操军队占到便宜的,可以说是独当一面,因而也受到了刘备的赏识。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正式称帝,建立了史上所称的蜀汉政权,魏延由此晋升为镇北将军。

等到刘备去世,刘禅继位,魏延也还混得不错。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一上位,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北伐做准备,将军队开进到汉中,魏延升任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干得还是很卖力,也有不俗表现。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军队攻入汉中,魏延被指派反击,攻入属于曹魏的凉州。魏延军队行军途中正巧遇上曹魏军的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两军交战,魏延军队获胜。

之后,魏延被提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同时,他还被授予假节,晋封为南郑侯。

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魏延成为亮点所在,表现可圈可点。他曾经向诸葛亮提议,给自己上万人马,走另外一条路,攻入关中。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向诸葛亮建议,给自己五千人马,取道子午谷攻取长安。

因为魏延认为,当时长安城的守将夏侯楙不上档次,蜀军一到,就会丢弃城池逃跑。诸葛亮以为这个计谋,太悬又危险而弃用了。

建议屡次不能采用后,魏延在背后对诸葛亮颇有怨言,他认为诸葛亮有些胆小,常常说自己的才能不能尽情发挥。

这也是魏延性格使然了。

魏延在战场上作战,确实是十分勇猛,他所训练出来的兵士也十分厉害,魏延本人却是极为高傲,不太看得起其他人,性情方面也就较为暴烈,一般人都是不敢跟他争锋。

魏延先前就和刘琰有过过节,是诸葛亮的维护,才和刘琰化解。另外地,魏延与蜀汉大臣杨仪也是很不对付,两人经常性作对,有几次争论得厉害了,魏延还做出拔刀做掉杨仪的气势,因而与杨仪结下了很深的梁子,从而也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

事后,还是诸葛亮从中调停,缓和了两人的关系。

诸葛亮在世时,两人还能够表面上过得去,真没到激化不可调解的程度,等到诸葛亮去世,魏延就没好果子吃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情加重,临死之前,招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托付后事,命令魏延断后,大军慢慢退回。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队遵从诸葛亮遗令,退回到蜀地。

当时,魏延坚决不同意,认为即使诸葛亮死了,还有自己在呢,不能因为死了一个人,就将北伐大事被忘了。另外地,自己也不会听从杨仪的指令,任由杨仪摆布,去做断后的任务。

蜀军开始撤退后,魏延发飙了,他带着部队赶在杨仪大军前面,烧掉阁道,制止大军撤回。魏延同时上表刘禅,杨仪有谋反举动。

杨仪也不甘示弱,向刘禅上表,举报魏延谋反。

刘禅看到表章,不确定两人哪个有猫腻,就喊来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询问,这两位还是跟杨仪较为亲近,因为认为魏延有谋反的嫌疑。

与此同时,魏延的军队与杨仪大军交战起来。

杨仪派了王平去和魏延军队作战,王平个人能力上比起魏延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点,但他还是挺具有说服能力。

见到魏延军队,王平劈头就说:“诸葛丞相才刚刚去世呢,你们这些人就闹腾起来,像什么样子!”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信还是很高,魏延军队都觉得魏延这次做得有些过分了,就都散了。

这时候,魏延手下也就剩不了几个兵了,他带着儿子以及其他几个亲信逃亡到了汉中。

杨仪派了马岱去追杀魏延,马岱斩下了魏延的头颅,献给了杨仪。同时,魏延三族也被诛灭了。

后来的史学家们,对于魏延的评论,大多数认为,魏延并没有反叛的举动,被杀纯属是被冤枉了,主要还是因为与杨仪的矛盾激化引起的。

事实上,这些评论还是较为中肯的。

而众多有关魏延之死的评论中,最为到位的,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作出的论断:

“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魏延是蜀国名将,曾屡立战功。但他最后的行为,是彻头彻尾的反叛。没有任何语言能为他解脱罪责。当时,魏国司马懿惮于诸葛亮的威名,没敢派兵追赶。如果派兵追赶,蜀军必全军覆没。这就是魏延反叛行为的最大危害性。

欢迎点评。


WM晓奇


魏延是刘备帐下一员名将,在刘备攻占汉中时,时人以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但刘备却偏偏提拔了魏延。汉中是刘备集团的战略要地,是进攻关中的跳板,防守西川的门户,从这便能看出魏延的能力。

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最为勇猛善战的将领非魏延莫属,姜维和他相比都欠缺不少。但是,最终魏延的下场却不尽如意,通常按照正史记载,是死于内讧。


三国志的说法是,诸葛亮死后,诸葛亮把军事托付给了杨仪,命令魏延断后。但偏偏和魏延最不对付的就是杨仪,两人拔刀相向也是发生过的。魏延对于杨仪掌握兵权,自然是不会服气的,于是大军先行回川,沿途烧毁栈道。杨仪和魏延也都向刘禅声称对方要谋反,无奈蒋宛等人支持杨仪,魏延瞬间处在了孤立的地位。杨仪和魏延两军照面,王平、姜维大呼魏延谋反,魏延手下的士兵便放弃抵抗,魏延逃走后被马岱追杀至死。

魏略的说法是,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很大,杨仪想要置魏延于死地,于是大军袭击魏延,魏延兵败撤退,被马岱追杀至死。


两个说法相同的是,魏延和杨仪的仇很大,魏延最终被马岱所杀。不同的是,三国志偏向于杨仪,魏略偏向于魏延。但我认为,魏略杜纂的成分多,毕竟是魏国的作品,自然有描黑的嫌疑了,而三国志是蜀国人陈寿写的,所听所闻都比较符合蜀国的现实情况,但魏延的真实想法陈寿怕也是不知道。

我个人分析,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心,都是为争夺兵权而来,但是魏延一向自傲,和蜀国群臣的关系只怕不如杨仪,所以蒋宛、费祎等人觉得杨仪不会反,魏延会反。魏延本人烧毁栈道的行为,本身是带有造反嫌疑的,不管他有没有想,他的行为显然是不明智的。



魏延性子骄傲,不甘人下,后来又行事不妥,是自取其祸了。


蜉蝣尘埃笑谈天下


史书中对魏延之死的记载是非常明确的,《三国志》和《魏略》都有,可以很容易查到,虽然细节方面有出处,但结果是一样的。

魏延究竟死于先谋反再被杀?还是死于被逼反再又冤杀?这一点已经无从考证了,《三国志》有些倾向于前者,但根据当时的情况看魏延不具备谋反的任何动机。

那么,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只能一死?他还有没有其它道路可供选择呢?热爱蜀汉的人当然希望有新的出路,但可悲的是,这条路是不存在的。

应该说,诸葛亮并不认为魏延会造反,否则早就把魏延解决了,以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和权威,解决魏延还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这种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上,诸葛亮不会投鼠忌器,更不会养虎为患。

魏延有“反骨”的话更不可信,那纯粹是造谣。在诸葛亮生前,魏延不仅忠心耿耿地效忠蜀汉,也忠心耿耿地事奉诸葛亮,诸葛亮对魏延也给予了充分信任和重视,魏延的军职一再升迁,刘琰回成都后,在五丈原前线魏延是蜀军的“二把手”。

但是,蜀军内部并不团结,存在严重的派系之争,这一点很要命,这是蜀汉的传统,或者说是益州的传统,刘备没有解决内部派系问题,诸葛亮也没有完全解决。魏延是一派,杨仪是一派,二人针锋相对,互不肯让,这让诸葛亮非常为难。

杨仪背后是荆襄文士集团,同时也得到姜维、马岱等将领的支持,魏延背后有什么人不详,但魏延独自镇边多年,手下想必也有不少心腹,诸葛亮北伐来到汉中,魏延一些老部下的的权力地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这是魏延与杨仪等人明争暗斗的原因。

诸葛亮一时消灭不了内斗,为了大局,只得做两边的工作,希望他们和平相处。但不幸的是,历史没有给诸葛亮太多的时间,在五丈原上,诸葛亮已来日无多。

诸葛亮临终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应该说这个时候的各个候选人都不是很成熟,如果再培养几年也许情况会更好,但已经没有时间了,诸葛亮选择了蒋琬和费祎,他们都出生身于荆襄文士集团,这样以来魏延的处境一下子不妙起来。

诸葛亮不认为魏延会谋反,但必须牺牲魏延,因为诸葛亮这时不可能选魏延从而牺牲荆襄文士集团,诸葛亮本人就出身于荆襄文士集团,即便他大公无私,主动与荆襄文士集团切割,他也不能选魏延。

这是因为,魏延在蜀汉政治格局中势力太单薄,除了军中个别将领支持他,在蜀汉朝廷和丞相府内魏延几乎没有势力,诸葛亮把蜀汉的未来如果交给魏延,风险太大了。

应该说,诸葛亮临终前曾为此痛苦不已,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诸葛亮是非常矛盾的。正是因为有这种矛盾,所以史书就有了充满矛盾的记载:

想说魏延本来就有反心,但怎么看都没有说服力;想说魏延是完全被冤杀的,又觉得诸葛亮不可能这么“厚黑”。

其实,不在于冤不冤枉,也不在于有没有黑幕,关键在于当时的形势,形势如此,有人只能成为牺牲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是怎么“牺牲”的,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