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为什么要谋反?是被人陷害的吗?

键盘侠SS


关于魏延谋反一事,很多网友都觉得确有其事。这主要还是《三国演义》写得太精彩,什么脑后有反骨、诸葛亮临死之前留下锦囊妙计、喊三声“谁敢杀我”等等。

但这毕竟是小说,不可当真,历史上的真相也并不是这样,“魏延谋反”实际上是蜀汉集团的内斗。《三国志·魏延传》中就记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召开了会议,当时参会的有杨仪、费祎、姜维等人。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是:我死后就不要继续打了,赶紧撤兵,撤兵的时候要让魏延断后。

另外,诸葛亮还加了一句: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的话,你们就自己走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诸葛亮就逝世了。这几个人一琢磨,觉得这件事情不太好办,于是决定让和事佬费祎去通知一下魏延。

魏延得知诸葛亮的命令之后,果然暴跳如雷,说什么也不肯最后走。此时的费祎只能陪笑脸说道:“杨仪那小子不过是个书呆子,怎么会可能会懂得打仗的事情呢?我回去做一下他的思想工作,将军您就恭候我的消息吧。”

魏延同意了,但他转头一想,又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连忙派人去查看费祎、杨仪他们的行动。结果这一帮子人也不管魏延,直接就撤军先走了。

魏延这才知道被人骗了,于是火冒三丈,立马就自行撤兵,而且还要抢着走在杨仪队伍的前面。魏延在向南边进军的同时,一路烧毁了桥梁道路,分明就是不想让杨仪回成都。

蜀汉的一场内斗就此开幕。此时杨怡和魏延都上书指责对方谋反,两个人的信件在同一天到达了刘刘禅那里。

刘禅也是一脸懵逼,搞不清情况,于是和董允、蒋琬一商量,都觉得杨仪是个书呆子,是不会谋反的,要谋反也肯定是手握兵权的魏延。

于是刘禅就派蒋琬带着宫廷禁卫军,联合杨仪的军队一起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双方一见面,杨仪队伍中的王平就出来大吼一声:“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这番作乱,对得起国家吗?”

魏延的军队都觉得是自己错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寡不击敌,只能带着亲信逃往汉中,并在汉中被马岱所杀,事后魏延还被灭三族。

以上就是所谓魏延谋反的整个过程。纵观整个事件,魏延是绝对不可能谋反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 第一,魏延撤军的方向是南边。

如果魏延真的是要谋反,他肯定不可能一人对抗整个蜀汉集团,颠覆蜀汉的行动也不会得到支持,因此他只能选择投靠曹魏或孙吴。但是魏延既没有向前线的曹军投降,也没有向东投奔孙吴。

  • 第二,魏延撤军的路上烧毁桥路,其目的是为了干掉杨仪。

《三国志》中陈寿针对魏延谋反一事,就做出了一个结论: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意思是:魏延没有向北投降曹魏,而是往南走,他真正的目的就是想杀掉杨仪。魏延和杨仪两人本来就水火不容,两人互相都瞧不起对方,关系闹得很僵,而且当时诸葛亮病逝不久,魏延觉得只要杀掉了杨仪,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声望,诸葛亮的接班人就将会是自己,到时候就可以大权独揽。

从陈寿的判断可以得知,所谓魏延谋反其实就是蜀汉集团的一场内斗。相反地,正是因为诸葛亮知道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因此他才下达了不管魏延、先行撤军的命令。

诸葛亮知道,魏延不会因为自己病逝而中途放弃北伐的战事,这从他屡次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就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会背叛蜀汉呢?

当然,这场内斗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杨仪虽然除掉了魏延,但他最后也被废为平民并自杀了。

总的来说,魏延是蜀汉官场斗争的一个无辜牺牲品,蜀汉集团因此损失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得利的反而是曹魏。


逍遥侃历史


魏延并没有谋反,但是他的举措非常不妥,在当时情况下极易被人当成谋反,并最终因此丧命。

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有反骨,一直对他不信任不同,在正史上因为魏延勇猛过人,诸葛亮一直对他很器重。诸葛亮北伐时,常以魏延为先锋,并将他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成为蜀军中的第一大将。

然而魏延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性格高傲,和同僚关系都很差,特别是和杨仪势同水火。甚至发生过在商议军务时,魏延公然拔出剑来要砍杨仪的事。因此诸葛亮临死前,深知自己一死魏延无人可以管束,所以下令杨仪、费祎、姜维等率军撤退,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拒绝服从命令,则其他各军自行撤退。

然而出乎诸葛亮意料之外的是,魏延不服杨仪,不仅拒绝服从命令,甚至一心夺取兵权,公然要费祎和自己一起把大军留下。费祎自然不可能和他做这种事,假意答应劝杨仪交出兵权,借机脱身,将实情告诉了杨仪等人。

杨仪本来就和魏延关系不好,因此一面下令大军撤退,一面上奏魏延造反。而魏延发现被费祎骗了以后,一怒之下起兵攻打杨仪,并且也上书给刘禅,说杨仪造反。双方奏折同时送到刘禅面前,刘禅难以定夺,于是问蒋琬和董允的意见。

既然诸葛亮死前命大军撤退,并把军队交给杨仪,显然此时杨仪是奉诸葛亮遗命行事,而魏延则是抗命,加上魏延和其他人关系都不好,所以蒋琬和董允都担保杨仪肯定没问题,不肯为魏延解释。

不要说蒋琬和董允,连魏延手下的士兵其实也不支持魏延,因此王平奉命迎击魏延时,只一句“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部下就四散,魏延只能仓促逃亡,最后被马岱追上杀死。

所以严格说魏延并不是想谋反,只是不服杨仪,想夺取兵权而已,针对的不是刘禅。但是他的做法显然很容易引起误会,而且也难以被刘禅和朝中大臣接受。此时即使刘禅等人知道魏延不是真心想造反,以魏延这个火爆性格,诸葛亮死后无人能压制他,为了免除后患,肯定也会借这个机会除掉他。


不沉的经远


关于魏延我纠正两个流传已久的错误言论,一个是诸葛亮不重用魏延,一个就是魏延谋反被杀。

魏延是诸葛亮北伐大的核心大将,诸葛的股肱之臣。

魏延很受诸葛亮的信任,是诸葛亮北伐最依靠和信赖的大将,诸葛亮执政后将魏延征为丞相府属吏,诸葛亮北伐前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丞相司马意味着啥?参与机密,妥妥的诸葛亮的心腹之人啊。

建兴八年(230年)魏延因大破曹魏将领费瑶和郭淮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南郑侯,要知道诸葛亮才是武乡候是乡候,而魏延的南郑侯是县候侯爵的最高级别,而且被授予假节诸葛亮不在可以带诸葛亮行事,这是典型的当接班人培养的,说不被重用纯属子虚乌有。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接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蜀国全国当时总兵力不过十万,诸葛亮北伐每次最多带五万人出来这都是上限,一旦失败对蜀国是灭顶之灾,何况这是正常的军事会议的讨论。再说一下魏延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关羽的翻版,两个风格都很像,都是善待士卒却看不起士大夫,有一次魏延和车骑将军刘琰发生矛盾,诸葛亮在处理上明显偏袒魏延,诸葛亮写信斥责刘琰。刘琰被迫向魏延道歉,诸葛亮一直对魏延关爱有加。

魏延谋反是被杨仪诬陷,是蜀汉最大的冤案

魏延和丞相参军杨仪一直以来矛盾就很深,互相看不上眼,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对于这两人的态度,诸葛亮也很矛盾,既爱惜杨仪的才干,也喜欢魏延的骁勇,因此对于两个人的矛盾,诸葛亮也非常为难。《三国志》描述诸葛亮的这种复杂的态度,用了一句话;“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

所以魏延谋反从来没有被主流史学家认可,这个说法主要存在于《三国演义》,结果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将魏延黑的体无完肤,同样也将诸葛亮高级黑了一番,让诸葛亮莫名其妙落了一个不会用人的骂名。

魏延谋反根本就是一场政治阴谋,是蜀国内部政权斗争的必然结果,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当诸葛亮死后,人人都想做丞相,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杨仪和魏延因为私人恩怨上升到了政治斗争,结果杨仪也没有好结果,诸葛亮生前的权利被蒋琬和费祎取代,杨仪什么好也没捞到,结果发牢骚诽谤朝廷,被人检举,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悲剧收场。



我家的猫叫皮蛋


在有关三国时期事迹的传说中,魏延多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他为了能够投降刘备而杀了自己原来的主公。虽然后来加入了蜀汉大军,但始终都得不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视,反而受到了他们的怀疑。后来诸葛亮死后,他因为谋反的罪名而被诛杀。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魏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真的谋反了吗?

魏延的出生时期在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只知道他去世于公元234年,是如今的河南桐柏县人,在蜀汉政权效力期间很受刘备的器重。

公元211年,魏延开始追随刘备,到了第2年,因为他屡立战功而被封为牙门将军,后来又在公元214年,和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围攻成都。到了公元219年,刘备将都城定在成都自称汉中王,此时,他将魏延提拔为汉中都督、镇远将军,守卫成都平安。这让许多大臣都非常的惊讶,不知道刘备为什么要让魏延担此重任。当刘备就问魏延:你打算如何承担这个责任?他答道:如果是曹操来攻打成都,那么我一定奋力拦住他,如果是其他的将领带领10万的军队来攻打的话,那么我一定会打败他。

如此的回答不仅让刘备特别的欣慰,同时其他大臣也认为魏延是英雄豪杰。后来刘备登上帝位,又将他封为镇北将军。而刘禅继位之后,则将他封为都亭侯。魏延在蜀汉政权中屡次升迁,可见他是刘备很重视的一位大臣,这和故事中的描述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公元227年后的诸葛亮北伐之战中的,魏延不仅英勇奋战,建立了赫赫战功,而且还在战争过程中几次为诸葛亮献出奇妙的计策,使他们的战争多次取得胜利。虽然魏延很善于征战带兵,具有勇猛过人的优点,但是他的性格却不太好,和他人相处时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和杨怡的关系十分的糟糕,两人之间经常出现口角争分。

公元234年的秋天,诸葛亮因病去世。杨仪和魏延又一次发生争端,两人都想刘禅奏说对方有谋反之罪。当刘禅向其他大臣进行询问时,他们都认为魏延有嫌疑,就下令捉拿他。魏延听说就带兵攻击杨仪,却遭到了杨仪手下的声讨,说诸葛亮刚刚去世,魏延就敢发动内战,是不忠的行为。参加战争的士兵听到这里,就认为魏延错了纷纷放下了兵器。后来魏延就和儿子们逃跑了。

可惜的是,魏延的逃跑并没有成功,他被杨仪的手下将领捉到并且杀害了。杨仪真的很痛恨魏延,不仅将他的头砍下来用脚践踏,而且还连坐了魏家三族。

后代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魏延的谋反罪可能并不成立。诸葛亮在死之前想要把兵权托付给魏延,但是杨仪怕魏延掌握大权之后会伤害自己,就先下手为强,对他进行诬陷杀了他。


凡尘了事


魏延会不会谋反?笼罩在魏延身上的重重疑云都是魏延自己造成的!

魏延谋反的重重疑云的出处!小人物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嫌疑一:诸葛亮不喜欢魏延,因为魏延老背后说他!

魏延是三国一个比较拧巴的人,一个打仗能手,但在说话上不注重细节的人,在《水浒传》有一个特别好的称谓来表达魏延最好——鼓上蚤(时迁的称号),意思是解决不了问题,还喜欢发牢骚,搞的大家都不愉快,尤其是搞的领导很不爽!正如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魏延发的牢骚:


霸气的魏延

“延(魏延)常谓亮(诸葛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三国志

诸葛亮是谁?魏延的顶头上司,一个部署经常说领导这样的话,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无非想表达一个意思:领导(诸葛亮)你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庸才一个呗!魏延说这话的时候,是对自己的部署说的,诸葛亮的威信颜面岂不是在魏延的军队中丧失殆尽?你不维护领导,老说领导坏话,领导能给你好脸色吗?大事能交给你吗?这是魏延自己造成的被动局面,诸葛亮不信任他,那么军国大事自然不会托付给他!诸葛亮临终时托付大事,就没有魏延什么事!

(公元234年)秋,亮(诸葛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三国志》

嫌疑二:魏延自己比较犟,想法比较多,能力又比较强,这种部下对于诸葛而言是一种威胁!

魏延的能力强这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诸葛亮不会到哪里都带着他,尤其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力排众议,让他守汉中,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连张飞都不适应!原因还不是因为魏延的能力强,守汉中的结果也是让刘备非常满意,把汉中经营的如“铁桶一般”!

但是魏延的想法多,是诸葛亮比较担心的,尤其是北伐中出现的“兵出子午道,袭长安”,被后人称之为“子午谷奇谋”,这样大乱诸葛亮计划的计谋,魏延是经常出!对于诸葛亮工作安排,魏延虽然也执行,但总是背后说闲话,如:前文中的“己才不用”,搞的诸葛很是无语。

诸葛在世的时候,可以控制的住魏延,但是在诸葛死后,杨仪和魏延两人不和,关系史“有如水火”,费祎和姜维官职又比魏延小,又控制不魏延,这是诸葛最担心的事情!

嫌疑三:有能力的人总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魏延就是这样的人,诸葛就怕他如此!

魏延在整个三国中,一直都在别人的领导下干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别人说了算,按别人指使办事!但是魏延是一个有主意的人,总想自己说了算,在自己说了算的事情中,他都干的很漂亮,因此他对他自己很自信!诸如在打仗中,是他说了算,因此他打仗打的很漂亮,守汉中也守得很漂亮!

诸葛亮死后,没有人能节制他,但是对于蜀国的国力来讲,经不起魏延的试验,因此诸葛亮想给蜀汉留下最后的战斗力,想安全的把部队带回去,交给国家,但是魏延可不是这样想的哦!正如魏延所言:

丞相(诸葛亮)虽亡,吾(魏延)自见在(活着)。府亲官属(丞相官府的人)便可将丧还葬(送回去安葬),吾(魏延)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为什么诸葛亮一人死了)废天下之事邪(荒废北伐的大业呢)? 《三国志》

直到“(费)祎出门驰马而去”魏延才知道说错话了,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到此时,魏延谋反的事实已经做实了,已经无可挽回了!

崩溃的魏延

做实的魏延谋反

本来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就交代过,魏延可能不听调动,诸葛亮给的策略是“随它去!”,再加上魏延的话,无疑做实了诸葛亮的预言,魏延不想谋反都是谋反了!

再加上杨仪本来就和魏延不对付,给刘禅一上表,更是做实了魏延谋反的事实!

虽然魏延做了补救,但是已经于事无补了,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魏延不谋反,但是杨仪却是真相夺权,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而且是有仇必报的人,在这个时候魏延是他夺(军)权的唯一障碍,那么诬陷魏延是势在必行的手段,他也就没客气!

有杨仪给刘禅的上表,有费祎的现场证词,加上日常生活中些许小事,“三人成虎于市”魏延的谋反做实了!

综上所述:魏延的谋反是假,杨仪的夺权是真,由于魏延的不检点,造成了所有的矛头指向了他,自然他成为冤死鬼!更成为杨仪夺权的“替死鬼”!

你是怎么认为这件事的呢?欢迎一起讨论!我是小人物,一起来聊三国!


小人物F


所谓魏延谋反,原因诸多,归纳以下几点;

一、当时蜀国始终将相不和,诸葛亮对武略突出者始终有遏制排除思想。魏延軍事才能非常优秀,官至"将军、亭侯"。而且对诸葛軍事指挥多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有些见解独到,故受制约。

二、所谓"反",乃是被迫而为。诸葛临终前避魏延而召杨仪、姜维等开秘密会议,只命延断后,秘不发丧,费玮探路,设陷逼"反"。

三、诸葛利用魏延与杨仪等不和,借刀除之。

四、魏延因有軍事才能,所以自是才高,目空一切,没有很好的韬光养晦,引发他人疾恨。诸葛预言其有反骨,已为日后之祸埋下伏笔。





旅程2249528050


魏延实际上算不得造反。

魏延为人比较傲气,所以诸葛亮一直压抑着他,是怕他冲动做出一些错事,因为诸葛亮在用兵上比较谨慎(说是保守也可以)。所以听话的人一般会得到重用,比如杨仪。

诸葛亮最后一次与魏军对峙,魏延常常请命出击,诸葛亮不许,估计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无法应对。所以临死前,他嘱咐杨仪,费祎,姜维,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话,你们就自己走。可见诸葛亮不太喜欢魏延。魏延听说要自己殿后,当然不开心,况且杨仪又是个文官,给他作“断后将”是很丢面子的。所以魏延就自己率军先回军成都了,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栈道烧了,让杨仪他们回不了家。魏延、杨仪又各自写信给皇帝,说对方叛乱了。结果呢,杨仪人缘不错,有人说好话“保仪疑延”,所以呢,一场狗咬狗事,就成了叛乱了。

魏延回军后,占据关口,与杨义军对峙,结果杨仪的前锋拿诸葛丞相说事,“丞相刚死,你们就动手打自己人,对吗?”小兵们就放下武器啦。结果魏延就能能逃跑了,但重点在于,他没有投奔魏国,可见他并非有异志,想造反。

杨仪派了马岱去追击魏延,就把魏延杀了。

其实这就是一场官场上的斗争,魏延杨仪平时关系就不好,所以魏延其实不是叛乱。杨仪下场也不咋样,一个文官,就喜欢搬弄是非,最后要不是自杀,说不定会被抄家什么的。


道中道道而道


魏延这个人在小说、影视剧《三国演义》中被严重“妖魔化”了!在小说和影视剧中,魏延为了私利杀主降刘,之后一直为刘备和诸葛亮所怀疑、忌惮,虽用却终不得重用。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被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伏兵”马岱所杀!如果就小说、影视剧《三国演义》而言,魏延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野心家,他因谋反被杀,罪有应得!那么,真实历史究竟如何呢?

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关系与小说、影视剧《三国演义》里根本不是一回事。魏延是诸葛亮最为信任的武臣之一,诸葛亮在蜀汉政权能够长期屹立不倒,手握重兵的魏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点从刘备死后魏延获得的待遇也能看得出,刘备前脚刚去世,魏延后脚便被刘禅封为了列侯,后又升任丞相司马,是诸葛亮相府属官中专司军事的官员,足见诸葛亮对他的器重。

史籍之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魏延与同为列侯的刘琰发生矛盾,诸葛亮的态度明显倒向魏延,不仅责备了刘琰,还强迫刘琰修书、向魏延书面致歉!这是明显一碗水不端平了,也可见魏延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说诸葛亮和魏延关系有多铁或许也言过其实了,说白了还是因为政治利益,各取所需罢了。魏延既不属于刘备的旧班底,也不属于益州土著势力,他想要在蜀汉政权站住脚就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诸葛亮。而诸葛亮原本一介谋士,刘备的旧班底他不太用得动、也不保险,益州土著势力更加不会听他吆喝!要想在军中拥有一席之地、稳固自己权臣的地位,诸葛亮在军中必须形成自己的势力。相对于其他人,“三不靠”的魏延具有先天优势,于是诸葛亮与魏延一拍即合,迅速进入了蜜月期,而这也为后来魏延的延续埋下了伏笔。

“子午谷奇谋”的问题

很多人或许要说了,既然魏延是诸葛亮在军中的“嫡系”,为什么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时诸葛亮却否决了呢?其实,这和二人所处的地位是有很大关系的。

魏延是武臣,他提出“子午谷奇谋”是纯粹从军事境遇出发的。但是,诸葛亮不同,他首先是政客,他必须从政治大局着眼。“子午谷奇谋”之所以“奇”,是因为它效法当年韩信“暗度陈仓”,以奇兵偷袭关中。可是,彼时曹魏在关中的兵力远远超过了当年的项羽,一旦偷袭不成,很可能让曹魏以逸待劳、坐收渔利。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蜀汉政权立足,就是因为战事的存在,他手里有兵。可一旦兵败,魏延再折进去,刘禅很可能会与其他政治势力联手,强行收回诸葛亮手中的兵权。如此一来,诸葛亮就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他最需要的是稳,根本不敢赌这一把。这或许才是“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原因所在,不是诸葛亮要谨慎,而是他根本赌不起、不敢赌,不得不谨慎!

魏延谋反的前因后果

众所周知,魏延一直与杨仪不和,后来被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杨仪这个人很特别,他虽然为诸葛亮所用,却不是诸葛亮的班底。杨仪投刘之后最初的主子是关羽,经关羽介绍,后来才为刘备所用。刘禅即位之后,他很快便被派去了诸葛亮的相府,充任丞相参军,之后一直追随诸葛亮。说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出点什么门道?其实杨仪就是刘备专门给儿子刘禅留下的,刘禅将他安排的相府说白了就是“掺沙子”,顺带着监视诸葛亮!因为是刘备的人,诸葛亮不便回绝,只能被动接受。这就解释了魏延与杨仪不和的原因所在,魏延其诸葛亮的“嫡系”,杨仪是来“掺沙子”的,二人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如果真和睦相处了,刘禅恐怕第一个就不会放过杨仪。

诸葛亮去世之后不久,杨仪便与魏延彻底撕破了脸,二人互相告对方谋反。这个时候,诸葛亮带出去的文臣武将的态度亮了——他们一致选择了追随杨仪,统一口径指责魏延谋反。不奇怪吗?不奇怪!诸葛亮已经死了,倒向刘禅是最佳选择,杨仪是刘禅派来“掺沙子”的,支持杨仪就是拥护刘禅,不是吗?在杨仪等人指责魏延谋逆、占据“道德制高点”之后,军中基层将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也都选择了抛弃魏延,魏延无奈、只能带着儿子等少数人逃往汉中。杨仪随后派马岱追击,最终斩杀了魏延并夷灭可魏延三族。马岱同样很特别,他是蜀汉政权最大的外来户——马超的堂弟,并不是杨仪的人,他能够听从杨仪指挥去诛杀魏延,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整件事从头至尾都没有刘禅的身影,但是诸葛亮带出去的下属却保持了空前一致,支持杨仪、讨伐魏延谋反!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一个杨仪恐怕还没有能力让这么多文臣武将俯首帖耳!只能有一个解释,杀魏延其实就是刘禅的主意,杨仪不过就是一个执行者而已。既然是刘禅的主意,那些个文臣武将自然是要重新站队的,诸葛亮已经死了,将来掌权的是皇帝刘禅!为了自己的未来,必须与刘禅保持高度一致,不是吗?否则自己就是第二个魏延。

至于刘禅为什么要杀魏延,那就更加简单了,魏延是诸葛亮在军中的“嫡系”,杀了他不仅可以“杀一儆百”,而且刘禅可以借此接管诸葛亮的兵权。在魏延被解决之后,风向已经非常明朗了,群臣自然知道该跟着谁走。说白了,魏延只是刘禅与诸葛亮之间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诸葛亮不在了,魏延就必须死!就算杨仪不杀他,刘禅也会换其他人来杀了他。

综上所述,魏延谋反其实纯属子虚乌有,他之所以会被安上谋反的罪名,完全是因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权力斗争。诸葛亮活着,魏延是他在军中的“嫡系”;诸葛亮一死,刘禅想要收权,魏延首当其冲,他必须死!杨仪只不过是刘禅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如果单纯是杨仪与魏延之间的矛盾,恐怕诸葛亮带出去的那一帮文臣武将很难达成如此一致,不是吗?

正是因为杀魏延是刘禅的主意,群臣才一致保持了沉默,因为这不仅仅是杨仪与魏延之间的矛盾,更是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群臣必须重新站队。从事后杨仪的反应也能看出一二,在魏延被杀之后,杨仪曾一度“弹冠相庆”准备接替诸葛亮出任丞相。只可惜,杨仪也让刘禅给玩了!不仅没能接替诸葛亮,最后还因为与费祎争斗被刘禅牺牲、贬为了庶民,之后又被迫自尽。杨仪机关算尽,结果还是替他人做了嫁衣,成了刘禅的弃子……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个人认为未必,若论玩弄帝王权术,蜀汉政权恐怕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要不怎么诸葛亮死后他还能牢牢握着权柄近三十年呢?这绝对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可以做到的。


农民工歪说历史


魏延谋反?!诸葛亮在世之最后一招,露出丑恶的本质!

自古道,欲之加罪,何患无辞!

诸葛亮自长沙首次同魏延见面,即断定头有反骨!

诸葛亮死到临头,也没有看到魏延的反骨!

魏延忠心耿耿,令诸葛亮找不到一点把柄!黔驴技穷之际,唯下流阴招是用!

诸葛亮挖坑,激魏延喊三声:谁敢杀我!!!

魏延官封侯爵!论资排辈,首屈一指!谁敢?

马岱按诸葛亮阴谋行事,大喊一声:我敢!遂杀死魏延!

魏延的…谁敢和马岱的我敢!矛盾的焦点,是两个人之间的赌气!

试问:两人看似赌气的格杀,怎么能定为……魏延谋反?!

诸葛亮此招阴毒!但蜀国军队不会受伤害!

马岱胜,军权归心腹杨仪,军队可按既定方针,撤回四川!

魏延胜,魏延只能治马岱一人之罪,因为马岱胆大包天!此举和任何人没有关系!

魏延被诸葛亮暗算了!仅一句:谁敢杀我!何来谋反?!




主天安


魏延谋反了吗?正史里并没有记载哦,是被人陷害的吗?可以说有被陷害的成分,但也和魏延的个人性格有关,魏延的死在史学界有公论,魏延是被杀是蜀汉的冤案。魏延没有任何理由去谋反,魏延和诸葛亮一直在统一战线,是力主北伐的主要人物,哪怕是诸葛亮死后,魏延也一心要北伐。

关于魏延“谋反”的记载

这里“谋反”用了引号,《三国志魏延和杨仪传》里记载,魏延与长史杨仪素来不和,已经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尚能压制两人,诸葛亮深知这两人的性格品性,杨仪有才干,魏延有勇有谋,如果两人合作绝对是蜀汉的幸事,可惜杨仪小鸡肚肠,魏延高冷孤傲,这样的两人放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早晚会出事。


终于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杨仪和魏延为争夺军中的大权,干起来了,魏延力主继续北伐,杨仪要送诸葛亮的棺材回成都。诸葛亮是怎么安排后事的呢?看下《三国志》的记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的意思很明显,安排杨仪、费祎和姜维等人退军,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就不要管他了,大军自行出发回成都。杨仪和魏延为争夺军权,互不相让,互相派兵攻杀。又分别向后主上表,后主向蒋琬、董允询问该相信谁,董允与蒋琬都相信杨仪而怀疑魏延。

在路上,魏延派兵阻击杨仪,杨仪派王平去抵挡魏延,在王平的一番慷慨激昂的劝说下,魏延所部大都不听魏延的命令,各自散了。魏延走投无路,和其子带领数人向汉中方向逃跑,杨仪派马岱追杀,并被夷灭了三族。看到魏延的头颅后,踩着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 安能复恶否”,丑陋嘴脸跃然纸上。

魏延真的没有“谋反”魏延是被冤枉的

《三国志》中的记载,魏延与杨仪不和,只是要除掉杨仪。在军中的军功和威望,诸葛亮死后,众将都以为魏延会代替诸葛亮。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略》里记载,诸葛亮死前以大事托付魏延,魏延执掌军权,杨仪害怕被魏延所害,所以造谣魏延要率领大军向北投降曹魏,并派人去攻打魏延,魏延没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不战自退,结果被追杀身亡,裴松志认为这是敌对势力曹魏的传闻,是不能作数的。

两种说法,以《三国志》为正统说法,魏延是不会谋反或去投降曹魏的。试想下,作为力主北伐的主将之的魏延,刘备在世之时魏延被备受信任和重用,委托镇守汉中十数年,魏延很是感激。如果魏延要投靠曹魏,时机非常多,包括在后面的几次北伐,如果魏延投降曹魏,可能蜀汉早就亡国了。

小人杨仪并没有接替诸葛亮的位置,而是蔣琬,杨仪表示不满,后来被发配,贬为平民后言辞抨击朝政,还表示如果当初率领大军投降曹魏,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结果,还没等到人捉拿他,杨仪就自杀了。


像杨仪这样的人倒是很有可能谋反和投降曹魏,而不是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千万不要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哦,《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历史小说,抹黑魏延的同时,同样掩盖了真实的历史。

综上,魏延肯定是被陷害的,魏延并没有谋反。但魏延与人不善,性格高傲孤冷,与关羽很相似。在三国后期,各大名将均已凋亡,魏延作为后期存活得大将之一,魏延有傲的资本与实力,但是正由于这样的傲气,没能很好处理同僚间的关系,导致了蜀中文武都愿意相信杨仪这个真小人,而怀疑忠心耿耿的魏延,这是魏延的可悲,也是蜀汉的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