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听雨轩晴曦


至今记得《礼记 檀弓》第一段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武王。

伯邑考注定是个悲剧人物,无论是被文王主动放弃的,还是被纣王烹杀。他就和扶苏一样,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谜团。

但是也是有参考的,他的姓氏一定是姬,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古代人讲姓氏,像秦国就是赢姓赵氏,古代的氏等于今天的姓。所以,伯邑考肯定是姬姓(这个姓和今天的姓不一样,要更上去一层)。

伯邑考,说实话,这个名字我听到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个类似的——柳下惠。

柳下是封地,谥号是惠。那伯邑考会不会封地在伯邑呢?毕竟带了个邑字,还是引人遐想的。考本身也是个谥号。比如说周考王。

然后我就去百科了一下,发现比我猜想的还不靠谱,完全就是猜测了,连个对比都没有。

伯邑考,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因此,故称伯邑考。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同的故事。


砍历史


伯邑考:姬姓,名考。“伯”为其排行,“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被封为“邑”这个官职,故称“伯邑考”。 按现在的叫法,应该是大世子考儿;而姬发则是姓姬名发。


浏阳河趣史


他也姓姬,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