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为何会被司马氏和平演变?因为皇族和外戚被打压

曹氏家族的衰弱是曹氏皇帝有意促成的,打压皇族和外戚是曹魏的基本国策。

曹丕上位之后,曹彰莫名其妙地死了,曹植低调做人。曹氏亲族之间都不敢来往,生怕被曹丕找个借口收拾了。而曹丕的接班人曹叡也是有样学样,防范皇族就像防贼。

这是因为历史上的七王之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而东汉皇族也比较衰弱,但是东汉皇朝照样正常运转。于是给了曹氏一种错觉:削弱皇族,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曹魏为何会被司马氏和平演变?因为皇族和外戚被打压

可曹氏并没有意识到一点:东汉虽然削弱皇族,但是外戚和宦官一直互相牵制,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曹氏削弱皇族的同时,把外戚也一并削弱了。想加强宫廷力量,却又是有心无力,于是把曹魏帝国的政治格局弄成了四不像。

曹操当魏王时,废掉名门望族之后的丁夫人,而立出身下层的卞夫人为后。许多人因此说曹操心胸宽广,因为选老婆不看出身。实际上,曹操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被豪门外戚所控制。外戚势力太大,一定会威胁皇权。

有曹操做榜样,曹丕和曹叡自然是有样学样:曹丕当皇帝后,放着名门之后的甄夫人不立,而立了一个出身卑微的郭夫人当皇后。曹睿当皇帝后,放着名门之后的虞夫人不立,气得虞夫人破口大骂:你们曹家就喜欢让出身低贱的人当皇后。曹叡的老丈人出身太低,在贵族圈一直是被取笑的对象;曹叡的妻弟公然受到夏侯玄的侮辱,曹叡也不敢把夏侯玄问罪。

曹魏为何会被司马氏和平演变?因为皇族和外戚被打压

基于曹丕和曹叡的本意,就是想通过加强秘书班子的方法,强有力地驾驭帝国。曹魏的秘书班子权力一直都比较大,曹魏的秘书班子叫中书监,皇帝的所有决策都绕过了朝臣,直接和中书监商讨确定,这意味着中书监成功压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

中书监的主管就是孙资和刘放。两人大有凌驾于豪门大佬之上的架势。魏明帝外出时,主持政府工作的就是孙资和刘放。但豪门士族势力太大,所以中书监一直不能真正凌驾于朝臣系统之上。

辛毗与孙资有矛盾,有人劝辛毗向孙资低头。辛毗说:我不向他低头,他最多堵住我当三公的路罢了,除此之外他还能把我怎么样呢?

虽然豪门士族无法拜托中书监的阴影,但即使是皇帝也必须小心对待豪门士族。有一次,曹叡想检查陈矫的工作,陈矫直接问魏明帝: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怀疑我啊?如果你怀疑我的工作能力,或是怀疑我的人品,你就把我撤职好了。你既然用我,就不要和我玩这一套。看到陈矫一副要撂挑子的架式,魏明帝赶紧道歉。

陈矫是臣下,曹叡是皇帝。但是通过上述事例,你看得出陈矫和曹叡谁管谁吗?陈矫之所以敢这样不给曹叡面子,是因为陈矫代表了豪门士族的共同利益。如果陈矫顶不住曹叡的压力,曹叡肯定还会继续扩大皇权的影响。

曹魏为何会被司马氏和平演变?因为皇族和外戚被打压

后来,曹叡还一度想让后宫女子参政,更是被豪门士族集体打脸。豪门士族甚至放出话来:宦官天生就是给皇帝打杂的,后宫女子天生就是陪皇帝睡觉的。这种卑贱的人小人物也想干涉国政,那注定国将不国啊!我们有这么多为国为民的好官员,为什么皇帝从来不信任和重用我们呢?你是不是觉得当昏君很过瘾啊?

在皇权势大之时,自然是皇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豪门士族再不情愿,也只能私下里骂一骂,掀不起什么风浪。但在豪门士族势大之时,如果皇帝还是认不清形势,豪门士族就不会只在私下里骂人,而是直接冲到皇帝面前打脸了。就是要警告皇帝:千万别拿你祖宗的江山当儿戏。

在豪门大佬的支持下,杨阜冲到了最前排:后宫吃闲饭的女人太多了,应该清理一批出去。

面对豪门士族的这种作法,皇帝自然会觉得人身自由受到了侵犯。可在豪门士族看来,是皇帝提出了后宫干政,我们士族只是还击而已。

曹魏为何会被司马氏和平演变?因为皇族和外戚被打压

魏明帝直到临终前,才意识到虚弱的秘书班子和半途而废的宫廷力量,根本无法巩固皇权。所以他又想回到皇族、外戚巩卫皇权的老路子上,却已为时太晚。

曹叡在临死前,把出身卑贱的毛皇后废了,立了有豪门背景的郭夫人为皇后。而在最初拟定的辅政名单里,也是清一色的皇族成员,这证明曹叡已开始试图加强皇族和外戚的势力了。通过曹叡的一番折腾,曹氏家族一度又在帝国权力层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它引来的反扑也是巨大的。因为,皇族势力越来越大,自然会侵犯豪门士族的既得利益。

于是,司马懿被大家推到了前排,通过高平陵之变,把曹氏家族打得翻不起身了。

曹魏为何会被司马氏和平演变?因为皇族和外戚被打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