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天使基金李竹:經濟逆行時 準獨角獸要能上天、入地、出海

今年下半年,英諾完成了新一期基金的募集。這是英諾自2013年成立以來的第四期基金。至今為止,英諾天使基金管理超過20億人民幣,投資了近400個項目。所投項目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泛娛樂、大消費、企業服務、微信生態圈等。今年以來,VC、PE受制於募資端的緊張,創業項目不僅面臨後續融資難,整個創業大環境也隨之遇冷。對於專注於天使投資的英諾看來,創業項目數量肉眼可見的在減少。作為英諾的掌舵者,李竹卻並沒有放慢機構的投資速度。

今年1-11月,英諾天使基金投資了81個項目,相比之下,去年一整年英諾共投資項目數量83個,今年英諾的速度沒有降低,數量穩中上漲。

但變化仍是潛移默化的。從投資項目標準來看,英諾對項目要求更高,並著眼於價值發現,尋找能穿越二三年穀底的項目和團隊。“我們做投資就是在不確定中找確定性。”從方向看,“大科技”、“大消費”成為英諾今年投資的主要方向。在2019年,英諾將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團隊,設立大科技、大消費方向的基金。

在資金層面,下半年,英諾完成了大科技基金的募集。李竹告訴《融資中國》,這支基金是一支專向基金,主要投資方向將以科技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為主,運作模式則是“全國一個團隊,在北京、珠三角、長三角佈局和投資”。李竹介紹,這支基金總規模為8億人民幣,相較於此前英諾的三期基金各地子基金,規模略有增容。這也基於英諾投資決策上的一個新變化:將在新基金開始持續對已投的優質項目進行後一輪跟投。

英诺天使基金李竹:经济逆行时 准独角兽要能上天、入地、出海

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

2016年大年二十九,英諾見到了推想科技的創始人陳寬。當時,推想科技成立不滿一年,作為國內較早一批AI醫療影像企業,還在探路階段。陳寬帶著粗邊的黑框眼鏡,還略顯緊張,當時,他還沒有拿到過任何一輪投資機構的錢。與陳寬只見了一面,大年三十,英諾與陳寬就簽了TS(投資意向書)。過完農曆年,雙方正式close了這筆天使輪投資。當時,英諾作為領投方,投資了1000萬人民幣。

2016年下半年,AI領域寒風四起。但有業內人士稱推想是一家未體驗過資本寒冬的 AI 醫療影像企業。在年初拿到了英諾的第一張支票後,推想科技氣勢如虹在之後的兩年內拿到4輪融資,其投資方包括紅杉、啟明、元生、襄禾、鼎暉、海通等一線投資機構。

英諾投資時,推想產品還處於1.0版本,當時,推想產品形態是“找到結節”,事實上,醫生對於影像圖片進行診斷的一系列流程裡,不僅僅包括結節的識別,還包括結節測量、假陽性識別、半結構化報告生成、臨床路徑的建議等多種需求。在之後的時間中,推想產品進行了數次迭代,在此前發佈的4.0版本中,人工智能可以“介入”的診斷環節已經多達14個。

2年多後的今天,在全國排名前100家的醫院裡,有70%的醫院都在使用推想科技的系統。僅肺癌一項,每天就有三萬個病例通過它的系統來進行篩查。“推想科技已經成為準獨角獸,是AI 醫療影像的領頭羊。”

一直以來,李竹對英諾的定位是“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

2013年,李竹等清華校友共同設立了英諾天使基金,開始踏上天使投資之路。到目前為止,前兩期基金已經投資完畢,第三期基金也投資了大半,即將成立的大科技基金也將在明年開始進行投資。此前投資的近400個項目中,已有5家啟動IPO,9家登錄新三板,其中,科技類項目7成拿到了下一輪融資。

這與創始團隊的基因不無關係。清一色的工科背景,是英諾最明顯的特徵。實際上,英諾也投資了不少從清華園中走出的項目。此前,英諾還和其他清華校友一起,設立了一支小基金,兩期總規模1億,專門幫助清華年輕校友的創業,單個投資額在百萬上下,投資階段偏向於更早期的種子輪。

從機構打造自身特色方面,李竹希望將英諾打造成一個創業生態,從體系上看,英諾左手是天使投資,右手緊抓創業服務和創新空間運營。作為騰訊等大企業的合作伙伴,英諾正加大在空間方面的投入力量。據瞭解,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劉懷宇作為英諾創新空間創始合夥人,也正在試圖將英諾創新空間拓展到更多城市。目前為止,英諾擁有10個不同類型的創新空間,分佈在全國7個城市,簽約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入住項目已經達到800餘個,1500餘個項目在空間虛擬孵化。劉懷宇看來,投資屬性是英諾創新空間最大的特色,“英諾創新空間背後有英諾天使基金的強大支持,投資屬性是我們運營的優勢。我們投資的不少企業本身就是做2B業務的,可以直接對接到空間來,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比如大數據營銷,金融保險,法律諮詢等方面的企業。”

英诺天使基金李竹:经济逆行时 准独角兽要能上天、入地、出海

打造空間生態,不僅為英諾建造了一個源源不斷的項目池,也為希望能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的英諾找到了更開闊的入口。

人工智能項目需能“上天、入地、出海”

根據英諾的統計,所投資的全行業項目,6成已獲得下一輪融資,在科技行業中更高一成。科技創新是英諾比較擅長的領域,英諾很快完成大科技基金的募集也是佐證。今年,在大科技領域,英諾已經累計投資了近30個項目,聚焦於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芯片等行業。

在選擇投資行業時,英諾並不追風口。事實上,作為早期投資人,當風口被大家看到時,就證明已經錯過。除了深度研究行業,李竹將英諾選擇的標準總結為“看得懂、幫得上、投得進”。

基於投資團隊的理工科背景,對科技類項目,英諾有更清晰的認識。也囿於這種基因,在過往投資中,英諾也曾錯過一些不錯的項目,“我們看不明白的不會投資,英諾的風格還是比較穩健。”

人工智能是英諾在對科技領域佈局中,較重的一部分。從2015年開始,英諾內部就明確了投資這個領域,並從2016年初提出“lab 2 market”的科技創新創業之路。李竹堅定的認為,AI是中國轉型升級和崛起的大機會,英諾也持續佈局AI落地的各個應用場景。

作為最早佈局人工智能領域的天使投資機構,英諾已投資近百個AI相關項目。 李竹不僅投資了像美團這樣已經開始利用AI技術進行業務升級的獨角獸,也助推瞭如臻迪科技、推想科技、智行者、未來黑科技等估值在數億美金的行業準獨角獸的發展。

在具體投資方向上,英諾將人工智能細分為六個垂直賽道,包括智能汽車、智能製造、消費機器人、智能安防、智慧醫療、AI芯片。“這六個方向是現在落地最快,並且能最快產生獨角獸的人工智能的一些子領域,英諾在這六個方向都投資了一批初創企業。”

而對於人工智能企業的選擇上,李竹表示,英諾會投資那些能夠“上天、入地、出海”的企業。簡單理解,上天即創始團隊的技術積累以及高技術門檻;入地,即團隊的狼性執行力和項目應用場景落地;出海,指的是創業團隊的國際化視野。

李竹笑著說,“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業者有孫悟空的本事,因為這個行業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需要創始團隊擁有一流研究的積累,或者一流企業諸如BAT的工作經驗。這是第一步。”

以推想科技為例,醫療AI行業正在面臨洗牌期,除了技術人才,企業還需擁有產品在醫療場景中的落地能力。肺部結節篩查是推想科技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最初的切入點,目前針對肺部疾病診斷的AI產品相對成熟落地,其研發的腦部AI產品系列的腦卒中方案也已經投入多個卒中中心。此外,心臟AI輔助篩查,骨折AI輔助篩查,腹部AI系列的肝臟產品,乳腺AI輔助篩查已進入單中心、多中心測試。

據推想科技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10月統計,在復旦全國醫院的排行榜中,排名前10的醫院,推想AI已部署上線8家;前50的醫院推想AI已進入26家,每日AI完成肺癌輔助篩查近30000例。其中代表醫院包括:北京協和醫院、上海長征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對於早期投資人而言,對創業團隊中人的選擇至關重要,有格局和靠譜最重要。由於投資階段早,更要求天使投資機構要避開“小富即安”的創始團隊。李竹表示,在英諾與科技創始團隊溝通時,會著重關注他們“出海”的國際化視野,以及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和佈局。

2017年,推想科技成立了美國、日本、德國三處海外分部,開始用國際化佈局來推進AI商業模式的落地。目前為止,推想已完成日本3家醫院、美國2家醫院、歐洲1家醫院的正式裝機使用。

除了人工智能領域,李竹也十分看好5G、物聯網、芯片、區塊鏈等幾大行業。今年,市場上有聲音認為區塊鏈純屬炒作,李竹並不這樣看。“市場一致看多的時候,行業就會進入到泡沫期,發展初期也可能因為監管滯後出現亂相,我認為,區塊鏈還會需要幾年的技術發展和規則制定才會迎來真的爆發。”對於這一領域,英諾主要關注兩類企業,一類是底層技術,如公鏈等,一類則是生態。如區塊鏈媒體、資產託管、安全等。“區塊鏈並不適合所有的互聯網應用, 比較適合交易類、有網絡效應、數字資產類的應用。區塊鏈的核心還是信用的機器,所有這一類的應用都值得用區塊鏈機制進行重塑,因為可以帶來交易環節的減少,獲客成本的降低,從而讓企業的競爭力增加數倍。”

基於這兩個標準,英諾投資了一批區塊鏈相關企業。“區塊鏈是金融科技、監管科技最好的抓手”,李竹認為,“從無監管的賭場到有監管的市場,現在反而是佈局區塊鏈的時候。”

尋找不確定中的確定

年初,李竹參加了一場投資人活動。會上的投資人們話題更加聚焦:如何在募資困難的背景下投資。“身邊的朋友都不輕鬆,大部分放緩投資。”李竹在第一時間體會到這種緊張感,“退出通道也不順暢,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上半年大部分投資人都更加謹慎了。”

李竹坦言,“全球金融環境發生變化,中國快速發展的外部環境,包括降槓桿、中小企業上市碰到一些困難,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企業利潤和發展,導致二級市場的市盈率下降。”此外,人工智能、新零售、共享經濟、小程序、新文創等投資熱點變化更加瞬息萬變,這對早期投資機構要求更高,需要更強的轉場能力和分析能力。

英诺天使基金李竹:经济逆行时 准独角兽要能上天、入地、出海

“在資本寒冬,要投離錢近的,有造血能力的項目。”

在投資層面,英諾的安全邊際也更高,“估值更低是肯定的,去年沒投的一個項目2億估值,今年攔腰斬,就1億了。”另外一個變化,英諾不會投資那些靠大量燒錢來發展用戶的項目。“比如中心化的分享平臺項目,我們就不會投。”

“很多人認為2019年經濟狀況會顯著好轉,但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國內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原來都是基金LP的主力軍,現在他們也沒有錢了。”

李竹認為,未來十年內投資行業會面臨更大的挑戰“這是我做投資以來,碰到不確定性最多的時候。”他說。

李竹預測,“未來幾個月,是一批企業衝刺美股上市最後的機會了。”11月初科創板的聲音,讓局勢稍有一絲緩和。“早期投資現在比較有優勢,科創板一旦設立,退出上也多了一條路。”

李竹看上去比較樂觀,但他也很清楚客觀層面的收緊,“宏觀經濟趨勢在著陸中,明年會比今年還要困難,尤其是人民幣基金,兩年內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這樣的環境下,李竹也正在考慮,是否設立美元基金。

在種種不確定性中,英諾正在更細心的尋找確定性。李竹認為,投資將會呈現兩種趨勢,第一,科技創新領域會迎來市場紅利和政策紅利。只有科技創新才能讓經濟發展突破瓶頸,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第二,平臺型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少,這種機會也可能會屬於存續期更長的美元基金,但人民幣基金不會去投依靠燒錢才能存活的項目。

從今年的投資策略上看,英諾將從兩個方向包抄,以篩選出更優質的項目。

線上來說, 微信互聯網、區塊鏈社群機制會重塑互聯網應用; 線下來說,人工智能會替代掉人類 60%的工作。此外,人會有更多的時間用來享受精神和文化。“我們認為,新文創會成為快速增長的熱點。但是新文創和過去的泛娛樂不一樣,會跟實際產業結合,跟旅遊、體育、IP相結合,賦能其他產業,產生更大的收益。文化創意相關方向的項目離錢非常近,是最大的消費升級。”

從李竹進入投資行業至今已經有十餘年時間,回顧個人投資生涯中回報最高的時候,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第二年。這樣的實戰經驗給了他更多的信心,並在今年保持了英諾原有的投資結構不變。“在金融危機來到的時候,人們都不敢出手。只有最優秀的創業者還敢出來創業,這時候給他一筆錢,錢的使用效率非常高,更容易成功。”他說。

(融資中國 記者 安多)

注:如需轉載,請文章開頭處標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