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有无后人?

陈可79569


汪精卫一生有六个子女,这六个子女除了老五早夭外,其他皆长寿。

汪精卫六子女中,出入公众视野最多的是三子汪文悌,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汪文悌之所以为世人熟知,乃是因为:他和父亲汪精卫一样,被扣上了“汉奸”的罪名。

开扒汪文悌前,先来梳理汪精卫众子女概况。

长子汪文婴,生于1913年,其名字为纪念照顾他的方君瑛(瑛同婴)。成年后,留学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因为是长子,汪精卫曾一度将他作为接班人培养,回国后,曾在汪政权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担任军需处长。后长居美国加州。

长女汪文惺,1916年出生,其名字是为纪念一直照顾她的方君瑛和曾醒(惺同醒)。毕业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后从事教育工作,任教于香港多所小学。退休后长居美国新泽西。

次女汪文彬,1920年生,相比汪精卫其他子女,她的职业最为特殊,她是印尼的一名修女。至于她做修女的原因,至今是个谜,有人揣测:王文彬此举是为了为父亲赎罪。

三女汪文恂,1922年出生。在汪精卫的三个女儿中,她算是与父亲接触最多的一个了。早年时,文采出众的她曾帮父亲整理文稿,现今存世的很多汪精卫文稿,多由她参与整理。

次子早夭(无名)。

梳理完了这些,重点来看看汪精卫三子汪文悌。

汪文悌生于1928年,作为汪精卫与陈璧君最小的孩子,汪文悌一出生就受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爱护。

汪文悌聪慧异常,长相颇有几分汪精卫的神韵。汪精卫一直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栽培,汪文悌也不负父亲期望,他不仅诗文出众还刚毅果敢,一度被时人称为“汪少”。

汪文悌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院毕业后,就被父亲安排在身边担任要职。

正是因为汪精卫的这一安排,才导致了汪文悌最终的悲惨结局。

1946年,汪精卫夫妇被审讯时,汪文悌成了他们众多子女中唯一受到起诉审判的人。

审判的结果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缓刑五年。

这以后,人生有了污点的汪文悌一生未碰政治,终其一生,他都在从事与桥梁建筑有关的工作。

人说,能干好一件事的人,也必定能干好其他事,汪文悌退出政坛后,虽一直从事与政治毫不相关的工作,却也照样凭借聪慧和努力创下了辉煌。

多年后,因为在建筑桥梁事业上的突出成就,内地几番对汪文悌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回内地开展桥梁建筑项目。

考虑再三后,本就思乡心切的汪文悌回到了国内。

那年,已年迈的汪文悌踏上了回过的路程,原本,汪文悌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他在南京看到父亲和母亲的跪像时,他还是忍不住涕泪直流。

那天,他站在父母的跪像前,哭着对周围的众人说:“做出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

作为一个孝子,看到自己父母的跪像,想必,当时的汪文悌当时内心是极度心痛的。但正如他自己所说“做出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一切,都是汪精卫和陈璧君应受的惩罚。

后来,汪文悌在南京投资了很多项目,为南京的建设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只是,汪文悌并未长期留在南京,这座城市,虽是他一生最牵挂的地方,但也终究藏了他太多的痛。

“既然心宇行将灭,何苦天涯寻怨尤?纵有先辈千夫指,后人安可续春秋?”

这首诗,是后人对汪精卫的慨叹,此刻,也不免想感慨:既然心宇行将灭,何苦天涯寻怨尤?


记者李满


汪精卫,中国天字第一号大汉奸,在中国抗战最困难时期投靠日本人,组建汪伪国民政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遭到国人唾弃。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抗战胜利后,南京人民对汪精卫的坟墓留在中山陵附近十分不满,因此1946年1月21日蒋介石派何应钦将汪精卫坟墓炸毁,棺木和尸体被运往火葬场彻底焚化。那么这个让人不齿的汉奸后人如何了呢?

1912年初,29岁的汪精卫和陈璧君结婚,两人共有六名子女,除第五个夭折外,其余的五个都活得很长寿。因为父母的关系,汪精卫的子女大多定居在海外,远离政治、远离公众视线,低调生活,不谈论自己的家庭。因为汪精卫和陈璧君本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很重视,因此汪精卫的子女都有体面的工作。

长子汪文婴,曾留学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后来任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军需处处长。晚年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

长女汪文惺,早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学习,后来在香港任教于多所小学。退休后定居美国新泽西州与子女生活在一起。

次女汪文彬,为人非常低调,曾任印度尼西亚政府医药部门高级主管,后来在印度尼西亚当修女。

汪精卫女儿结婚

三女汪文恂,早年跟随汪精卫身边,帮着父亲整理各种文稿。抗战胜利后移居香港,任香港大学教育系教授。

次子汪文悌,自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战胜利后,他是汪精卫夫妇子女中唯一受到审判起诉的人,以汉奸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五年。后来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工作。

汪精卫的子女因为父母的关系承受着一般人没承受过的压力,为人处事都不怎么张扬,尽量保持低调,所以个人事迹一般少有人知,可说的不多。


当狗容易做人难


汪精卫当然有后人了,他的确不是啥好东西,可是并不代表不能有子嗣啊。汪精卫在日本的名古屋病逝,人已经死了,所以也没有人去追究他去判决他了,但是他的罪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夫人在日本投降之后,被以通敌某国的罪名给判处了无期徒刑,最后病死于狱中。

汪精卫一共有六个子女,只有一个是早早死了,剩下的全部都长大了,长子名为汪文婴,长女王文惺,次子此女分别名为,王文悌,汪文彬,汪文恂。长子和长女都是汪精卫夫妇在法国留学的时候生下的,他们夫妻因为要回国参加斗争,所以将这对子女交给他们的好友抚养。

汪文婴留学德国,回国之后追随自己的父亲,并且担任要职,战争结束之后隐姓埋名逃往了美国一直用化名在生活,在他死的时候墓碑上刻上了自己的真名字,人们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汪文婴。

汪文惺一直在学经济,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嫁了一个金陵大学的经济学毕业生,他们夫妻二人一直过着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战争结束后在香港定居,后来去了美国定居,值得一提的是他她是她们家中唯一肯公开谈汪精卫的。

汪文彬比较惨,她曾经因为被绑架,精神有点不对,一直在农村生活,非常的本分。在七三年的时候在其大哥的帮助下,她去了美国,晚年的时候入教做了修女,她从来不提自己的父亲。汪文恂和汪文悌这两个人一文一武,被称为汪精卫的左膀右臂,他们两个人一直在帮助其父亲,战争结束之后逃去了香港。后来汪文恂做了香港大学的教授,汪文悌做了香港的桥梁专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多次在内地进行学术交流,在零五年的时候,他还回国祭奠父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汪精卫,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汪精卫年轻时曾是反清斗士,行刺清廷摄政王载沣未遂。后参加同盟会走向革命,历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兼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宣传部长、行政院长、国防最高会议的副主席、国民党的副总裁等职。
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汪精卫认为与日本军事对抗必然亡国,只有议和,才可挽救中国。因此,他成立了汪伪的南京政府,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大的汉奸。1944年因病死亡。
汪精卫死亡后,他的子女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共育有六个孩子,其中第五个孩子夭折,其余两男三女五个孩子均长寿。
汪文婴,长子;1913年生,曾留学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专业,后在汪伪政府任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军需处的处长。抗战胜利后,移居美国。
汪文惺,长女;曾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学习,后与丈夫一起移居香港,生活一度较为艰难,后在多所小学任教,退休后定居美国新泽西州。
汪文彬,次女;1920年生,曾任印度尼西亚政府医药部门的高官,后不愿从事政治,也不愿抛头露面,在印尼隐居当了修女。
汪文恂,三女;1922年生,早年为父亲整理文稿,基本上算是文秘。抗战后移居香港,从事教育工作,曾在香港大学教育系任教,2002年病故。
汪文悌,次子;1928年生,曾毕业于南京中央陆军学校,抗战结束后,曾以汉奸罪被判刑一年半,缓刑半年。后移居香港,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事业。建国后,曾多次应邀到国内展开项目合作。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汪精卫当然有子女,她的妻子陈壁君,1912年,汪与陈结婚,婚后一共有6个孩子,有一个夭折,健康长大的有5个,2个儿子和3个女儿,分别是汪文婴,汪文惺,汪文彬,汪文恂,汪文悌。

汪精卫我们都知道是个日本大汉奸,汪精卫并不是一直都是汉奸,早期也是拥有革命的有志青年,跟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刺杀摄政王未遂,被捕之后没被处死,重获自由,因此也小出名一把。但是汪精卫这个人性格优柔寡断,自卑懦弱的消极的心态,后期让他走上了卖国汉奸的道路。

1944年,在日本诊断出患骨髓肿,不治身亡,享年62岁。汪死后,因为汪是汉奸,作为汉奸的子女们他们的后果将是怎么样儿的呢?身为他的女子,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牵连,他的子女大多都漂流海外,都很长寿。

汪文婴,汪文惺,分别为长子和长女,出生于1913年和1914年,两人是在汪陈夫妇在法国所生,因为当时跟随孙中山革命,无暇照顾两个孩子,所以托付给自己最信任的人照顾。汪文婴后来在汪精卫成立的伪政府担任要职,抗日胜利后,伪装成老百姓逃到美国,改名为乔治约翰逊。

汪文惺与何孟恒结婚,抗日胜利后,定居美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开过农场,当小学老师,后定居美国。她是唯一愿意提及他的父亲及汪事儿的后人。

汪文恂,汪文悌,两人是汪精卫的左膀右臂,汪文恂在大学时期,学习成绩优秀,汪文悌毕业于军官学校,所以两人一文一武,对汪精卫在事业上有很大的帮助,是汪的得力助手啊。日本投降后,都逃去了香港,汪文恂在大学担任教授,2002年逝世,汪文悌在桥梁建筑方面很有造诣,后来成为有名的桥梁建筑专家。

汪文彬,1920年出生,她是这些子女中经历最为传奇的人。在汪投降日本后,她被绑架,因此而精神收到创伤,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给予了安置,做了20年的农民,1973年,在大哥帮助下前往美国居住一段时间,但是她并没有一直在美国呆下去,晚年,在印度尼西亚政府就职,后来又看清世事做了修女,汪文彬的经历可谓是反转太多啊!

从上面可以看出,汪精卫的子女们比他有出息啊,汪的消极性格并未对他的子女有影响,并且赶上新思想的时代,让他们有

了新的认识,新的生活。


史论纵横


汪清卫早年是抗日先锋,为何身居高位后会有那么大变化呢?是看清了什么吗?为何蒋多次刺杀汪也没杀成呢?一系列问题有待解释,汪清卫在最后遗嘱中一首诗或许暗藏真相!汪精卫是卖国,可是也卖出价格卖出地位了,算是损人利己的。可是民族英雄那简直就是送国,有多大地盘就送多少土地,有多少飞机就送多少飞机,这汪精卫绝对比不过民族英雄啊!


我看过了那么多位的评语,发现其中有几位话虽不多,却从他们片言只语的弦外之音中,悟出了主人公面对时势的一片良苦用心。然而岀于各自对客观事态,处于各不相同之角度,于是相互间也就必然得岀天差地别之不同结论。但我深信,时代会改变一切,历史终究会证明一切,世上所有是非曲直,最终不会遗忘一个好人,同时更不会遗漏一个坏人!

须知:既捧不成好人,也骂不成坏人。所谓好人、坏人,完全取决于过硬的真凭实据而非听凭某些与之对立者单方面的主观说词!汪错误地认为中日开战,中国必亡,所以自认为忍辱负重,抱着其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与日本合作,所谓曲线救国。抗战胜利,汪当然被全盘否定,其汉奸之名不可能被推翻。


春日盛宴


汪精卫当然有后人,这是我在另一个回答下的答案,搬过来。

  汪精卫与陈璧君夫妇育有6名子女,除一名夭折外,还有二子三女。长子汪文婴1913年出生于法国蒙太尼城,曾留学德国,抗日战争期间,在汪政权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担任军需处长。汪文婴的资料现在很难找到了,据蔡德金的《76号回忆录》记载,他曾因志趣相投同76号里的特务拜把子,战后也曾被关押在监狱一两年,后被假释。战后有看守陈璧君母子的特务回忆说,汪文婴至孝从不违母意,也不顶嘴。再后来,汪文婴获得自由后,移居美国。

  汪文惺结婚照

  长女汪文惺,晚她哥哥一年生在法国蒙太尼城,汪文惺曾在无锡的省立教育学院读书,读书期间还曾与同学跑到南京的国民政府门前请愿,号召抗日,严惩卖国贼。讽刺的是,她父亲后来成了中国最大的卖国贼。汪文惺后来与何盟垣,二人没在汪伪政权担任过职务,所以战后没有受到审判,移居去了香港。

  方君璧画的汪文惺像

  次女汪文彬,生于1920年,战后去了印度尼西亚,还担任了印尼医药部门的高级主管。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辞去官员职务,跑去当了修女。

  三女汪文恂,生于1922年,早年为父亲汪精卫整理文稿,战后因此被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五年。获得自由后,汪文恂移居香港,任香港大学教育系教授,2002年去世。 

  方君璧1925年为汪文恂所作的画像《恂恂》

  次子汪文悌,1928年出生,毕业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搬迁后的黄埔军校),抗战期间他还小,1945年时也才不过17岁,所以没遭受什么为难。汪文悌后来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的工作,还多次应邀回内地与开展合作。


渔樵侃史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兆铭,汪精卫,一个曾经投身革命不计生死,刺杀清摄政王载沣的革命义士,更是在狱中写下此般脍炙人口慷慨激昂之语的大才子。

人长得也帅,位列民国四大美男,酒色财气更是一样不沾,面对妻子陈璧君,更是伉俪情深,誓同生死。

所谓金玉在外,败絮其内,汪精卫为争夺国民党的至高权力,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而后发布艳电公然投敌,做出此般遗臭万年之举,也是跟争权夺利四字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汪精卫就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狂热者。追逐权力,没有底线不顾一切。

1944年,汪精卫因因“骨髓肿”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卒年61岁。

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妇,一生共育有6名子女,除却一名夭折以外,有两子三女得以存活。

他们分别是:长子汪文婴、长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次子汪文悌。

    长子汪文婴

    长子汪文婴,1913年出生于法国蒙太尼城。

    由于此子在陈璧君产后便由方君瑛全程照顾,为表达感激之情,取名汪文婴,婴’与方君瑛的‘瑛’同音,以作纪念。

    (方君瑛)

    长大后,经汪精卫的安排,汪文婴曾在德国留学,学习政治经济学,毕业回国后,在汪伪政府担任汪政权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担任军需处长,汪文婴的妻子是谭文素,现在的南京还有一幢谭文素公馆。

    抗战胜利后,汪文婴逃亡海外,最后定居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受父母牵连,他隐姓埋名一生,直到死后,才在墓碑上刻了自己真实的姓名。

    长女汪文惺

    长女汪文惺,1914年生于法国蒙太尼城。

    当时的汪精卫夫妇追随孙中山先生回国革命,于是将兄妹二人交给了方君瑛、曾醒。为表达感激之情,长女取名汪文惺,以作纪念。

    回国后,曾在无锡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学习,后来在1939年嫁给了金陵大学的何孟恒。由于二人不曾担任伪职,因此抗战胜利后,夫妻二人并未受到牵连。

    抗战胜利后,两人移居香港,曾有一段时间二人过的十分艰苦,直到何孟恒应聘到香港大学植物系工作,汪文惺任职于私立小学后,才有所好转。

    之后,他们的三个女儿全部在美国工作并成家,因此何汪夫妇二人,退休以后移居美国新泽西州。

    次女汪文彬

    次女汪文彬,1920年出生,为人低调,事迹不详。

    曾在印度尼西亚定居,而且还担任了一段时间印度尼西亚政府医药部门的高级主管,而后他竟然跑去当了一名修女。

    三女汪文恂

    三女汪文恂,1922年出生,早年跟随在父亲汪精卫身边,帮父亲整理文稿。

    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曾经在香港大学教育系工作,2002年病故。

    次子汪文悌

    次子汪文悌,1928年出生,曾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就读。

    抗战胜利后,汪文悌因受到父亲牵连,在1946年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五年。

    而后定居香港,从事桥梁建筑,曾多次回到内地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合作项目。



    以上。


    木剑温不胜


    汪精卫是一个长的很精神的半反派人物,于1883年生于广州,曾留学法国。

    在早年他是和孙中山一起闹革命的,还创办了杂志《建设》,一直都是积极的努力,成就不小,还担任过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甚至做到了中央的宣传部长,可见此人能力是有的。

    之所以说他是半反派任务是因为他早年是个正经的革命者,后期才开始走向反面的。在抗战期间,他鬼使神差的投靠了日本人,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是罪恶的,也正是因此他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好印象。最终他也是死于日本的。

    虽然是汉奸的身份,身背无数骂名,但是人家也是留有后人的,他的后人如今大都居于美国。

    汪精卫的大儿子叫汪文婴,1913年出生于法国,等径去德国留学,还在其父亲建立的伪政权中担任过军需处的处长,晚年在美度过。

    大女儿叫汪文惺,和汪文婴一起出生在法国,曾在香港做小学教师,晚年也是去了美国。

    二女儿叫汪文彬,1920年出生,是印度的医药部门高级主管,后来留在了印尼做修女。

    小女儿叫汪文恂,1922年出生,在香港还曾做过大学教授。

    小儿子叫汪文悌,1928年出生,兄弟姐妹都很宝贝这个最小的弟弟,主要从事桥梁建筑事业。

    可以说汪精卫的五个子女还是挺优秀的,只是他这个做父亲的道德品质有点欠缺。据说他这五个子女都活的时间挺长的,大都在90岁以上。


    小小清新2018


    其实汪精卫的“精卫”只是他的笔名,汪精卫原名“汪兆铭”。

    汪精卫在我国抗战期间投靠日本,于是被两岸同胞认为是大汉奸,但是其实早年的汪精卫可是个爱国分子,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也曾有过一定的功绩,但是在抗战期间想日本人求和投降,并且承认了满洲国等傀儡政府,并且组织伪军(皇协军)直接协助日本人办事,行为不齿。着实符合“大汉奸”这个名称!(汪精卫与东条英机)

    好多人认为汪精卫是个大汉奸,不应该让他有后代。其实不然,汪精卫和妻子陈碧君生育了6个子女(其中有一个夭折),我这里就介绍下他的其他5个子女的情况。

    汪文婴——汪精卫长子

    出生于1913年,曾经留学德国,主修政治经济学,毕业回国后在汪精卫政权的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担任军需处长。现在移民居住在美国。(汪文婴)

    汪文惺——汪精卫长女

    1914年出生在法国,早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学习,曾经在香港多所小学任教。汪文惺老人已经九十多岁了。现在和丈夫何梦恒定居在美国新泽西。

    汪文彬——汪精卫次女

    1920年出生,早年在印尼政府医药部门任职高级主管,后来在印尼深居简出,出家当了修女。

    汪文恂——汪精卫三女

    (汪文恂)

    1922年出生,早年给父亲工作,替父亲汪精卫整理文稿,曾经任职香港大学教育系教授,汪文恂老人在2002年病故。

    汪文悌——汪精卫次子

    1928年出生,后来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并毕业,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多次应邀回内地开展合作项目。抗战胜利后,1946年,以“汉奸”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