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條約

 《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沙俄全權使臣戈洛文簽訂於尼布楚(今蘇聯涅爾琴斯克)。尼布楚條約是清政府與沙俄之間正式締結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亦是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經國內外學者研究證明,該條約完全符合世界公認的國際法準則。

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殖民者先後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長達數十年之久,入侵範圍遍及黑龍江的上、中、下游。侵略者在黑龍江兩岸強築城寨村屯,搶劫村莊,勒索毛皮,捕捉人質,虐殺居民,策動當地頭人歸順俄國。清政府多次向俄國提出抗議,要求停止對中國東北邊疆的侵略並引渡逃人,沙俄不予置理。為了保境安民,康熙帝於平定“三藩之亂”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二十三年,沙俄侵略軍又屢次下竄黑龍江中下游進行強擾。鑑於雅克薩已經成為沙俄侵略黑龍江流域的前哨陣地,康熙帝遂於二十四年正月諭令都統公彭春、副都統郎談、班達爾沙、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統兵由水陸兩路進取雅克薩。經兩次戰鬥,打擊了沙俄的侵略氣焰,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薩之圍”,並派戈洛文為大使,前來中國舉行邊界談判。十一月,清政府為表示談判誠意,宣佈無條件停火,停止攻城。二十八年七月初八,中國使臣索額圖和俄國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開始談判。

尼布楚條約

中俄代表團正式談判是從七月初八日至二十四日(公曆8月22日至9月7日)舉行。中方代表有索額圖、佟國綱、馬喇、薩布素、朗談、班達爾沙和溫達,另外,還有兩位傳教士張誠和徐日升擔任譯員;俄方代表是戈洛文、符拉索夫和科爾尼茨基。

十六天中,雙方代表坐在一起談判只有前兩天和最後一天,其餘都是會下個別商議。在整個談判過程中,由於俄方堅持維護其既得利益,設置了一個個障礙,有時幾乎陷入破裂。先是會談一開始,戈洛文就指責清軍侵犯了沙皇陛下的國界,既而宣稱貝加爾湖周圍和黑龍江流域自古以來即為沙皇所領有。索額圖通過追溯沙皇對華挑釁與入侵,有力地駁斥了對方的無理指責,說明黑龍江一帶,沙皇從未領有過,貝加爾海這面所有土地都隸屬於中國皇帝。如鄂嫩河、尼布楚皆為我蒙古喀爾喀茂明安等部居住之地,雅克薩為我虞人(獵人)阿爾巴西等居住之地。這些土地上的居民一直向中國政府納稅。經過這番交鋒都感到只談過去無濟於事,便轉到劃界標準上了。戈洛文首先提出以黑龍江一直到海為界。索額圖認為這把中國領土劃了過去,加以拒絕,另提出以勒拿河和貝加爾湖作為國界。戈洛文對此極力反對和詆譭。爭來爭去,戈洛文僅表示願把邊界劃到牛滿河,索額圖就急於說出應以尼布楚為界,讓一大步。而對方仍不接受,談判陷入危機。為打破僵局,戈洛文以放棄雅克薩為誘餌,清朝談判代表沒有經驗,便以最大限度的讓步提出以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界。這一方案為俄方接受,從而奠定了雙方達成協議的基礎。十五日,俄方就此擬定了一個七點條約草案,兩天後清朝代表也拋出一個六點條約草案。兩者雖大的方面一致,差異仍存在。清朝代表提出“以格爾必齊河及該河河源之高山綿延向東,至諾斯山為兩國國界”,俄方對諾斯山的存在和位置提出疑問,不予承認;俄方同意拆毀雅克薩城,卻又要求在此地方不受干擾的進行漁獵,等等,又繼續談判和解決。終於在二十四日(1689年9月7日)中俄雙方一致同意簽訂第一個條約,即《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

 《尼布楚條約》的內容,各種文本不完全相同。按正式簽字的拉丁文本,主要部分有六條即:

一、以流入黑龍江之綽爾納河,即韃靼語所稱烏倫穆河附近之格爾必齊河為兩國之界。格爾必齊河發源處為外興安嶺,此嶺直達於海,亦為兩國之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惟界於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後,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亦為兩國之界:河以南諸地盡屬中國,河以北諸地盡屬俄國。凡在額爾古納河南岸之墨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薩所建城障,應即盡行除毀。俄民之居此者,應悉帶其物用,盡數遷入俄境。兩國獵戶人等,不論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邊界。若有一、二下丄賤之人,或因捕獵,或因盜竊,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繫,遣送各該國境內官吏,審知案情,當即依法處罰。若十數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獵,或殺人劫略,並須報聞兩國皇帝,依罪處以死刑。既不以少數人民犯禁而備戰,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約訂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罷論。自兩國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後有逃亡者,各不收納,並應械繫遣還。

四、現在俄民之在中國或華民之在俄國者,悉聽如舊。

五、自和約已定之日起,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俱得過界往來,並許其貿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兩國永敦睦誼,自來邊境一切爭執永予廢除,倘各嚴守約章,爭端無自而起。

尼布楚條約是中俄之間正式締結的第一個條約,該條約規定中俄兩國東段邊界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界,從法律上肯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黑龍江、烏蘇里江都是中國的內河,俄方同意把注入黑龍江地區的沙皇軍隊撤回本國,清朝政丄府允許將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原屬中國的土地讓給沙俄,把烏第河流域劃為待議地區,並給俄國以重大通商利益。很清楚,《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是中國人民在軍事上、政治上同沙俄的侵略政策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之後,雙方經過平等協商,中國政丄府作了重大讓步的結果。

 康熙在抗俄、保衛與鞏固東北邊疆事業上的貢獻,不但博得當代的稱頌,而且流芳久遠,受到後世的好評。日本人西本白川以旁觀者的立場論及《尼布楚條約》,認為它是康熙獨立自主外產政策的勝利,而且這種遺策一直延續到一百七十餘年後的璦琿條約簽訂前。因此,康熙保衛和鞏固東北邊疆,堪稱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同時,《尼布楚條約》亦是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經國內外學者研究證明,該條約完全符合世界公認的國際法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