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80年代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珠穆沁部落,在历史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有个五次大迁徒。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东乌珠穆沁部落部分人迁入蒙古国,变成了蒙古国公民。这是东乌珠穆沁部落的五次大迁徒。下面由来我简述当时他们为什么迁入蒙古国,迁入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

乌珠穆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部落,也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帝国时,组成蒙古民族重要部落之一。根据祖辈的记载,乌珠穆沁部落的祖先起初生活在西北的野生葡萄山。“乌珠穆”是“葡萄”的意思,“乌珠穆沁”是“葡萄山人”的意思,以“山羊叫的山”和“马镫铮铮响峡谷”命名的地方也起源于乌珠穆沁部落。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电影《乌珠穆沁的孩子》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统一的蒙古大帝国后,第二年派儿子术赤到西北。之后,术赤统一了在西北森林中生活的个部落,其中包括乌珠穆沁部落,直到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代侄子图如宝力道率领乌珠穆沁部落,迁徒到戈壁为止,乌珠穆沁部落一直生活在西北。

那么乌珠穆沁部落曾经生活过的“葡萄山”到底在哪里?这是古今外学者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蒙古国学者、经济学博士扎.贡其格扎布在他的《绵羊经济》一书中曾写到:“葡萄山位于蒙古国白音乌拉盖省西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这也是广大学者基本认同的观点。2006年东乌珠穆沁成立50周年之际,东乌旗和蒙古国几名学者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前往蒙古国寻找了乌珠穆沁人的发祥地,最后找到了叫“普通山”、“山羊叫的山”、“ 马镫铮铮响峡谷”等地方。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乌珠穆沁左旗历届扎萨克官员的历史文献记载是从朝克巴特尔之子斯愣开始的。1935年,乌珠穆沁左旗最后的王爷敏珠道尔吉之子苏德那么道布吉出生。当时由于在国外形式不稳定的历史背景情况下,乌珠穆沁左旗第十四王爷君王敏珠道尔吉被撤离。1942年,其七岁之子苏德那么道布吉继王位,但苏德那么道布吉只是个傀儡政权的代表,实际权力隶属他人。当时,乌珠穆沁左旗有9个苏木、6个寺庙、750个牧户、人口3000余人(其中喇嘛600余人)、女子和男子学堂各有一所,旗王爷管辖也有部分旗兵。1943年,敏珠道尔吉被日本军方载决,流放的乌珠穆沁右旗,开始了他的流亡天涯。

1945年阴历7月1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之际流亡在乌珠穆沁右旗的敏珠道尔吉回到了其儿子苏德那么道布吉处,和他的内部人士一起开始研究部署恢复他的王位之事。因为当时敏珠道尔吉王爷积极抗日,支持蒙古国民主革命运动,在群众中还有较高的威望。他利用自己的威望,于1945年10月28日领着他所管辖的400个牧户,1800名牧民,赶着4万余头只牲畜,迁到了蒙古国境内。当时因部分牧民反对敏珠道尔吉王爷强制牧民集体迁入蒙古国的举动,所以这些牧民留在了乌珠穆沁左旗境内,留下的主要是嘎海勒为主的361牧户,1308人。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敏珠道尔吉王爷率领部分乌珠穆沁部落迁入蒙古国之后,蒙古人民革民党中央政治局发签了65号文件,对迁入的乌珠穆沁部落牧民进行教育、分给草场、牲口、财产进行了登记核实工作。1946年2月、由乔巴山省行暑负责办理了他们成为蒙古国公民的有关手续,其中包括安置生活、生产和学习蒙古国宪法等法律法规。之后,把这些牧民分到九个苏木,选出临时苏木佐领,让他们写出加入蒙古国国籍的申请报告。其中成年人自己写申请书,未满18周岁的由其父母代签,最后由申请人签名、摁手印确认。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46年4月24日通过的23好文件规定;

第一、 通过巴尔虎和乌珠穆沁部落2088人(成年人人数)申请变成为蒙古国国籍的申请报告;

第二、 乔巴山行暑。根据巴尔虎和乌珠穆沁部落人员的意愿和本国法宪,组织选举劳动者小组和苏木行暑,并下令下属人员特殊关心发展他们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民用伍兹我的供应工作。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1946年6月初,召开了乌珠穆沁迁入蒙古国的全体劳动者会议,建立了拥有8个小组的苏木,阿.阿木古愣任贺如伦白音苏木苏木长,敏珠道尔吉任秘书长。

就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乌珠穆沁部落的一部分迁入了蒙古国,定居在东方省和苏和巴托省,已经历了65年。根据当时蒙古国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如;他们对迁入的牧民进行教育、划分草场牲畜、举行选举等等表明蒙方对它们的迁入没有设阻碍,且支持他们拥有蒙古国国籍,成为蒙古国公民。

下面简述乌珠穆沁部落分人变成蒙古国国籍之后,现具体都在蒙古国那些地方居住的情况。

(1) 蒙古国师范大学博士额尔顿图雅在她的《乌珠穆沁人迁入蒙古国居住的经历》文中写到;“苏和巴托省额尔敦查干苏木所在地有200-300家乌珠穆沁户,其中第一组有100多户、350人,这些人是从乌珠穆沁右旗搬迁来的乌珠穆沁人。”

据“支持乌珠穆沁研究协会‘统计’乌珠穆沁旗700多户,4000多人口”。其中在东方省斯日古愣苏木有300户、白音图门苏木有100多户、宝立干苏木有40多户、省会乔巴山有100多户、乌兰巴托省有100多户,其余分散居住在其他省市,550牧户居住在贺如伦白音苏木。

(2) 现在居住在乌珠穆沁左旗的乌珠穆沁部落人有;满都宝力格镇白音布日古都、满都宝力格、陶森淖、阿尔山宝力格、额仁高毕、额仁宝力格等6个嘎查,共有428个牧户,2000余人;道特淖尔镇嘎勒庙、哈达图、白音宝力各、白音高勒等一个庙、3个嘎查,有180牧户,800余人口;旗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有40多牧户,200多人口,其余分散居住在其他省市。这些人都没有迁入蒙古国境内,留在乌珠穆沁左旗生活的乌珠穆沁人后裔。

「历史」乌珠穆沁部落历史变迁

(作者:乌日按汗 巴·那仁朝克吐 作者单位:东乌旗党委统战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