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老專家每週堅持上三次門診,行醫64載,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含義

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的門診上,時常能見到一位滿頭銀絲,腰板筆直的醫生。

她,就是90歲的產科專家羅毓惠。

90岁老专家每周坚持上三次门诊,行医64载,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含义

產科專家羅毓惠

作為第一代婦幼人,她行醫64載,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甘肅省婦產事業。

已過鮐背之年,她仍然堅持每週3次上門診,每次都要堅持看完25個患者。她喜歡和年輕醫生們一起了解最前沿的醫學進展;如果發現自己錯了,會當即認錯;雖然經驗豐富,但從不說“滿話”,總是說:“我盡力。”

第一代婦幼人撐起甘肅婦幼事業一片天

1954年正月剛過,從河南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畢業的羅毓惠服從組織分配踏上了開往蘭州的火車。

因為家裡“成分”不好,這個昔日成績優異的少女被分配到了大西北。火車一路轟鳴,同車分配的同學們,像種子一樣,向西播撒。過了寶雞,眼見到處裸露的黃土,初嘗背井離鄉滋味的同學們都流淚了。

整整六天後,羅毓惠才輾轉來到了當時位於中山林的甘肅省婦幼保健院。

人在忙碌的工作中容易忘記孤單。那時,醫院加上她一共只有5名醫生,床位卻有80多張,工作非常緊張。

眼見羅毓惠膽大心細,享譽全國的“陳氏單手產鉗術”發明人陳桂雲院長有意培養她。羅毓惠幸運成為陳桂雲院長的嫡傳弟子之一。此後,在遇到孕期已久卻胎位不正的產婦時,她學會了一邊在產婦的腹部小心按摩揉轉,一邊和產婦嘮著家常,在親切的交流中,在不知不覺中,讓胎兒順利翻轉,使產婦得以順利分娩,化解了一個一個臍繞頸、臀位倒置的問題。

那時條件之艱苦、物質之缺乏,現在的人都難以想象。羅毓惠記得,產科醫生看家本領靠的是“兩掌、一指和聽筒”;接生人員在接生時都不戴橡膠手套,徒手操作,只有進宮腔操作時才戴手套。反覆使用的手套難免破裂,為了節約物品,醫生護士閒下來的一項工作就是縫粘手套。

工作3個月後,她被派往陸軍總院進修。嚴師出高徒,在高強度的工作“錘鍊”下,她迅速成長起來,不久後就挑起了大梁。

每一個生命都有得到救護的權利

那些年,住在醫院家屬樓的人們經常在半夜時分聽見有人會跑到樓下大叫:“羅主任!羅主任!”大家都習以為常了,知道是產科手術檯上有緊急情況,羅主任又該去加班了。幾分鐘後,便能聽到她急促下樓的聲音……

1961年,羅毓惠被派往北京協和醫院進修1年。她師從我國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教授,獲益很多。回到醫院後,她便介紹、推廣協和的經驗、技術,成為業務工作中的佼佼者。

文革後期,她被下放到劉家峽化肥廠醫務所,之後又被調至蘭煉醫院。

90岁老专家每周坚持上三次门诊,行医64载,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含义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資料圖)

一個人不能選擇歷史,但可以選擇自己的追求。

直到1980年,她才被調回原單位工作。已是“知天命”的年紀,她的業務才算真正走上正軌。她廢寢忘食地學習,如飢似渴地“補課”。在她擔任產科主任後更是努力學習國內外婦產科醫學的新理論新技術,並帶頭用於臨床,開拓新的醫療服務項目。

那時的女性因為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往往對婦科疾病遮遮掩掩,也常常只有在懷孕分娩的時候才會來到產科。羅毓惠深知女性的不易,所以在工作中,更多透出的是那種對女性濃濃的關愛和體恤。孕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她總會安慰道:“還有幾個小時,不要緊張”,“沒有問題的,你躺下來,讓我看看,看看……”

在她的柔聲細語中,孕產婦放下羞澀,放下緊張。她始終把接生看成是一種迎接希望,把保護母嬰的健康看成是醫生的責任。

在她眼中,病人只有病症的差異和病情的輕重緩急,從來沒有貧富貴賤之別。每一個生命都有得到救護的權利。

羅毓惠當年的下級醫生李富萍如今已擔任醫院的高危產科主任。她仍記得,羅主任“不怕事”的性格,不論何時,只要接到科室“有病人要搶救”的電話,都會準時出現在醫院,搶救病人從不慌亂。她一到,手術室的緊張氣氛一下就緩解了,大夥兒似乎有了主心骨。

雖說羅毓惠的性格看似不緊不慢,但一旦發現醫生在臨床中暴露的問題,就會嚴厲指出。“羅主任是我們醫院產科的權威,下級醫生對她由衷的佩服。” 李富萍主任說。“那時,她也在積極培育青年醫生及進修實習醫生。從產科疑難雜症診斷、臀位牽拉,會陰複雜裂傷處理,這些都是羅主任一步步教會我的。”

那時的她還經常為婦產科進修班講課,參加院內外會診,幫助指導下級醫生手術操作。1990年,她主持的科研“中醫針灸在子宮收縮乏力的應用”在法國國際學會上發表,1993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並於同年入選《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系列詞典》。

行醫64載,她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含義

60歲那年,羅毓惠終於“名義上”退休了。可她還堅持出門診,直到今天。輪到上門診的日子,她很早就會坐在診室。在問診時,問病史,每一個細微的點都不會忽略;查體更是嚴謹求精。

沒有人能質疑這位老人的能力和精力。90歲的她依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她說,“來到醫院能發揮點作用,覺得很高興,能工作我覺得有價值。但是要承認年齡大了,邏輯思維能力減弱這是自然規律。”

她喜歡和年輕醫生們一起了解最前沿的醫學進展;如果發現自己錯了,會當即認錯,堅持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實務真的態度;雖然經驗豐富,但她從來不說“滿話”,總是說:“我盡力。”

但另一方面,她依然“倔強、要強”。

隨著電子病歷的推行,醫院HIS系統的運用,患者首次來醫院就診時都會取得一個屬於自己的ID號,以後再到醫院看病只需報出ID號,醫生的電腦裡就會顯示該病人的所有信息,包括以前的病情診斷。但是這種現代化設備對於醫院裡的老專家來說,學習起來卻是十分吃力。

特別是2003年後,電腦系統更新更快,全院經常組織醫生不斷強化培訓HIS系統。電子化辦公連年輕人都要熟悉一段時間。

生怕羅奶奶用電腦不熟悉,李富萍主任就給她配了一個助手。沒想到,這卻讓羅毓惠生氣了。

她說,“我努力學!”

起初,大家以為羅奶奶是在賭氣。可沒想到,她真的在用雙手敲擊鍵盤,一個人處理病歷、下處方、找路徑,沒出過一次差錯。而她的案頭常常擺放著最新的醫學書籍、雜誌。已過鮐背之年,她仍常常埋頭在辦公桌前研讀學習,對醫學的追求從未因年齡而停步。

直至今日,羅毓惠仍堅持每週3次門診,每次都要堅持看完最後一個病人。

“只要我的頭腦還是清醒的,我就要堅持行醫,為更多的患兒解除病痛,這就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 行醫64載,她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含義。

記者手記


“90後”的羅奶奶活出了“幸福美好”


12月的一天,記者登門拜訪羅毓惠。


在家的她,身著深色毛衫,外搭披肩,腰板筆直。


從面容上看,她當然已經是個老人,一頭銀髮,眼睛不再清澈但眼神柔和,氣度優雅,確乎不是一個在家裡散淡時光、頤享天年的人。


家裡的小阿姨端著沏好的茶水進來,瞧見水杯是一次性的,老人趕忙擺手。“重新用玻璃杯沏。一次性的口杯,對人身體不好。”


對他人發自天性的關懷之情,從未更改。


院裡的人記得,羅主任在擔任科主任時就對同事、下屬很關心。一個年輕的醫生家中被水淹了。她聽後,不由分說騰出了自己的辦公室,安排同事暫時住下。


就在前段時間,當她聽說自己的弟子李富萍主任時有貧血,便邀請弟子來家吃飯。晚上,李富萍主任剛進門,老人家就給她端上自己下廚燉的牛肉湯。一邊勸“小李,多喝點”,一邊唸叨日常應該怎麼養生,她對弟子說“年輕人壓力大,要懂得自己照顧自己。”


羅奶奶羨慕年輕人,更慶幸自己能在今天看到醫院的種種變化。“我的前半生是大環境推著走,歷史洪流不可違抗,不由自己的生長。但醫生的一生,沒有一時一刻能脫離自己的醫療工作。無論順境逆境都要做好工作,工作是責任,尤其對醫生來說,要對病人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沒有完美的醫療,醫生總要回顧,總要進步。當一個醫生面對病人時,實際上,正面對整個社會。”


她時常告訴身邊的年輕人,抓住這個時代,不怨天尤人、不放棄希望,夢想就有可能實現。


向她請教長壽的秘方,她說“人到老年,也要有尊嚴,少給別人添麻煩,平平淡淡生活。要把不可預期的生命過好。”


她打趣“那句話怎麼說‘前途是光明的’。直到今天,我才活出了幸福美好”。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趙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