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把《易经》当教材?

万事娱乐


试想,如果将《易经》当作教材,那么学生们通过学习,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呢?我们读书一般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学习某一思想观念,另一个是掌握某项的技能。



有人说读书可以增进智慧,但是智慧却不是一个可以直接量度的指标。所谓学习到的智慧也无不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方法、经验来体现。所以读书增进智慧无非是学习了某一观念、立场或方法。

掌握一门技艺,需要记忆和重复,但不必然需要智慧。比如,学习医药,我记住了方剂的组成和它的适应症状,我就可以拿来去用。我不需要去问,为什么该病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为什么这些药物可以治疗这些症状。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是彼此不同的方向。研究基础理论需要更多的智慧,而应用研究则需要的智慧较少。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凡研究理论的智慧必然多,凡研究应用的智慧就少。

研究理论的没有一定的智慧不能成功,应用科学中也会出现很多哲人。这些都需要辩证的看。《周易》放到今天不可能当作技术教材去学,那么学《周易》的目的就无非是学习它的智慧了。我们前面讲过,智慧总要以思想、观念、立场、方法的具体形式来体现。所以如果我们说《易经》里包含了智慧,那么它就应当以某个基本思想、观念、方法的形式来表述它。而不能笼统地说它包含无限智慧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所谓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它的目标是解释现象,构造自然万物背后隐藏的机制与规律。达尔文进化论教导我们,生命并不是神创的,它是在机体变异与自然选择的交互作用下,通过极其漫长的过程逐渐进化而来。这个观点促进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进一步理解,使人类的思想摆脱了神造论的束缚。牛顿《原理》创立了运动三定律,提出了万有引力假说,使我们理解苹果为什么总是向下落。力学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了掌控自然的新手段新技术,机器革命,卫星上天,都是拜牛顿的力学成就所赐。设想如果没有牛顿原理出现,我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可能仍旧停滞在中古农业和手工业社会的水平上。

试问《易经》提供了哪些有关自然万物规律或机制的假说,它如何促进了我们对于自然万物的理解?事实上,《周易》根本就没有提供这方面信息,《周易》从没有提供出新的观念和立场,促使人类对自然认知的跨越性进步。那么没有实质性内容作支撑,《周易》的神奇与厉害又从哪里体现呢?我认为迷信《周易》是一种文化病态。人们刻意将宇宙、万物、放之而皆准的名词加在它身上,以此标榜它精深博大。可是,要知道这些概念的外延愈大,其内涵就越空洞。

试问,迄今为止可有以整体宇宙或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存在?现今科学研究都是分领域分学科的,每一门具体学种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宇宙是什么?宇宙意指了所有存在物,谁能将宇宙所有存在物作一个整体的考量?放之宇宙而皆准只不过是追求真理的一个标准。现代科学的前提下,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衡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勉强称得上放之宇宙而皆准。试问,易经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法则,可以称得上放之宇宙而皆准。

我们大多数易学者都口口宣称易放之宇宙而皆准,却绝口不提《易经》提供的哪些具体法则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人们主观上将其内容里并没有的思想强加给它,还给它戴上一顶万哲之宗的大帽子。试问,哪位搞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作者从《周易》写起。说诸子思想源自《周易》,哪个又提供出无懈可击的论证。观点随便说,不加以思考和论证。我相信,那些作这样说法的,《易经》没搞懂,中国思想和哲学也是半瓶状态。根本轻不起逻辑推敲与事实证明的结论张口就说,伟大的《易经》成了学者们不思进取的借口。老祖宗已经将该做的事都做尽了,我们现在只要等待现代科学来证明它。从此以后,我们就可以躺在祖先的宗耀里,时不时鼓吹一下《易经》的伟大,至于观察了、实验了、思考了、验证了,那么麻烦又费力的事只要科学家们去搞就成了,反正不管你们搞出什么结论来我这里面都有。这样中国的思想史倒也简单了,一部《易经》说明一切!

我认为不打破这种迷信经典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就没有出路。看一看人类思想史,其进步无不是在不断扬弃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取得的。只说近代,牛顿力学统治了几个世纪后,爱因斯坦几乎颠覆他的所有基础观念,绝对运动并不存在,时间并非均匀流逝,超距的万有引力并不存在。量子论的出现又颠覆了有关世界决定论图景的理想,随机性代替了必然性,爱因斯坦至死不接受量子论的世界观,他说:“上帝不是掷骰子的”。可是量子论在实践上仍旧引导了技术革新。按我中国俗话说,这就是“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可是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却又相信老祖宗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了一切难题。



我们旧文化中并没有哲学和科学这一词汇,严格来讲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形态。即使就世界文明史而言,科学也是近现代的事物。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将哲学与科学的标签贴到中华文明曙光期出现的著作上,居然还宣称它可以包罗万象,超越了现代及未来的科学。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推陈出新,总处在相对停滞的状态下,它迟早要被现代的文明淘汰。中国虽然有《道德经》,《易经》这些引以为傲的文化经典。但西方世界也有《理想国》、《形而上学》、《物理学》、《圣经》等文化典籍,毫不逊色。但是,后世的西方还有《新工具》《牛顿原理》《物种起源》《相对论》等更为光辉著作。直至清末,我们仍旧生活在神统治人的观念中,西方世界则早在十六七世纪打破神造人神统治人的迷信。如何有理由宣称《易经》比科学更科学。

迷信经典的思维方式是汉朝统治者为便于思想统治而采取的文化策略,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的实质是要将天下学人的智慧禁锢在几本经书上,所谓先王语、圣人言不过人为标榜的道德与文化高峰。现代社会理性昌明,难道我们还要在神话经典的思维方式下思考未来的前途。《易经》只是上古时代卜筮工具书,它的原理也很简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人人都能读懂,没有神秘与深奥可言。上古时代,不可能产生科学的知识形态,那个时代人们被鬼神的迷信控制着思想,不可能去思考什么万物本原,宇宙规律之类的课题。

探寻宇宙奥秘要从观察、实验的开始,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与其抱定某部经书去研究世界,实在不如去拥抱自然,观察与思考事物的实际秩序。


国学新逻辑


《易经》在古代就是教材,孔子不是把它当作教材吗,然后《四书五经》也有《易经》。然而《易经》并没有什么厉害之处,不过和其他《经》一样是儒典之一。汝南袁氏还是治《易经》的世家,结果袁绍在官渡之战也被庶族出身的曹操打的落花流水,当然袁绍可以说是成功人士,但和《易经》学问有多少关系,还真没证据能够表明。


《易经》其实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是商末周初的占卜记录,传是战国儒者的解释。所以一般吹《易经》也就是吹《经》这部分。其实卜筮这种东西虽然在商代是非常重要的,当时人甚至逢事必卜,但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种神本主义。而周代明显就更重视人本主义,卜筮也就慢慢沦为杂学了。

作为卜筮记录的《易经》,当然是有价值的,不过在今天看来,仅仅只是反映一种朴素的哲学观。类似的还有《老子》,谈得越是玄乎其玄,后人越是觉得高山仰止。加上被算命先生们一发挥,简直成了天书。但个人认为,教材还是要具体、实在、前沿,所以《易经》作为哲学史一部分研究还好,专门作为教材并不合适。




林屋公子


老鬼作为学习《易经》十五六年,算是一个小学生,或许有一点点发言权,谈谈个人看法。

还是用视频吧,说的透彻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6700006be8379ffd907\

老鬼归来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首先你这个问题就值得商酌,《易经》厉害在那里?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可以帮助学生就业还是提高某一项技能。

二,生活中一些人算卦、算命很准,我也遇到过,但是只能说预料吉凶,但不起决定作用啊。英国有了工业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日本的明治维新差点让泱泱华夏差点灭国。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工业才是国家的基石。

三,有人认为废除封建迷信把一些精华也去掉了,其实你错了。古人的道是已用,特别是儒家,为什么要忠君,是为了自己受到重用啊。就算《易经》可以预见未来,那又怎么样?也只可能是少数人获益。但是自然科学不一样,有了科学,有了工业以来,人类现在一年的生产力抵得上过去上千年的总和,每个地球人的生活都得以改善,这才是大道。

四,如果世间通往真理的道路有千万条,我肯定选择科学。但是你要研究《易经》这些东西也行啊,潜下心来,研究,著书,发展理论。任何的体系都应该往前发展对吧!但是你看看真实的情况,学了些皮毛,算命,都去挣钱去了,空借了个古人智慧的名头。

五、大道至简,大势所趋,不乘势而为,何以言道!


海上的piano


家庭环境自幼接触~我属于子承父业,父亲研究已经三十余年。如今年纪大了,很希望我能学得一二,不为他人,自当自己将来能有用到之处,不至于再去求卜问卦。对于易经为什么不当教材?只能说你孤陋寡闻,还没达到那个层次,北大~浙大~湖南师范都有,还有很多大学是当哲学课来讲。


因为自己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小在家听得最多的声音,便是铜钱于掌股之间相互交戈,三五声之后,迎来的是一阵金属铺洒在瓷盘里的清脆,至此一爻列位。待这样六次金瓷交戈之声落下,易象之卦也随之产生。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得卦后第二步是装卦,俗话说就是给他穿衣武装起来,让里面的信息显现出来。比如要纳六甲,六神,世应变化,退进之术。。。大运小运流年,在这其中,再配合日主的天干地支,详细分析在大运中的强弱兴衰生克之象等等。同时辅以古代典籍述术卦辞,这样便比较精确和详尽的得出结论,这是易术中普遍使用的六爻法,更多精细之处,有机会再讲。   

当然还有四柱,还有算数的梅花易数,还有摸签的玄关秘锁。易学之中,断易之法纷繁复杂,但是又相互贯通,其中的易理是不变的。

   这是我现在看的书

说子承父业,那就介绍一下我的父亲,家里一致的评价是一个心直口快,喜欢钻研的古板人,为此也得罪很多人。研究易学已整36年,直至今日,也能说有所成就。为此至今不忘数落我妈当年是怎么反对他的,怎么把他用筷子做的签都掰断了,来阻止他研究易学。   

找父亲看卦的人有从政的党政一把手、校长、局长啥都有。有经商的,以房地产开发商和开饭店的居多。徒弟也是收了一箩筐,出类拔萃的也就一两个。再早几年年易学还没有这么大行其道的时候,父亲看卦是要排队的,随着近几年易学的兴起,会的人也多了,而父亲也已古稀之年。儿女成人,易事便不是他的主要任务了,凡是来看卦的更多的推辞了之。   

代替的是培养下一代,就是我。说来也是,我自小学他就开始教我背六十四卦,当时课文都背不过,但是这六十四卦却滚瓜烂熟。随着自己的长大,也叛逆了,高中大学都是在外地上学,学易便也无暇顾及。开始享受自己所认为的生活,直到父亲的一次生病,看到父亲白发、皱纹,迟缓。才意识到父亲从小对我的期许,到现在我还不能完成,毕竟他研究了一辈子,要是不能承袭下去,自己可能也觉得遗憾。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他是古代先贤总结劳动人民智慧的一本书,是一本唯物主义著作。就想我们二十四节气一样的道理,到现在还在指导我们农作。乾刚坤柔,乾为天,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的先天八卦乾坤震坎艮巽离兑代表父母和子女。同时有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沼泽,六十四卦又将这些地理环境演化出八种状态。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一维空间,而时间就是天干地支,是二空间,再加上人这个本体,经过缜密推算,得出属于三维甚至四维的结果。可以说是一个反向推导的过程,所谓在天成相,在地成形就是这个道理。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我爸并不是这么给我讲的。他讲的晦涩难懂~我听够了😓

但为什么周易本身这么科学,确在很长时期没,没得到正统。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在古代是帝王术,普通人也接触不到,到了现代很多人学得一点皮毛就开始自称大家,或者上街坑蒙拐骗,严重损毁易经的名声,一时间也被人所不耻。

在此我想说,如果你对某些事物,不了解,但是总是道听途说,或者超出了你的理解。请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把他拿出来研究他,那时你才有资格批判。

凡事一分为二,我们现代人不像以前那么傻了,如果真没用,身边不会有这么多人用。

至于我~一直在学习中,大家可以关注我头条号,我也会分享一些简单的内容给大家


叫我粉笔灰


《易经》厉害,但是把《易经》当做教材很难,这是因为:

一、围绕《易经》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不可否认,现在的人们对于《易经》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有的人把《易经》奉若神明,认为它是大道之源,包罗万象,至圣至明,应该把它当做经典中的经典去研读。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易经》玄之又玄,人们过度迷信,其实它解决不了生产,生活中的任何问题,最具体的就是没有任何一项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创造是根据《易经》实现的,所以它只是一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时的占卜书,没有学习的价值。

既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显然还不适合当做教材使用。

二、学习《易经》没有统一的标准。

《易经》中的卦辞,爻辞都很简练,即使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研究,注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

比如说“乾”卦的卦辞和爻辞中的“咸亨利贞”,以及“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中的“龙”字。

我就听过两个版本: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解释“龙”就是远古时代真实存在的一种生物。

另一个版本是说“龙”指北斗星。

这种例子不枚胜举,在卦象的研究中更突出。

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标准,就没有办法系统的学习。

三、目前把学习《易经》当做个人的兴趣爱好更合适。

《易经》,先天八卦和以此推演出的六十四卦远古时代确实就是占卜用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这和我们现在主流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不相符的,肯定不适合当做教材使用。

另外,我觉得学习《易经》需要深厚的古文功底才行,甚至需要对于古文字做深入的研究,这种标准对于即使是一般大学生来说都算比较苛刻的要求了,想要普及当做教材,即使使用,听起来也如天书一般。

如果只是想浮于表面,学会算个卦倒很简单,只是解起卦来又不知所云了。


田获三狐


“徒有其表,根本没有那么神”,虽然你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这个说法,却无意中触及了(大多数人不愿意提及的)真相。

中国文化推崇易经,不过是因为孔子把它编订为六经之首。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可是我们要小心啊,孔子做的事情就是对的吗?孔子推崇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们早已把皇帝拉下马了,我们希望父子如兄弟,而不是板起脸来教训人。其实孔子并没有想让后人把他奉为圣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是个多么谦虚的人呢,后人却把它给神圣化了,这真是太糟糕了。

《易经》即《周易》,《三易》之一,因为孔子的推崇所以选定了它作为经典,导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失传。易的意思就是变化,也就是说易经的目的是想寻找变化的规律。只有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对于规律(道)的看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古人并不认为我们可以把握事物的规律,当然,这里说的主要是人事,即社会的变化。《易经》正文总共只有几千字,用现在的规模来看一篇大文章,考虑到古文用字的简略,就算乘以十也不过几万字,只是一本小书。这本小书里仅仅能谈多少内容呢?在文本之中究竟是否包含了真正的规律?在这个问题上古人都过于盲从了。研究学者历代都有很多,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的意见都是不一致的,那么究竟哪一种意见才反应了原作者的意见呢?有多少人在解释的时候偷偷的加入了自己的简介,以“六经注我”?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易经》,那么了解是我们了解古人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一个入口,可以揣摩古人的思想模式。但也仅此而已了。其实他在古代文化当中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易经是儒家六经之首,儒家的理想是“一编书做帝王师”,从孔子开始就希望能够说动诸侯实施他的主张,可是孔子本人都是接连失败的。后世儒家虽然成功地和皇权相结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并没有实现做帝王师的理想,反而在被皇权利用和欺侮,就连董仲舒本人就曾经被汉武帝在朝堂上扒下裤子打板子。

如果说读懂易经就什么都懂了,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社会却陷入了屡屡陷入治乱循环呢,就算太平盛世的时候,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易经》如此伟大,学习研究著述易经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没有能够拯救几千年的中国社会?这只能说其中可能包含了一些道理,但是就算研究者也未必真的读懂吧。至少在字面上他并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所以在今天它已经变成了非常生僻的学问,我们转而追求以古希腊哲学为源头的各个学科,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都有很多的分支,并且我们发现这些学科是可以真实的解决问题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古人的思想,我们今天认为“道理不辨不明”,必须要明确地说出来。


松鼠老孙


说易经厉害的,请给我们指教一下,易经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具体给出易经厉害之处的【实例】?

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事迹,真真切切的例子,要真实的,不要玄虚的。比如,易经是怎么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能不能给出一个易经与经济发展指数的表格?再比如,易经指导或者推导出具体哪项科学技术发明?二进制那是几十年前就辟谣的东西,就不要再拿出来说了。只要你说出易经与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发明有关系,我就服你。请你现在证明吧。比如,可以拿易经推导一下《元素周期表》吗?请你推导一下吧。《人类科学技术史》列举了3600多种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科技发明,其中中国的有几百种,请你在里面找出任何一个发明,证明它与易经有关系如何?如果不能的话,也不要"重大科技发明"了,普通的科技发明也可以啊。任何一个普通的科技发明,哪怕是发明一只袜子,发明一只新式的自动铅笔,也是可以的,只要证明易经与这些发明有联系,我也算你赢,如何?你不会一个都拿不出来吧?

上面是物质文明,你可能会说,易经对物质文明没有贡献,但是对精神文明有贡献,那么,请你也具体证明一下,具体的拿出一个事例出来如何?比如,易经对现代文明社会制度的贡献,或者对法律的贡献,请你证明一下。如何没有,你凭什么说易经对精神文明有贡献呢?别扯什么易经是"宇宙的大智慧",那是鬼话。既然易经蕴含"大智慧",这个大智慧就应该给人类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不是神神叨叨。如果做不到,我们凭什么承认你有什么"大智慧"?

易经无非就是一部算卜的书,含有一点朴素的哲学思辨,无论如何,都谈不上什么"大智慧"。一部初中生都可以搞懂的书,你说它如何如何之厉害,莫非你还不如初中生?


怀疑探索者


如果你去看小明的档案,就会到有一项纪录。《周易》三学分。大学的时候我学过这个专业。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大学在学术上还是挺开放的。我们有一个学期选修课就有《周易》,而且它的学分分数和数学一样,都是三学分。这就意味着它的等级很高。我还记得那时候选修这门课的同学非常多,有一百多人都想选修这门课。但是人数有限,只有前几十名才能有机会去听课。不过可惜的就是,当时教学的教授讲得有些刻板了,没有更多的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哲学,逻辑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博弈论与应对策略,甚至包括八卦推算等等角度,进行详细综合的讲解。后来我自己又自学过很长时间的易经,以及相关的一些由易经思想衍生的的八卦算命的书籍。最大的收获就是,吸收到很多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的应对策略。因为现在网络上很多人只要提到中国式这三个字,就把它引申为一个贬义的概念。什么中国式的家族,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的思维,中国式的管理,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的好人等等。这种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污名化是我们特别要留意的。这是某些对中国文化不求甚解的国人对自己文明的否定和否认。

不过当时在大学时候学过的这门课程仍然为我后来学习心理学有很大的助益。

为什么中国不把易经作为教材?让每个中国人都学习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够提出来,如果从周易的核心思想而言,有象就有形,也就是算命先生口中常说的天垂象,那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可成。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小明想谈以下三点。

第一。易经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教科书级别读物。在古代易经就是中国文人的教科书。四书五经里他为其首。

古人说周易“无所不包,义理甚广”。但是最重要的其中蕴涵了阴阳二分的对立统一的哲学体系,这种阴阳二分的体系蕴涵了二进制思想的萌芽,而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都是靠电路的高低电位的二进制变化来完成,这就是它和计算机原理的联系。 后来它与五行学说进行结合后,很快成为中医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被占卜者所采用。后来孔子发现周易的理论可以成为儒家的理论支撑,写成了“十翼”,古时古人学周易都要读的,因为易是古代“六艺”之一,是读书人必须要学习的,就好象我们的基础课程,数学和英语一样。 但是作为哲学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可以教给人很多道理,清华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就来自周易的“乾”卦九二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首先应该在师范类院校开设易经专业。

在全国开设易经专业最难的就是师资力量欠缺。因为易经并不仅仅是64卦卦象的解释那么简单。他需要相关的哲学思想,需要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的三个维度去解释。有时候我们要借助西方哲学逻辑学的工具,来帮助解析易经的思想,有的时候我们又需要用易经的话语体系解释体系来理解他想说什么。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将研究在教育学或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立“国学教育”专升本专业方向,尝试解决学科专业教师学历进修的问题,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设立“国学教育”本科专业。目前还没有把易经吸收进去。

但是小明认为,要讲好这门课。除了哲学,老师还需要补充逻辑学,心理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等其他的更多相关学科。要想把易经讲透彻,又不陷入算命的解释俗套,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也许国家需要组织真正的专家团队,研究如何教学,编撰一套非常好的解释易经的教材,这才是重中之重。

第三。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迟早会开设这门学科。

目前

|中央己经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教育

在教学内容方面首次提出了“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学科课程结构。教材在选取了《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十二册核心经典课程的同时,还兼顾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教育,其内容包括茶文化、中国年画、京剧文化、传统书法、传统绘画、传统音乐欣赏等,


但是非常可惜的就是,目前还没有把易经作为必修内容吸收进去。不过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小明能够预见到将易经引进到国学经典教育是迟早的事情。

互联网时代正在一步一步地撕碎传统时代的一切。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目前全世界的神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下一代孩子的大脑生理结构,注意力的分配习惯。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人类进化上万年的大脑思维模式。更可怕的是,你现在学的一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时间中逐渐逐渐变得无用。很多专业毕业就立即面临着被机器取代的现实,也许我们可以更多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指引未来方向的开门钥匙。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的思维,以象数思维为最大的特点:天人合一理念。天人合一的本质是时空统一,天人全息和整体性思维。它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互联网的本质。

世间万物有其象,必有其形,实体的物质,可以由空虚的气转化而成。气聚合形成物,物同样可以化为虚空,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互联网时代的虚拟性与真实世界的镜像关系非常有助益。

总而言之,人类文明的两大成果,东方的易学思维,西方的还原论分析性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成果。近一百多年以来我们更多的学习了西方代表的整个科学体系。但却对人类文明的东方文化代表成果《易经》却如此的陌生。也无法从中吸收到更多的营养,这是非常可惜的。小明相信,在接下来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借鉴多种文明的成果,指导人类进步的方向。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小时候,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能够开始了《易经》教学,并且根据孩子大脑发育的不同阶段,逐渐加深教学难度和知识的深度,甚至一直到到大学学习阶段,你能够成为必修课。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就能够去吸收中国传统文明的精华。从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认知习惯。那对我们下代的塑造培养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三体的秘密》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6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赵小明心理团队


易经太厉害了!把他当教材,那那是对易经最大侮辱。

周易到底有多厉害?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易、诗、书、礼、乐、春秋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大道之源。

1,周易是中国文化总纲,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文化。

2,易经建立的哲学体系,包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超高思想内涵,比西方早了2000年。

3,易经最早使用了二进制法,西方人更加易经创造出计算机。

4,易经用数学方法预测吉凶,占卜未来,十分精准。

5,易经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奇门遁甲,五行八卦,都是超级无敌。以诸葛亮为例,八卦阵,木流牛马,

6,周易之前,还有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前两部已经失传,如果不失传,我们现在统治全人类问题不大。

7,易经基础上衍生出道家和儒家学说,成为中国5000年的政治智慧,管理艺术源头。现在很多500强都采用易经当做管理教材。

8,易经学好了可以逆天改命,做生意赚大钱,做学问快出名,做什么成什么!

易经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智慧,如果把他当教材,矮化到一般知识的地位上,是对易经最大侮辱,是不敬祖宗。

易经的学问太过博大精深,一般智商的人根本读不懂,现在读懂易经的人太少了。向孔子,诸葛亮,王阳明那些读懂易经的人,哪个不是做出了撼天动地的大事。



抱歉,实在编不下去了,如果攒够100赞,我就继续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