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打好生态牌 脱贫添动能

近年来,松桃自治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做足做实“林”文章,通过林业生态扶贫,让群众共享林业生态发展成果,为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动能。今年,全县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4.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79%,新培育林业市场经济主体6个,林业总产值达50亿元。

眼下正是丰收时节,长坪乡塘寨、下棚、地卡等6个村160余名农户正在种植大户龙紫光的组织下,抢收郁金、黄芩等中药材。

今年,该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以“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公司+扶贫项目资金+村集体+贫困户”等发展模式种植了百合、萱草、丹参等中药材2200亩,带动60多户农户种植,年人均增收2200元。

近年来,该县精准对照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将林业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采取林药、果药结合等立体种植方式,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

在盘信万亩油茶基地,整齐翠绿的一陇陇茶树,充满着生机。盘信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了1.2万亩油茶,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扩至7335亩,使全镇1891户7795人受益。

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秋攻势”中,该县全面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依托森林生态优势、经济林基地优势、林下经济优势,结合林旅一体化、苗木一体化建设发展趋势,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完成油茶基地建设2.3万亩、花椒3.5万亩、精品水果0.75万亩、茶叶0.42万亩、木竹及其它产业2.7亩,油茶林下套种辣椒和花生0.5万亩,助推贫困户4000人脱贫致富。

该县以“国有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做实林业利益联结机制,按照7:1:2的分红模式,拓宽林业生态产业帮扶途径。大力推广林业“三变”改革经验,实行“生态扶贫+”发展模式,让苗乡百姓在护住一方山水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

“我在2002年当上了护林员,一年下来有6000元收入,能给家里面补贴不少家用。”寨英镇半沟村的张祥是一名生态护林员,每天看护着这方绿意葱葱的山林,而像他这样的护林员在该镇还有88个,其中贫困户84人。

今年以来,该县聘请1394名生态护林员,其中贫困户1236名,共整合130余万元为护林员发放管护工资和缴纳人身意外险,管护队伍覆盖28个乡镇(街道)509个村(社区),实现了护林全覆盖,既护住了苗乡生态,又鼓起了苗乡群众的“钱袋子”。(胡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