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2018》廣東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廣東機場分佈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籌劃三期擴建。

機場位於廣州市白雲區,距市中心約28公里,中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飛行區等級為4F級。

截至2017年,機場有3條跑道和1座航站樓,遠期規劃為5條跑道和3座航站樓,有138個客機位,45個貨機位;一號航站樓總面積52.3萬平方米;二號航站樓共63萬平方米,計劃於2018年初投入使用;覆蓋全球20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超過80個,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32年冬,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空軍始建舊白雲機場。

1933年11月,白雲機場竣工。廣東航空學校隨即從天河機場遷入,成為飛行學員訓練基地。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後,白雲機場被日軍侵佔。之後,日軍對機場進行了擴建,將跑道向北延長至1200米、加寬為100米,並增建一條與跑道同等長寬厚的副跑道,機場總面積擴大到134萬平方米。

1947年3月,國民政府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接管廣州白雲機場。主要供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央航空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空運隊(美國人陳納德經營)的飛機起降。

1948年12月,國民政府交通部民航局投入巨資對白雲機場進行擴建,於1949年5月2日竣工,7月1日投入使用,工程投資總額為金圓券6800萬元。

1950年3月,中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將機場移交給新成立的中國民航廣州辦事處。

1959年,廣州飛行隊由天河機場遷至廣州白雲機場,改為軍民共用機場。

1963年,民航局決定對廣州白雲機場按國際機場標準擴建。

1963年10月,白雲機場擴建工程修建委員會和總指揮部成立。在白雲機場擴建期間,民航客機全部轉至空軍佛山沙堤機場起降。

1964年1月3日,擴建工程開工。

主要項目有跑道、滑行道、停機坪等飛行場地建設。跑道向北延伸後長度為3380米,可承受當時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的波音720型飛機的起降;改建和新建了6條聯絡道,跑道、滑行道等道面全部改造為水泥混凝土。

1967年4月,白雲機場擴建工作結束,新增面積72.53萬平方米。

1992年,開始進行新機場的選址工作。最終選址距市區北部28公里的花都區新華街道、花山鎮、花東鎮及白雲區人和鎮的交界處。

1995年,白雲機場對候機樓進行第五次大規模改擴建,使白雲機場擁有當時國內最大的值機大廳和安檢大廳,能滿足客流高峰每小時4千人次的需要。

1997年,白雲機場開始對國內候機樓的設施、流程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改造。

1997年7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正式同意遷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新機場仍定名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2000年8月,新白雲機場開工建設。

一期工程投資196億元,徵地21840畝,其中場內用地21510畝,是中國一次性投資最大的機場工程,也是國家"十五規劃"重點工程。新機場佔地面積14.4平方公里,為現機場佔地面積的4.5倍。航站區按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2500萬人次要求設計,一期航站樓面積為31萬平方米;一期貨運庫面積為8萬平方米,按貨郵行年吞吐量100萬噸的能力設計;飛行區按4E級標準建設,東、西跑道分別長3800米、3600米,能起降各類大型飛機。

2004年8月2日,新白雲機場一期工程通過驗收。

2004年8月5日,新機場正式通航。舊白雲機場也隨之關閉。

2005年9月,在全國民航首創"異地城市候機樓模式",率先在東莞建立了內地第一個異地候機樓。

2012年7月20日,國家發改委批准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2年8月3日,擴建工程舉行啟動儀式。本次為二期擴建。

工程設計以2020年為目標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

擴建內容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三部分,總投資為188.54億元,其中機場工程投資179.81億元。

機場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新建第三跑道和滑行道系統,新建二號航站樓主樓及相關附屬設施等。

第三跑道建在既有東跑道東側400米處,3800米×60米。新老跑道之間及新跑道東側各設置一條平行滑行道,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F,可滿足A380等超大型飛機的起降。

二號航站樓位於現航站區北側,包括主樓、交通中心及停車樓、站坪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其中航站樓主體建築面積約65.87萬平方米,本期共新建機位78個,含廊橋機位65個,遠機位13個。

2013年2月,二號航站樓擴建工程開工。計劃2018年建成。

2015年2月,第三跑道投用。

2017年10月12日,二號航站樓停機坪正式啟用。

2017年9月11日,《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印發。行動計劃內容之一為重點實施廣州白雲機場擴建工程。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包含新建第四跑道、第五跑道及配套滑行系統、站坪,新建29萬平方米T3航站樓及配套設施,新建東四、西四指廊及連接樓工程項目14.85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520億元,將於2022年完工。

1994年,成為國內首個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的機場。

2004年12月22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

2007年12月20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

2009年,旅客吞吐量3704萬8712人次。

2010年,旅客吞吐量4097萬5673人次。2010年12月23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萬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4504萬0340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4830萬9410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5245萬0262人次。2013年12月12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5478萬0346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55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4萬噸。

2016年,旅客吞吐量59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65萬噸,起降架次43.52萬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6584萬人次。2017年12月26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500萬人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籌劃第三跑道。

機場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距離深圳市區32公里,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國際樞紐機場、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中國四大航空貨運中心及快件集散中心之一。共有飛行區面積770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45.1萬平米,機場貨倉面積166萬平方米;新航站樓佔地19.5萬平方米,停機坪199個(廊橋機位62個);共有2條跑道,其中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

1984年3月,深圳機場建設可行性研究開始。

1987年5月21日,深圳機場批准立項。

1988年11月20日,民航總局批覆了機場總平面規劃方案。

1989年5月20日,開工建設。

1990年7月8日,候機樓正式動工。12月28日,舉行候機樓封頂儀式。

1991年9月25日,試飛成功。

1991年10月12日,深圳機場正式通航。

1993年5月16日,正式成為國際機場。

1994年3月11日,深圳機場總體規劃獲深圳市評審通過。12月28日,續建貨運站、貨機停機坪擴建工程。

1995年5月9日,國家計委正式下文同意深圳機場航站樓擴建。

1998年1月12日,民航總局批准深圳機場更名為"深圳黃田國際機場"。

2001年9月18日,深圳黃田國際機場正式更名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2002年6月6日,深圳市郵政快件分撥中心正式簽約落戶。

2004年1月,B號候機樓改擴建工程完工。

2006年6月15日,飛行區擴建工程取得國家發改委批覆。

2008年6月2日,南停機坪擴建完工,機場機位達82個。

2009年9月9日,南機坪擴建項目二期工程及貨機坪輸油管線改造工程通過驗收。工程位於南機坪南側,站坪總面積11萬平方米,設置10個停機位(5E5D)。

深圳機場擴建工程規劃佔地13.23平方公里,由飛行區擴建工程、航站區擴建工程、軌道交通樞紐土建預留工程構成。工程設計目標年2020年,設計保障能力為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37.5萬架次。

2010年2月25日,擴建工程T3航站樓主體工程開工。

2011年4月12日,航站區及配套設施擴建工程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准。

2011年5月10日,飛行區擴建改造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1年7月26日,第二跑道正式啟用。

2013年11月19日,一跑道西區跑滑系統擴建工程通過行業驗收。

該工程主要包括一跑道滑行道、新航站區北遠機位停機坪、新貨站配套停機坪及變電站、航材庫、航空垃圾轉運站等附屬工程。

2013年10月25日,航站區及配套設施擴建工程通過行業驗收。

2013年11月28日,T3號航站樓正式啟用。

2014年,深圳機場T4航站樓及第三跑道完成總體規劃。

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定位明確升級為"國際樞紐機場"。

2016年,《深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發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將進行三跑道建設工程和T4航站區軟基處理工程。

2017年3月,《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公示》正式發佈。

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總投資125億元,是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公佈的2016-2018三年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之一,被納入深圳市"十三五"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工程包括填海場地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三跑道及配套工程。工程選址位於深圳機場二跑道以西,沿江高速以東,福永河以南。

三跑道按4F等級進行規劃建設,建設長3600m,寬60m跑道、平行滑行道3600m×25m、主降和次降方向各3條快速出口滑行道、1條端聯絡道和旁通道、5條穿越滑行道、1條繞行滑行道和相應的助航燈光、空管工程、通訊導航、消防救援等配套設施。填海場地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施工工期暫定為24個月,三跑道及配套工程施工工期暫定為6個月,即總工期為30個月。

2017年3月,中交天健與中國交建、中交四航院組成的聯合體,以43.2億元拿下深圳機場三跑道的先導工程。

2003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

2007年12月19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

2010年,旅客吞吐量2671萬3610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2824萬5738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2956萬9725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3226萬8457人次。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3627萬2701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3972.1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1.31萬噸,飛機起降30.54萬架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4197.1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2.57萬噸,飛機起降31.86萬架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4561萬人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珠海金灣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籌劃改擴建。

2017年9月22日,珠海機場升級改造項目在金灣區政府網站進行環評公示。

根據公示,項目總投資近4億元,航站區建築面積增加3.04萬平方米,增加約三成。屆時旅客保障能力將由每年600萬人次提升至1200萬人次。

現機場位於珠江口西岸的珠海市金灣區,距離珠海市區和澳門約35公里。飛行區等級4E,建成4000米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可滿足B747-400、A380等大型客貨機起降。停機坪面積68.5萬平方米,廊橋機位17個,遠機位9個。候機樓面積9.16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600萬人次。

1992年底始建。

1995年6月,建成通航。

2013年1月10日,原珠海三灶機場正式更名為"珠海金灣機場"。

2007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2010年,旅客吞吐量181萬9051人次,貨郵吞吐量17578.8噸,飛機起降37651架次。

2010年,旅客吞吐量179萬7306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209萬0491人次。2012年12月19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萬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289萬4357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407萬5918人次。2014年10月7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萬人次。2014年12月26日,突破400萬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470萬8706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613萬0384人次。2016年11月4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萬人次。2016年12月26日,突破600萬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922萬人次。2017年11月15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萬人次。2017年12月29日,突破9166666人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佛山沙堤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停航,籌劃遷建。

現機場位於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距離市中心約10公里,由中國聯合航空成立佛山沙堤機場管理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改建、獨家經營和管理。

飛行區等級為4C,跑道長度為2800米,可起降波音737、757型飛機,可同時停放5架波音737型飛機。航站樓面積近4000平方米。

1953年,佛山沙堤機場開建。

1954年,機場落成,為軍用機場;

1987年1月21日,首架民航飛機在佛山沙堤機場試航。

1988年,正式開通民航服務,併成立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2002年10月31日,停止民航服務,因軍隊不允許經商。更改為軍用機場。

2009年11月18日,民航服務重新開通,機場經改建為4C級軍民兩用支線機場,並由中國聯合航空獨家運營。

2017年10月中旬起,暫時停航,進行檢修維護跑道。

2015年2月,佛山新機場項目提議選址佛山市高明區並取代現有的佛山沙堤機場及發展為國際級幹線機場。

2017年底,省委政府與軍區簽訂搬遷協議,將於2018年底前啟動佛山新幹線機場的前期動工工程,並於2019年全面動工,總共預計建設時間為五年。

佛山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地點位於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將配套廣湛高鐵等城際高速軌道交通,屆時佛山沙堤機場將全面整體(軍用+民用)搬遷到新幹線機場。

2009年,旅客吞吐量4578人次。

2010年,旅客吞吐量11萬8192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14萬2337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18萬3032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16萬1953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12萬0214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29萬6511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35萬5904人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惠州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籌劃改擴建。

現機場位於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距惠州市中心約20公里,4C級,跑道2400×50米。根據《廣東省交通十三五規劃》,惠州機場打造為"深圳第二機場"服務汕尾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和深圳市東部地區。

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

1985年,惠州軍用機場開始運營民用航班。

2002年,軍隊不許經商,惠州機場民航停飛。

2011年3月,廣東省機場集團和惠州市政府簽署了《共同推進惠州軍民合用機場運營與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2014年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解放軍總參謀部聯合批覆同意惠州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4年6月25日,改擴建工程開工。

2015年2月5日,正式復航。

2016年10月,啟動航站樓夾層擴建工程。

將航站樓二樓預留夾層約1000平方米改造為旅客候機廳,使候機樓總面積擴大至近5000平方米,新增候機座位274個,總座位數達到511個,項目竣工後,機場年旅客保障能力將由45萬人次/年增加到60萬人次/年。至2017年3月已基本完工。

2017年9月,惠州機場擴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全本公示。

公示顯示,廣東民航機場建設有限公司擬投資40152.05萬元進行惠州機場擴容擴建工程。

擴容擴建工程以2025年為目標年,旅客吞吐量按130萬考慮。機場將按照在現有站坪東側擴建4個C類機位,在現有貨運庫向東擴建700平方米,貨運庫東面新建一座航站樓,將航管樓及塔臺設在航站樓內等標準進行改擴建。擴建後,停機坪可滿足8個C類飛機的停放。

2015年,旅客吞吐量36萬8886人次,貨郵吞吐量1600噸。2015年11月3日,旅客吞吐量突破30萬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54萬5560人次,貨郵吞吐量3723噸,飛機起降5232架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95.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約4000噸,飛機起降8646架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籌劃改擴建。

場址位於揭陽市空港經濟區登崗鎮,是揭陽、汕頭、潮州三市的地理中心,距離揭陽、汕頭、潮州市區分別為22公里、28.5公里、24公里。定位為國內中型機場,飛行區按4E級規劃,本期按4D級建設,跑道2800×45米,平行滑行道2800×23米,3條快速出口滑行道和3條垂直聯絡滑行道,滿足B767型飛機的起降要求。候機樓面積5.5萬平方米,停機坪面積16萬平方米,停機位21個(15C6D),其中廊橋機位12個,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0萬人次使用需求。

2011年12月14日晚,汕頭外砂軍民合用機場當日民航運輸業務結束後,轉場到揭陽潮汕機場運營。

2011年12月15日,揭陽潮汕機場正式通航。

2014年7月,航空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成為廣東省內繼廣州白雲、深圳寶安之後第三個對外開放的口岸機場。

2014年12月,揭陽潮汕機場正式更名為"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2016年,揭陽潮汕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啟動。

2017年9月27日,揭陽潮汕機場跑道延長及站坪擴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本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跑道向北延長400米至3200米,延長平行滑行道與跑道等長並擴寬,新建一條端聯絡滑行道,建設站坪區部分第二平行滑行道,飛行區等級由4D提升為4E。新建貨運機坪(2D2E貨機位),站坪向北擴建,建成後總機位達41個(4B30C5D2E),新徵用地約600餘畝,項目估算投資約8億元(含徵地拆遷費)。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900萬人次設計。

2012年,旅客吞吐量210萬3303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268萬6007人次,貨郵吞吐量17303.7噸,航班起降24162架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287萬0252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320萬4464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381萬8152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48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3萬噸,運輸起降3.88萬架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梅州梅縣機場:

籌劃遷建。

現機場位於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距梅州市中心4公里,飛行區等級4C。

1985年10月,梅州機場正式動工,總投資3182萬元。

1986年,跑道、候機樓等主體工程完工。

1987年9月1日,正式通航。

2004年3月29日,順應民航機場屬地化改革,梅州機場加入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

2015年10月10日,首條國際航線正式通航。

2009年8月,飛行區擴建工程立項。

2010年12月19日,飛行區擴建工程正式開工。

工程內容包括將跑道向南延長(原1800米)、拓寬(原40米),達2400×45米,同時相應更新改造航管、通信、導航、助航燈光等系統,使飛行區等級由3C提升到4C,滿足執飛中遠程航線的需要。

2012年7月7日,飛行區擴建工程竣工並通過驗收。

2012年8月9日,試飛成功。

2012年9月20日,2400米跑道投入運行。

2013年12月,梅州市政府與省機場集團共同出資,對候機樓進行改造升級,並新建了一座商務候機樓。

2017年,飛行區道面更新改造工程進行中。 項目投資估算5800萬元,工程建設內容主要有:原1800米跑道加鋪瀝青面層、機坪機位改造等。該項目預計2018年2月前完工投入使用。工程完工後將增強跑道道面承載能力,可滿足波音737-800及空客A320等主力機型滿載起降需求,同時機坪C類機位增至5個,有效解決機位不足問題。

2014年,梅縣機場遷建工程啟動。

2016年9月12日至14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專家召開梅縣機場遷建工程選址報告評審會。在梅期間,評審組專家現場踏勘了位於梅縣區水車鎮的高山崠、大坪鎮雙花以及興寧市徑心鎮田心三個預選場址。

2017年2月,梅縣機場遷建工程已列入民航"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項目。

1994年,旅客吞吐量16.7萬人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10年,旅客吞吐量49372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61539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52672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84150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13萬6685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22萬7091人次。2015年11月24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萬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33萬5974人次。

《基建2018》廣東機場

韶關丹霞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改擴建。

現機場位於韶關市乳源縣桂頭鎮,原空軍二級機場,於1970年建成。該機場距離韶關市區25公里,距樂昌市區23公里。機場飛行等級為4C,機場佔地約5600畝,現有飛行跑道長2200米,寬45米,滑行道長2200米,寬14米。

1986年,韶關機場經總參謀部批准為"中國民航韶關臨時起降點",後因機場規模限制及飛機退役外調等原因,於1989年11月停航。

2014年7月30日,韶關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啟動。

2016年2月2日,韶關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項目臨時自動氣象站正式投入試運行。

2017年2月8日,韶關機場項目可研已完成編制並上報廣東省審批。

2017年5月8日,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韶關丹霞機場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2017年10月27日上午,韶關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程開工。

韶關機場改擴建工程本期工程設計目標年為2025年,預測年旅客吞吐量為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00噸、飛機起降9500架次。建成後,韶關機場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廣州機場的備降場。

機場本期用地3279畝,飛行區等級為4C,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對原有2200米跑道進行改造並延長至2800米,新建航站樓12700平方米,新建8個C類機位站坪及相應聯絡道,配套建設貨運、空管、通信、導航、氣象、助航燈光、供電、供油、給排水、消防救援及輔助生產設施等。建設工期為2年,計劃2019年年底前建成通航。

《基建2018》廣東機場

湛江機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籌劃遷建(粵西國際機場)。

現機場位於湛江市郊西南部,距離市中心約5公里。原稱西廳機場,始建於1936年,原為法國殖民主義者租借廣州灣(今湛江)時期所建,先後曾被侵華日軍和國民黨軍隊佔據使用。

1952年10月,修復通航。

1953年3月,正式成立中國民用航空湛江站。

經4次擴建後可供B737飛行。

1994年,國家計委和民航總局批准了湛江機場擴建項目。

1995年,擴建工程破土動工。

1997年10月,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

擴建後的湛江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D級,跑道長度2400米、寬度60米,滿足B757以下飛機的起降要求,設計年旅客吞吐量最大為130萬人次;站坪面積5.5萬平方米,可同時停放9架飛機;候機樓面積6600平方米,貨運中心總面積1200平方米,設計貨物吞吐量最大能力為每年10萬噸。

1999年,候機樓建成投用。

1995年,創下旅客吞吐量61.5萬人次的歷史高峰,之後不斷下滑。

2003年,旅客吞吐量329777人次,貨郵吞吐量2202.5噸。

2004年,旅客吞吐量400127人次,完成運輸起降6492架次,完成貨郵行吞吐量2815噸。

2010年,旅客吞吐量48萬4499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48萬8835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51萬7236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69萬1443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101.2萬人次。2014年12月28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

120萬6811人次。2015年12月30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20萬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154.6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397.5噸,起降航班19779 架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20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860.8噸,起降航班25487架次。2017年12月17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萬。

《基建2018》廣東機場

粵西國際機場:

籌建中。

機場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飛行區、航管工程、旅客航站樓工程、站坪工程、停車場工程、貨運區工程、飛機維護工程、機場消防救援工程、輔助工程、配套服務設施等。

目前,該項目前期籌備費用已敲定,由茂名、湛江和廣東省機場集團三方,按4:4:2比例出資。

機場位於湛江市吳川市塘綴鎮與板橋鎮之間,距離湛江32公里,距離茂名38公里。定位為具有定期國內、國際航班的民用幹線機場。

建設規模:設計目標年為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為420萬人次;年貨運吞吐量為25000噸;年客機起降架次為39369架次;高峰小時客機起降架次為26架次;高峰小時旅客人數為2824人。

航站樓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為2層式佈局,18座登機橋。建設一條長3200米寬60米的跑道及等長平行滑行道,22個近機位,11個遠機位。站坪面積23.6萬平方米,飛行區等級為4E。機場佔地7637.39畝。在遠期發展為4F,設計預測年旅客吞吐量為17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為26萬噸,貨運庫建築面積為44600平方米,航站樓建築面積20.7萬平方米。

2016年12月20日,湛江機場遷建工程在湛江吳川市塘鎮舉行初勘與測量工作啟動儀式,標誌著湛江機場遷建工程邁開重要一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2017年,項目已納入國家、省"十三五"規劃和民航發展專項規劃。

2017年8月8日,第二次環評公示。

2017年9月8日,湛江新機場(粵西國際機場)航站樓方案確定。

截至2017年10月25日,新機場徵遷安置工作進展順利,首期徵遷工作進入掃尾階段,新增徵地拆遷工作全面鋪開,機場動工點清表工作加快推進,機場施工便道建成通車,機場臨時用地、給排水等工作有序開展,永久安置區建設進展順利。完成了航站區及工作區土方工程施工、監理兩個項目的招標工作,目前施工中標單位已進場,正在做施工前準備工作,隨時進場施工作。

湛江機場遷建工程飛行區等級指標從4C調整為4E,建成幹線機場。調整後跑道從原來的2800米延長400米,達到3200米幹線機場的建設要求。跑道寬從48米擴大到60米,跑道厚度從0.34米增加到0.4米,初步預算增加徵地面積355畝。

湛江機場遷建項目飛行區等級指標調整後,航站樓位置南移及相關配套設施也作調整,按跑道延長400米的要求,最大限度發揮機場運輸功能,提高吞吐能力。原設計建設的航站樓位置,向跑道中心南移448米,工作區移至航站樓北面,省機場集團對機場內的設計、技術指標及配套設施進行調整,湛江市規劃局對機場周邊的配套設施,尤其是交通道路建設進行調整。

《基建2018》廣東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