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在未来几年还会涨吗?

小魏


答:涨不涨炒房客说了算。

从房改到现在房价没跌过,短时间的跌马上就翻倍的报复上涨,为什么这么牛掰呢?对炒房客就这么任性。任何其他的解释都是放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些屁话没有任何说服力,比方说:

1、工资上涨,这条放第一,因为它是屁话中的屁话。很多屁话就说以前工资几百块钱,现 在工资几大千所以房价就应该涨,但是那些伪人为了麻痹大家故意忽略事实,以前工资看起来面值上是比现在少,但是当时的购买力绝对大于现在的购买力强大许多,几百块钱的工资可以管半年消费,而且当时是福利分房,买房根本不要钱,另外,当时获取几百块钱的动力和难易度比现在几千块容易。现在几千块钱的工作都要加班加点,不要忘记一个事实,现在最低拿一千多块钱的人还有一大把。以前最低拿一百多块的也可以管两三个月生活不成问题,当时工作都是包吃包住,现在有几个工作包吃住?当时一百块钱可以吃原生态无污染的食物,现在几千块钱一个工资用完都吃不到一个原正态正餐,所以与其说工资上涨,但是真正从购买力和充实度,幸福感来说,我们的工资待遇实在下降。既然是在下降,哪里来的工资上涨房价就该上涨的理由?

2、人口需求。洗脑分子认为,现在人口多所以房价该上涨,以前人口也不少,只是以前是福利分房,没有炒家,大家都不买而已,即使现在拆迁安置的人,哪个家里不是四五套?一个城市至少一半是本地人,本地人人均五套,哪里来的需求?

3、投资。这个算有一点谱,把房子当作投资,而且是垄断投资,肯定赚爆,炒房客的手法就是否定市场,否定一切,把市场做空,然后自由定价,想涨多少炒房客说了算,因为新房都已经修到郊区的郊区了,二手房空置房遍地是,这个时候,开发商手里没房,只有投机客手里房价一大把,它们来定

4、炒房客。洗脑分子往往把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放在最后闪烁其词,始终不敢面对现实说炒房客把房价炒高了,因为它们势力太大,房源太多,它们最怕对炒房客有说法了,在它们眼里,世界根本就没有炒房客。

5、在说了上面一通后,得出一个结论而且是唯一结论,房价是炒房客炒高的,根据过去几十年和目前最新的调控措施,都是在保护炒房客继续炒房,那么很显然房价还会上涨,直到炒房客消失,目前99%都不愿意提到炒房客三个字,调控措施也从来没有对炒房客作出反应,都末端刚需上打主意,所以房价还会上涨无疑


尘都迷路人


一、政策不支持上涨,政府会多措并举;

1.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充分彰显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坚持调控的决心和力度。

2.5月份以来,住建部已就房地产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太原、西安、海口、三亚、宜昌、扬州等12个城市的负责同志。

3.央媒密集发文,中国经济发展不会再走也不可以再走“经济房地产化”老路。

中国证券报:防范房地产风险增厚经济转型“安全垫”

经济参考报:房地产调控须促进长效机制加速落地

经济日报:不要迷信房地产对经济拉动作用

4.国家将重启规模达15万亿的基建投资,防止因遏制房价造成的经济硬着陆,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

5.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有更多地方出台更多措施来落实中央会议精神。

二、法律规范房地产

可以期待两年后房产税的出台,相信它最终会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行为。

三、房屋成交量衰减

我们取东中西各一个城市的上半年新房交易的数据:

1.北京

2018-6 50944元/平 1205套

2018-1 60561元/平 3104套

2.武汉

2018年上半年武汉新建商品房共成交92978套,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跌30.20%,成交面积959.94万方,同比下降22.6%。

3.重庆

2018-6 11932元/平 18948套

2018-1 9950元/平 24032套

至于其它三四线城市,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有价无市。

四、资金已开始转战租房市场

现在租房市场价格上涨,据统计,北京上半年租金均价为4649元/套,环比去年下半年上涨7.3%,今年6月份环比5月上涨了4.2%,同比2017年6月上涨了8%。而许多涉及租房市场的房地产中介又纷纷出来推责,那么这些资金推手是谁?是不是有资金从房产市场转战房租市场呢?

近日,北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召开座谈会,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10家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参加,共同承诺落实“三不得”要求,并承诺不涨租金且拿出手中共计超过12万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场。

五、开发商进入密集还债期

截至2018年6月底,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19.2万亿。数据表明,未来4年是兑付高峰。2018下半年到2021年是集中兑付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6.1万亿、5.9万亿和3.4万亿。

房企要还债,卖房才是出路。

六、房价与收入严重偏离

我们知道,现在房价大约是收入的3—6倍,这严重偏离了国际通行的六年收入买套房的标准,凡是违背市场的东西最终都会被市场纠正。厦门房价的下跌就是调整的开始。

七、市场预期有所分化

这些年,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社会一边倒的加杠杆买房,确实先上车的人已占得先机,赚得盆满钵满,但赚钱的套路不会永远的重复。现在就有不少看衰房价的声音,也确实有不少有购房意愿的人不得不选择放弃。

我们不要被某些一时一地的“摇号抢房”假象所迷惑,你出去转转,多少小区房子都是空着的。我现在住的小区开盘10年了,入住还不到两成,问物业,说房子都卖出去了。

还有些房地产大佬利用他们的名气抛出所谓房子“供不应求”的妖言,诱骗大家接盘。买房要量力而为,现在在房子上玩杠杆游戏,会把自己玩成奴隶!



无语石1


每一次调控新政出来,人们都期盼很好的预期。这一次也不例外。

那么多刚需,那么多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一真在渴望着。

自从厦门深圳房价下浮,杭州部分地块流拍,人们喜出望外。希望能回归理性。即使价高点,有个顶点,也好有努力的方向。

这些年至上月,房价在不停涨,不断涨,收入的速度赶不上上涨的速度,让人们心浮躁。失落。

自从这几天北京等主要城市房租上涨的热潮来袭下,年青人又陷入了担忧困惑之中。

以下许多自媒体对房租上涨的见解。


【许多年轻人,心想买不起租房吧,结果房租上去了。可是房租除去,再除生活费,所剩没什么了。房子钱从哪里攒。?】









房价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媒体也忧虑:房价不涨,房租在涨。挣的钱只够交房租的了。

房租上去了。卖不掉的二手房又有了市场。炒房客又不担心了,又有了信心。炒房客活着走出了房市?!

这几天一直思量着,担心着,炒房者会不会又返回房市,让房价又向上推一把呢?欢迎大家讨论。

欢迎关注怡冉说事儿,共同探讨生活之事儿


怡冉说事儿


房价的涨跌,有两个因素,货币因素和消费因素。

1,货币因素………简单说,就一句话,只要货币源源不断去楼市,房价一定涨。去楼市的货币有几种情况。

第一……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十年前月收入多少,物价多少?现在呢?……只要货币超发,是房价上涨坚定的推手。

第二……投资资金去楼市。中国有钱人有很多,具体飞刀不说原因。有钱了咋办?买理财?投p2p?炒股?炒古玩?………最靠谱的就是买房了。很多有钱人,钱多了没事做,那就买房吧!………只要资金源源不断进入楼市,房价就会长不停。

第三……信贷资金。按揭买房,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20万,如果房价上涨20%,盈利100%……这个赚钱太容易了,因此宽松的信贷环境也是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第四……人为炒房。具体方式不说了。房托很多,套路也深。

2,消费因素……简单说,就是买房来住的因素。只要人口源源不断,大家刚需不断,房价还会涨不停。

第一……老百姓都愿意去城市住,这就是城市化,不断有人去买房居住,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房价自然涨了。

第二……有的城市人口不断流失,大量人口外迁,这种地区房价下跌,例如,玉门,房价跌的厉害。

总结,房价从几十年的长周期看,是上涨的。但是由于房地产税的开征,会一定程度修正涨幅疯狂的房价,因此房价有短时间回调可能。

特别是对于,人口大量流失的地区,房价大概率跌跌不休。

未来的房价,应该是波动中上涨,地区差异来说,有的房子一长无头,有的房子一跌无底。



飞刀47号


房价未来是涨还是跌,目前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未来的房价会呈结构化、差异化发展趋势,即一二线、三四线与五六线城市的市场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坐标三线城市的话,应该是地级市了,我认为多数三线城市未来几年的房价趋势是“涨 > 跌”。

第一,国家定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目的在于坚决稳住房价,避免经济继续脱实向虚,规避经济发展陷阱,让普通老百姓的基本居住有保障,贯彻“房住不炒”的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第二、目前房价下跌尤其是大跌,也不是最好的答案。因为房地产业与很多实体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如:钢材、水泥、玻璃、门窗、家具、家电等,一旦房价暴跌,极易发生系统性风险,既影响宏观经济,也影响就业、收入等微观经济。第三,作为三线城市,多数地级市都具有较成熟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资源、产业门类业态、人才人力市场,能够有效地吸引周边县市人口的持续流入,刚性需求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房价能够得到有效支撑。

第四,对于三线城市房价的总体趋势,笔者认为,短期以上下波动为主,大涨大跌的可能性很小;中期会趋于稳定,可能有小幅上涨;长期来看,随着工资、物价增长,多数三线城市房价还是会慢慢攀升,只不过房价收入比可能会有所下降。


恐龙之想


未来几年房价一定不会上涨了,2018年,就是房价的拐点,以后房价会开始慢慢下降。而且这个下降周期会很长,最少应该有十年的时间。直到下降乏力了。才会开启新的一轮周期的房价上涨。

房价,经过10到20年的上涨,它的上涨周期已经过去了,迎接它的是下降周期。而且这个周期也会很长,最少应该会有十年的时间。

其实这十多年上涨最快的东西就是房子,其它东西并没有大幅上涨,包括我们的收入。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身边的东西,有没有大幅上涨,钢筋,水泥,还是家电,手机,汽车等等的日常生活用品,并没有大幅上涨。只有房价上涨了十几二十倍,其它东西并没有大幅上涨,只有房价单边突进,这是不正常的。

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会永远只涨不跌的,房子也不例外。现在我们的房价与收入是不能成正比的。房价已经突破了大部分居民的承受能力,造成的大部分人没有能力购买房子。没有能力购买房子只好放弃。当大部分居民都放弃购买房子时,房地产的冬天就要来临了。房价靠少部分人是很难维持继续上涨的。

所以说,房价2018年就是它的拐点,2019年,就是它的下降之年,未来几年都是房价的下降年份。 想买房的人,可以在等几年,而投资客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了,因为房地产投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们是怎样认为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江游达人


不会只涨,也不会只跌


是两者并存。

1.为什么不会跌。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才有58.52%,而大家口中的标准或者说较为发达的城镇化进程有多高?到2050年,联合国预测是86%,那么中国还差多少,对吧。

你说,中国的资源肯定不能全部变成发达状态,这个86%没有可比性。那咱们单拿出来北上广深杭这些城市来说,现在北京的是86%(刚好和未来20年的一样),但你觉得北京城镇化率会就是个平均数吗?不会的

所以,北京还是那个首都北京,在越来预高的城镇化率下,最基础的房价是不会低下去的,看看现在的北京每个月二手房交易量就行。

所以说的是,这类一线城市,因为是我国的核心城镇,人才流入一直正数,开发还没到顶,房子作为奖励,房价是降不了的。

2.为什么不会大涨?

还是那句地产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现在大中小城市都限购了,房价基本也不好动了,保持平稳。但中期,要看土地的开发情况,之前几十年是因为太过依赖土地财政,根据房地产长效机制来说,未来的土地财政会慢慢减弱自己的经济作用,让房子变得更普通,而不是现在的火热状态。

未来还是要看人口问题,因为城镇化还在进行,人口流向哪,哪些城市人口是一直增长,哪些城市又是人口流入负数,这些都会影响房价的大势。

会,就是说这些现在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并没有大型产业发展,人才还流失的城市,没有了人,房价肯定会回调的。

3.最后再说这个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只是个税收,他不是控制房价的神器,不会因为有了它,房价就立马降下来,不会的。根据正常的逻辑,首套免征或者90平以下免征,多出来的房子会进行一定比例征收,各个城市有不同的规定,因城施策。

基本也就这样了,主要打击的是那些囤房炒房的人,你说普通的刚需要那么多房干什么,但中国有7成左右都是刚需(数据不好找了,之前有机构统计过),你觉得房价是听刚需的,还是炒房的。

房价涨起来,炒房的过错不容忽视,但你可能没有发现,买房中很多的都是刚需,因为他们需要,北京这座城市也是,虽然有一些有钱人手里好多套房,但永远是少数,更多的都是一套换一套,或者就一套而已。

认准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基本房价走势都差不了多少,20年前的北京不就是这样么。


最后就是你说的这个三线城市,现在的位置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了,再涨是不大可能了,但下跌一些还是有可能的,未来涨的可能性不高,如果还是三线城市的话。


最美居委会刘大妈


首先,近年的大趋势是房价稳中有升。

房价的几个支持因素:第一,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第二城镇化和居民改善住房的刚需,第三土地情结带来的超高购买力和购买意愿,第四土地财政。

这几个因素都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但可以预期调控将保证房价不再暴涨,只会维持稳定和缓慢涨幅。

如果说的是2020年以后,那么可以预期那时房价还是维持稳中有升的大趋势。只有大约两代人以后,房价才可能结构性下行。

第二,不过既然你说的是三线城市,那么未来可能有两个变量。第一是如果你所在城市是大城市辐射区,那么以后将可能成为卫星城市,房价还可能上涨,但是你的收入也会相应的迅速上涨。第二是如果你的城市远离核心区,近期可能会面临房价的适当回调,但是幅度不会很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

第三,看到你说的情况,我强烈建议你暂时不要购房,而是用长租房来暂时满足居住需求。购房超出了你的购买力,如果贷款会透支你未来的收入分配。我知道传统观念会给你很大压力要求买房,也会有和别人横向比较的因素,但是自己的生活,过的好才是真的,你说呢?

等一段时间后有一定积蓄,再考虑购房吧。


咨询师天生


自房改后的几轮房价上涨过程来看,每次都是一线城市率先领涨,三四线城市后涨。比如在2003年是上海的房价最先企稳上涨的,然后才是其它城市跟涨至2008年。三线城市是从2007年才开始上涨的,也就是说一线城市上涨三年后,内陆的三线城市才开始上涨。

在2010年至2012那轮上涨中,是北京领涨,带动了珠三角和长三角房价的上涨。但是这轮房价的上涨,多数内陆三线城市的房价并没有跟随上涨,相反,还有部分城市还是下跌的,比如中西部部分城市和东北部分城市。

在2015年是深圳的房价率先领涨的,至2016年9月30新的房产调控政策出台前,内陆多数三线城市的房价并没出现上涨,而且延后至2017年才开始上涨,又比一线城市晚涨了二年多。可见内陆三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滞后性,要比一线城市启动的要晚二年以上。

那么目前在还没有看到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之前,内陆的三线城市率先领涨的可能性不大。按照前几次上涨的规律来看,还得看一线城市的房价什么时候才开始上涨?等传导到内陆三线城市时,应该同样是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后,二至三年的时间内陆的三线城市,才有跟涨或补涨的可能。也有一种可能是和2010年至2012年那轮房价上涨中,内陆的三线城市并不跟随上涨。


菜鸟财经78050741264


房价的上涨还是下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房价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土地供应,政策调控,供需关系,资本,房地产开发商等,这些都是可以实际影响到房价的走向,有的因素在降低房价,但是有的因素却是在拉高房价,最终房价的涨跌还是所有的因素的综合作用。

认为房价上涨的人无非是因为土地供应有限限制了房子的数量,而且货币在贬值,房价价格也是会升高的,认为下降的人认为房地产泡沫太大了,政策也是在不断调控,希望可以借此来降低房价,房地产也是需要回归到正常合理的水平。

政策,土地供应,供需关系

考虑房子价格涨跌不能只看看单独的因素,要综合起来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控就是让房价下降,让大家都买的起房子,而且出台了一系列的限购措施,限制房地产市场的交易。

但是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而且完全是从政府那里拿地,政府对于土地处于垄断的地位,市场上面的房子如果想要盖起来,就必须要有土地,所以土地的供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是目前土地的供应没有大量开放,从一定程度上面来看限制了房子的数量。

从供需上面看,买房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是有多套房子的人也是挺多的,很多人都是拿着钱处于买房观望的状态,需求还是大于供应的。

科技泛海的看法是房地产价格稳定,慢慢下降

房子的价格未来会下降,但是房地产的价格还是会稳定的,处于稳定下降的阶段,因为房子对于实体经济的损害是在太大,日本的房价泡沫破灭就是一个很惨痛的教训,房子的价格虚高拖累了很多的人,每个人都在为了房子不断打拼,而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就必须要下降,为了承担买房的任务,需要消耗“六个钱包”,还需要当上房奴几十年,超高的房价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了,挤压了其他行业的生存。

房价是存在泡沫的,未来的走势一定是会下降的,但是房价只会慢慢下降,而不是迅速下降,因为迅速下降又会伤害很多的家庭,他们背负巨大的债务买房,然后房价如果大幅度降低,资产就损失严重了,所以房价缓慢下降才是未来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