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每天为全家洗衣做饭,却仍然和家人矛盾不休?

劳方运


妈妈每天为全家洗衣做饭,却仍然和家人矛盾不休,我认为是主要是因为经济和情绪的原因引起的。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有个朋友,是个很独立的职业女性。她的原生家庭环境非常好,爸爸是一个企业家,妈妈就是全职妇女。虽然生活无忧,她的爸爸对妈妈也挺好的,而且没有什么小三小四类的担忧,但是,朋友很小的时候,就立志不做家庭主妇。

她说,爸爸虽然对妈妈很好,可是,妈妈在家里没有地位,虽然家里的活都是妈妈做的,家里也整洁非常,什么都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家里有一点点脏了、乱了,有一点点不符合爸爸的要求,爸爸就会数落妈妈,说干点家务活都做不好,而妈妈只是唯唯诺诺的收拾。妈妈想给点钱外婆用,还要低声下气的问爸爸要。她爱他们,但是,不想自己的家庭生活是这样的,所以,她不要做家庭主妇。


(图片来自网络)

从提问和朋友的例子来看,妈妈虽然在家里很辛苦,很重要,可是,却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妈妈在家里的地位低,没有经济来源。

一、地位低

试想一下,一个家庭,是不是地位越高的人,越难被人埋怨和责怪?一个家庭,就如同一个公司一样,越是职位高的人,所受到的责难和重视程度,是不是越高?

妈妈在家里很重要,也很辛苦,洗衣做饭,所以家务都做完了,却依然得不到大家的体谅和尊重,不就是妈妈在家里没有地位的表现吗?

她所有的工作,其实,请一个保姆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比她做得更好。而且,妈妈还是一个不用钱的保姆,没有付出,不用担心收不回成本,没有任何的成本输出压力,所以,没有人心疼。

二、没经济实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架构。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把控的人,如何去把控别人,如何让别人听从和敬畏?

在爸爸的眼里,妈妈就是吃闲饭的,在爷爷奶奶眼里,媳妇就是靠儿子养的,不用上班,舒服得不行,如果让我不高兴了,我干嘛要让你高兴?


(图片来自网络)

三、人的原因

一个妈妈勤劳,承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就会导致一些人无事可干,闲的慌,而这类人喜欢做什么?挑毛病啊,所以,妈妈有什么做的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合他们的意了,就会挑毛病,没事找事做,家庭矛盾就出来了。

此外,有些妈妈却有个坏习惯,虽然自己把所有的活都承包了,却又看不惯家里不干活的人闲着,看见了,就喜欢唠叨几句。

还有些妈妈呢,还生怕你把她的活干了,让她无事可做,她唠叨你,却不让你帮忙,你帮忙,还挑剔你做得不好。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也是家庭矛盾不休的原因呢。


(图片来自网络)

总之,妈妈每天为家里洗衣做饭,还和家里矛盾不休,不是因为地位低,没有经济来源,就是因为自己本身性格有缺点而导致的


曜萍


我们小区有个妈妈就是这样。她孩子上小学了,她每天接送孩子,然后为全家人(老公,公婆)洗衣做饭,按道理应该是属于贤惠的媳妇,可是就是与家里人矛盾不断。

后来我听小区其他人说这个妈妈太喜欢埋怨了。虽然是在勤恳干活,但是她特别喜欢抱怨自己累。而家里人听到她抱怨就烦,然后就矛盾不断。她是那种在家人面前敢怒不敢言的人,抱怨完了还不敢不为家里人做饭洗衣,因为她没有经济来源。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妈妈虽然勤恳但是嘴巴喋喋不休,老是抱怨,总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这就是导致与家人矛盾不断地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让她只埋头做事,不说话。我觉得发泄可以,但是要有度,而且要看人,据说她是见到人就抱怨。家里人让她出去找事做,她也是干不了三天就抱怨累啊之类的不干了。

所以说,凡事不能只看一面,我觉得做一个不依附他人,不喋喋不休的妈妈是最好的。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如果喜欢我的育儿生活,请关注我吧!


妮儿妈咪育儿


我来讲则小故事:村里有一位老婆婆,寡居多年,她家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大儿媳妇说话柔声细语,一口一个妈地喊着,可并不给老婆婆多干什么活,吃饭也是虚多实少;二儿媳妇也不怎么喊妈,可给老婆婆干活挺多,给吃饭也是压压实实,就是经常提醒老婆婆这个,那个,比如,不要说邻居的闲话等等,口气有时重些,完了,老婆婆告诉旁人说,两个媳妇都挺好,但大儿媳妇像问闺女一样亲亲的,二媳妇脾气不太好,经常数落,唉!

分享到这里,请大家斟酌个中缘由,再努力!


太阳晒得暖暖的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她们每天为全家人洗衣做饭,任劳任怨,却仍然和家人矛盾不断,整个家里找不到和谐温馨的气氛,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妈妈太贤惠,把家里洗衣做饭、买菜、拖地等所有家务都包揽在自己身上,导致家庭成员相对懒了。而且,时间久了,家人也就习惯了,认为她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妈妈整天累死累活为家人,可能还得不到一句感谢的话。其实她心里是苦的,人一累了,就腰酸悲痛,于是抱怨就来了。要是家庭成员中有哪个不合她的意的话,她就会总是唠叨,甚至发脾气,让家里充满窒息的味道,家人会很烦,不但不感恩,甚至还和她对抗,于是家庭矛盾产生了,妈妈真正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人。

二、妈妈太贤惠,总是被杂事缠身,她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打扮自己,也无心打扮自己,于是,妈妈很快就把自己熬成了黄脸婆。家人看她不顺眼,特别是作为她老公的男人,在一个不愿意打理自己的女人面前一般不会有好口气,造成矛盾升级。

三、很多女人为家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泪水,她把全身心都给了她嫁的这个男人,唯独就不愿意给这个男人面子。试问有哪个男人不希望看着自己的老婆干净整洁?又有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的老婆带出去有面子?

我非常赞同这样一句话:“女人的温柔是男人捧出来的,‘母老虎’是男人逼出来”。女人时间久了不打理自己,男人也懒得带她出去,更不说男人会宠爱这样的老婆了。老婆得不到宠爱,男人同样得不到尊重,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没有矛盾反而不正常了。那么,要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呢?我想你能提出这个问题,你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配合你的妈妈,做做她的思想工作,让妈妈首先学会爱自己。和你爸爸及家人一起,适当承担一些家务事情,让妈妈留点时间去打扮自己,抽适当的时间做下来看一些合适的书,帮助她修身养性,偶尔陪她出去旅游旅游,亲近亲近大自然。

她心里平和了,笑容就回来了。妈妈的笑容多了,家里才会有温暖祥和的味道,才能让家人感觉如浴春风的幸福。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愿你全家安康幸福,万事顺意!

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文集《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转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谢谢大家!


文海捞梦话育儿


小静是一个1周岁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小婆婆身体不好,只能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之前小静在一家酒店做的是前台接待工作,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看起来特别阳光。

自从在家带孩子,小静的生活开启了另一种模式:每天不是睡到自然醒,是被孩子吵醒,接着在睡眼朦胧状态给孩子冲奶粉,陪他玩。起床快速巴拉几口饭,把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做了预洗,塞进洗衣机。推着儿子赶紧下楼买菜,为了图省事,小静直接穿着睡衣下楼,老公中午下班到家还等着吃饭。

推着儿子边买菜边放风,一个小时过去了,回到家的小静给儿子找了个动画片看着,她钻进厨房跟陀螺忙着做饭。饭做到一半小静不放心伸头一看,天呐!儿子把一袋巧克力给捏的到处都是,一张脸糊成了小花猫!小静赶紧关火来给儿子洗脸换衣服,顺带把客厅擦了下。

还没等喘口气,一看时间,糟了!马上要十二点,老公就要到家了,可菜还没烧好,赶紧又冲进厨房。老公今天心情不爽,业绩完成的不好,被老板一顿训,回来一看饭还没做好,对着小静就是一通牢骚:你不上班,一上午一顿饭都做不好,不知道我还在饿肚子吗?

小静本来就心烦,一上午跟陀螺一样没有停歇,还被老公一顿数落,自然没有好言语,两人吵了起来。

小静哭了,为了这个家现在的她变得邋里邋遢,一双手都粗糙了许多,可老公不仅不理解,还认为她天天是在家享福。


阿莲讲故事


我姐姐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生活,姐姐特勤快能干,还爱干净,家里的洗衣做饭卫生,还有两个孙女的生活全是姐姐的付出,姐姐还要去山上干农活,姐姐也省吃俭用的,好的都留给儿子儿媳妇和孙女,但就是这样一位姐姐在家里矛盾不断,主要原因姐姐看不惯儿子媳妇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二是姐姐从不放心儿子独立处理事物,任何事情姐姐都要干预,三是姐姐总在儿子媳妇面前唠叨她辛苦为这个家付出的多,久而久之家里矛盾频繁发生。 我呢未来也会当婆婆,从姐姐身上想到我未来要这样做 尽量不讨儿女嫌

一、少管闲事,子女爱跟你说的你就听听说说想法,子女不爱跟你说的就别参合,年轻人有年轻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理解子女的忙,想孩子了你就打个电话,不要抱怨子女不给你打电话,也别抱怨子女不记重要的日子。

​三、心甘情愿的为子女付出,为子女付出就当作自己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做好子女的后勤服务,别想着回报,不要总把为别人做的那些事挂在嘴上。


姝好爱生活


做家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家务活细小繁杂,一个顾不到,就达不到自己心里的要求。每天妈妈都要收拾到10点多,干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会和家人有矛盾呢?

1.每天重复的工作难免让人产生恼火的心理,时不时就会用言语发泄出来。2.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被家人珍惜,自己刚拖完地,后面有人嚯嚯。

3.工作的这么辛苦,也需要家人肯定,夸夸自己,却没得到认可。

4.似乎家务活都是自己的,家人都在那玩手机,没人帮把手。

5.自己忙不过来,想找家人帮忙,半天不行动。

综合以上原因,怎么不会产生矛盾,所以我们要体谅妈妈,让着妈妈,理解妈妈,她那么辛苦,那么任劳任怨,从一而终。


晓新41


妈妈是一个家庭中最辛苦,付出最多的角色。

但如果妈妈大包大揽,每天为全家洗衣做饭,把家务活全干了,未必是件好的事情,有可能成为家庭矛盾的制造者,有书君来分析一下矛盾产生的原因:

1、辛勤付出和不被理解的矛盾。

习惯成自然,当妈妈每天为全家洗衣做饭,家庭人员久而久之会视而不见妈妈的辛勤付出,认为家庭的角色定位原本就该是这样。

家人享受着妈妈的劳动成果,却忘了感恩。因为他们眼里从来没有妈妈付出的过程,只有结果。

但是妈妈不同,每天洗衣做饭很辛苦,她渴望得到理解和帮助,看见家人心安理得只求索取没有回报,久而久之难免会心生怨言。

家庭成员一直没有参与到家务中,他们会以为洗衣做饭很轻松,不需要帮忙,帮忙也无从下手。

在妈妈的付出不被理解时,妈妈的坏情绪就会成为家庭中矛盾的起源。

2、“期望”和“得到”不匹配的矛盾

妈妈是因为对家人的爱,才会把家里的家务包揽下来,以图丈夫和孩子能安心工作、学习,她期望付出的爱能得到家人们的认可。

为得到家人的重视,妈妈会有意无意强调她的辛劳,比方说:“我辛辛苦苦做好的饭,你不多吃点儿。”

或者:“我费半天劲儿才把衣服上的油渍洗干净,下回注意,别再给我填累。”

然而家人们被这种“爱”惯坏了,变得自私、无礼,不是对她的话置若罔闻,就是埋怨她爱唠叨。

这般费力不讨好,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相应的爱意和尊重,妈妈自然会时不时生气发脾气,家庭矛盾应运而生。

3、“施”与“受”的矛盾。

妈妈为家人提供食物和干净的衣物,是“施”方,家人享用这一切,是“受”方。“施”与“受”在地位上是不对等的。

“端人饭受人管”,妈妈在做家务过程中难免会有颐指气使的行为,哪怕炒菜过程中拿个调味料也会喊家人过来拿,家人被指拨的团团转,不胜其烦。

也许妈妈是想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有人陪,也许妈妈不想让家人不劳而获,但是家人被一会儿指到东,一会儿指到西非常反感,认为妈妈是故意不让自己好好待着。

妈妈对家庭成员的懒惰看不惯,家庭成员对妈妈的指挥受不了,自然会产生矛盾。

有书君认为,没有付出就不会懂得珍惜,如果一个家庭里,妈妈每天洗衣做饭,把家务全包了,家人们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他们是不会理解和体谅妈妈的辛苦。

妈妈长期没有人分担家务,并且受到忽视甚至轻视,心里会极度不平衡,情绪变得很坏,爱抱怨、爱指责。

都说女主人是家里的风水,妈妈每天高高兴兴,乐呵呵的,家庭气氛便会很好,妈妈每天怨声载道,家庭也就矛盾不休。

所以说,洗衣做饭家庭成员要共同承担,不能压在妈妈一个人身上。家是每个人共同的港湾,只有每人都尽心尽力维护好,才能一如既往温馨和谐。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文|石头妈

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这个问题石头妈觉得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问题原因分析

对于妈妈本身而言,心里会经历这4个阶段

1.忙碌中失去自我

2.找不到发泄情绪的出口

3.积怨成疾,情绪不佳,不断抱怨

4.情绪大爆发,家庭矛盾升级

对于家人而言,心里会经历这4个阶段

1.安心享受妈妈带来的舒适环境

2.对妈妈的付出习以为常

3.对妈妈的抱怨不理解

5.觉得妈妈莫名其妙不可理喻

如何避免类似问题

1.妈妈应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留出一部分时间作为自己的私人生活时间,跟朋友小聚,化个妆逛个街什么的,分散一下生活重心。

2.家人在工作之余应该跟妈妈共同承担家务,家是大家的,人人有责,合理分配家务。

3.一家人应该定期举行团建活动,可以共同策划举行家庭活动,如外出聚餐,户外运动,旅游等

4.当心里有任何想法的时候及时沟通消除消极情绪,促进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矛盾,当有矛盾的时候及时沟通解决,双方都要注意沟通技巧,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感谢阅读,关注【石头妈育儿经】了解更多育儿资讯,留言您的看法与石头妈一起探讨。


东北石头妈


看到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不仅仅是个家庭主妇,还是个上班族!近两年,二胎政策开放,我哥嫂也加入了二胎潮流,小孩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欢声笑语,但也给妈妈加重了很多负担!比如,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去菜市场买新鲜的菜,熬汤做饭;比如,每天做好早餐紧接着又要去上班;比如,中午也要回来做饭吃完收拾好立马又得上班;晚上,当然也一样,然后每天晚上还得把家里全拖一遍!妈妈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候就是吃完晚饭收拾完之后去跳广场舞的时候,那必然,带小孩的事就落在了嫂子一个人的身上,当家里人要求我妈不要出去跳广场舞,在家带小孩的时候,我妈会说,难道我自己一点私人时间,一点乐趣,放松放松都不行了吗?由此,矛盾就出来了…我觉得这矛盾来源于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家庭成员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沟通不到位,互相体谅、包容不够。

在我家,爸爸和哥哥是外出赚钱的主力,不可能长时间待在家里,分担家务以及带小孩。在家里就是我妈和嫂子的相处,我妈认为她每天做的已经够多了,既要洗衣做饭又要打扫卫生,还要工作赚钱,最后还被说做的不好,心里着实委屈。这个时候妈妈就希望家里人能体谅她的辛苦。嫂子一个人带小孩很累,几乎离不了身,干不了其它的事情,想要做点其它的都得跟小偷一样,趁着小孩睡着的时候偷偷做,很多时候事情做到一半小孩有可能就被惊醒,哭闹了。相信很多带过小孩的人都能体会。那这个时候嫂子就希望有个人能帮下忙,哪怕在家里稍微帮忙看看小孩就行。能唯一指望的人是谁,当然只有我妈了,我妈做不到,那就只有埋怨了。

如果这个时候,我妈和嫂子能够多多沟通,比如家务活谁有时间谁就做点,分担分担。然后互相也多体谅体谅,妈妈体谅嫂子一个人带孩子不易,能稍微放弃点自己的乐趣帮忙照看下孩子。嫂子能体谅妈妈上班累还要做家务,自己能帮忙就帮忙,我相信,这个家庭因为这个而产生的矛盾就没有了。

二,经济实力很重要。

我妈妈为什么每天要这么匆忙,还要去上班呢?家里已经有两个主力去赚钱了。因为近两年我家在市区买了房,又买了车,现在是每个月既当房奴又当车奴,而今年又在装休,家里的积蓄全用完了,家里面的开支又非常大,月月水电煤气费用就是很大的一笔开支,还不说其它,妈妈为了减轻负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依然要去上班,赚点家用!

如果我家这两年不膨胀的这么厉害,有积蓄的话,我妈完全可以先帮忙带小孩,等小孩稍微大点,可以让我妈和嫂子自己选择谁上班谁在家带小孩。

三,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

就我们做儿女的,和爸妈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能看惯,能包容,甚至说几句都不会放心上。可是,婆婆和媳妇就不一样了。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两个最主要的家庭成员一有矛盾,接着我爸和我哥就会顺带加入战争,哥哥听多了嫂子说的,自然会和我妈提意见,然后,循环往复,矛盾不断加深!

这又回到了第一条,沟通以及包容的重要性!

这就是我家里的情况,我相信,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做到多沟通,多体谅,多包容,即使家里没有多大富大贵,也能生活的很和睦!祝愿所有家庭都能家和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