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與歐洲頂級設計師比,我們還需靜心

——謝海平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走在校園裡,謝海平始終是個穿著特立獨行的人,他和同學們去賣面料的文藝路淘布料,回來就做,做了就穿,用兩米的布做很寬大的小腳褲,穿花樣圖案的綿綢襯衫,天天感覺都不一樣,時髦了整個青春。

深圳初秋,謝海平身穿一襲藏青色長袍,從走廊盡頭大步走來時,裙襬誇張地左右揚起。到近處一看,黑色T恤上繡著一條金色的龍,龍頭還有一抹紅,頓覺驚豔。腿上一條紅褲,腳上一雙紫鞋,他穿這樣一身走在街頭,路人回頭看他,他不瞅,不理,穿衣服給自己看,圖高興。

頂著個性十足的標籤,謝海平帶著他設計的服裝,一路從陝北走到深圳,再從深圳走到倫敦、紐約時裝週。有媒體評價,謝海平是中國的“三宅一生”,提到這些讚譽他靦腆笑笑,轉而繼續擺弄塑料模特身上的服裝。背過身去,一個大大的“T”形髮型赫然印在他後腦勺,彷彿在宣告:T臺是我的一切。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初一課堂上,謝海平屬於不怎麼調皮的男生,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卻在偷偷織圍巾。有一次,正織得來勁,同桌也要搶過去試幾下,他不讓,同桌一喊,被班主任老師發現了。老師當即把謝海平拎出教室,罰站了一上午。提起這事,謝海平自己哈哈大笑,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他都覺得挺好玩兒的。

謝海平覺得自己在“織圍巾”這件事上屬於無師自通型,看著同班女生織,無非就是正反針,弄弄也就會了,很簡單。如果再要尋覓點淵源,大概與母親靈巧的縫紉活兒有關聯。他記得很小的時候,家裡的被子、枕頭邊上,都被母親繡上了圖案。母親很早就去世了,那些圖案在記憶裡留下了清晰的痕跡。

所以罰站也就是罰罰而已,謝海平空下來該織還繼續織,大毛衣、大圍巾,玩得不亦樂乎。等到技術再“純熟”一些,他已經開始改衣服了,太肥的衣服褲子,他自己操刀改得窄窄的,還挺像模像樣。現在看來,他的模模糊糊的服裝設計意識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他看到金魚,尾巴擺來擺去,覺得真美,就拿起筆來畫;過年了,家家戶戶往窗子上貼窗花,他拿起剪刀也學著剪,剪得漂漂亮亮,邊剪他邊想,以後乾脆學設計好了⋯⋯和其他男孩不同,謝海平從小喜歡的東西都和藝術沾點邊。

可父親覺得兒子喜歡的東西“沒什麼用”,他覺得兒子將來應該像自己一樣在銀行工作。謝海平曾經喜歡唱戲,有人招學徒,他想去報名,父親嚴厲制止了,謝海平哭了一夜,最終還是屈服了。

後來,謝海平想學服裝設計而父親依然不同意,這第二次“對抗”,謝海平堅持了己見。1993年,他考入大學學服裝設計,而那個年代,身邊還沒有學服裝設計的人。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上大學的第一節課,穿著精緻的老師徐鳳珍就讓謝海平內心深深觸動。50多歲的老太太,打扮得精精神神,在當年大西北一片灰突突的衣著風格中,顯得格外醒目。謝海平心想:這才叫設計,就是不一樣,做設計就要與眾不同。

大學在西安,陝西教育學院,終於可以如願以償系統學習服裝設計,謝海平覺得像自己畫過的魚兒一樣自由自在。他的專業課很出眾,無論是裁剪還是工藝,他自己會去找最難的來做。老師動不動拿他的作品當範例,有一回,老師開新品發佈會,把他設計的服裝一併放入雜誌,是他用向日葵元素設計的長裙,他暗暗開心。

而更深的一次觸動是第一次出遠門,去杭州參加比賽。他先畫了張圖寄去,沒想到真的入圍了,想都沒想,他立即奔去杭州繼續參加比賽。因為舅舅在部隊,謝海平靈感一來,去找舅舅要了一些子彈殼,再和牛仔服結合在一起,亮亮的,潮潮的,那次他捧了一個優秀獎回來。但獎項還是次要的,他在那次比賽才發現:外面的世界這麼大。從那時起,他暗下決心,只要有比賽,都儘可能參加,這樣才能看到更好的設計。他做到了,1993~1995年期間,謝海平的身影出現在不同的比賽中,而每一次比賽,對他來說也是一次轉折。

走在校園裡,謝海平始終是個穿著特立獨行的人,他和同學們去賣面料的文藝路淘布料,回來就做,做了就穿,用兩米的布做很寬大的小腳褲,穿花樣圖案的綿綢襯衫,天天感覺都不一樣,時髦了整個青春。

畢業後,謝海平曾在西安一待7年。他先在一家中式旗袍公司做設計,後來又跑到西安徐小平設計工作室。

去徐小平工作室應聘的時候,謝海平沒用畢業證,他去與人家聊想法,再掏出自己的作品,就這樣進入這個團隊。在後來的很多年、換的很多地方里,謝海平依舊如此,不掏畢業證,直接看作品,屢屢奏效。

1999年夏天,他來到深圳。深圳太美了,和西北完全不一樣,謝海平看得心裡美滋滋的。他對自己說,我一定要留在這個城市做事情。換了兩三家深圳的公司、給別人畫手稿、與江蘇的服裝企業不定期合作,謝海平在這座城市裡摸爬滾打。

一年冬天,他給一家公司設計冬季棉衣,花了不少工夫設計。為了拍好畫冊,他還拉上模特和攝影,專門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大片的胡楊林前拍。獨特的美感,再加上對時尚的把握,棉衣熱賣,深圳圈子裡的人一下知道了這號人物。

一直奔波到2005年,謝海平想擁有一點自己的東西,他成立了謝海平工作室,開始走向獨立設計師路線。如今,他從深圳服交會走向香港時裝週、韓國時裝週,到後來參加了三次倫敦時裝週、兩次紐約時裝週,聲名鵲起。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現在,有時候謝海平回老家,家鄉的人不太清楚時尚圈的事,有的還說,哦,做裁縫的啊。謝海平也不解釋,就開心笑一笑。

謝海平差一點就成了他自己口中的“全世界最瘋狂的人”。

那一年,3D打印技術剛誕生,謝海平曾想,帶著3D打印出的服裝走向國際四大時裝週,這是多好的創意。可因為沒錢,他屢試不成後放棄了這個計劃。又過了一年,有國外同行的3D打印服裝亮相時裝週,引起關注,這個想法比謝海平晚了整一年。這件事觸動了謝海平,他說,要讓設計師富起來,才能做想做的事。

有了這個起因,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第二次去倫敦時裝週走秀時,有記者問他:謝老師,你什麼時候把自己的品牌帶到歐洲來。那一瞬間,謝海平一下子醒悟了一般。

在此之前,雖然他已經成立了謝海平工作室,但大多數時候還是在為不同的服裝公司做設計,高峰期做到三四十家,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謝海平品牌。記者這一問,他認真想了想,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果斷把跟所有公司的合作一次性切斷了。

此後,謝海平開始尊重自己的設計風格,服裝設計好,有品牌看中了,會下單,貼上自己的牌子。這個時候,雖然仍然不是“謝海平”這個招牌,但是畢竟不用服從於其他品牌的風格,謝海平在逐漸找回自己。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這兩年,有企業推出了D2C設計師集成平臺,類似於“買斷”了設計師們的作品,在這個網站上,每個設計師有自己的主頁,謝海平品牌也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銷售量也屢次排名第一。但畢竟有迎合市場需要的成分,謝海平覺得不過癮,沒有做到內心真正想做的。

在這期間,謝海平沒有停止往前走。自2008年他第一次參加了深圳服交會後,謝海平開始從國內時裝週走向國際時裝週。先是他的“東方紅”主題亮相倫敦時裝週引起關注,接下來,他用不同手法演繹的“中國龍”系列,把他的設計一點點推向新的境界。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在這個過程中,謝海平大開眼界,也知道了與世界的差距。

分享|專訪阿牧爾設計師——謝海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