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英山縣金家鋪鎮楊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楊超

黃岡新聞網(通訊員 付越)“楊超,了不起!這些年為楊家河村的發展付出了很多辛酸。謝謝您!”10月16日,楊家河村民金幸福在微信群裡的這句發自內心的稱讚,是對這位年輕的“豬倌”書記的真誠肯定。

楊超是英山縣金家鋪鎮楊家河村黨支部書記,也是遠近聞名的養豬能手。2001年,他放棄上海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鄉發展養殖業,開始18年的養豬歷程。在這期間,他幾經周折,從最開始購買仔豬60頭飼養,到2007年自繁自養,成功創辦第一座年出欄量突破5000頭的養豬場,年收入達到100萬元,他艱苦創業的故事在周圍十里八村傳開了,成為很多人學習的榜樣。

“一家富,不忘一村富。”創業成功之後,楊超經常鼓勵村民和他一起養豬,並提供技術指導。在他的帶領下,全縣新增40家養豬大戶,年出欄生豬數量突破1萬頭,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以上,在當地贏得了良好的群眾口碑,曾被英山縣人民政府評為“農業創業之星”。2008年,楊超被楊家河村民推選為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接任時,村裡積債數十萬元。面對如此境況,如何凝聚共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就成了擺在楊超面前的頭等大事。他說,一定要讓楊家河這個貧困村大變樣。於是,他組織村兩委班子挨家挨戶走訪,瞭解民意,帶領楊家河村42名黨員、1061名村民大力發展產業,全面實施修路、整橋、挖塘等惠民利民工程。

2015年精準扶貧工作實施以後,楊超帶領楊家河村大力推進一系列強村富民項目。一是做實做強村集體經濟。成立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社員101戶。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先後建成70畝黃花基地、100畝虎杖基地。為炒熱黃花菜,村裡投入35萬元興辦加工廠、註冊商標、設計產品包裝。該村依託扶貧項目資金,建設一座光伏發電站,收益可觀。到2017年,村集體通過老茶園發包、黃花加工廠承租、光伏發電,共實現增收8萬元。二是落實落細惠民實事。新建通組通灣水泥路5.5公里、擴寬村級主幹道1.9公里,為全村331戶免費安裝自來水,實現路水全覆蓋。整修當家塘9口,修建農田灌溉溝渠2000米。大力實施以“廁所革命”為主的村莊環境整治項目,拆除戶外旱廁110餘間,新建公廁2處,綠化街道3公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安裝太陽能路燈140盞,解決村民出行難題;新建高標準文化禮堂、休閒廣場,投入健身器材2套,極大滿足村民文化需求。三是探索“黨建+廉政”融合發展的模式。依託金光悌廉政文化資源,打造英山縣首座廉史館,修建長約1000米的廉政文化長廊,繪製廉政壁畫10幅、設置廉政櫥窗20塊。建成以“六有”為標準的黨員活動室和設施齊全、空間寬敞的便民服務大廳。

3年來,楊家河村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水泥路、自來水、太陽能路燈直接送到了群眾家門口,老百姓脫貧致富有產業、看病住院有報銷、讀書蓋房有補貼、休閒健身有去處,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腦袋越來越富,實現了從深度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蛻變。

談起未來的打算,楊超充滿自信地說:“楊家河村有一支團結、高效、戰鬥力強的幹部隊伍,一定能讓每個群眾感受到精準扶貧所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堅決摘掉貧困帽,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打造一個富裕秀美、生態宜居、人人嚮往的美好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