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該當如何?


俠之大者,該當如何?

1

近日股市略有起色,但是人事卻令人惆悵:先是李詠意外因癌,才50歲,便在大岸彼岸走了。再然後,是一代武俠小說的第一人——金庸先生以94歲的高齡離世了,再然後,王光英,也就是王光美的哥哥,享年一百歲,10月29日,也走了。

雖然很少看綜藝類節目,對李詠在專業上的瞭解不多,但是今日看了他講述他與妻子哈文相愛一生的故事,還是非常的感動。在中國,這樣深情地愛著妻子的丈夫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他這個年齡,又是在名利場中之人,太多的機會面對各種美女、各種愛慕,但是情比金堅,實在太難得了。看到太多的報道,凡是中國出了問題的官員,幾乎沒有一個是沒有情人的,最多的還有上百個,在這些人心裡,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遇見了,喜歡了,便註定要成為自己掌中的玩物。哪裡有願得一人心,牽手到白頭的觀念與情操?

從這點上,李詠就很值得國人哀悼。工作上非常努力,愛情上非常專一,這樣的好男人,當得起國民的偶像!

而金庸,一生高產,名滿天下,在自己筆下的江湖中,快意恩愁,也可以說是不枉此生。好多人在討論,如果他當年不是去了香港,要是留在大陸的話,是不是現如今還有射鵰英雄傳?還有鹿鼎記?看一下其代表作發表的時間,或許你就會找到答案了!


俠之大者,該當如何?

2

一直知道金庸是浙江人,也知道他擔任了浙江大學的人文學院的院長,杭州人民還一直傳說他在九溪的玫瑰園買了漂亮的別墅。但是沒有想到,他居然與淘寶、與馬雲也有很好的互動,今日看到馬雲寫的回憶金庸的文章,真是非常感人,非常有文采。一個成功的商人還能有如此文采,實在罕見。

馬雲說: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要有,也一定不會是今天這樣,幾萬人一起痴痴顛顛——創業,便要做別人做不得之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膽相照至死不渝……

只因先生這樣寫這樣說,我們便這樣信了,便這樣做了。

一群有情有義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義之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言既出,此後經年,去挑戰,去抗爭,渾身是傷,屢敗屢戰,忍別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別人不願成之事,唯不願忍江湖不平正氣不彰,少年心,英雄夢,惟願我們能如先生書中俠客,以肝膽豪情行走於這天地之間。

又說:託先生之福,常在思過崖行走,在摩天崖爭辯,在光明頂見客……

去過阿里,知道這家公司的人都以金庸中的人物為自己取花名。最為新鮮的是:很多會議室,不是按照編號,竟是按照金庸小說中的地名,比如思過崖、光明頂。原來只以為馬雲愛金庸的小說,想不到馬雲與作者的俠客世界,竟是如此的一脈相承。

是故,馬雲雲:惟願,家國情、俠客夢、浩然氣,融入阿里血液,化為百年精神……變成先生留在這個世界的另一種遺產,走完102年。

望先生,九泉之下首肯。

或許馬雲不知,現如今俠之大者,已從為國為民,演義為為國接盤。再如今,又或許演義為國之大者,為民接盤。翻來覆去,皆為利字當頭,俠,已然不知去向,不知生死,江湖上只留下俠的傳說。

3

說到生死,自然離不開藥。

而醫藥行業,今日的好消息是,非處方藥或許有望走進超市。這對於醫藥牌照難拿,非處方藥只能在藥店銷售,從而大大影響銷售的醫藥行業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不說銷售能漲多少,首先對老百姓就是一大便利,對健康就是一個大利好。而手中持有大量非處方藥的醫藥公司,估計光是鋪貨就能拉動不少銷售了。

所以,今日醫藥板塊真是漲得好看著呢!

俠之大者,該當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