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今年的物流行業,巨頭企業們動作頻頻,你看:

5月12日,順豐集團旗下的順心捷達召開首場招商發佈會,推出高品質、高性價比、高客戶體驗的快運物流。提出要在2年時間,建成一張全國網絡:12000家網點、200個分撥、1300條省級直達線路。

5月29日,菜鳥網絡子公司浙江驛棧(菜鳥旗下全資子公司)獲得了來自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及其相關子公司31.67億元的融資,菜鳥供應鏈在物流快遞行業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

10月18日,京東物流,首次發佈涵蓋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京東雲倉在內的六大產品矩陣。同時,京東物流個人快遞業務同步開啟,先期覆蓋北上廣三城,明年起逐步將攬收範圍擴大,計劃2019年覆蓋全國30-50個核心城市。

10月26日,順豐集團,收購全球合同物流巨頭——DPDHL(德國郵政敦豪集團)旗下的敦豪供應鏈(香港)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權,旨在整合DPDHL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順勢跨界進入合同物流領域。

這些消息,對於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而言,算是好事兒一件,因為充分的競爭不僅能給消費者和商家帶去性價比更高的物流服務體驗,也會帶來整個物流行業的升級。

但是,對於中小型物流企業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因為那邊給客戶剛降完價,內心的傷痛還未完全癒合(少掙錢了,心裡堵得慌),這邊就聽到了巨頭們吹響了衝鋒的號角,立志要在物流供應鏈的前段拿走更多的份額。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這個物流的寒冬,面對客戶和巨頭競爭對手的前後夾擊,有一部分中小物流企業已經被凍死在路上,大家有機會去一趟你周邊的物流園便知一二,昔日的繁忙景象已不再,還有一部分正在做最後的掙扎。

那麼,中小型物流企業,面對眼前的嚴峻形勢,該如何安全地、完好地度過這個寒冬呢?我覺得這6個字——依附、獨立、共生,大家不妨一試,接下來給大家做詳細的解讀。

1、依附

依附是什麼?直白點講,就是“抱大腿”。也就是說,當你自己不夠厲害的時候,你要學會跟著別人混。這個社會上,依附的現象很多:

比如,從新生兒到逐漸長大,必須學會依附父母,你的吃穿住用行全得靠他們,對吧?當然,現在社會中,還有些成年人,因為自己沒啥本事,還在“啃老”,這種狀態也是“依附”;

比如,大部分大學生畢業以後,都會進入到企業,在工作中邊學習邊實踐鍛鍊,然後藉助企業的平臺把自己打造的很牛逼,這種行為也是“依附”,我們很少會看到哪個大學生出了校門就自己創業成功的,因為這個時候經常是要麼沒有資源,要麼是能力不行;

比如,很多物流車隊的老闆,之所以能逐漸發展起來,不是因為自己有多牛逼,而是抱對了大腿。當客戶的生產量小的時候,你就跟對方搞好了關係,投入了一兩臺車專門給他們做運輸,隨著客戶產量的增大,你的車隊的規模也逐漸變大,最後成了大車隊,這種情況,也是“依附”。這個例子,很多物流老闆應該都感同身受。

回到正題,對於中小物流企業來講,哪些是咱們可以抱的大腿呢?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客戶。其實上面給大家已經介紹過小車隊依附有潛力的生產型企業變成大車隊的例子,這裡,再給大家分享一個三方物流領域的——寶供物流,這家企業當年就是靠著寶潔起家的(1994年,美國寶潔進軍中國市場,劉武的貨物轉運站在通過了4個集裝箱的業務考核後,成為寶潔的合作伙伴。劉武隨之成立廣州寶供儲運)。

行業。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雖然成立的時間早於電商平臺,但是卻依附於電商行業的發展,不斷地發展壯大。上海髮網供應鏈,也正是依附於電商行業的發展,為中小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倉儲、配送服務,才逐漸發展壯大。

同行。這個同行,指的就是物流同行,尤其是比你牛的企業。你知道嗎?再牛的物流企業也不會在所有的物流環節中都投入自有資源,咱們就拿京東來舉例,京東快遞的幹線運輸,很多是外包給外部車隊的,還有京東物流中的合同物流板塊,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外部的承運商資源。對於中小三方物流企業而言,如果你拿不到更多一手業務(跟客戶籤合同),那麼,從大型的物公司手裡接二手業務也可以生存,不至於餓死。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2、獨立

因為實力暫時不夠強大,所以,咱們要學會抱大腿,要學會依附,說得不好聽點,此時的我們,就跟“吸血鬼”似的。短期來看,依附於某個客戶,或者依附於某個牛逼的物流同行,都沒什麼問題,但是長遠看呢?長遠看可能是死路一條呢!尤其是,當你只是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依附者”的時候。

這種死法可能來自於你所依附的載體因為經營不善逐漸開始走了下坡路,或者是出現了黑天鵝事件,直接倒閉,而你也受到連帶;也可能是你所依附的載體因為看不慣你只是個“依附者”,只知道不停地索取,或者是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直接把你踢出局。

當你清楚地知道,長遠的“依附”下去,橫豎都是個死的時候;當你知道了所謂的“依附”只是緩兵之計時。你就應該在開始抱大腿的那一刻,給自己定下來一個獨立的目標。因為,只有獨立,只有你的翅膀硬了,你才能有更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才能更長久地活下去。

話說回來,怎麼獨立呢?

說的直白點,就是在“依附”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先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漸漸地就能自己獨立玩了。之前我在跟物流專業的實習生分享如何積累經驗時,提到了6個字——觀察、模仿、內化(這個方法並非我自己獨創,來自於新精英生涯的古典老師),我覺得對於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獨立之路,一樣適用。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接下來,我結合寶供物流創業初期的例子,和上面的6字箴言,簡單地做個解讀。

觀察。早期的寶供,基本上寶潔要求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嚴格執行。這一點做的非常好,既然是依附者,就得有依附者的樣子,當你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別人告訴你了方法,如果你還糊弄,那你就是在拒絕成長。彼時的寶供儲運,一直在執行中,不斷地觀察,觀察和研究寶潔的做法。

模仿。這個詞非常好理解,就是依葫蘆畫瓢。很多人都知道,最早期的物流企業,大部分都是靠著自己的實操經驗進行管理的,新人到了企業後,主要靠師傅帶。而寶潔在進入中國後,就向寶供儲運提供了GMP質量管理標準和SOP運作管理操作程序。外企的做法跟國內的管理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靠經驗管,一個靠流程管,哪個更有優勢?顯然,後者更規範,更加可持續。於是,寶供儲運在初期的管理中,就不斷地向寶潔模仿和學習。

內化。所謂的內化,其實就是模仿的多了,漸漸地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了刻在自己骨子裡的東西。我當年離開寶潔天津倉庫後,無論是去統一、還是去殼牌,在項目啟動中,都會制定一套標準化操作流程,一套基於我自己的實操管理經驗和客戶的要求制定出來的流程,但是,做標準化操作流程的基礎確實是在寶潔項目打下來的。

另外,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問一下自己的企業,將來打算聚焦於什麼領域?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過幾個方向:一種是,專注於某個客戶行業的細分領域,比如快消品、電商等;一種是,專注於某個服務內容,比如倉儲服務、集港運輸、城市配送等;一種是,專注於某個運輸區域,比如京津冀、江浙滬等。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3、共生

陳春花教授在《共生:未來企業組織進化路徑》新書發佈會的現場,分享了她和她的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她們發現,單從組織這個維度看,這個時代有三個鉅變 :

深度關聯而又表面無序的市場;核心競爭力無法形成壁壘,想找規律卻又找不到;無法預知的新挑戰。

怎麼來理解呢?比如說,有的三方物流企業,能給客戶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物流服務,其核心競爭力是資源整合能力強,你覺得這種核心競爭力能形成壁壘嗎?你會說,可能會吧,因為身邊的例子很多的。

前段時間,跟一個圈內的前輩聊到了京東物流,大家也知道,京東物流現在在大範圍地跟知名外企製造業合作,比如寶潔、聯合利華、瑪氏等,我當時,只想到了第一層,京東物流依託京東商城跟製造業企業的商貿關係基礎,因為口碑也好,或者是強迫也罷,或者是為了上市,做合同物流的業務很正常的。

但我這位前輩給我說了第二層,聽完後,我脊背發涼。他說,京東物流做的事情跟我們三方物流最大的不同在於,京東試圖在用大數據去分析客戶的訂單,在找到規律後,通過大數據來指導優化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比如客戶分銷中心的位置設置,在哪些地方建立哪些品類的產品的工廠,客戶訂單結構優化等等,這些動作帶來的成本節省可能是我們傳統物流企業無法做到的(非官方發佈消息,只是根據京東物流在做的事情演繹而來)。所以,你有想過嗎?打敗我們物流企業的,有可能是有了大數據加持的電商企業?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馬雲在成立菜鳥網絡的時候,曾經提出過,菜鳥只做那些你們快遞公司做不到的事情,在實踐過程中也確實兌現了。前幾年雙十一的時候,從下單到收貨,差不多得7天的時間,現在呢?有的人24小時就能收到,為什麼?不是因為快遞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時效,也不是因為各個環節銜接的有多緊密,更不是給快遞放到了火箭上,而是,電商企業基於大數據提前對你的購物行為進行了分析,提前就把貨物儲備在了離你最近的大倉或者是配送站點。

所以,你看,核心競爭力真的不能保證你永遠牛逼下去,而且,你也無法預測,下一刻,誰會被“乾死”,而你又會被誰“乾死”?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面對一系列挑戰,今天的組織必須要找到一個全新的組織形態去應對,它的核心是:

你必須開放邊界,真正引領變化,彼此加持,更重要的是能夠互助成長、共創價值,找到彼此之間的核心價值,能夠在一個組織系統裡成長。

共生組織有四個特徵:

互為主體性 :如果想做共生,就不能有主客體,在這裡,所有人都應該把彼此堪稱是主體。也就是說,當你跟客戶合作時,要真正把客戶的痛點當回事兒,幫著客戶節省成本、提升服務;同理,三方物流企業在跟車隊合作時,也要幫助車隊共同成長,而不僅僅是在遇到違反車隊KPI的事情時,罰款了事兒。

整體多利性 :讓更多人都獲取利益,而不是一部分人有利益,一部分人被傷害。這裡的整體多利性,講求的就是共贏。有的客戶在跟物流企業合作時,不停地要求降價,這就像那句“又想馬兒快點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最後往往會弄得兩敗俱傷(降價後從老闆那裡完成了業績考核,但是服務質量的下降卻導致了終端客戶的頻繁投訴)。

柔韌靈活性 :打開邊界, 就像水一樣,可以不斷的接受、包容、接納各種挑戰和變化。所有的物流企業,都不應該把自己孤立起來,而是擁抱這個變化的世界,去順勢而為。

效率協同性 :要有柔性地靈活去互相適應,最後才會得到一個非常高的協同效果。大家要是玩過“兩個人的腿每人綁一條共同努力往前跑這種遊戲”的話,應該就比較好理解了,共生型組織也是這樣,只有做到“共生信仰”、“顧客主義”、“技術穿透”、“無我”,才能步調一致,勇往直前!

這個物流的寒冬,真的很冷,希望我的文字能給大家帶去些許的暖意。碼字不易,打個賞錢鼓勵一下作者吧!

分析丨物流界的寒冬,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安全度過,給你6字箴言

今天的話題,你怎麼看?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

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作者-

馮銀川,85後,央企物流總監,天津大學MBA,馬拉松跑者。關注我,就是關注你自己。我一直在努力,願和你一起成長!此文為作者原創,授權轉載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