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行業遭遇「寒冬」是正常的,因爲有這麼一個規律……

2000年時,因為互聯網泡沫破裂了,以至於很多風險投資商的投資血本無歸。舉個例子,有一個做應用處理器的公司,風險投資商總共投資了大約8000萬美元,可是後來這個公司關掉了,這個公司的整個資料和知識產權就被以50萬美元的價格,很便宜地賣到了亞洲,而且有一些員工跟到了亞洲繼續工作。

國際間的技術轉移,第一是技術過去,第二是便宜取得,第三是有人過去。我們看到歷史上類似的案例時有發生,比如在1929年,當美國大蕭條的時候,蘇聯實行了國家型計劃,做得很好,當時就有全世界各地大約的10萬名工程師,為了生存到蘇聯工作,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由於經濟、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及產能擴張等諸多原因,IT產業的全球生態擴張開始了。半導體是一個景氣循環的產業,在過去,硅谷的每一次商業模式轉型,或每一次週期性低谷的時候,都以裁員來降低公司虧損,被裁的技術人員只能紛紛回到亞洲,尋找另一個春天。比如1983年有過一次低潮,低潮的結果就是裁員潮,這就造成了第一波的臺籍人員回臺創業潮。

1989年的時候,美國舊金山發生了大地震,加上波斯灣戰爭,又碰上半導體產業的低谷,很多人就從硅谷回臺灣去工作了,那個時候臺灣正在搞晶圓代工,兩邊剛好一拍即合。美國這邊半導體裁員,而臺灣這邊有新興的商業模式起來(晶圓代工),一波又一波的人就回臺灣去了,一直持續到1993年。

2000年,當信息產業化革命再一次興起的時候,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起來了,中國發布“十五”計劃,加上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很多人就回中國大陸去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和半導體企業也紛紛設立。其實,IT產業的每一次波動都與它的景氣循環和商業模式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本文摘自《戰略高地》一書。點擊下圖,馬上擁有這本揭秘硅谷、蘋果、谷歌、英特爾、三星獲利和經營的模式,由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所長、清華教授、科技公司董事長、總裁聯合推薦的書:

更多優惠,請微信關注apricotopia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