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姓亡国又家破,却在异国崛起,最终完成篡权夺位,靠的是什么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诸侯国,但是有一个诸侯国很是特别。为何特别呢?一般来说,春秋到战国的诸侯国大都是周天子所封,家族传承,就算三家分晋的时候,赵韩魏这三家虽然不是西周以来的诸侯,也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可是有一个国家很特别,明明是西周建立伊始就成立的诸侯国,但是到了战国时候,诸侯国名不变,当权的国君却变了。

这就是齐国,齐国是西周建立后就由周王分封给姜太公的封国,可是到了春秋末期,国家大权被田氏所篡权,可是呢田氏也很奇怪,他也不像三晋一样自立一个国家,而是直接篡权了齐国,这也是传说中的“田氏代齐”,这件事有时会让不熟悉历史的人很糊涂,比如明明春秋时候齐桓公这些人都姓姜,怎么到了后来田单田忌这些齐国的国姓都变成田呢?

这一姓亡国又家破,却在异国崛起,最终完成篡权夺位,靠的是什么

春秋五霸的齐桓公

说到田氏代齐,这个田氏的祖先呢,其实原本是陈国的公子,这里要注意一下,当年的公子指的是诸侯国君的儿子,所以田氏的祖先是陈国人,但是当年陈国内乱,陈国公子跑到了齐国,被齐桓公收留,当年春秋贵族之间其实是相通的,一个国家的贵族到了另外一个国家也是贵族,所以这个陈国公子陈完在齐国也得到了任用,因为古代陈田相通,所以也称为田完,后人就以田氏为姓。

这一姓亡国又家破,却在异国崛起,最终完成篡权夺位,靠的是什么

田常时期已经夺取齐国大权

田完的故国陈国后来被楚灭了,他作为陈国的有继承权的公子,等于国破家亡,只能在齐国重新发展,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不过田氏颇为卖力,到了四世的时候,就因为立功等愿意受到宠信,渐渐在齐国成为了一个大族,与齐国传统的国、高、鲍、崔、庆等大族并列,成为齐国的一大势力了,但是和其他传统大姓比起来,田氏只是新兴势力,比较弱小。此时的田氏靠了三招击垮了所有势力,最终取胜:

1:大斗出,小斗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到古代地主巧取豪夺的手段的时候,总说地主喜欢大斗进,小斗出,意思是同一个容器,大斗五升,小斗四升,在地主借给农民粮食的时候,都用小斗,在收农民粮食的时候,都用大斗,就是说借给农民四升,农民还的时候必须五升,这还不算借贷利息,你想向地主借粮就必须按这个规矩来。

而田氏是反过来的,大斗出,小斗进,等于是让利给百姓了,所以老百姓得到他的好处,纷纷投靠,不过据说田氏这个招数是用在替国家收取赋税上,实际上是损了姜氏的利益为自己寻求名气,但是不管如何,田氏靠这个招数获取了很多支持,至少是不反对。

2:挑选盟友,春秋后期,各国实际上都是国君无权,卿大夫有权,田氏在齐国毕竟一开始只是小势力,所以田氏有选择性的挑选结盟和对手,一开始他和鲍氏(鲍叔牙的后人)栾氏,合作打击庆氏,后来又联合鲍氏打击栾氏,一开始总是不冒头,让同样是外姓的鲍氏冲在前面,打击姜姓的卿大夫,等到姜姓的卿大夫被打击得差不多之后,再跳出来一举灭了所有的敌人,包括辅助姜齐的国高两姓和之前盟友的鲍氏,一家独大。

3:外交纵横:田氏代齐是很担心各国会对其进行干涉的,所以他采取两个办法,一个办法就是想方设法和各国交好,尤其是以自己田氏的名义私下里与各国尤其是强大的晋国各卿大夫交好,第二个办法就是指使国君背黑锅,比如派兵打仗,一旦打下来了,带队的贵族自然是田氏,决策的是田氏,自然要给田氏加官进爵,一旦失败了,那么都是国君的错,要求国君出面认错,总之好事都是田氏来,坏事都由姜氏背,这样姜氏的名声越来越差,从而威信扫地,为田氏代齐做好了基础。

这一姓亡国又家破,却在异国崛起,最终完成篡权夺位,靠的是什么

田齐时期也有一个齐桓公

最终,公元前391年,田氏放逐姜氏最后一任君王齐康公,正式取而代之,一个亡国公子在异国的后代篡取了国家大权,成为异国的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