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如果不發動三藩之亂,而是老實接受削藩的話,會得以善終嗎?

宋安之


吳三桂如果不發動三藩之亂,善終不是沒可能。清朝在消滅南方殘明勢力後統治已經比較穩固,三藩的存在就像三顆定時炸彈時刻威脅著清朝的統治,削藩勢在必行。




清朝在入關前後封了不少漢族降將為王,到了清聖祖玄燁執政時,漢族藩王僅剩下了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後兒子尚之信繼位)和靖南王耿精忠(後孫子耿仲明繼位)三王。三藩在各自封地擁兵自重,享有獨立的賦稅大權、地方官員還能自行任免。幾乎可以說,這是三個遊離於清朝統治之外的獨立藩國。對此情況,朝廷上下及康熙都深感擔憂,削藩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三藩所在的福建、廣東、雲南(吳三桂同時兼領貴州)都是南方財賦重省,且負山瀕海,多山的地形不利於八旗軍作戰,而瀕海又極易招來外國勢力。因此在最初的針對削藩的處置方式上,朝廷上下主要還是以招撫為主。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年過七十的平南王尚可喜奏請歸老遼東頤養天年,由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朝廷認為這是削藩的好機會,經戶、兵兩部和議政王貝勒大臣集議,認為如果尚之信擁兵留鎮廣東,跋扈難制,康熙帝遂詔令盡撤全藩。




尚可喜既去,而其子尚之信不能襲其爵繼續鎮守廣東。粵藩若撤,則閩藩、滇藩必會有所動作。可能會引發後續連鎖反應,因此康熙這是走了一招顯棋。果然得知粵藩被撤消息的平南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都深感不安,於同年七月先後上書撤兵以探知朝廷對削藩的真正意圖。經朝廷多輪會議後對撤銷三藩依然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康熙帝考慮到三藩長年居守南方遠離中樞,在地方久握重兵,遷延日久恐尾大不掉,又以為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都宿衛京師,諒吳、耿二人不能發動變亂。遂下令三藩俱撤還山海關外。


如果三藩配合,意味著削藩是兵不血刃完美得到解決,以康熙皇帝的為人,我想他並不至於會趕盡殺絕,在當時清朝對全國的統治還未完全穩定下來的情況下,殺功是極其危險的事情,更何況三藩在南方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安插了大量的親信在地方,貿然殺死這些降清明臣,可能會加重當時還盤踞在夏、金、臺的南明延平王政權抵抗到底的決心,同時又會引發漢族武裝力量的反叛。鑑於此,即便三藩撤除康熙帝也有可能保全諸王性命,使其合命受終,子孫代代襲爵享受榮華富貴。




三藩做大已成康熙心頭之患,他曾感慨說:“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因此撤藩勢在必行,這是從清朝的長遠統治出發,三藩在地方上多行不法,若長期坐視不管,久必成大患。而吳三桂之所以敢公開造反,扯起反清復明的大旗,也是因為其在地方上經營十數年,糧足兵勇,與平南王、靖南王互為表裡、互通聲氣,面對在中原剛立足不久的清朝,是具很大的希望與之一搏。因此,撤藩一旦大白於天下,吳三桂便不再遮遮掩掩,很快就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率先造起反來了。


大國布衣


活路自然是有的。

從清實錄等保留下的檔案看,康熙為妥善安置三藩及其部眾還是下了一番狠心的,拿出不少錢和遼東土地準備容納遷往遼東故土的三藩舊部,而在吳三桂假意願意撤藩後,從雲南到遼東一路破費安排下的迎送糧臺、車船、各種後勤保障看,康熙君臣也希望撤藩可以和氣生財,破費一點人力物力,換一個江山穩固和你好我好。三藩一旦撤藩歸遼東,就不再擁有可以造反的地利、人和,只剩下基本部眾,名為回到原籍,實則早已人地生疏,關外漢人不得輕易出關,四周都是忠於清廷的旗人和索倫部眾,加上當時當地經濟尚未發達,地廣人稀,吳三桂就算想反也折騰不大,甚至逃跑都只能往北試試能不能逃到毛熊的據點去。

吳三桂長子已招為額附,封為重臣,如果安心做一個太平王公,或者索性去北京,弄個大宅子頤養天年並不太難,當然,康熙外表寬容實則睚眥必報,但吳三桂在造反前並無直接得罪過他,就算被秋後算賬,應該也不會太過分,最多沒了王爵的世襲罔替,但除了蒙古王公和鐵帽子王,實際上誰也沒有,孔友德沒反吧?也沒聽說給他找個養子承襲定南王的爵位對吧?

史實上三藩中最恭順的是尚可喜,雖然尚之信造反導致平南王爵被取消,但取消的是這個爵位承襲系統,已死且始終未叛的尚可喜非但未追奪爵位,還多次被贈恤,尚可喜子弟中未直接捲入尚之信謀反的也大多未受或少受牽連,甚至尚的部署也被就地改編為上三旗漢軍八旗駐防,當然,關鍵時刻拆臺的尚之信被秋後算賬得很慘,這也恰表明前面提到的康熙睚眥必報,外寬實緊的特點,但同樣表明倘吳三桂順從撤藩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前提是以後低調做寓公不去搗亂礙眼。

問題恰在於吳三桂就不是這麼個安心當太平紳士的主兒,加上年事已高,覺得再不奮發一下就不會有下一個機會,一旦撤藩,多年苦心積累的地盤、財富(不是指私財而是指府庫錢糧)、人馬、班底,就將隨之化為泡影,可以說撤藩令下,他反彈是必然的(造反倒未必一定是),所以悲劇也是必然的。


陶短房


很遺憾,根據歷史經驗不會。

韓信開始是一字並肩王楚王,然後是淮陰侯。然後就是死。這是同族。岳飛交出兵權死。

常遇春,藍玉,周亞夫,竇嬰交出兵權死。

如果吳三桂要想保住吳家富貴只有一個方法,接受消藩以後,在遷徙過程中,因身體不適,暴斃而亡。

吳家永享富貴。

如果不死,先是遷移,然後消去兵權。即便這樣,在皇帝眼裡,你還有號召力,招你入京,然後死。中國非常善於斬草除根。

最近聽說了楊紫演的那部玄幻局叫“香”什麼的?沒看,但聽了劇情簡介,我非常欣賞篡位的那哥們。開始王位不屬於他,但太子兄弟惦記他老婆時,意味著必須篡位了。否則人家上位後,佔他老婆,殺他人。他什麼都得不到。只能篡位了。成功靠上位成功,老婆才保得住。失敗不過是原來結局而已。

好像最後得到王位,失去老婆。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yyyysssswwww


先對比兩個案例:

第一個是蜀漢後主劉禪,此公天賦異稟,樂不思蜀,投降後過的很不錯,還省去了文山會海,案牘勞形,西晉泰始七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

第二個是南唐後主李煜,此君文采蓋世,幾許離愁,投降後過的很不如意,失去人身自由不說,老婆還被人睡,太平興國三年七月七日,李煜被趙光義毒死,享年41歲。

相同的做法,不同的結局!

康熙自上而下裁撤三藩,吳三桂以臣子的身份解甲歸田,於情於理,都比以上兩位亡國之君來的要安全。

但這不代表康熙不會殺吳三桂!

山陝總督王輔臣在吳三桂叛亂後首鼠兩端,雖最終歸順清廷,但依然擔驚受怕,唯恐康熙秋後算賬,不得已一杯毒酒上路,即便如此,康熙還是把他的兒子王吉貞革職。

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先是隨三藩叛亂,後又歸順朝廷,三藩被平定後,康熙以他為人殘暴跋扈、反覆無常為藉口,逼迫他自盡。

可見,天威難測,今天說的好好的,改天就會翻臉。

尤其是康熙,是個十分記仇的主,不但對外人,對自己兒子也是如此。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康熙自言:已經忍了二十年。所為何事?原來當年16歲的太子見到父親生病,沒有表現出很悲傷的樣子。

16歲的小孩,又是親生兒子,尚記得一清二楚,吳三桂盤踞雲南多年,要糧要錢,搞的康熙捉襟見肘,縱然歸降,哪天想起來給個小鞋穿穿也屬正常。

況且吳三桂一旦撤藩,那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後世的年羹堯就是個例子,被貶為杭州將軍後,短短几個月,朝廷議政大臣就給他開列92款大罪,殺十遍都夠了!

比起我們這些後輩文人,官宦世家的吳三桂對帝王心術太瞭解了,這也是為什麼遲遲不下決心的原因,一則他年老體衰,縱然大業可成,也無福消受,何必冒此大險,臨老入花叢。

二來實力有限,雲貴地區雖然住的舒服,但山高路遠,人口稀少,一旦開戰,是輸是贏沒有把握,贏了還好,輸了就是誅九族的大罪,自己天年將近,可也要為兒孫著想,尤其是世子吳應熊,在北京做著人質,造反就相當於把兒子送上斷頭臺,代價太大。

當然,康熙為了撤藩,確實做了不少準備,比如車馬錢糧,都有計劃,如果吳三桂真心撤藩,短期內當不會有問題, 但時間一長,或者有什麼意外發生,是否還能安然度過,誰也不知道。



日慕鄉關



清朝是歷史上很少殺功臣的一個朝代,頂多是免職或者發配,即便是雍正皇帝殺年羹堯也是一級級的給他降官,希望他能反省,但是年羹堯自尋死路沒辦法。

相對於官員,清朝皇帝對皇子的要求就嚴格的多,這也就是整個大清期間,並沒有出現太昏聵的皇帝。

吳三桂如果接受消藩,一定會得以善終。因為畢竟大清入關,吳三桂首功一件,並且在隨後南下的戰爭中更是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大清的江山有一半是他吳三桂打下來的。

可惜吳三桂貪慕權位,以自己私利綁架民族大義,雖舉反清復明的大旗,但是民間響應者寥寥,後自稱皇帝更顯露出他內心的私慾。所以他的失敗是註定的。


木頭演義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1673年12月21日,吳三桂在雲南昆明打響了武裝反抗清朝的最後一槍,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是吳三桂軍事生涯中的最後一抹輝煌,在人生的遲暮之年,吳三桂依然寶刀未老,為了自己的利益毅然炒掉了自己的老闆,其精神可歌可泣,是值得所有軍閥學習的好榜樣。

那那麼半個身子都入土的吳三桂,為什麼要選擇武裝叛亂呢?難道康熙和吳三桂就不能各退一步,吳三桂主動交權,康熙讓其得到善終嗎?

靜夜史認為:還真不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吳三桂坐地起價

吳三桂最可悲的地方在於:明明是個白菜,卻非要賣出白粉的價格。明明是個四五十歲的剩女,非要像20歲的小姑娘一樣索要高彩禮。

這種情況和多爾袞談判時如是,和康熙談判時亦如是。

這就非常尷尬了,因為擺不清自己位置的人,是非常可悲的。

在1644年崇禎自縊,明朝滅亡後。吳三桂成為夾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的孤軍。此時的吳三桂既無地盤,又無糧餉,沒有實力和李自成多爾袞玩三國殺。

然而吳三桂就是有這樣的勇氣和自信,和多爾袞談判時,儼然一副中原之主的模樣。在向多爾袞借兵時,吳三桂甚至在求救信中對多爾袞許諾割讓黃河以北的土地對清朝表示感謝。

而多爾袞就坡下驢,在幫助吳三桂擊敗李自成後,迅速攻佔北京成為中原之主,命令吳三桂繼續追擊李自成。

就這樣,自以為是鑽石的吳三桂一下子成了青銅,成了清朝的走狗和馬前卒。

不過多爾袞這一記響亮的耳光並沒有讓吳三桂從幻夢中醒來。等到清朝平定天下,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刻,吳三桂還認為自己對清朝而言不可或缺。

可惜,清朝就和大多數只喜歡20歲的少女一樣,對吳三桂這樣的老剩女早已經沒有了任何耐心。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吳三桂始終認為自己物超所值,這注定康熙和吳三桂之間無法達成默契。

因為吳三桂要的,和康熙能給的相差太多,所以武裝對抗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2、吳三桂騎虎難下

吳三桂早期的成功和三藩之亂的掀起,充分說明吳三桂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吳三桂戎馬一生的過程中,他的身邊逐漸形成了龐大的勢力,他們之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吳三桂金盆洗手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了賊船,就很難下去了。

在清朝平定天下的過程中,除平西王吳三桂外,還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們作為明朝的降將,是典型的利益共同體。

而吳三桂的勢力又是最強的。清朝初期邊疆不穩,朝廷准許吳三桂鎮守雲貴,給予吳三桂相當大的權力。而吳三桂也充分利用這些權力,建立了自己的官僚選拔系統,號稱西選。

西選官員深受吳三桂的提拔,分佈在全國各地,全國水路要衝和各省提鎮都有吳三桂的心腹,形成了龐大的官僚集團。

這一官僚集團是吳三桂為自己的榮華富貴進行的謀篇佈局,而這些人的富貴甚至身家性命又寄託在吳三桂身上。

所以吳三桂不能走,就算吳三桂願意放棄所有權利,主動接受削藩的結局,利益集團的其他成員也不會答應。

很多人說康熙削藩是操之過急,是缺乏穩重考慮的表現。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武力解決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吳三桂之後還有吳應熊,吳應熊之後還有吳世璠,這種割據勢力拖得越久,隱患越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當時的情況是親政後的康熙帝已決意撤藩 。他這樣做亦有苦衷:既有忌憚三藩手握重兵、尾大不掉方面的顧慮,又有統一政令、減輕朝廷財政負擔方面的考量,而且他撤藩的決心是相當堅定的。即使吳三桂不鋌而走險,發動“三藩之亂”,以康熙堅毅的個性,以及吳三桂桀驁不馴、生性反覆的特點,他也是很難得以善終的。對擁兵自重、割據雲、貴的平西王吳三桂來說,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致淪為砧板一塊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他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除此之外別無他路可走。

由於吳三桂極其賣力地擊滅了李自成的農民軍餘部,還一路窮追不捨,率軍進入緬甸追剿南明殘渣餘孽,最後誅殺南明永曆帝,徹底消滅了南明最後殘餘勢力,為清廷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親王,除統率雲南外,還兼管貴州。

彼時,雲、貴兩省的財賦兵馬以及官員任免之大事,全由平西王吳三桂一人獨斷專行,吏部、兵部、戶部都無權過問。

這時天下已經粗定,清廷派出四處征伐的軍隊已經紛紛奉命班師回京,只有福建、廣東、雲貴等地方除外。原來明降將耿仲明對大清立有大功,被封靖南王,鎮守福建;尚可喜亦積功被封平南王,鎮守廣東。這三個藩王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實力最為雄厚,麾下兵多將廣,財雄勢大。

康熙登基後,在孝莊皇太后的鼎力支持下,雖然年紀小,但聰察英明,行事果決,因此極得人心。他親政後,計除悍臣鰲拜,恢復內閣制度,並下令為那些被鰲拜殺害的諸王大臣平反昭雪, 還立即叫停了極不得人心的圈地惡政。同時他一改滿清歧視漢人的積弊 ,實行滿漢官員同一品級,以攫拔能力出眾的漢官,並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同時,他也開始為政令暢通無阻、減輕朝廷沉重的財政負擔而開始考慮撤藩。這時福建的耿仲明和廣東的尚可喜加起來大約有十幾萬人馬,而云貴的吳三桂麾下兵力則有二十萬左右,三藩養軍的費用由朝廷出,每年所需的軍餉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僅從財政上看,朝廷已不堪重負。此時恰好平南王尚可喜因為兒子尚之信不孝,與兒子關係緊張,主動上書請求康熙撤銷他的藩封,恩准他解甲歸田,回遼東故里養老。

此舉正中康熙下懷,他立即批准了尚可喜的奏請。尚可喜被撤除平南王藩封,給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其父耿仲明已死,由他襲爵)出了個大大的難題。兩人迫不得已,只好上奏自請撤藩,其實兩人內心萬般不甘,主動請辭也屬言不由衷。

吳三桂為清廷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他兵強馬壯,權傾朝野,雲貴兩省猶如吳家禁臠,是不折不扣的獨立王國。

原先南明永曆帝在昆明五華山修築的舊皇宮,已被修葺一新,成了平西王府,而且不斷大興土木,擴建增修。明國公沐天波的七萬畝田莊,也被吳三桂霸佔。吳三桂嗜色如命,生性風流,除大老婆張氏、寵妾陳圓圓外,還有四面觀音、八面觀音等妾室若干,他還派人在兩省大張旗鼓的採買秀女,後宮佳麗不下千人,儼然已是一代帝王。

吳三桂手下有吳應麒、夏國相、胡國柱、馬寶、吳國貴、王屏藩等百名悍將,精兵二十萬,多年蒐括、聚斂的財富堆積如山。他怎肯捨棄眼前這浴血打拼而博取的榮華富貴與烜赫權勢呢,回遼東老家做個無職無權的退休老頭呢?

因此,他上疏請辭只是做做樣子,順便試探下康熙帝的底線,他狂妄地認為,朝廷不敢真的撤除自己的藩封,小皇帝立足未穩且見識不多,當年跟隨多爾袞入關橫掃群雄的驍將基本已經凋零殆盡,環顧朝廷上下,還有誰可與我平西王的二十萬鐵血雄師對抗、較量?

吳三桂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少年天子康熙的能量。康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做出決策:“藩鎮久握重兵,猶如人體養癰,若不及早除去,何以善後”?於是他順坡下驢,正式下詔撤藩。

吳三桂見弄假成真,怎肯失去既得利益,便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於鬧市中將雲南巡撫朱國治斬殺,自稱大明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並蓄髮易服,恢復明朝衣冠,軍旗皆用白色,聲稱奉明思宗崇禎帝三太子于軍中,豎起為明覆仇的大旗,併發布檄文,號召天下,共舉義旗,共擊滿清。

吳三桂率先舉兵叛亂,尚之信、耿精忠等聞風相繼起兵響應,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共打了九年,史稱“三藩之亂”。戰事初起時,吳三桂搶得先機,他以雲貴為其大後方,派麾下猛將王藩屏由貴州攻四川,吳軍主力則傾巢而出,由貴州攻取湖南,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許多重鎮。

吳軍攻勢兇猛,清軍將領有的棄城而逃,有的畏懼不敢出戰,有的乾脆投降,短短半年間,雲、貴、川、湘、桂五省全被三桂佔據,加上福建也宣佈叛清,眼看南方大部都要被叛軍的鐵蹄踐踏了。康熙震驚之餘,急忙調兵遣將南下鎮壓。吳、清雙方大軍對峙於荊州、襄陽、武昌、宜昌一線。清將畏懼吳軍兵威,不敢渡長江發起主動進攻,只是據險自守。

此時,有幕僚向吳三桂建議,應該乘勢揮軍渡江,全力進擊那些互不統屬、互不聯繫、各自據城自守一地的清軍,必能直搗帝都,大獲全勝。還有明白人建議他率大軍東下,取金陵(南京),掌控運河,截斷漕運,斷絕清軍糧餉,進可攻,退可守,掌握戰爭主動權,再相機全取天下,恢復漢家江山。只可惜吳三桂梟雄本色,胸無大志,又顧慮在京城做人質的愛子吳應熊的性命安危,首鼠兩端,患得患失,更幻想清廷會跟他議和,沒有采納這正確建議,他只是派兵攻取了江西、陝西等地而已 ,貽誤了絕佳戰機。

康熙十三年(1674),康熙帝聽說吳三桂在取得節節勝利後將重兵佈防在湖南嶽州,既不乘勝北上,也不揮師東進,大有據守雲、貴、川、湘、贛等地與朝廷講和的意圖。 為表示堅決平叛的決心,康熙下令將關押在獄中的三桂子吳應熊和孫吳世霖處死。吳三桂聞報,既悲慟又驚奇,連連哀嘆道:“玄燁少年,竟敢這樣做?事決矣”!

此時的他這才下決心徹底與清廷決裂並血戰到底。而此時,清軍已從最初的猝不及防、手忙腳亂中恢復過來,而且蒙古察哈爾部的叛亂已被迅速平定,北京已無後顧之憂。北方局勢安定,戰局開始悄然起了變化。吳三桂因自己的猶豫已失去了機會,最終再也沒有獲得飲馬長江、窺視中原的絕好戰機了 。康熙大量起用漢臣漢將,他運籌帷幄,調度有方,清軍轉守為攻,吳三桂的兵勢卻一天天走下坡路了。 十七年(1678),清軍發起全線反攻,相繼收復瀏陽、平江等重鎮,吳三桂的水師大將林興珠見勢不妙,在湘潭率水軍集體投降了清廷。

此時的吳三桂,年紀已經六十七歲,又患了重病,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見兵事屢屢受挫,自己恐怕已來日無多,便在這年(1678)三月二十三日匆匆在衡州(今衡陽)登基稱帝,宣佈改衡州為定天府,國號為周,定年號昭武,並大封文武百官,也算好好地過了一把皇帝癮。

吳三桂本為明朝叛將,他勾引清軍入關,後來又親手絞死了舊主永曆帝,他被迫起兵反清後又宣稱為明覆仇,恢復漢家江山,如此背信棄義、隨勢搖擺依附之人,天下的漢族文人士子誰又信他?當病入膏肓的吳三桂身穿黃袍,接受百官的朝賀後,有些無趣的下詔取消了“恢復大明”的口號。

吳三桂建周稱帝,終於暴露了他的勃勃野心和搖擺反覆的本性,因而更失人心,許多將士都不願聽其號令,甚至公開反對他。不久,這位“周朝”“昭武皇帝”的國土只剩雲、貴兩省和川、湘、桂三省之一部分了,和他舉兵反叛的第一年比,已經被清軍復奪回福建、廣東、陝西三省全部以及江西、湖南之大部,四川、廣西的部分州縣也被清軍收復。這年八月,吳三桂在憂急中病死於衡州,他只做了五個月的皇帝。

吳三桂死後,由他的另一個孫子吳世璠繼位,他率殘軍繼續負隅頑抗。

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大舉進攻,大敗吳軍,收復了貴州全省。十月,清軍進入雲南,並一舉攻克吳軍老巢昆明,吳世璠身穿帝王衣冠面向南方(意思是心向南明永曆帝?)服毒自盡,清軍將領將其首級裝在鹽匣子裡呈送北京。接著,下令誅滅吳氏三族,並把吳三桂的墳扒開,開棺戮屍。一代梟雄吳三桂一生見風使舵,投機取巧,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的悲催下場。

在清朝靠武力建立對全中國的統治過程中,吳三桂是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焦點人物,他先以獻關降清而聲名狼藉,後又以叛清自立而兵敗身亡。不過客觀的說,以他反覆無常的性格和康熙強勢堅毅、咄咄逼人的秉性,假使他當初主動撤藩、不發動“三藩之亂”的話,恐怕也很難得以善終。對於不願放棄兵權與既得利益的吳三桂來說,除了舉兵反叛外,他沒有別的選擇。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康熙皇帝撤藩,這樣的事在每一個朝代都會發生,因為那是加強皇權的主要方式。

三藩是不可能永遠存在的,在清朝,即使是清朝的同姓王,也大多都沒有實權,且基本上全部被侷限在京城之內。而手握重權的藩王,更何況是異姓王,自然也就更不可能存在了。

三藩必撤,這個在清朝前期的朝堂上下,基本上是一個共識。康熙皇帝撤銷三藩,就是要將三藩的權力收回,將三藩統轄的地方全部歸置於朝廷的統一控制之下。

而作為交換,朝廷在收取了藩王的封地、權力以後,會在遼東或京城安置藩王,使藩王世代享受榮華富貴,只是再也沒有了一方諸侯的權柄。

對於吳三桂而言,吳三桂為清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且吳三桂本人野心也較大,自然不願意輕鬆地交出權力。藩王唯有實力,才是最安全的,沒有了實力,什麼都不是。因為一個曾經封疆的異性王爺,是不可能長久被朝廷信任的,即便沒有了大權,也很難不被朝廷忌憚。

因此,朝廷要削藩,吳三桂反叛,其實是唯一出路。反叛的結果,還有成功和失敗可以選擇,而老實接受削藩,最終的結果可能只有慘烈收場。

實際上,康熙皇帝也是歷史上一個權術很高的帝王。吳三桂就算不起兵反抗,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只不過是多享受幾年的榮華而已。在三藩之中,吳三桂與清朝的淵源遠不如另外兩藩與清朝的淵源深,吳三桂的威脅也比另外兩藩大。就算吳三桂主動接受削藩,由於眾多的門生故將遍地,對於清朝而言,其威脅性還是很大的。更何況,清初的朝廷,各方勢力風雲變幻暗流湧動,沒有了封地、權力的吳三桂,還真的難以得到善終。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劇,在歷史上從來不缺乏,清朝尤甚。


蘇綻


當初吳三桂飲馬長江的時候,如果能少一些雜念,多一些果斷的話,說不定就改寫歷史了。吳三桂如果不反,而是老老實實的接受撤蕃,個人覺得還是能夠終老的。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 吳三桂的戰功在清朝的漢將中是屈指可數的。

公元1645年,吳三桂正式表明立場,投降大清。之前只是借大清的力量對付李自成,報私仇。1647年,清政府調吳三桂入關,吳三桂為了向清政府獻忠,開始對關內的反清勢力大肆清剿,剿滅了大部分的反清義軍,其中包括很多朱明後裔。

也就是在這一年,吳三桂徹底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公元1651年,吳三桂奉命入川,攻打張獻忠殘部,先後平定重慶和成都。公元1657年,吳三桂南征雲貴,把南明最後一個明朝政權徹底剿滅。公元1659年,吳三桂拿下雲南,從此坐鎮雲南,總管雲南軍政大權。有這種戰功的將軍,只要不造反,不篡權,在歷朝歷代大多數是能頤養天年的。

第二, 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並沒有殺吳三桂的心。

如果吳三桂能帶頭撤蕃的話,耿精忠和尚之信是沒有實力和膽量獨自造反的,更不用說王輔臣和京城的偽朱三太子了。正是因為吳三桂這位“實力派的大咖”打響了第一槍,正面硬抗朝廷主力大軍,其他的藩王和勢力才敢渾水摸魚的“曾熱度”。所以,吳三桂能帶頭撤蕃的話,在孝莊和康熙眼中,不但無罪,反而又是大功一件。

但是,任何皇帝都不允許有吳三桂這種擁兵自重的將軍的,都會忌憚吳三桂這種統兵能力,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發生,估計吳三桂的後半生,雖然能安享晚年,但絕對不會再手握實權了。

第三, 如果吳三桂能順從朝廷撤蕃決意的話,他不但是清朝開國戰功顯赫的將軍,還成為了為君分憂的忠臣。

為了解除皇帝和朝廷的後顧之憂,而放棄自己手握重兵的實權,這是什麼樣的心胸和忠誠?以孝莊和康熙的精明會殺他?會落下一個弒殺忠臣名將的千古罵名?

以上都是個人看法,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吳三桂的反覆無常,讓他留下了“腦後反骨”的惡名。同時也在康熙“千古一帝”的美名填上了濃重的一筆。畢竟,在三藩之亂中,大清王朝曾短暫的失去過半壁江山,而憑藉少年天子的英明神武,重新收復河山,為大清兩百年的基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平定三番之亂的功績也為康熙死後廟號稱之為“祖”增加了不少籌碼。

自古成王敗寇,戰敗的吳三桂只能成為反覆無常的反面人物,甚至成為了“漢奸”的代名詞。只為後世留下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悲情故事做為談資,他在大清建國初期立下的戰功,隨著三番之亂的戰敗全部都被掩蓋了。歸根結底還是那四個字——成王敗寇。


無筆史官


個人認為,吳三桂接受削藩,起碼他個人是有活路的,能夠得以善終,但他的兒孫和親信肯定會受到某種程度的清算。

清軍入關之後,吳三桂率領自己的人馬跟隨阿濟格追討李自成,事後回到了錦州,部下的人馬和家眷分佈在寧遠、錦州、中右、中後、中前、前屯等地。一直到順治五年,吳三桂率軍離開這裡,進軍陝西、四川、雲南。

康熙十二年準備撤藩,計劃是讓吳三桂的人馬依然回到寧、錦這一帶。

我們可以參看平南王尚可喜的撤藩方案,尚可喜父子和所屬的家屬、家丁等,全部遷回遼東。尚可喜父子交出兵權,麾下的左右兩營將士留在廣東,由廣東提督管轄。

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方案不太一樣,靖南王和屬下的十五佐領的官兵、家眷,全部撤出福建。吳三桂應該也是參照這種方案。

如果方案能夠順利執行,吳三桂的人馬回到寧錦一帶,夾在盛京和山海關之間,兩邊都受到監視,除了老老實實聽命,其實很難有所作為。

康熙皇帝首先要把三藩放到可以控制的地區,最終像尚可喜的模式,切割掉軍權。所以,吳三桂和耿精忠的軍隊會被逐步分拆,這其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

如果吳三桂全部選擇忍受,他是可以得到善終的。畢竟,時間在年輕的康熙皇帝一邊,他可以一邊穩固雲南的局面,置換那裡的將領和官員,一邊分解吳三桂的軍隊,這些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在操作這一切的同時,康熙皇帝可以從容等待吳三桂老死,花費最小的代價,除去這一塊心病。

到那時,一切準備就緒,才是開始清算的時刻,許多罪證會冒出來。吳三桂的兒孫能夠保住性命就不錯了,他的侄子、女婿和親信們肯定要倒黴。這些人才是撤藩影響最大的人群,他們也看清了這一點,所以在起兵的問題上最為積極,從某種意義上說,吳三桂起兵,是受了他們裹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