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在中央军队瓦解后保持中央政府权威的?

崔雨锴


这个问题是清史的根本问题,触及了历史视野的边界,必须结合整个世界史才能梳理清楚。试解答如下:

一,攘夷派的支撑作用

从《道光实录》可以看到,第一批崛起的汉族技术官僚如陶澍、林则徐、邓廷桢等,在对外问题上比皇室更加强硬。遗老所著的《清史稿》也采纳这个看法,在道光本纪中引用了陶澍、林则徐对英吉利商船违规驶入宁波附近的事件主张严惩,而道光帝痛斥二人「启衅」的记录。

这条记录显示,汉族技术官僚在对待西洋人问题上有更强烈的攘夷立场。这个线索发展下去,终于在咸丰朝形成了满人亲贵和汉人士大夫的【攘夷】共识:以咸丰帝为首,肃顺为中枢,王闿运、郭嵩焘为幕府,曾、左、彭、胡等为外臣的攘夷政策集团。这个攘夷派认为太平天国也是西方夷狄的变种,倡言「三千年名教未有之变局」,主张在对外强硬的同时,首先全力剿灭太平天国的内夷。

汉人士大夫以陶澍、林则徐等为代表,是道光才真正崛起的技术官僚集团。他们的基本思想被后世称为【道咸新学】,是一种儒家经学结合西方进化论观念等融合而成的「自强攘夷」之学,著名的口号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因此,在清朝遭逢必死之运的时候,原先作为降虏的汉族士大夫,忽然转而支持清朝,这与后来底层的「扶清灭洋」如出一辙。因此题主的问题得到了一半解释。

二,辛酉政变后的外力支撑

上述的攘夷派终于在巴夏礼事件中受到严重挫败。《咸丰实录》有大量记录,显示英国人的咄咄逼人已经让咸丰帝情绪失控,他在上谕中反复说要严厉惩罚英国使团,甚至要处以极刑,说这批夷狄最可恨,等等。这种接近狂热的仇外氛围终于酿成重大外交事故。咸丰帝被迫逃亡热河,随后病死。

西太后和恭亲王等人迅速稳定局势,然后对肃顺等人痛下杀手,又发布上谕说这批大臣处置乖方,致使「失信于各国」。总理衙门王大臣等与洋人重归于好,等等。这显示,西太后与洋人达成了新一轮共识,以粉碎攘夷派为代价,西方人愿意支持西太后和恭亲王掌权。洋人随后就改变了对太平天国的中立观望态度,开始实质介入平乱战争。

攘夷派自此受到西太后的打压和控制,作为攘夷派最大的核心资产,湘军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平乱,被严格监控起来。西太后同时扶持淮军,以制衡攘夷派的湘军。

所以,西方人也支持清朝。这就构成了第二个支撑。这点相当关键,可以说,西方人选择了西太后为代表的西化派,其他势力就全部落入下风了。

综上两点,清朝在失去军队支柱之后,仍然有足够的权威。


历史咖啡


所谓清朝的“中央军队”,应是指八旗军和绿营兵。所谓的“瓦解”,应是指太平天国起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收拾了八旗和绿营。

而这个时间段,就是慈禧初掌朝政。

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就靠慈禧的一人之力。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慈禧当作一个负面人物口诛笔伐,却很少有人会理智去想想:如果慈禧真的一无是处,她如何能够控制大清政权数十年之久?

所谓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慈禧更是如此。


作为一个寡妇,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慈禧的情商、权谋、领导艺术都有非常值得称道之处。

大胆用人。曾胡左李张袁这一批汉人重臣,基本上都是慈禧用起来的,并且用的很大胆,曾国藩一度授权节制长江流域数省军务。大领导最重要的就是魄力,慈禧的这种魄力,即使男人也很难做到。

以情感人。慈禧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大打感情牌,博取同情。当她地位巩固之后,也一样很重感情,譬如对李鸿章,甲午战争那么大的事,都没有杀李鸿章,这个也很难得。

权谋驭人。充分利用了满汉矛盾,汉臣之间的矛盾,防止一家独大。为了平衡曾国藩,她会刻意扶持左宗棠,沈葆桢等人。

搞权谋的人,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慈禧,她绝对是你们的好老师。


风谈天下


事实上,自打太平天国之后,清廷所谓的权威,仅仅是表面上的了。

举个例子。据史书记载,慈禧决策大事时,特别看重封疆大吏的意见。这固然是因为那些大吏们老成谋国,但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慈禧不太敢与这些人的意见向左。

慈禧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能够顺其意,而得其忠。

太平天国被扑灭之初,慈禧的聪明就开始表露无遗了。按照规矩,曾国藩湘军的所有开销,都是要上报户部核查的。可是,打了这么些年仗,花钱如流水,谁会天天记账啊。这完全是一笔糊涂账啊。真要较起真儿来,曾国藩有五个脑袋都不够用。

可是慈禧大手一挥,一切从简,特殊时期特殊办法,不用报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曾国藩因此大受感动,立即解散了湘军。

这才有了曾国荃等湘军将领把南京缴获的财宝一大车一大车地运回湖南老家。对此,你以为慈禧真的不知道吗?只是她懂得人情世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之后,南方的总督、巡抚,几乎全都落入湘军一系的手中。要知道,在此之前,总督一职可是轻易不会授予汉臣的。慈禧为何如此慷慨呢?

其实不是她慷慨,而是她懂得大势,然后顺势而为。

曾国藩最有实力时,她就一切仰仗曾国藩;曾国藩不行了,她又重用李鸿章;李鸿章死了,袁世凯成了汉臣中的头牌,慈禧又重用袁世凯。

慈禧总能抱住最粗的那根大腿。看起来,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其实她心里明白,那是因为她吸纳了大腿们的建议,然后变成了自己的主意。

后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一边逃跑,一边发出让各地进京勤王的谕旨。这时候,封建大吏们的意见和她不同了,于是,便有了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封疆大吏的“恕不奉诏”。

这件事,深刻地戳穿了所谓的清廷权威。更耐人寻味的是,慈禧对此并未有任何追究。

慈禧死后,载沣等小王爷意气风发,觉得必须展现清廷的权威了。于是,袁世凯被罢免;张之洞被羞辱;汉臣们全都靠边站。

结果呢?仅仅3年后,清朝便亡了。


趣谈秘史


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以下都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每次读到晚清历史,我也很纳闷。为何晚清武装那么弱,慈禧那么昏庸,竟然还能维持几十年!?

首先,汉族大臣们的愚忠!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就倡导汉文化,尤其是儒家忠君思想。从康熙开始,明朝那些降清的明朝官员,很多被列入“二臣传”!从思想上教导汉族大臣们,小心背信弃义是要臭名远扬的。

其次,李鸿章,曾国藩这样的汉族大臣,没有反抗的名头和旗号。你要推翻一个朝代,肯定要喊个口号。比如,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比如,朱三太子的反清复明!你没有名头,肯定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就算是汉族大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之间也有矛盾。也起到了相互制约。

还有,一般权贵大臣们,在京城都有家属,也就是“人质”。起义的成本很大,一不小心就会灭九族,遗臭万年。例如,吴三桂!臭死了!


勇战王聊历史


要回答为什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直属的军队力量基本瓦解,王朝武力几乎完全依靠以汉族地方团练为基础的湘军,淮军,楚军以及各地练军的环境下,面对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地方实力派还能保持中央政府权威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哪些王朝是因为中央政府权威丧失殆尽,造成地方割据而灭亡的。东汉,唐朝,南明 。

相比这些王朝,清朝十分幸运的一点就是,地方实力派都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而不是武将和勋贵。科举出身的文官,天生对于中央政府和皇权有些敬畏之心。就算再不满,也不会想到造反。


用户53474882556


李鸿章曾国藩等汉人官员在晚清并非严格的军阀,他们确实开了晚清私兵的先河。但是从一开始,他们编练的军队便受到朝廷严格的控制。

以曾国藩的湘军为例,湘军的作战范围是被严格限制的,虽然后期有所放开,但是权限一直受到限制。当时围攻太平天国,并不只有湘军,在湘军的背后还有大量的八旗和绿营,虽然战斗力不怎样,但是威慑力还是在的。

另外为了防止曾国藩独大,清廷还授权李鸿章,让李鸿章组织了淮军,淮军和湘军互不统属,而且互相牵制。另外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盛极一时的湘军就遭到了大量裁撤。

之后为了制衡李鸿章,左宗棠的楚军又起来了,楚军的一大战功就是收复了新疆。而左宗棠跟李鸿章又是不对付的。

另外这些官员本身都不是武职,依然是文官,他们的出身也都是文人出身,满脑子的忠君爱国思想,跟后世的军阀还是差了不少。

而且慈禧太后是个权谋高手,晚清几十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她的权威在维系着中央的权威。


迷蝶梦文史社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清朝的主力部队遭到至命打击,不得不充许各地方招幕兵马,这样就形成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地方武装,其中最大的两支,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支军队的命运就能明白清政府为什么能控制局势,保持权威的。

先看湘军,在攻陷太平天国南京的第二天,作为湘军统率的曾国藩,就主动提出裁撤湘军,作为清庭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当然求之不得,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再看淮军,在灭亡太平天国以后,淮军控制着安徽,湖北,山东等地。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这支军队的控制,直接调李鸿章进京,担任直隶总督,通过控制李鸿章控制军队。逐步实现了对淮军的收编。通过解散湘军,收编淮军,并补充进新鲜血液,清政府实际上实现了对中央军队的重建,从而掌握了兵权,以而拥有了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权与绝对的权威。


姚武Yw


首先,那些武装虽然是以私人名义建立的,但军队的补给、装备补充等均由朝廷负担,即使部分时候因事情紧急而由地方负担,但很快也都收回了,所以那些武装并非私人武装。

其次,虽然很多军队看起来是某个人建立起来的,但创始人很快就因各种升迁被调离,他们并不能实质性地掌控军队。举个例子,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在他被勒令回家休养后就开始离心离德了,那才几年时间啊!后来能够继续统御,不是因为他袁世凯个人手段和能力如何,是军头们知道跟着袁大头能够很快飞黄腾达,有奔头。而后来到顶峰后,一旦老袁犯错,他们就很快抛弃了老袁。

第三,当时无论是哪个人,都没有足够的权威去形成改天换地的局面。若说汉人厉害,那北方还有僧格林沁呢(不要以为僧格林沁个人能力如何就如何,他是当时满蒙人士在军事上的代表人物,况且他军事能力也是不赖的)。若说曾国藩厉害,那李鸿章和左宗棠首先就敢不认。这和后来袁大头成为了社会制度变革的公约数完全不同。


成孝良


其实清朝中央权力的式微,从嘉道年间便有端倪。那时,诞生了一批提倡经世致用的地方大员,诸如林则徐、陶樹、贺长龄等,他们经由亲属、联姻以及同学、同乡、同年等关系形成了汉人高层的第一代利益集团。虽然他们暂时没能力去动摇清廷中央权力,但他们提倡经世致用,在地方着实做出了一番政绩,这已经令早已腐朽的满族高层难以企及。

加之清中期以后地方的安全愈发恶劣,盗匪遍地,灾难频发,八旗、绿营一方面没有义务去维护地方,尤其是乡村的安全,另一方面,他们战斗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攻打盗匪也难以应对。所以自县以下,汉族士绅以宗族和地方为单位结成小型团练以自保,清廷中央权力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正是中央权力失控的有力体现。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首的汉人高层第二代利益集团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在此过程中他们学习西方先进武器来武装军队,建立了湘、淮、楚等军阀势力,清廷灭亡,汉族势力接棒进入了倒计时。

但慈禧太后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她玩权力的水平远远超出了咸丰帝,所以她联合恭王打破了咸丰帝生前的权力部署

。对这些主政一方的汉族势力,慈禧一方面大胆任用,并利用他们推进洋务运动,寻求自强之道,积极融入西方主流秩序。通过洋务运动,清王朝利用西方技术捍卫传统文明,实际上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输血,内忧外患也渐轻,与俄国和法国的两次边境摩擦均不落下风,就是明证。



而另一方面,慈禧也在随时利用这几股汉族势力之间的内斗去完成制衡,保证清廷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这些势力主要包括湘系、淮系、楚系和清流党。在曾国藩死后,湘系没落,而慈禧刻意扶植李鸿章的淮系去打击湘系。李鸿章后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坐拥淮军和北洋舰队。慈禧在对内对外战争中一直倚仗他,但又利用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人去加以制衡。与此同时,对于李、左、张等势力,慈禧又借助翁同龢等清流去加以监督和制衡,使其办事处处掣肘,始终要向她低头。

另外,慈禧太后也从未放弃过重建中央军队的努力。最初,湘系和淮系把持军队,清王朝的国家安全很大程度上倚仗地方势力。甲午战争不敌日本,使近代中国走向富强的步伐戛然而止,但却给了慈禧收回军权,重建中央军队的良机。慈禧趁机收回了李鸿章的权力,随扶植荣禄组建了武卫军,又提拔袁世凯组建了北洋新军。而袁世凯,恰好又是晚清汉人高层第三代利益集团的代表。

慈禧与袁世凯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以北洋去制衡地方,以她自己去制衡北洋。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互保搞得如火如荼,清廷中央权力大受顿挫。慈禧遂启用袁世凯去制衡东南地区的几个老家伙。在新政过程中,慈禧对袁世凯委以重任,以北洋新军为班底,命令全国陆续兴办新式陆军,但北洋军的数量和质量又远超地方新军。她又随时褫夺和架空袁世凯势力,主要是将他的六镇北洋军分化,其中三镇归陆军部铁良掌管,第一镇由旗人组成,同时还令良弼编练禁卫军,以拱卫京师,由此初步实现了她壮大中央,强干弱枝的构想。



但不幸的是,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能够震慑袁世凯和其他汉族地方势力的实权人物不复存在了。继之而起的载沣过于性急,他罢免袁世凯,试图迅速完成军队的国家化,与此同时还搞出了皇族内阁,这让地方上的汉族利益集团和立宪派很是缺乏安全感,也更增强了他们的离心倾向。

料想如果慈禧还在,或是仍有慈禧这样的权术大师继任,清廷或许真的可以在巩固中央权力的基础上,顺利立宪,较为平和地完成现代化转型。


达摩说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清廷的主力军队很快就崩溃了,没什么用,之后就是湘军、楚军和淮军崛起,而朝廷主要是在这些不同势力之间靠搞平衡,来维持朝廷统治。

太平天国起义兴起之后,清朝朝廷能够控制和调动的军队,很快就被击溃了,然后就是湘军兴起。但仍然有些朝廷派出来的将领在率领朝廷的军队作战,比如胜保,僧格林沁,他们的军队都是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

而且,在消灭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除了湘军之外,楚军和淮军后期也起来了,而且战斗力也还是不错的。所以,曾国藩在镇压完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为什么不造反呢?就是因为他周围的军队都不是他自己能够控制的军队,楚军,淮军,还有一部分朝廷的军队。另一个原因就是,湘军到攻破天京城之后,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败坏得很严重,早已经不是早先的湘军了。

到征剿捻军起义的时候,湘军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完全没有办法控制捻军的流动作战,朝廷改为由李鸿章的淮军来主要负责,湘军基本上就慢慢衰落下去了,而淮军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兴起,成为绵延二十多年的清朝军队的主力。楚军则在左宗棠率领下,远赴西北去收复新疆。

湘军、楚军和淮军这种从团练起家的军队,在规模壮大之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粮饷是必须要依靠财政支持来解决的。战争期间,朝廷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辖区范围内直接截留财政税收,征收钱粮自己用。但战争结束之后,朝廷很快就通过官员调整,把已经平定了的地区重新掌握到自己手里了。

所以,无论是湘军、楚军还是淮军,虽然他们能够控制军队,但军队的粮饷都是要有朝廷的命令,地方官员才会解送给他们。否则他们就算是人数再多,也没有办法维持。比如左宗棠率领淮军在西北平定叛乱,收复新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他必须得到朝廷和慈禧太后的支持,才能筹措粮饷来支持战争,否则他就是能耐再大,也解决不了。

到甲午战争的时候,淮军也不行了,于是朝廷又派袁世凯在天津按照当时欧洲先进的军事训练方式编练新军,也就是北洋军。北洋军虽然只服从袁世凯,但是朝廷没乱的时候,袁世凯的北洋军的粮饷也都是朝廷供给的,袁世凯最多只能算是借鸡生蛋而已。

同时,朝廷在看到小站练兵有一定成绩之后,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开始搞新政改革,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让全国各省都自己筹措经费,编练新军。所以,各省都纷纷自己筹措经费,派人出国考察,回来之后就按照欧洲的新式操法编练新军。这样,在各省都有了自己的新军的情况下,北洋军在全国军队中的比重也就下降了。

所以,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清朝的朝廷权威一度受到严重挑战,但在慈禧太后实际控制朝廷之后,很快就重新建立起了对各地的控制。她所用的主要办法无非就是掺沙子,扔石头,面多了兑水,水多了加面。反正到底是兑水,还是加面,都是她来控制的,地方上就算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都控制不了。

曾国藩的湘军强盛的时候,朝廷故意扶持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的淮军势力太大,朝廷又培养张之洞、刘坤一这些人。李鸿章办洋务的时候,在长江中下游办,朝廷就让张之洞在长江上游的湖北地区也办,左宗棠在西北也开始办。总之就是扶持相对弱小的,来平衡相对比较强大的。

所以,哪怕曾国藩有不世之功,剿捻不力也还是得被批评,得承担责任,李鸿章功劳再大,势力再大,朝廷一句话,他也只能一会儿两江总督,一会儿两广总督,一会儿又北洋总督,一会儿又到朝廷中枢,始终是被朝廷控制着的。慈禧太后死后,当时北洋军近在畿辅,朝廷一句话,袁世凯就收拾行李回老家钓鱼去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朝廷长期依靠扶持更多的地方势力来平衡一枝独大的地方势力,结果反而是各地的新军里混进了不少有革命意识的年轻人和激进分子,最终才在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朝廷无力镇压,还是只能仰仗于北洋军,而各地的新军则观望形势,不愿意出境作战。最后,在北洋军将领联名通电的压力之下,朝廷只能同意逊位,清廷才算寿终正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