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進展:機器人水下搜救顯神威

科技日報記者 葉 青 雍 黎

10月28日10時8分許,重慶市萬州區一輛22路公交車行駛至萬州長江二橋時,突然越過道路中心實線,與一輛小轎車相撞後墜江,初步核實失聯人員15人(含公交車駕駛員1人),已打撈2具遇難者遺體。救援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

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進展:機器人水下搜救顯神威

29日16時許,科技日報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牽頭的部際聯合工作組獲悉,國家水上應急救援重慶長航隊等單位的專業打撈船採用多波束聲納,發現一長約11米、寬約3米的物體。經過水下探測、定位,確定為墜江公交車,位於長江二橋上游約28米、水深約71米處。

部際聯合工作組會同現場救援指揮部,已制定車輛打撈出水詳細方案,在準確定位落水車輛位置後,組織潛水員對江底車輛進行栓套、固定,再利用浮吊船起吊車輛。

在這次救援中,水下機器人等救援設備也投入到搜救過程中。

水下機器人初步確定墜江車輛位置

據中新社報道,當地武警已調動救援人員150餘名,但由於事發江面江水湍急、水域情況複雜,加之夜晚寒冷、能見度低,加大了救援難度。28日,水下機器人先後兩次下水,確認墜江車輛水下位置,蛙人救援隊、吊船等專業打撈力量正全力開展工作。

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進展:機器人水下搜救顯神威

這不是水下機器人第一次用於水下救援,在水下救援中,機器人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水下特種作業機器人領域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王振民教授。

“從公開報道的內容和圖片來看,用水下機器人進行救援的首要目的應該在於進行水下觀測,分析和判斷落水車輛的具體方位和水中車輛的詳細狀況,為下一步的救援決策提供支持。”王振民表示,車輛掉落到江裡之後,在水下受到多種力的作用,會發生漂移。江水湍急、水下環境複雜、能見度不高、水溫低,救援潛水員在水下持續作業時間有限,危險度高,這時水下機器人就能發揮探測的作用,可以對目標進行精確定位、觀測,及時傳回水下現場情況。

王振民介紹,水下機器人工作是通過工作人員在船上或者岸上的遠程上位機操控,基於螺旋槳推進,可快速高效巡遊或者直達目標區域,通過視覺等傳感器探測生命特徵並實時將信息上傳,提高了水下救援的效率和可靠性。不過,水下機器人救援也面臨困難,主要是受水浪水流等因素影響,水下情況每時每刻都處於動態變化中。渾濁的江水、漂浮物、水下環境對光的折射、散射都會影響到光學傳感器回傳圖像的質量。這就需要水下機器人有非常強的對水下圖像進行增強、處理,再色彩還原的能力,同時還得確保水下機器人具有強大的水下穩定運行能力,動力系統穩定可靠,能夠完成快速上浮、下潛、推進、後退等動作。

水下機器人能否救援 還需具備這些能力

對於能夠開展救援的水下機器人,則對操作能力的要求更高。

“這就意味著水下機器人能夠實現遠程遙控操作。”王振民表示,現場環境十分複雜,對水下機器人的協同作業技術要求很高。首先水下機器人必須具備較強的承壓能力;其次,水下機器人的機械手要能夠準確定位、正確識別,然後才能實現正確路徑規劃,從而可靠地抓到目標物,實現相應操作。比如,車輛的門窗打不開,就可能需要用到水下切割。水下機器人攜帶水下切割設備先在車輛的某個位置切開一個小口,然後再進入車輛中實施救援。

按照水下切割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切割狀態來區分,主要有水下熱切割和冷切割兩大類方法。其中,水下機械切割法、水下高壓水切割法等都屬於水下冷切割法。而水下熱切割法是利用熱源對金屬進行加熱並採取某種措施將熔化金屬或熔渣去除而形成切口的切割方法,採用水下焊條或者等離子弧來進行熱切割是比較常用的兩種熱切割方法。

“區別於市場上普通的消費類水下機器人,進行水下救援的機器人應屬於特種作業機器人。”王振民強調,它一定要能完成實際作業任務,除了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精度外,還需要擁有相應識別功能、判斷操控能力,以及良好的協同操作能力。水下救援難度高,水下特種機器人的發展也為水下救援提供了更多更安全的救援方法。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