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力,凝聚在黨的旗幟下

風展紅旗如畫,崢嶸歲月如歌。

穿越百年時空,撥開歷史雲霧,凝視我國人民武裝力量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鏗鏘足跡,印證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聽黨指揮是人民武裝的發展之魂、建設之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黨管武裝工作堅決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積極適應後備力量改革重塑的歷史潮流,在新的時代征程上固本開新,為建設強大國防和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了重要戰略支撐。

萬山磅礴看主峰

政治優勢引航武裝工作新徵程

“八一”前後,全國各地黨委召開的議軍會議題聚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以“黨有指示,萬難不辭”的決心和力度,圍繞支持人民軍隊練兵備戰和為三軍將士解除後顧之憂,解決大批實際問題。

兩道不同考題,同樣優秀答卷,無不彰顯黨管武裝的政治優勢。

沐風識雨,憑欄觀潮。回望改革開放40年的斗轉星移,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在變遷,武裝力量的規模結構在變化,但黨管武裝的根本原則和政治靈魂始終沒有變,“中國共產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寫進新《黨章》。

一聲號令風雷動,千帆競發起新航。2016年初,軍委國防動員部正式組建,履行組織指導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職能,這是對人民戰爭思想的新豐富,也是對黨管武裝的新加強。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地方各級黨委堅決貫徹習主席關於黨管武裝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確保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中落地生根。

近年來,我國構建起省市縣三級領導幹部國防教育培訓體系,部分省市區將武裝工作納入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和選拔考察內容,部長、省長走進國防大學,司長、市長就讀軍事學院,先後有423名地方領導幹部到地市級領導幹部國防專題研究班培訓,3000多所黨校(行政學院)開設武裝工作課程。

針對有的地方存在的武裝工作虛化、弱化問題,河南、黑龍江、江蘇、重慶等省市專門出臺紅頭文件,從黨管武裝目標如何定位、建設內容如何豐富、領導職責如何明確等方面進行糾偏,確保了人民武裝工作的正確方向。

近年來,無論是抗洪搶險、抗震救災還是抗擊颱風,只要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就在各地各級黨委政府和軍事機關的組織指揮下衝鋒陷陣,以熱血之軀在搶險救災戰場上書寫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江河橫流顯砥柱

制度優勢助推後備力量方陣轉型重塑

一年一度秋風勁,戰鼓催征馬蹄疾。

國慶節剛過,神州大地座座演兵場,三軍將士厲兵秣馬忙。在另一個戰場——國防動員戰線,支前熱流匯入打仗鐵流,雄厚偉力競相奔湧:各地政府組織裝備搶修、警戒勤務、醫療救護等專業分隊伴隨保障。

國防動員系統改革重塑後,這樣的亮點還有很多:從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到各戰區指揮機構,從各類演習場的“中軍帳”到各種處置突發事件的“神經中樞”,來自地方的席位悄然增多,與其他作戰元素有機融為一體。這一幅幅部隊練打仗、地方練支前的生動畫面,是黨管武裝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完善人民武裝委員會和國防動員委員會,修訂頒佈國防法、兵役法等一系列法規,從不同角度對黨管武裝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行明確和豐富。全國各級黨委政府嚴格落實軍地雙重領導、黨委議軍會、武委會例會、雙向兼職、工作述職、辦公例會和軍事日活動等“七項制度”,黨管武裝制度化科學化水平日益提高。

黨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明確了新時代國防動員建設發展方向和目標。近年來,一系列體現中國國防動員特色的政策體系和制度緊鑼密鼓論證制定。2017年10月印發的《民兵組織整頓工作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強化黨對民兵的絕對領導,健全民兵黨的組織,選優配強幹部骨幹,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規範和落實組織生活制度,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藍圖繪就,路標擎起。近年來,各省區市相繼出臺一系列黨管武裝的制度規定和地方性政策法規,扭轉了過去靠行政命令推進、領導感情協調、私人關係運作的工作局面。廣東、浙江、山西、遼寧、甘肅等省,將市、縣、鄉三級領導班子黨管武裝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主要內容進行嚴格考評。

百川匯海起洪流

組織優勢匯聚國防動員勝戰力量

響鼓重槌,傳檄萬里。

今年初,習主席向全軍發佈訓令的第三天,一場由山東省軍地聯合組織的國防動員指揮演練在齊魯大地拉開帷幕,人民防空、交通戰備、國民經濟動員等10多個省級國防動員單位及17個地市的領導披掛上陣。

在國防動員一線演兵場上,像這樣的鏡頭已不再鮮見。

習主席提出要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這為新形勢下黨管武裝工作樹立了遵循。放眼全國各地,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瞄準戰鬥力標準,合心合力合拍抓武裝、管武裝、建武裝,成為領導後備力量建設的務實之舉。

“省軍區系統實行軍隊和地方黨政機關雙重領導、雙向兼職制度,這是我們獨特的政治和體制優勢。”據河南省軍區領導介紹,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以來,保障部隊跨區實戰化演練的任務增多,有的民兵隊伍指揮手段落後、裝備器材不配套。省委主要領導瞭解情況後,立即召開常委會議,決定加大財力、物力投入,抽組成立防化救援、通信保障、渡河搶險等19支共1770人的省民兵應急大隊,使後備軍隊伍更加過硬。

後備力量大發展,組織是關鍵。陝西、福建、湖南、四川、上海等省市軍地聯手,按照營有黨委、連有支部、排有小組要求紮實抓好基幹民兵隊伍的黨組織預建,為民兵建設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堅持在黨組織健全的非公有制企業編組民兵隊伍;街道黨組織對中小企業抽編人員組建的民兵隊伍進行管理;地方黨組織向非公有制企業派駐黨務工作者,兼任民兵分隊指導員。

“八一”期間,河北、湖北、江西等許多地方都專門組織儀式,向新任職的軍分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和鄉鎮民兵營教導員頒發任命書。一位縣委書記接過委任狀感慨地說:“我接過的不僅是一紙命令,更是一份政治責任和國防擔當。”

伟力,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