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厲害?今天我們又領教了“一招”!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不止是很早以前沒有,就連清朝都沒有!

也就是說,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文明裡,雖然有漢字存在,卻一直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識字”的?並且還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漢字拼音運動,是從清末民國時候才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由梁啟超等學者,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可以說是漢字拼音的雛形。

盧戇章,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他曾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審定一切字的國音發音”和“採定字母”。會議一直開了3個月,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正式的漢字拼音,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佈。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開始修訂漢字拼音方案,當時有些學者提出要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但很幸運的是,我們的方塊字最終並沒有被一堆拼音所替代。

只到1958年秋季開始,全國小學的語文課本才採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接著,中學教科書、字典、詞典以及通俗讀物、掃盲課本也採用漢語拼音注音。

也就是說,中國漢字有拼音的歷史,也不過百年時間,和漫長的舊時代相比,真是太短了。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這裡說的有些跑題,在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一點,根本難不倒聰明的古人。

其實,古人在造字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識字功能。主要的識字形式有:形聲字,直音法,讀若法,反切法四種。

形聲字

會漢語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漢字中有很大一類字是形聲字,這類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形旁表示類別,而聲旁就是表示讀音啦!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直音法

就是找一個與被注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漢字來注音,就像你小時候不認識字時,就用認識的同音字標註一樣,原來這是古人玩剩下的!

比如“單,音善”,意思就是“單”和“善”同音,按照“善”字的讀法讀,這裡的“單”指單父,並不是我們認識的dān。這樣的標註方法,在《康熙字典》裡非常常見。

還有一個鮮明例子就是,在最初學英語的時候,很多人也常常用“漢字”讀音來進行標註一樣。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讀若法

讀若法,就是找一個讀音相似的字來給原字注音,如《說文解字》裡記載:鼾,臥息也,幹聲,讀若汗。我們就知道“鼾”和“汗”的讀音相似。

可見,直音法比讀若法更為直截了當,注音更加精確。是不是恍然大悟?沒有拼音標註,那用漢字標註啊,拜服!現在小學生的做法,才是古人的正道哇!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反切法

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

如:緩,胡管切。(《廣韻》)“緩”字的讀音,就是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拼合成(huan=h+uan)。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智慧更是無窮無盡,我們在瞭解古代漢字,和讀音、拼音的時候,不免對古人產生無限敬意。

讀者們,關於漢字和拼音,大家有怎樣的見解和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