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20世纪初开通的京沪铁路和津浦铁路在南京被隔断在长江两岸无法贯通,过江客货都要乘船摆渡。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聘请美国桥梁专家约翰·华达尔进行实地勘察,华达尔认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1933年10月22日,下关煤炭港至浦口开通了中国首个火车轮渡,1949年前后运力为每日20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运力提高到1958年的每日100渡。

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还在建设之中,中央政府又做出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武汉大桥的设计施工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而南京大桥的设计工作全部由中国完成。毛泽东主席曾询问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是否还要请苏联专家。彭敏回答不需要,让毛泽东主席很满意。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开始进驻南岸和北岸工地,6月28日引桥工程开始打桩。11月15日,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任总指挥,梅旸春任总工程师。1960年1月18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大桥建设全面启动。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技术、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困难。


1966年春,正桥桥墩全部出水,然而当时国际形势紧张,中国在西南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加强战备,占用了大量物资和资金,大桥工程的物资再度短缺。当时还有人说,既然大桥在战争中肯定挨炸,是否还有必要完工。铁道部到南京调查,与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等研究后,确定了“简化、快通、耐用,准备挨炸,炸了再修”的原则。周恩来总理批示,不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公路桥和附属工程从简,尽量压缩投资。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首先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10月1日,上海铁路局正式接管铁路桥并开始运营,凌晨3时,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并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桥梁,因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