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川的“八大家”,是宁夏的一个记忆

老银川的“八大家”,是宁夏的一个记忆

清代,宁夏府城内商业繁荣,时有“小南京”之誉。

史载,宁夏府城“民饶富,石坊极多,民屋栉比无隙地,百货俱集,贸易最盛”。乾隆三年地震,府城几近毁殁,“非复向时饶洽之象”。

乾隆中后期,府城重建,一度没落的商业也再度兴起。

至中华民国时期,已恢复昔日繁华之景,从当时的旧街巷名称来看,行业划分清晰,农副产品都有固定的市场。

如米粮市专营粮食,糠市主营米糠、谷皮,碴子市则买卖煤炭,芦席巷买卖芦苇席地,草巷子买卖柴草,木头市买卖木材,垡垃巷买卖土坯。

还有骡马市、菜市场、旧货市场。铁匠街则是专门经营打铁和制造农具的地方。

此外,以鼓楼为中心的东西大街、复兴南街、新华街、中山南街等更是繁华胜于各处,这里店铺林立,货物杂陈,商贾云集,买卖兴隆。

在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由晋商分别创立的敬义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恒、百川汇、广发隆、福兴店和永盛福,号称“八大商号”。

这些商号不仅在银川扎根,在外省市也多设立分支机构,一时颇具影响,所以人们都以“宁夏八大家”或“银川八大家”来统一称呼。

老银川的“八大家”,是宁夏的一个记忆

天成西商号是山西交城县天元恒皮货庄的股东郭、丁、沈三家投资创办,地处今银川鼓楼北侧。

初创时资金4000块银元,在盐池、内蒙古鄂托克旗设有分号,自养骆驼、牛、羊,中华民国初年年收入20多万银元。

敬义泰商号创办于清朝同治末年,山西回民李子荣在其父辈基础上创办经营,是唯一一家清真综合食品加工企业。初创时资金约1000块银元,后发展到年收入20万两银子。

敬义泰商号在银川附设敬义酱园,生产酱油、醋、酱菜、糕点,还有闻名遐迩的黄酒和玫瑰露酒。此外还在天津设有敬盛永货栈。除经营杂货外,敬义泰还经营绸缎、布匹等。

隆泰裕商号为山西省临县荆姓商人创办,初创资金约1000块银元。兴旺时年收入十八九万银元。在阿拉善旗养有骆驼、牛、羊。

合盛恒商号为山西省临晋县荆姓商人创办,同治末年迁到老银川。

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后来发展成为拥有股金1.2万两银子,年收入12万两银子的富商号,在中卫、平罗、黄渠桥均有分号。

老银川的“八大家”,是宁夏的一个记忆

百川汇商号为山西省平遥县商人雷泽霖创办,初创资金是3000两银子。中华民国以后,资金达30多万银元,附设万元汇分号以酿酒零售为主。

后改为德丰隆商号。在晋商中,凡称为商号的经营范围类似,上至绸缎,下至油盐,无所不包,其他则批发货栈兼客商旅店。

商号在外进货的渠道主要有两条。

一是从山西省本乡本土进货,货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土布、土线、火柴、铁锅、铁铲等土货,约占进货的七成以上。

一是从天津进货,然后运送到包头,再由包头通过水运和陆运到达银川。

货物主要是细布、蜡烛、利华牌肥皂、铁钉、铁丝、搪瓷盆、袜子等,约占三成。

商号采购员长年住在天津采购商品,从天津选购一些洋货,主要是布匹,像华达呢、礼服呢、花哔叽、德国缎等,还有荷兰的白糖、德国的方块冰糖、各种化妆品、自行车、怀表、座钟、卷烟等。

此外,还从天津购进海味之类,称之为“海菜”。

商号运货路线,先从山西的平遥、汾阳、离石至军渡,过黄河入陕西境内,经吴堡西行至绥德,再由此北上到米脂、榆林,再向西南进横山、靖边、安边、定边入宁夏的盐池,再由横城渡黄河到达银川。

商号多是从本土将各种商品运送到宁夏,然后收购宁夏的羊毛、枸杞、甘草和发菜等土特产。

老银川的“八大家”,是宁夏的一个记忆

那时候的商人很苦,光从山西平遥运货到银川,就需要走20多天,有的商号用骆驼和骡马驮运货物,也有的商号雇用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脚行送货。

山西商人很聪明,他们将在宁夏收购的特产打包发往天津,然后通过货栈买办和洋行,将货物卖给广商、港澳商或英国商人。

据《宁夏老字号》一书记载,“宁夏八大家”沿袭山西商人的行帮旧习,商号内只招山西人为学徒,绝不招宁夏人,而且,这些被招进商号的学徒都与股东、掌柜等商号上层人物有亲朋关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天津、绥远、包头等地相继沦陷,“宁夏八大家”开始逐渐由兴旺走向衰败。

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兵荒马乱和宁夏地方军阀对商家的不断压榨盘剥,晋商们无奈之下忍痛从宁夏的商业统治和垄断情势中退出,除敬义泰商号、天成西商号和百川汇商号勉强支撑到新中国成立后以外,其余5家先后倒闭,退出市场。

以“宁夏八大家”为代表的晋商,曾备受宁夏百姓欢迎。

晋商不仅给宁夏百姓带来了从未见过的京、津等地近代机器工业生产的精美纺织品和洋货,如天津“金洋钱牌”漂白细布、德国染料和方块冰糖、哈德门牌”香烟等物品,还带来令宁夏百姓耳目一新的早期先进的资本主义经商理念及作风,他们推行送货上门和上门收购等服务,并坚持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

“宁夏八大家”除在银川设立总店外,还在天津和宁夏其他一些县城设分号或货栈、牧场,使得信息更加灵通,以便其及时调动急需商品。

各大商号在宁夏建造了从无到有的商贸流通体系,曾统领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陕北一带的流通商业,为这一区域性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银川的“八大家”,是宁夏的一个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