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的教育经,值得老师和家长借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父母都曾遇到或即将遇到下面三种情况:

1.孩子没有节制的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网聊、看电影等;2.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丧失信心、垂头丧气,不知如何引导;3.夫妻吵架让孩子看到,没有控制的恶语相向让孩子听到。


以上三种情况让很多父母困惑不已,不知道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

杨澜,资深传媒人,并且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并不是像她主持节目那样的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当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也怀疑、苦恼过;

当孩子当选班长遇到挫折的时候,也束手无策过;

当夫妻两个人炒得热火朝天,让孩子看到,也曾自责、懊悔过。

最终,杨澜以她特有的智慧和对孩子真诚的爱,度过了重重难关,这一路走来更多的是教育子女的快乐和一份爱的温暖。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杨澜遇到上面三种情况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

信任是基石,引导孩子自由支配时间


爱看动画片好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是看着猫和老鼠的追逐长大;有的孩子是在忍者神龟中学会了勇敢和坚强;有的孩子是通过蓝精灵和格格巫的斗智斗勇知道了谁好谁坏;

有的孩子在花仙子的魔棒下做着儿时最美妙的梦;有的孩子渴望有聪明一休的头脑;有的孩子梦想具有希瑞的力量;有的孩子被狮子王辛巴的成长历程所吸引,这些动画片给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喜洋洋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同样也吸引着杨澜的两个孩子,这一对小兄妹为了看动画片,有时候没心思写作业、顾不得吃饭,没少挨爸爸妈妈的批评。杨澜感觉这样的下去可不行,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

于是,她就和孩子一起看,孩子看到高兴的时候哈哈大笑,她也跟着大笑,直到有一天,当她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孩子在一旁说话了:“妈妈,我们可不能再陪着您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了,您也太幼稚了”,这句话让杨澜哭笑不得,同时也感觉到了孩子在慢慢的成长,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只停留在动画片中的孩子了。

电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每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装备。电脑把外面多彩的世界浓缩在了一个小框里面,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一切,给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电脑同时也让很多父母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忧心忡忡。

杨澜对于两个孩子上网所采用的方式就是——信任。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上网没有节制,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旁,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如果不采取强制手段,孩子会在电脑旁坐一整天。

可是,每次都会因为父母管制孩子上网而发生亲子冲突,不但没有解决上网的问题,反而是因为上网又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

无奈之下,杨澜和孩子进行了一次郑重其事的谈话。和孩子讨论了上网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并且和孩子一起把上网的坏处罗列出来,并且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上网的时间表,孩子也欣然接受。

可是,杨澜不放心,不相信孩子,有时总想偷偷地看看孩子到底在干嘛?但是,杨澜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没有去监视孩子,而是告诉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有信任孩子,才会让孩子信任自己,彼此相互信任,即便是有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也会很快的处理好。

很多父母也采用这种方式,可是不见效果,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坚持下来,在开始的时候不信任孩子,而是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偷偷地盯着孩子,当孩子发现父母不信任自己的时候,亲子之间就会竖起一道屏障,这道屏障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父母给予孩子信任,孩子就会慢慢地回到自己制定的计划中的。

支持是力量,教授孩子处理人际关系


杨澜的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一次班级里面竞选班长,孩子以票数最多当选班长。

但是,有的同学不服,并且不屑一顾的说:“你妈妈不就是有名气吗?靠着你妈当上班长,有什么了不起的。”同学的一句话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到家中大哭了一场,心情也极度的低落,不想去上学。

当杨澜得知女儿的情况后,也是非常气愤,打算到学校找老师帮助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等情绪稍微的平静以后,仔细一想,父母不能够代替孩子做选择,更不能每一次都要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件事情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是一次锻炼孩子的机会。于是,杨澜首先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并且安慰了孩子,从三个方面和孩子进行了讨论。

1.放弃。面对这次挫折你可以选择放弃,可以向那位同学表示你并不稀罕这个班长,这样别人就不会流言蜚语,也不会攻击你了。

2.评理。找到那个同学,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和她说清楚,自己能够当选班长是因为同学们的信任,是凭借个人的能力,你凭什么说我,如果没有理由你要向我道歉。

3.做好。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把压力变成动力,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能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下次选举的时候还能够当选,那位同学就不攻自破了。

最终,在妈妈耐心的安慰与引导下,孩子选择了做好自己。通过这件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引发了孩子的思考,拓宽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学会了用一种恰当的方式面对一个陌生的甚至有敌意的环境,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真诚是纽带,搭建亲子之间爱的桥梁


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难免会让孩子看到或听到,如果一个家庭中每天都充满着火药味,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可是,如果让孩子看到了吵架的场面,该如何处理呢?

有一天,杨澜夫妇爆发了场面比较激烈的争吵,由于双方过于激动,并没有注意到孩子,可是,这一切却把孩子给吓坏了。当两人看到孩子流着眼泪吓得不知所措的时候,才意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已经造成了伤害。夫妻两人立即停止了战斗,稳定了一下各自的情绪,然后跟孩子道歉。

杨澜当时单腿跪在孩子面前,因为跪下可以和孩子眼睛平视,让孩子感觉到平等。然后,眼睛含泪真诚的给孩子道歉:“我们在你面前争吵,并且用了不雅的语言,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我们真诚的给你道歉,孩子,对不起。请接受我们的道歉。”

有的父母根本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当着孩子的面脏话连篇、大打出手,父母的这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一种与人交往的模式,等到孩子走到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杨澜的作法告诉了孩子,爸爸妈妈还是相爱的,只是因为意见不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并不想让你受到惊吓和伤害,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

教育不只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父母要不断的更换自己的内存,跟上孩子的成长,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做一位有智慧的引导者。

谈起做母亲,杨澜说,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妈妈”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学地养育孩子,其次是让孩子有一个平衡的心态,要懂得与人沟通,还要自信、独立,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一个有爱、有关怀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陪伴孩子,做出勤率最高的家长


因为工作缘故,杨澜不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但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杨澜都在他们身边。杨澜很忙,可谓是一个“空中飞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还能在孩子8岁之前陪着他游历了15个国家。

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专心致志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全身心投入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杨澜会与他们玩拼图、讲故事,会和孩子们打闹,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

前段时间看了《别惹蚂蚁》,一边看一边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带给杨澜很多的快乐。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一岁半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比较长时间的出差,离开儿子有5天。那天回家时,杨澜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特别有层次,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声,最后把杨澜自己的眼泪也带出来了。

儿子当初这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幼小时期不能离开母亲,三岁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损失,以后会很难弥补。后来,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

不紧张,不苛求,让孩子接触真实的生活


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上什么样的学校呢?杨澜做了权衡和比较,相对来说,中文比英文难学,假如孩子从小没有一个中文写作环境,就难以学好中文。

因此,孩子小时候需要重点补充的课程不是奥数,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许多父母忽视的中文。杨澜选择让孩子上公立学校,就是想让孩子接触到最真实的生活,也生活在最接近社会现实的环境中,这样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才是真实可靠和有益的。

让孩子运动和表达,具有幽默感


杨澜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人带去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几种习惯和品性: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

谁都知道杨澜英语特别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时,从没正经做过什么英语辅导,杨澜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

有一次和女儿滑冰时,杨澜不小心摔坏了尾椎骨,养好了伤还是继续奔向运动场。孩子更喜欢和他们一起运动的妈妈。为此,杨澜和孩子们约定,一星期至少出两次大汗。

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太重要了,几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她特别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带他们去朋友家,让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气时,也千方百计鼓励他们把理由说出来。

还有她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虽然做起来不太容易,但还是努力去做。在家时,只要孩子们说了什么好玩幽默的话,杨澜总会不失时机地报以开心的大笑,同时给予回应和赞赏。

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是个好办法,能培养和强化孩子的幽默感,当大家笑作一团时,互相之间的语言自然而然会变得机敏和幽默。

用“无所谓”和“有所谓”,心态看待孩子成长


让儿子对自己的成绩排名、对个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无所谓”。当然,杨澜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

比如,她会鼓励儿子去竞争当班长,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积极为班里同学服务做事,这些都是杨澜十分看重的事情。儿子要做一个好班长、好干部,他得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优秀,自然也包括学习成绩……

杨澜的工作有许多种,但只要是和慈善事业有关,她就会回家详细地向两个孩子“汇报”,告诉他们慈善的意义,每次孩子们也会为妈妈做的事情骄傲。杨澜说,作为妈妈,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启示:


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其实并不是学生想要成为差生,而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而迫使孩子偏离了正轨,产生了偏差。问题学生的问题细究根源的话,往往与家长和家庭的问题相关。若想使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家长的学习成长尤为重要。

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家长要把更新观念并系统的学习成长作为一项使命去完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