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發佈

《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发布

《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发布

6月25日上午,最高檢召開以“強化檢察服務保障 助力‘三大攻堅戰’”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發佈《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下稱《意見》)。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童建明介紹了《意見》的有關內容。

《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发布

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童建明

一、《意見》的出臺背景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明瞭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意義、要求、思路和舉措。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等都對打好“三大攻堅戰”進行了具體部署。

近年來,檢察機關緊緊圍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積極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嚴厲打擊相關刑事犯罪,加強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有力懲治和預防相關違法犯罪,取得積極成效。同時,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檢察機關在參與和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有的檢察機關自覺服務的意識不夠強,對檢察職能與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結合點、著力點把握不全面。二是在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過程中存在著法律和政策供給不足的問題,對於金融、環境、扶貧等領域的一些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瞭解不深,一些新型業務的法律性質不清,一些違法行為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不清。三是辦案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個別案件存在瑕疵,質量不高,未能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意見》,這是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這個著力點、謀劃推進新時代檢察工作的重要部署。《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人民群眾在財產、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立足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強化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明確了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和主動服務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的路徑方法,有利於指導和推動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在“三大攻堅戰”中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二、《意見》把握的基本原則

一是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主動適應大局、對接大局、服務大局,找準檢察機關參與和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二是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職能作用。《意見》立足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對積極參與和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作出具體部署和安排,全面體現了檢察機關懲治、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職能作用。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增強可操作性和執行力。《意見》提出的服務保障意見,都是從問題中來,為解決問題而發,提出的各項措施都力求務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意見》的主要內容

《意見》共八條,主要就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作出了規定。

(一)強調要加強對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的組織領導。要求各級檢察院將參與和保障“三大攻堅戰”作為當前和今後三年的重點任務,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建立健全專門工作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強對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的組織領導。要求各級檢察院領導幹部帶頭辦理涉“三大攻堅戰”的重大複雜案件;各檢察業務部門可以設立專業化辦案組織和指定專門辦案人員,集中優勢力量,辦理涉“三大攻堅戰”的案件。

(二)明確依法懲治涉“三大攻堅戰”犯罪的辦案重點和司法政策。要求依法嚴厲懲處擅自設立金融機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網絡傳銷、高利轉貸以及“校園貸”“套路貸”,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等非法手段催收民間貸款等嚴重危害金融安全、破壞社會穩定的犯罪行為;從嚴懲治金融從業人員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內外勾連的“內鬼”以及進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金融大鱷”,築牢金融安全司法防線。依法嚴厲打擊虛報冒領、套取侵吞、截留私分、擠佔挪用、盜竊詐騙扶貧資金的犯罪,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貪”等“微腐敗”犯罪,以及“村霸”等黑惡勢力犯罪及其背後的“保護傘”,確保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非法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毒有害汙染物、非法排放超標汙染物等汙染環境犯罪,依法嚴厲懲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案事件背後的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等職務犯罪,著力保護綠水青山。在刑事司法政策方面,強調要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於認罪認罰、主動退贓挽損、自願修復生態的涉罪人員,依法區別對待,當寬則寬。

(三)明確依法履行民事、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職責,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途徑方法。要求加大金融、扶貧和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加強刑事檢察與民事行政檢察工作銜接,注意發現和及時移送相關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充分運用調查核實措施,查清違法行為、損害後果及其因果關係,依法運用檢察建議、支持起訴、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意見》強調要加強對涉“三大攻堅戰”民事、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加大對涉“三大攻堅戰”虛假訴訟行為以及金融、扶貧、環保案件執行行為的監督,既有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又依法支持人民法院的合法裁判、依法執行,維護司法權威。

(四)強調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的質量要求。《意見》要求牢固樹立案件質量是司法活動生命線的理念,嚴守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原則,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要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金融創新與金融犯罪、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以及個人犯罪與企業違規、單位犯罪等的界限。辦理涉及企業的案件,要落實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憲法和法律原則,講究辦案方式,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要注意聽取行業主管、監管部門意見,防止機械司法。要加強對金融、扶貧、環保領域刑事案件偵查活動的監督引導和證據審查,嚴把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適用關,既體現從嚴從快懲處相關犯罪要求,又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辦案。

(五)強調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應當堅持辦案與追贓挽損並重。《意見》要求依法用好用足法律手段進行追贓挽損,堅決不讓違法犯罪人員在經濟上獲利,切實挽回國家、集體和被害人的損失。對於重大刑事案件要及時介入偵查活動,建議公安機關對涉案財物及時依法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對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及其孳息,要確保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辦理相關公益訴訟案件,應當立即制止違法行為的,要積極協調行政執法部門或者向黨委、政府報告、通報,通過有效措施促使違法人員立即停止侵害,防止損失擴大;需要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及時向人民法院建議對被告財產進行保全。對於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要配合、監督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依法開展追贓挽損、資產處置等工作,加快涉案資產向被害人返還進度,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

(六)強調運用檢察建議積極參與“三大攻堅戰”社會治理。《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檢察院結合辦案,深入剖析金融、扶貧、環保領域違法犯罪的主要特點、發案規律及深層次原因,查找制度缺陷和監管漏洞,綜合運用專題報告、信息簡報、綜合通報等方式,及時向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提出預測預警及應對風險的檢察建議。加強與金融、扶貧、環保等部門的溝通協作,支持相關部門依法強化監管執法活動,對於相關部門不履行職責或怠於監管的,積極運用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促進加強制度建設、工作創新和監管治理。

(七)細化確保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辦案機制。《意見》要求,要主動了解黨委、政府關於“三大攻堅戰”的整體部署及進展情況,從中確定工作重點,發掘案件線索,依法履行職責。要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和金融、扶貧、環保等部門以及監察機關的工作銜接,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行政檢察銜接平臺,行政執法部門與檢察機關聯席會議,相關違法犯罪線索受理移送等辦案協作和監督制約機制。要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對案件辦理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進行綜合考量,建立健全辦案風險評估預警處置機制。對違法犯罪行為引發的突發性事件和群體性事件,要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對涉金融、扶貧、環保的來信來訪,嚴格落實首辦責任制,及時就地解決問題,依法息訴息訪。對辦理案件引發的社會輿情,要及時快速應對,正面引導疏解。

(八)提出要加強宣傳教育,為打好“三大攻堅戰”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意見》要求,各級檢察院要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結合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深入推進檢察官以案釋法和法律文書說理工作,加大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力度,讓司法辦案成為生動的普法課堂。要精心選擇和及時發佈社會關注度高、法律適用準、政策把握好、辦案效果佳的金融、扶貧、環保領域典型案例,宣傳解讀有關“三大攻堅戰”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實現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要常態化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普法活動,圍繞金融安全、扶貧助貧、汙染治理等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法治宣講,推動形成全社會依法辦事的良好局面。

四、《意見》的貫徹落實

為確保《意見》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專門下發通知,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是要統一思想認識。要及時組織全體檢察人員認真學習《意見》,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的部署和《意見》要求上來,形成積極參與和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二是要加強調研指導。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級檢察院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政策問題的調查研究,及時制發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特別是對辦理非法集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涉地下錢莊等刑事案件以及公益訴訟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適用問題,要及時明確法律政策界限和辦案程序。

三是要切實加大辦案力度。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最終要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來落到實處。依法辦案,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是檢察機關的本職,也是檢察機關的主業。各級檢察院要堅持以辦案為中心,探索通過設立專業化辦案機構、專業化辦案組織或指定專門辦案人員等方式,增強辦理涉“三大攻堅戰”案件的專業化能力和水平,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是要加強協作配合。要加強與監察機關、公安機關、審判機關以及金融監管、扶貧、環境保護部門等的溝通聯繫和協作配合,建立常態化的聯席會議、信息通報、案件協調工作機制,共同推動“三大攻堅戰”順利開展。

五是要加強法治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解讀有關“三大攻堅戰”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及時報道檢察機關的部署、舉措、進展和成效,大力宣傳參與和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工作中湧現的先進人物、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通過以案釋法,提升全社會的法治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