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極端天氣出遊注意事項 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

秋冬季節,不止是雨雪天氣,還有霧靄、大塵等極端天氣都困擾著人們的出行,不管是走路、還是騎車開車都需要做好防護措施,冬季極端天氣出遊注意事項有哪些?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是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什麼?

雨雪天氣出行防凍傷防凍眼

1、防止進雪注意保溫

滑雪難免會有跌倒的時候,如果沒有專用滑雪服,跌倒後雪會從腳脖子、手腕、領子等處鑽進服裝裡,令人非常討厭。

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一問題呢?其實非常簡單,您只要有一副護膝,一副寬條鬆緊帶外加一條圍巾即可解決問題。在冬季北京的小攤上經常賣一種由腈綸棉織成的有彈性的長筒護膝,長約40釐米,將其一頭套在滑雪靴上半部,另一頭套在腿上,即可有效防止進雪。用一副寬條帶尼龍貼扣的鬆緊帶將滑雪手套腕門緊緊扎住,雪就進不去了。另外,用一條圍巾將領子與脖子之間的空間稍加填充,能保證雪不會進入領口,而且還能起到保溫的作用。

冬季極端天氣出遊注意事項 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

冬季極端天氣出遊注意事項 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

2、保護眼睛預防灼傷

由於雪地上陽光反射很厲害,嚴重的會造成雪盲;加上滑行中冷風對眼睛的刺激很大,所以需要用滑雪鏡來保護眼睛。好的滑雪鏡能防止冷風對眼睛的吹拂和紫外線灼傷,鏡面不能起霧氣,形狀和材質的選擇原則是跌倒時眼鏡不會對臉部造成傷害。

按以上要求,您應該選擇全封閉型滑雪鏡。這種滑雪鏡的外觀類似潛水鏡,但不把鼻子扣在內,外框由軟塑料製成,能緊貼面部,防止進風。鏡面由鍍有防霧防紫外線塗層的有色材料製成。這種材料很柔軟,用力扭曲只發生變形而不會斷裂。另外,在外框的上簷有用透氣海綿製成的透氣口,以使面部皮膚排出的熱氣散到鏡外,保證鏡面有良好的可視效果。戴眼鏡的滑雪者在選擇滑雪鏡時,應選擇鏡框厚一點的滑雪鏡,以便能將眼鏡全部罩住。

3、保護皮膚防止曬傷

我國北方的冬季寒冷、乾燥,皮膚在這種氣候條件下水分散失很快,加上滑雪時形成的相對速度很大的冷風對皮膚的刺激和雪地反射的強烈紫外線對皮膚的灼傷是構成皮膚傷害的主要原因。為防止水分的散失和紫外線對皮膚的灼傷,可選用一些油性的有阻止水份散失功能的護膚品,然後再用防紫外線效果較好的具有抗水性的防曬霜塗在皮膚上。防曬霜只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所以應每隔一段時間(一般2小時)就在暴露的皮膚上塗一次,切不可因為陰天不塗防曬霜,因為陰天時紫外線依然很強烈。如果滑行中感覺冷風對臉部的刺激太厲害,可選擇一個只露出雙眼的頭套,再加一個全封閉型滑雪鏡,可將面部完全罩住,能有效阻止冷風對面部的侵入。

4、補充飲食

北方冬季寒冷、乾燥,人體水分散失較大,加上室內溫度過高,人的內火較旺,應注意每日多飲水,適當補充一些水果,例如:橙子、鴨梨等。桔子吃多了易上火,最好不吃:如果能備點潤喉片,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5、謹防皮膚凍傷

凍傷是指人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中產生的傷害事故。人體產生凍傷主要發生在手部、腳部、耳朵等部位,所以應選用保溫效果較好的羊絨製品或化纖製品對上述部位進行保溫。另外,還應注意備足禦寒衣物;飲酒後不要外出滑雪,一旦醉臥在外,非常容易發生凍傷;不要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獨自外出,要穿鮮豔服裝,以便能及時被發現,及時救援。

6、學會選擇內衣

滑雪活動是一項在寒冷環境中進行的體育運動,如何選擇和使用內衣就顯很重要。當人處於運動狀態時,身體會排出很多汗液;而當人處於停止運動狀態時其熱量和汁液的排放就少得多。在選擇貼身內衣時,最好不用棉製品,因為棉製品吸水性較好,當人體處於運動狀態時,棉製品會大量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液;而當人體處於靜止狀態時,棉製品上的汗液很難在短時間內揮發掉,貼在皮膚上又冷又潮的棉內衣會將皮膚表面熱量帶走,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此時應及時更換內衣。另外,您可以將一件帶網眼的尼龍背心貼身穿,然後在外面套上一件彈力棉背心,這樣身體排出的汗液會透過尼龍背心吸附的彈力背心上,不會產生寒冷的感覺。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您可以選一件絲普綸材料製成的內衣,這是國際上一種先進的材料,曾作為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已在國內研製成功。它的內層有一層單向芯吸效應的化纖材料,本身不吸水,外層是棉製品,可將汗液吸附在棉製品上,效果非常好,不妨一試。

大風揚塵天氣出行注意事項

在大風揚塵天氣出現時,需要外出的朋友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特別是走路、騎車需要經過狹長通道,或需途徑廣告牌和老樹下的朋友,一定要減少逗留時間,以防發生危險。

1、走路、騎車儘量避開“狹管效應”

要注意走路、騎車時少走高層樓之間的狹長通道。因為狹長通道會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在通道中會加大,從而給行進中的行人帶來一定的危險。

2、要注意不要在廣告牌和老樹下長期逗留

有的廣告牌由於安裝不牢,在強大風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樹上於已經枯死,根基不牢,也有可能在大風天氣中斷裂,對行人造成危險。

3、要注意輕型車的安全

由於輕型車重量較輕,所以在高速行駛中可能被大風掀起。應在輕型車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駛。

4、要注意儘量少騎自行車

因為在大風天氣中,順風或逆風雖不會對騎車造成太大危險,但是一旦側風向騎行,有可能被大風颳倒,造成身體損傷。

5、外出做好防護工作

要注意攜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系統造成損傷

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

1、風沙天氣

風沙天氣中,小型車要特別注意大型貨車行駛中產生的側向風,司機可以小幅度地打方向盤,修正車的前進方向,千萬不能大幅度回輪。

2、大霧天氣

起霧時儘量在普通公路上低速行駛,待濃霧散去後,再上高速公路行駛。如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濃霧突然來臨,應該立即將車駛向最近的服務區或停車場暫避,或把車駛向路肩或緊急停車帶停下,開啟車寬燈、尾燈、後防霧燈、危險警示燈。行車要點是在於緩慢起步,切忌突然加速、制動或猛打方向盤。制動時儘量用點剎,不要一腳踩死。還應及時除霧,可使用空調的除霧擋快速除霧或將車窗打開一條縫。

冬季極端天氣出遊注意事項 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

冬季極端天氣出遊注意事項 冬季極端天氣行車安全

3、雪後行車

雪後駕車起步不宜過猛。在雪地平路要連續點剎,下坡路要坐檔(快速退低檔),上坡路最好不要停,以防不能起步。正常行使可以適當拖檔(低速高檔),增加輪胎抓地力。控制車速,特別是轉彎或下坡時必須將車速控制在能隨時停車的範圍內,需要加速或減速時,油門應緩緩踏下或鬆開。根據地形、車速、裝載等情況,與前車拉開距離。儘量避免超車,若情況特殊非超車不可,一定要選擇寬敞、平坦、冰雪較少的路段。需轉向時,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車速,儘量加大轉彎半徑並慢打方向盤,以減小轉彎時的離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轉猛回,以防側滑橫甩。

4、雨天行車

下雨天見到積水就閃,或者馬上踩剎車放慢速度,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實際上水深15釐米左右不會對汽車有任何影響。只是不要加大油門沖水,以免引起制動和電氣件進水;亦需控制車速,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路面狀況不是很好又有積水之處,否則車輛很容易打飄,導致意外發生。還要注意的是,當車輛過完水後,制動系統可能會暫時減弱,剎車的時候距離要加長,因此雨天駕車最好保持更長的安全距離。

5、遭遇打雷

在遭遇雷鳴電閃時,不要急急忙忙地下車找地方躲避。因為如果閃電擊中汽車,電流會經車身表面傳到地面,在汽車內部絲毫感受不到,反而安全。因此打雷時要做的就是將車窗全部關緊,收音機的天線一定要收起來,因為天線有避雷針的作用,會吸收閃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