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GEW丨JA中国董事长 周保罗:方程式创业哲学

11月13日,2018(第12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上海市杨浦区国际时尚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JA中国董事长周保罗进行了创投分享,以下为速记整理:

2018GEW丨JA中国董事长 周保罗:方程式创业哲学

JA中国董事长 周保罗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创业周跟大家见面,在1950年,我的父母离开祖国到美国留学,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做电信工程师。1979年我被派到贝尔实验室在韩国做主管,我专门的责任就是负责建造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数字网络,让韩国利用这个网络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在1983年我完成了这个任务以后,美国贝尔实验室派我到北京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基本是培养我未来在中国发展我的职业生涯。我第一次到祖国访问,就完全爱上了我的祖国,并决定我的未来一定要与祖国有关系,回到美国以后就跟美国贝尔实验室说我需要离开公司,我需要走上自己的道路创业,在未来,我的事业要跟我的祖国有关系,在那个时候离开贝尔实验室是非常艰难的决定,那个时候我们进入这个世界第一名的实验室,一生就是35年,然后就会在这个实验室退休。现在回顾过去,非常的开心,我是一个创业的人,我一生就是创业,我是应该与我的祖国有关系。

今天,我希望通过我个人二十几年创业的经验,与各位分享,来鼓励在座的创业家。离开贝尔实验室,我的第一个创业在1985年,我的第一个高科技公司为电脑软件公司提供自动压力测试的工具,软件与压力测试服务,打个比方,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大家在尽情剁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是不是所有的服务器都可以及时处理所有人进行付款?这个服务器如何支持几十亿花钱的女性们,当然男的也会花一点金钱可不可以这样?再举一个例子,每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开市以前,下午三点半到第二天早上九点钟,他们就是用我的产品来测试交易所能否在九点钟开始的时候可以支持如此的交易量。腾讯微信如何证明有几十亿的人能够处理,要用什么样的技术?这个技术就是我1986年创办的,经过五年后,世界知名的电脑公司都是我的客户,他们的电脑服务器的评估报告就是用我们公司的技术来发表的,我们公司在欧洲、日本分别设立了公司,在世界12个城市都有我们的办公室,提供最好的评估服务。

有朋友认为我是在贝尔掌握了通信方面的技术,其实不是这样的,通信技术与软件压力测试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更何况我在贝尔实验室已经走向了管理的岗位,在技术上我是一个无用的人,我不能做技术的代表,那个时候我只有34岁,没有钱,但是有人鼓励我一起出来创业,我想他们来找我的唯一一个原因,也就是相信我的为人,我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我的创业哲学就是一个方程式,在这里每一个1都代表影响企业的一个因素,1×1的结果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这个方程式是代表一个成功的企业。第一个1就是企业创办人或者是CEO的名誉,这个人的品行、思想、道德被朋友、社会认同这一,在这个基础上,你的创业才是有可能的。我在国内听到很多投资人经常说,我们不是投资项目,我们是投资人,点我是极力赞同,我们不是投资一个项目,我们是投资一个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和品行。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美国帮助创业的华裔青年,这也是我做选择的重要标准。在这个方程式里面还有其它的1,比如产品的研发、市场的策略、定位、环境保护等等,我看到国内经常在说我们要创业创新,我认为创业创新都是来自以一个健康的压力,在压力当中,我们不妥协,我们极力找到那个1,在组合当中,我们可以有创业创新。

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你在公司各方面都要求这个1,不妥协,不打折扣,就会面对巨大的压力,就是这种健康的压力,一定会让你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们在JA有学生公司,我们给四年级的小孩子些许压力,让他们在团队当中学习创新,我们已经在中国35个城市做了25年,所以在这些1当中,最难保持的就是定价,我一直关注国内的商业经济环境,看到一些企业喜欢打价格战,从而获得市场的占有率,当然可以打价格战,如果低价位的策略确实带来了收益,但是往往持续不下去。有人说如果我们不妥协的话,我们可能被人家打走了,当然有这个可能性。1992年我的软件公司刚进入日本时,因为日本的运营、人力等资本高,导致定价非常高,在日本我们就完全改变了定价,我们是以年服务费来计算的,在1992年在日本已经进行了,所以我非常感谢Recruit这些公司,他要用我的软件。我在日本赚的钱在中国创办了JA,培养中国青少年作为未来创业的企业家,所以我要谢谢日本朋友们。我每次去都鼓励日本员工,因为我们在美国和欧洲赚的钱绝对支持日本,日本员工我们是不会赶走的,所以九个日本工程师非常紧张,但是我们美国、欧洲的资金支持日本长期投资。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自己如何坚持创业,坚持就是持续力,做企业的,我们为人是第一位的,后面的每一个1,我们在各方面把自己做好,如果我们的名誉损失了0.1,在价格上损失了0.2,研发上损失了0.3,在环境保护上面,因为价格高,我们妥协0.4,最后这个企业的成功率是多少呢?是0.3024,所以我很佩服张雯,她的情怀,她的坚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相信每一个创业家都要创立一个可持续盈利性的企业,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把资金投在有持续利益的项目当中,我的第一个公司被收购以后,我就继续创办了两家高科技公司,做汽车定位服务,做无线模块的,最后我就进入了教育行业,我没有任何教书育人的经验,但是我作为一个接受教育的人,深刻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在1983定我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时候,我认为中国一定是一个经济大国,中国最需要的就是经贸人才,经济人才,更充分地去了解经济。因此经过了10年的准备,我在中国1993年创办了JA。祖国需要经济的人才,经济的人才是要从小孩子时代就开始学习、累积,经过素质教育,经过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就是将来的小老鹰,小老鹰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不是到大学创业以后才开始的。所以我们非常高兴把JA带到中国,在过去25年当中,我没有做任何事情,就是创办了JA,持续JA,坚持JA。今天我们在中国有1225个大学、中学、小学的合作,我们与几百家企业合作,对青少年进行职业、理财和创意的教育。投资教育的人讨论,见过许多希望投资教育的人,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投资教育,他们说这是刚需。是的,每一个家庭都需要,刚需就意味着教育事业极重要,没有一个社会职业感的人是不可能把教育做好的。在座的朋友当中,你们要做教育事业的创业,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教育的理解,首先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学期阶段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当然大数据和AI有用,但是我们需要连续性,不是孤岛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顺利的过渡和衔接,是要一体性的连接,孩子进来以后一直到高等教育是有习惯的累积,习惯的累积就是品格,就是他的名誉。教育不是如何考试,教育的过程是让人学习如何做人,这是中国的老传统、老文化,做人第一。所以我们JA在中国,我们干了25年的创业创新的经济教育,25年,我们把品格和能力排名次,我们说品格第一。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品格才能帮助他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过好的生活,刚刚我上来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朋友说我们很有钱了,但是我们的生活品质是值得怀疑的,这就是我们做教育要思考的。

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要体现教育的事业要多方面参与,我们非常感激上海市政府,能够支持这样一个活动,能从多方面地给创业家教育,我们今天来分享我们的智慧,为的就是帮助创业家能够在21世纪创业的过程当中能够成功。所以我呼吁大家一起来支持创业家在这个国家成功。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下,我对国际教育的理解,可以用日语跟你们演讲,也可以用韩语演讲,甚至也可以用德语演讲,但国际教育不是把英文加上就可以了,不是说把一个语言学好就行,而是真正了解一个跨文化的教育,一个国际的教育让我们的青少年、创业家在任何一个文化和任何一个市场里面都如鱼得水,能够做那个社会的领导,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做领导,我们要在世界做领导。我人生的信条,Peter Thiel讲的一句话,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当我们做第一名的时候,海阔天空,我们做任何事情,后面的人永远是跟着我们的,我们做第一名的时候看不到任何的Competition,我们每个人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能够走自己的路,看到自己的独特性,把它完全表现出来,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更能体现责任。创业家,你的创业不是为了第一桶金,你的创业不是为了权利,你的创业是代表你对自己的负责,对朋友的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社会,进而对全世界是一个责任的决定。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