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民营经济显现强劲发展活力

厂房林立、发展规模持续壮大、高端产业项目争相落地、缴纳税收逐年递增……在成都青白江这片土地上,项目建设你追我赶,民营企业更是奋勇当先、冲刺在前。

近年来,成都青白江区委、区政府致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在推进民营项目建设、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出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区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努力拼搏,不断培育壮大企业。民营经济正以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的良好成绩,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快速崛起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青白江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突出。据统计,2017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0.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2%。纳税额22.13亿元,占比65.76%。吸纳新增就业人口5958,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口的90.2%。

细看青白江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数量增多的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所涉及领域由传统的化工、冶金、机械、服务业等向信息技术、物流商贸、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共有科创企业35户,其中民营企业29户,占比82.9%;有文创企业86户,其中民营企业61户,占比70.9%;发明专利拥有量401件,大部分为民营企业所有;共有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其中民营企业5个。

提升服务 民企活力进一步激发

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离不开青白江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近日,位于大石路以西、文澜路以北的发动机气门座圈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综合办公大楼主体已经封顶,厂房钢结构已完成70%。据了解,该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60余天,预计投产后将达到年产量1200万件各型号气门座圈的生产能力。

过去,企业与地方政府签约后,要逐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才能开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至少要花半年时间,不排除花上一年甚至更久。

为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全市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地区之一,青白江区积极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落实自贸试验区简政放权改革任务,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动“大手术”,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工作,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从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90个工作日后,再次压减至60个工作日。目前已有49个项目纳入承诺制改革,其中40个项目属于民营企业投资。

对外开放 民企发展再添后劲

青白江区一家老牌民营企业——成都蜀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和昌刚刚订好了飞往非洲喀麦隆的机票,准备去洽谈在杜阿拉和克里比建设工业园区(中非喀麦隆产业园区)事宜。

“通过中欧班列,青白江与世界各国成为了邻居,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事,现在成为了现实,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抱团发展,越走越远、越来越强。”黄和昌颇为激动。

加大对外开放是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青白江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蓉欧+”战略的重大机遇,借力铁路港和自贸区建设,依托“蓉欧枢纽”搭建的国际国内大通道,完善支持和保障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服务和引导机制。并探索建立对外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创新合作方式,在全球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