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謝晉與他的電影夢!

改革開放40年來,國內各行各業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當然也包括了影視行業,在國內影視業發展的道路上謝晉成了主要功臣,可能有些朋友對他不熟悉,但他卻為國內影視行業樹立了風向標,並在12月18日被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改革開放40年,謝晉與他的電影夢!

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謝晉導演的支持,對於電影,謝晉懷有深深的愛。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曾經跟隨謝晉工作過一段時間,在他的記憶中,一直到生命最後幾年,謝晉仍然每天一副匆匆忙忙整裝待發的樣子,"每次看見我都會說:'沒時間了,我要去拍戲了'。"

演員陳沖因為謝晉而走上電影之路,她記得謝晉去世前幾個月,八旬高齡還在籌拍一部兒童片,為片中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四處選角。

為什麼要拍電影?因為藝術家要對社會話題發言。這是謝晉的電影觀。1981年,他拍攝電影《牧馬人》,最初的衝動就來自於目睹當時社會上興起的出國潮,他有話要說。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這樣評價:謝晉是用人性的方式去照亮人,這使得他的作品在反思的同時帶給觀眾一種期盼,一種光明。

儘管謝晉離開我們已經十年,當我們在慶祝改革開放40年的時候驀然回首,他留下的光影故事,仍然光鮮如昨,有力地回應著當下中國文藝創作的重大命題:如何從高原走向高峰?如何與人民血肉相連?

改革開放40年,謝晉與他的電影夢!

為了讓大家更加熟悉謝晉,小編專門整理了關於謝晉導演的個人資料:

謝晉,1923年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開啟了自己的導演生涯。

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女籃五號》,獲得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1960年,憑藉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第一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1965年,執導電影《舞臺姐妹》獲得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1981年,憑藉電影《天雲山傳奇》獲得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1986年,憑藉電影《芙蓉鎮》獲得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0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1997年,獲得第二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98年,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

2005年,獲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和"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2007年,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

2008年10月18日去世,享年85歲。

作為國內電影市場的領路人,謝晉導演為國內電影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可以說是一生獻給了電影事業,我們應該銘記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