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傷心的小男孩被抱著由他的母親在家裡

父母首先應該自我檢討,認清自己的價值觀,才能採取正確的方式,恰當地教育孩子。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個性與能力,對症下藥地予以教育,否則就可能跟子女長期不和。想讓別人聽你的話,就要採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想讓別人滿足你的要求,要求內容就不能超過對方承受的限度;想讓對方有所進步,首先就要進行自我完善,這樣才能找到溝通的最佳契機和方式。斯科特·派克

很多家長來諮詢孩子的輟學問題,還有的是斷斷續續的上學,孩子在家說好的上學,可是到了上學的時候,卻又不敢去了,還有的去到學校,開始煩躁恐懼,能上幾節課,還是要回來才能好。有的孩子不上學在家很好的,一點問題都沒有,有的不上學在家也是有問題的。很多孩子會迷戀上網絡遊戲,還有的孩子只是上上網,還有的孩子會養只貓或者小狗。

很多家長諮詢我為什麼孩子們要養一隻貓或者一隻狗呢?我想也是孩子對家長不信任了,或者對同學朋友不信任了,自己只能跟貓狗來對話了,自己內心有創傷,只有小貓才能療愈自己。沒有人能懂自己,自己認為自己非常聰明,自己的成績也都是班級中的前幾名,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拼命的學習,可是他們自己和身邊的老師或者媽媽們都覺得他是聰明,覺得他沒有用功。

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當一個媽媽爸爸覺得自己孩子是聰明的,慢慢的會給孩子暗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有取得的成績,都會覺得是自己聰明才取得的。在這個命題下,慢慢自己就不允許自己不行,因為自己是聰明的,他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是聰明的,他就要加倍的努力。但是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說他努力,他自己也就慢慢看不到自己的努力,我在做諮詢中我總會問,你覺得自己不努力,那麼你在學校每天都在做什麼,他會說上課學習,下課學習,中午別人都休息了,自己還在學習,那麼問題來了,這樣還不是努力,到底還要什麼樣是在努力。

在抑鬱症的孩子心中,考前幾名是應該的,取得成績是應該的,自己做的好是應該的。考得不好是不應該的,生活中做錯了就會自責,批判自己。長久的這樣自己做出成績看不到,自己做錯了譴責,一個人就會越來越不高興。因為總是對自己不滿,總是覺得自己再加一把勁一定會更好,因為他已經看不到自己的好,總是認為只有更好的才是自己,才會得到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們的讚美。

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Little girl sitting at table

很多家庭的教育都是單行路,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長安排,不用你做一點事,你的唯一目的就是學習好。學習上有些問題家長就會苛責,總是想要孩子達到完美,孩子怎麼做都覺得不完美,慢慢就會出現低自尊低評價。同時他也總是在那個高傲聰明的自己和那個差勁笨蛋的自己中徘徊,自己看不到真實的自己情況,他自己心中也是很糾結,因為看不清真實的自己。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做對了不表揚,做錯了就會被批評,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了就容易出現抑鬱症或者出現輟學。對於很多小學初中聽話善良的乖孩子,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教育成功,突然到了高中孩子在殘酷的高中學習中很多就倒下來了,家長才嚇一跳。因為孩子只是聽自己話的,孩子的一切都是家長安排的,孩子突然的出現問題很多家長措手不及。在諮詢中很多時候我會對那些輟學的家長說,孩子能夠叛逆總體還是很好的,因為他會對家長攻擊,如果不能夠對外攻擊,孩子就會對內攻擊自己,那麼孩子被控制久了,抑鬱症自然就找上門來了。

諮詢中遇到很多家長活的太焦慮太嚴肅了,在諮詢中那種嚴肅氣憤即使作為諮詢師的我都很壓抑,那麼一直在這個家裡面長大的孩子,怎麼能夠開心自在呢。太嚴肅的家庭就像秋天和冬天的天氣一樣是肅殺的,婚姻不會幸福,孩子更是活得累,因為都是太嚴肅了。每個家長都講理,就是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講情,什麼都用對錯衡量,總是應該這樣,必須那樣,家庭沒有家庭的氣憤,那麼這個家就沒有溫暖。沒有溫暖的家,孩子出現抑鬱情緒或者問題就不奇怪。

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孩子出問題了,家長還不找自己的原因,還不會反思,還覺得自己怎麼有一個這樣不成才的孩子,而沒有看到背後的原因。從眾很容易,獨立思考真正的做自己是很難。所以孩子問題需要家長先改變自己的教育處事方式,然後再改變孩子,問題自然就會解決。

錯覺就是假象,剝開問題看本源,允許自己不是那麼聰明,也就允許自己出錯了,也就允許自己可以不完美,允許自己考試不第一。真實地認識自己,才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差,然後允許自己表達自己,當然家長也要學會放手,他能夠做自己,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慢慢他才會學會承擔責任,家長的信任和放手,孩子才會自己成長,否則把孩子當成溫室的花朵,遇事不能經得起風浪,他的一生怎麼能發展呢。很多時候愛孩子確是害孩子,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對孩子不好,說不定是愛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來到我這裡諮詢,總會說老師我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我總是說,我們先認清自己,才能認清孩子。我們回到十五歲,你那時候是什麼心,就能理解孩子的心,否則總是大道理的父母,當時你也會煩。感同身受,你才不會滔滔不絕的講得理直氣壯。你才會理解自己,才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理解孩提的自己開始。

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聰明的亞洲男孩思考

在我的諮詢經驗中,那些外向型抑鬱症好的就很快,所謂外向型就是平時在班級很能表達的那種,只是不能把自己的脆弱不行等負面因素展示出來,時間長了就壓抑了真實的自己,所以他們發病後,講明白道理他很快就會走出來。還有一種就是對父母有很大的怨恨,主動求助諮詢師的,想傾訴的,好的也很快。就是有一種自己完全不想說,完全無助的,就無能為力了,很多孩子和父母覺得也沒有大的問題,甚至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和孩子是朋友,也可能是一種錯覺,可能孩子沒有把爸爸媽媽當朋友,如果真當朋友,這個孩子已經被爸爸媽媽洗腦了,變成不能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人,覺得父母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這種抑鬱起來就很難快速好起來,失去自己得需要慢慢找到自己,才能療愈。

那些諮詢中孩子出問題的父母,對孩子簡單粗暴,孩子輟學自己在自己屋裡療傷,爸爸會把門給劈開,媽媽會給孩子斷網,會摔手機,甚至不給孩子經濟支援。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能把孩子越推越遠,孩子心中會越來越恨,只有發思自己的簡單教育出了問題,如果父母在做心理諮詢,改變自己,孩子一定會改變。否則不是極左就是極右,怎麼做都不對,折騰自己還折騰孩子,費力不討好。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輟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正困擾著學子們,再論抑鬱症患者的內心錯覺

為朋友拍的圖,心裡面主要是祝福吧,還有就是作為單身,大概心動了,想要戀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