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前幾天,本已經半隱退的趙本山老師,卻在文玩圈再度火了起來。

這完全是因為前排趙本山某弟子的手腕上,竟然戴著一串鶴頂紅!

只看該手串的尺寸,每顆珠子都得20mm+,估計整條手串市場價不低於兩萬元。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鶴頂紅是什麼

盔犀鳥屬犀鳥科,體長110-120釐米,其主要羽毛呈深棕色,具金屬光澤,翅膀的邊緣,下腹及尾部羽毛呈白色。

由其頭骨製成的血腥工藝品被稱為鶴頂紅。

鶴頂紅最早是被當作具有異域風情的貢品出現在史料中的。

據《元史》記載:

癸未,羅斛國王遣使上表,以金書字,仍貢黃金、象齒、丹頂鶴、五色鸚鵡、翠毛、犀角、篤縟、龍腦等物。

其中丹頂鶴便是指盔犀鳥,因真正的丹頂鶴生活在亞洲東北,通常來講是不太可能被東南亞國家當作貢品呈上的。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儘管鶴頂紅曾經是皇室貢品,文玩價值頗高,但如今盔犀鳥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一級保護物種,並嚴禁國際貿易了。

如維基百科所說:

在持續的狩獵壓力和棲息地喪失的情況下,在2015的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上,盔犀鳥被從瀕危威脅升級到極度瀕危。

可見,購買,佩戴鶴頂紅製品只會讓它的生存狀況愈發糟糕,這種行為很不值得提倡。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有人不服

前段日子,于謙老師也在電視節目上大講自己收藏的文玩,然而卻絕口不提材質。

很多玩家事後細細品來,才發現:原來於老師的文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

在我國玳瑁歷來備受皇家貴族青睞。

恐怕正是因為如此,才變為了二級保護動物。

我國有關玳瑁收藏的歷史,最起碼可以追溯到商代:

《逸周書》記:

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裡、百濮、九菌,請令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

可見在當時,玳瑁就已經是進貢用的重寶。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實際上,玳瑁不僅備受中國文化青睞,在西方文化中,也同樣是重寶。

玳瑁早在漢代(羅馬帝國)時期,就參與過東西方文化交流:

《後漢書》記載:

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

因此,這種過度的捕撈使玳瑁已經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近海也幾乎絕跡。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們理所應當抵制玳瑁及其他海龜製品,於老師此舉,實在有些太不得人心了。


除了這倆以外,文玩圈裡還有這些文玩,買了就等於犯罪加殺生。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犀牛角

犀牛角,為犀科動物犀牛的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據《詩經》引《寒詩》記載:

兕觥,以兕角為主,容五升。

《寒詩外傳》中也寫到:

太公使南宮适至義渠,得駭雞犀以獻紂。

可見在很久以前,我國人民就有拿犀牛角製作酒器或以它作貢品的傳統,拿來收藏實在雅緻。

不過1993年,我國政府已經明確頒佈禁令,禁止銷售犀牛角製品。

儘管中國最後一隻犀牛已於1972年被人獵殺,但作為《國際野生貿易公約》的成員國之一,我國有義務支持任何禁止犀牛製品交易的禁令。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虎骨

虎骨為貓科動物虎的骨骼。

是一種珍稀的文玩,同樣也是一種珍稀的中藥材。

《藥性論》記載虎骨可:

治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疰疼痛溫瘧。

由於人類的獵殺和野外棲息地碎片化,老虎目前已經嚴重瀕危,2016年調查顯示,全球野生虎的數量為3890只。

因此,它被列為《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目錄瀕危動物,已經被我國政府禁止一切相關商業貿易活動。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珊瑚

珊瑚屬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而寶石學意義上的珊瑚則是指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的樹枝狀材料。

有關珊瑚,較早的記載可追溯到漢代班固《西都賦》:

珊瑚碧樹,周阿而生。

珊瑚樹一直是古人心中富麗堂皇的華美象徵。

《漢武帝事》甚至記載漢武帝特意將好看的珊瑚供奉於神堂:

武帝起神堂前庭,植玉樹,茸珊瑚為枝。

然而,由於生長緩慢,紅珊瑚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08年,紅珊瑚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嚴格限制其國際貿易。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可選替代品——海柳。


趙本山徒弟手上戴的這串文玩引起軒然大波,于謙老師也參與其中!

四.硨磲

硨磲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一米以上。

硨磲在我國文化中,是一種地位極高的奢侈品。

唐代蘇鶚《蘇氏演義》記載:

魏武帝以瑪瑙石為馬勒,硨磲為酒椀。

明代屠隆《曇花記·西遊淨土》也有云:

嵌珊瑚硨磲瑪瑙,光射月輪孤。

目前,硨磲全種都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裡也將庫氏硨磲貝列為一級國家保護海洋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