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生意經之——用人有時候也需要疑人

很多時候,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毀掉的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對小人的失察和放縱。中國傳統的用人方式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在企業的管理上就是要放手讓下屬大膽去嘗試,不要什麼都管。因為用人信而不疑,會使人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人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用人信而不疑,會使人對組織、集體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用人信而不疑,能增強員工的自信心,從而加強主動性和創造性;用人信而不疑,會使人產生期待感,它能激發人的進取心,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力量。同時,上級與下級相互信任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上下和諧一致地行動。胡雪巖就堅持這樣的一種用人方式,只要是他選中的人才,他就不會再去懷疑,而且他用人只看重對方某一方面的突出能力,而對人品等其他方面就不是太在意。所以,自從他以這種方式用人的時候開始,就埋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胡雪巖生意經之——用人有時候也需要疑人

胡雪巖有23家典當行,其中有一家公濟典,總管是唐子韶,他是微州人,微州朝奉到外地謀生,都不帶家眷。所以胡雪巖看他客中寂寞,就給他送了一個名叫月如的丫頭做姨太太。這個唐子韶在典當行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人品卻不怎麼樣。本來典當行是一個油水很多的行業,只要進入典當行,不管你是什麼職務,每個月除了正常的薪水以外,還有可觀的抽成外快。唐子韶作為總管,每個月的油水少則五六十兩銀子,多則上百兩,小日子本來應該說過得舒服得很。

胡雪巖生意經之——用人有時候也需要疑人

可是隨著他在公濟典中的地位和資歷越來越高,他就開始舞弊了,並且方法無所不用其極,。毛病最多的是滿當的衣物,公濟典因為當期到了還沒人來贖回的衣物太多,專門設了一家估衣鋪,招牌叫做“公濟衣莊”,所有超過當期的衣服都送到衣莊去叫賣,有的原封不動,有的是掉了包的,明明一件八成新的“蘿蔔絲”羊裘,送到衣莊就變成了一件破衣服。當鋪有個規矩,明明很值錢的東西在當票上都會寫得一文不值,比如明明是個金打簧錶,當票上卻寫的是“黃銅爛表一個“。那筆龍飛鳳舞的狂草,除了朝奉自己外,無人能識,就像我們看中醫開的藥單那樣。

胡雪巖生意經之——用人有時候也需要疑人

除了這個,唐子韶還有另外的手段。每每有珍貴的貨物到期而未被贖回的,唐子韶都會開個單子給姨太太如月看,遇到她鐘意的,便會以掛失為名,另開一張別的單據,而將珍貴物品歸為己有。此外還有一些物主出賣,或者來路不明的單票,比如別人偷來撿來的,他都會以極低的價格收了回來,並交由如月保管,看情形取贖。幾年下來,唐子韶在公濟典中貪汙銀兩達數十萬兩之多。後來胡雪巖認為典當行中貓膩太多,一個人不能在一個位置太長時間,於是決定來個崗位大輪換,這下子可把唐子韶急壞了。如果重新調人過來,那他自己貪汙幾十萬兩銀子的帳肯定會被查出來的。於是他又心生一計,讓如月趁胡雪巖喝醉的時候施展美人計,而後藉故請求胡雪巖收回成命。胡雪巖自知做了虧心事,不好強來,只好將整頓的事先擱置到一邊。

胡雪巖生意經之——用人有時候也需要疑人

阜康錢莊的經理宓本常跟著胡雪巖做生意很多年,看到胡雪巖日進斗金,時間長了也產生了自己單幹的想法,不想久居胡雪巖之下。但是由於自己缺少資金,於是開始打起了錢莊公款的主意。他在支取薄上做手腳,想等把錢賺回來了再把款子還回去,這樣就神不知鬼不覺了。於是,宓本常開始挪用了錢莊七十萬兩銀子,去南方進貨然後在北方賣,也把北方的貨物採購進來,運到南方來銷售,從中賺取中間可觀的差價。但是事實卻事與願違,宓本常的三船貨物在吳淞口外遇到了風暴沉沒了,而他挪用錢莊的銀子也被胡雪巖發覺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最後因為還不起挪用的銀款而自殺,這也讓胡雪巖白白損失了幾十萬兩銀子。而這個時候,阜康錢莊也出現也擠兌風潮使得錢莊更加無力支付客戶的提款,也間接的造成了胡雪巖商業帝國的坍塌。

胡雪巖生意經之——用人有時候也需要疑人

用人不疑人不用盡管自古有之,但是在用人的時候,也要擦亮一對火眼金睛。正所謂,有德有才是是精品,有德無才是堪品,無才無德是廢品,無德有才是危險品,所以用人既要用人的長處,也要看到他的短處而做好提防,做到全面的識人。有時候用人就要去疑,而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