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打坐,別人神清氣爽,自己腰痠背痛,到底是為什麼?丨《西藏生死書》14

同样是打坐,别人神清气爽,自己腰酸背痛,到底是为什么?丨《西藏生死书》14

同样是打坐,别人神清气爽,自己腰酸背痛,到底是为什么?丨《西藏生死书》14
同样是打坐,别人神清气爽,自己腰酸背痛,到底是为什么?丨《西藏生死书》14

丨注意事項丨

■請在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打卡,並留言分享今日學習感悟

■您也可將留言共讀群中,與師兄們交流

《西藏生死書》 第14課

索甲仁波切·講述

- 禪坐的正確姿勢

-

禪坐的方法

如果你的心可以自然地安定下來,你也發現可以安住在純淨的覺醒中,那麼你就不需要採用任何禪修的方法。事實上,如果你已經在這種覺醒的境界中,卻還採用這些禪修的方法,反而是弄巧成拙了。話雖然這麼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當下就進入那種境界。我們不知道如何把心喚醒,我們的心又是如此狂野散亂,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善巧方便,一種喚醒心的方法。

我所謂的“善巧”,是要讓你能夠明瞭自己的心性及千變萬化的情緒,並且透過修行產生智慧,知道在分分秒秒中,如何面對自己。有了這些功夫之後,你就學會了隨機應變的藝術,能隨時轉化你的心境。

但請記住:方法只是方法,絕不是禪定本身。當你嫻熟地練習禪修之後,才能達到那種完全圓滿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禪定。

西藏有一句很有啟示性的話:“禪定什麼都不是,禪定只是熟習而已。”換句話說,禪定只不過學習去熟習禪定的修行而已。有句話說得好:“禪定不是苦求,而是自然融入。”當你持續練習某一種方法之後,禪定就慢慢生起。禪定不是“做”出來的,而是當我們練習到完美無缺時自發產生的。

不過,為了讓禪定發生,還是要創造寧靜而祥和的環境。在我們的心能夠得自在之前,首先要把心的環境安靜下來。平常,心就像蠟燭的火焰般,受到思想和情緒的強風所動,搖曳閃爍,經常改變。只有當我們把蠟燭四周的空氣安定下來之後,火焰才能燒得穩定;同理,只有當我們把思想和情緒的紛亂狀態安定下來之後,我們才能瞥見心性和安住於心性。另一方面,一旦我們在禪坐之中獲得穩定,任何喧鬧和騷擾將大為減少它的影響力。

西方人似乎很著迷我所謂的“禪坐技巧”。現代世界畢竟沉迷在機械作用和機器之中,對純實用的事物容易上癮。但是,禪坐最重要的特色不在技巧,而在精神:我們或許可以稱“姿勢”,是一種純熟、有靈感、創造性的禪修方式。

姿勢

上師們說:“如果你能在身體和環境之中創造祥和的條件,禪定和體悟將自然生起。”有關姿勢的討論,並不是一種神秘的迂腐之談。採取正確姿勢的重點是在創造更有啟發性的環境,以便進入禪定,喚醒本覺。身體的姿勢會影響到心的態度,心和身是互相關聯的,一旦姿勢和態度受到啟發,禪定自然會生起。

如果你坐著的時候,心與身沒有完全相應——例如,你在擔心或想著某件事——你的身體就會感到不舒服,問題也比較容易產生。反之,如果你的心是寧靜的,有啟發性的狀態,就會影響全身的姿勢,你可以輕鬆自在地坐著。因此,重要的是,要讓身體的姿勢和體證心性所產生的信心結合在一起。

接下來要談的姿勢,可能與你習慣採用的姿勢稍有不同。這來自古代大圓滿傳統的教法,也是上師教我的,我覺得它非常有用。

大圓滿教法認為,你的見和你的姿勢應該像座山一般。你的見,就是你對心性的瞭解。因此,你的見可以轉換成姿勢,並加以啟發,從坐姿中表達出你整個存在的核心。

因此,你要坐如山,像山那麼穩固、堅定與雄偉。不管狂風如何吹襲,不管烏雲如何翻滾,山還是泰然自若。像山一般地坐下來,讓你的心升起、飛躍、翱翔。

這個姿勢要特別注意的是保持背部挺直,挺如箭,穩若山。如此,氣才可以輕易流過身上的脈,心也才能找到它真正的休息處所。什麼都不要勉強。脊椎的下半部有一個自然的曲線,必須保持輕鬆,但不要歪曲。頭必須舒服地平衡在頸上。兩肩和上半身帶出姿勢的力量和美感,它們維持著姿態的平衡,但不要用力。

雙腿交叉坐著。倒不必雙盤,那是在高級瑜伽課才比較強調的姿勢。雙腿交叉表示生與死、善與惡、方便與智慧、陽與陰、輪迴與涅的統一;這是不二的心境。你也可以選擇坐在椅子上,兩腿放鬆,但背脊一定要維持挺直。

在我的禪坐傳統中,兩眼必須睜開,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開始學打坐時,如果你容易受外來的干擾,可以把眼睛閉一會兒,靜靜地往內看,將幫助你專心。

一旦你覺得心安靜了,就要逐漸打開眼睛,你會發現你的視線變得比較安詳寧靜。現在請往下看,沿著鼻端以四十五度看著前面。這裡有一個要領:每當你心亂時,最好降低視線;每當你昏昏欲睡時,就要把視線拉高。

一旦心靜下來,內觀也開始清明瞭,你就可以隨意把視線拉高,眼睛仰望你前面的虛空。這是大圓滿修行所推薦的方法。

大圓滿教法強調你的禪定和視線必須像大海一般的廣闊:遍一切處、開放和無邊無際。正如你的”見”和姿勢不可分一般,禪定可以啟發視線,兩者合而為一。

不要特別凝視哪一樣東西;相反的,輕輕往內看自己,讓你的視線擴張,變得越來越寬廣,越來越擴散。你將發現視線變得比較廣闊了,也變得比較安詳、慈悲、平靜和輕安。

觀世音菩薩的藏文音譯是“千瑞吉”。Chen的意思是眼睛,re是眼角,zig是看。意思是說,觀世音菩薩以他的慈眼看一切眾生的需要。因此,你要輕輕地把禪定所散發出來的慈悲,透過你的眼睛放射出來,讓你的視線變成慈悲的視線,遍一切處,如海遼闊。

睜開眼睛的理由有好幾個。第一、比較不會昏沉。其次,禪坐不是逃避世間的方法,也不是要脫離世間,遁入一種恍惚的意識狀態;相反的,禪坐直接幫助我們真正瞭解自己,並且與生命和外在世界產生關係。

因此,禪坐時,你要把眼睛睜開,不要閉上。你不是把生命排拒在外,而是維持開放的心態,隨意而安。你讓你的一切感官(聽、看、感覺)自然開放,不做掩飾,不追逐它們的知覺。誠如敦珠仁波切所說的:“雖然你可以認知各式各樣的現象,實際上它們卻是空的;但在空中,你卻可以認知各式各樣的現象。雖然你可以聽到各種聲音,這些聲音卻是空的;但在空中,你卻可以聽到聲音。你也有各種思想產生,這些思想都是空的;但在空中,你卻可以知道你有思想。”不管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要去理會,不要去執著。讓聽去聽,讓看去看,而不要讓你的執著進入知覺之中。

依據大圓滿的特殊覺明法門,我們智慧能的一切光都住在心輪,心輪則透過“智慧脈”與眼睛相連接。眼睛是覺明的“門”,所以你要睜開眼睛,才不會阻塞這些智慧脈。

靜坐時,要微微張開嘴巴,好象要發出低沉、放鬆的“阿——”聲。微微張開嘴巴,並用口來呼吸,可以使製造散亂思想的“業風”不那麼容易生起,進而障礙你的心和禪定。將你的手舒服地蓋在膝蓋上。這種姿勢稱為“輕安自在心”式。

這種姿勢讓我們產生一線希望的火花,以及遊戲的心情,因為我們隱隱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當你採取這種姿勢時,你是在愉快地模仿一尊佛,承認你具有佛性,真正鼓舞你的佛性顯現。事實上,你開始尊敬你自己有可能成佛。另一方面,你認識到自己仍在相對世界之中。但因你已經愉快地信任你的佛性,你受了啟發,所以你比較能夠接受你的缺點,比較能夠以仁慈而幽默的心情處理它們。因此,當你禪坐時,讓你自己感受到你就是佛的那種自尊、尊嚴和強烈謙卑感。我常常說,你只要讓自己受到這種愉快的信心啟發就可以了:禪定將自然從這種瞭解和信心中產生。

三種禪坐方法

佛陀教了八萬四千法門,以馴服和舒緩負面的情緒;在佛教裡,就有無數的禪坐方法。我發現有三種禪坐方法在現代世界中特別有效,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和受益。這三種方法就是“觀”呼吸、使用一種對象、唸咒。

使用一個對象

第一個方法是把心輕輕地放在一個對象上,許多人發現這個方法很管用。任何能夠讓你產生特別靈感的自然物,譬如一朵花或一顆水晶都可以。然而,具體表現真理的東西,諸如佛像、基督像,特別是你上師的像,會更有威力。上師活生生地把你和真理連結在一起;由於你和上師的師徒關係,只要看著他的臉,就將你的自性與靈感、真理連結在一起。

許多人對於蓮花生大士塑像(稱為“如我一般”)的照片特別有感應。這尊塑像造於第八世紀的西藏,也經過他的加持。蓮花生大士藉著他的神通力,把佛法引進西藏。西藏人把他當作“第二佛”,恭敬地尊稱他“根本仁波切”,意思是“珍貴的上師”。頂果欽哲仁波切說:“在聖地印度和雪鄉西藏,出現過許多不可思議和無以倫比的大師。在他們當中,對現在這個艱苦時代的眾生,最有慈悲心和最多加持的是蓮花生大士,他擁有一切諸佛的慈悲和智慧。他有一項德性就是任何人祈求他,他就能夠立刻給予加持;而且不論向他祈求什麼,他都有能力當下就滿足我們的願望。”

因此,你可以把這尊塑像的照片放在你的眼前,輕輕地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蓮花生大士的臉上,特別是他的眼神。他的眼神非常深邃寧靜,幾乎就要從照片迸出來,把你帶進毫無執著的覺醒境界、禪定境界。然後,很安詳地把你的心交給蓮花生大士。

唸咒

第二種方法是把心和咒聲連結在一起,這在西藏佛教中很普遍(蘇菲教、基督正教和印度教也常用)。咒的定義是“心的保護者”。凡是保護人心免於墮入負面心態,或不受凡夫心所控制的,都稱為咒。

當你覺得緊張、無所適從或情感脆弱時,唸咒可以完全改變你的心境,轉化它的能量和氣氛。這怎麼可能呢?咒是聲音的精華,以聲音的形式來表現真理。每一個音都涵攝精神力,濃縮了真理,散發出諸佛的法語加持力。心乘坐在呼吸的微細能量上,經過全身,也淨化了全身的脈輪。因此,當你在唸咒時,你就是在以咒的能量加在你的呼吸和能量,等於是直接鍛鍊你的心和精密的身體。

我向學生推薦的咒是“OM AH HUM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M”(西藏人念成Om Ah Hung Benza Guru Pema Siddhi Hung 嗡 阿 吽 班 雜 咕 嚕 叭 嘛 悉 地 吽),這是蓮花生大士的咒,是一切佛陀、大師和證悟者的咒。在這一個暴力、混亂的時代裡,具有強大的安詳、治療、轉化和保護的力量。安靜而非常專注地念這個咒,讓你的呼吸、咒和你的知覺慢慢合而為一。或者以特別的方式誦咒,然後把心安住在誦咒後的深度寂靜中。

即使我已經熟練了這個法門一輩子,有時候我仍然會為咒的力量感到驚訝。幾年前,我在法國里昂主持一個禪修營,共有三百人參加,大部分是家庭主婦和心理治療師。我已經教了一整天,但他們似乎要把大部分時間都跟我在一起,毫不留情地問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黃昏時,我整個人垮掉了,整個房間充滿沉悶的氣氛。因此,我就唸了這個我剛剛提到的咒。我非常驚訝,唸咒竟然有如此的力量;在幾分鐘之內,我感到精力充沛,周遭的氣氛改變了,全體聽眾似乎又變得神采奕奕而迷人。這種經驗一次又一次發生在我的身上,所以我知道它絕不是偶然的“奇蹟”。

“觀”呼吸

第三種方法很古老,在一切佛教宗派中都常用。那就是輕鬆而專注地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呼吸就是生命,它是我們生命最基本的表現。在猶太教中,呼吸稱為ruah,意思是創造萬物的上帝之靈;在基督教中,聖靈和呼吸之間,也有很深的關係。在佛陀的教法中,呼吸(梵文稱為prana)是“心的車乘”,因為呼吸驅動我們的心。所以,當你把呼吸調得很順而使心靜下來時,你同時也馴服和訓練你的心了。在我們遇到焦慮時,如果能夠獨處幾分鐘,只要靜靜地做深呼吸,不就能感覺到多麼輕鬆自在?即使是這麼簡單的練習,都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因此,當你在禪坐時,要像平常一樣,自然地呼吸。把你的注意力輕鬆地放在呼氣上。每次呼氣的時候,就是在放下和解除一切執著。想象你的氣融入無所不在的真理裡。每一次呼氣之後,再吸氣之前,你將發現由於執著消失了,就會有一個自然的間隙。

安住在那個間隙中,安住在那個開放的空間中。當你自然地吸氣時,不要把注意力特別放在吸氣上,而要繼續把心安住在那個已經打開的間隙上。

當你在練習時,千萬不要在心中做任何的說明、分析或自我閒話。不要把你心中持續不停的評論(“現在我正吸氣,現在我正呼氣”)誤以為是正念分明;重要的是純淨的當下。

不要把注意力太放在呼吸上;只要把百分之廿五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就夠了,其餘的百分之七十五是寧靜而開闊的放鬆。當你對呼吸越來越了了分明時,將發現你越來越清醒,你已經把散亂心收攝回自身,成為一個整體。

這時候,不要再“觀”呼吸,讓自己逐漸與呼吸結合為一,就好象你正在變成呼吸一般。慢慢的,呼吸本身,呼吸者,和呼吸的動作合而為一;對立和隔離都消失了。

你將發現,這個非常簡單的正念過程,會過濾你的思想和情緒。然後,就好象你在脫皮一般,某種東西被剝掉而自由了。

同样是打坐,别人神清气爽,自己腰酸背痛,到底是为什么?丨《西藏生死书》14同样是打坐,别人神清气爽,自己腰酸背痛,到底是为什么?丨《西藏生死书》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