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如秦昭襄王,却也容不下一人,只因四个字;功高震主

说起白起,可以说是即使在现在这个国学衰败,大多数人都对历史近乎一无所知的时代,也是人人众所皆知,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功赫赫,威震华夏。要说白起参与的最著名的战争,就是长平之战。但也可以说在长平之战,种下了白起自刎而死的苦果。本文就简单写下关于白起长平之战和最后悲愤而死的经过。

一、长平之战

白起是魏冉举荐给秦昭襄王才起用的,白起首次出战,就大破韩、魏两国24万联军,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之后白起一发不可收拾,不断为秦国攻城掠地,战无不胜,威震天下,因而受封武安君。

长平之战,白起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一举包围赵国45万大军,赵军在弹尽粮绝、无法突围的状态下,举军投降,白起随后使用欺诈的手段坑杀赵国45万降军,天下为之震动。

英明如秦昭襄王,却也容不下一人,只因四个字;功高震主

随后白起欲趁长平之战的锐气一鼓作气,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派出亲信卫先生回国请兵粮,准备一举拿下邯郸,攻灭赵国,结果出人意料,秦昭襄王和范睢以秦国长平之战消耗甚大,师老兵疲为由拒绝了白起的建议,并且还杀了卫先生,而且这成为了白起身死的导火索。作为军事家,他很清楚什么时候应该进攻,什么时候应该休整,但秦昭襄王的命令显然是伤透了白起的心,失去了灭赵的大好时机。

英明如秦昭襄王,却也容不下一人,只因四个字;功高震主

二、白起之死

之后等到秦国恢复生机,在长平之战9个月后,秦昭襄王下令再次发兵攻赵,围攻赵都邯郸,这一次白起在家养活病,没有去,结果秦军在邯郸城下大败,而白起也因这次失败而嘲讽秦昭襄王,引起双方矛盾的恶化。秦昭襄王大怒,下令白起出征,而白起却拒不出征,直接导致了身死,不听从国君的命令,嘲讽国君的决策,让身为一国之君的秦昭襄王震怒,直接导致赐死白起,国君的权力是不容置疑的。

英明如秦昭襄王,却也容不下一人,只因四个字;功高震主

三、白起和​范睢

白起与范睢的关系,是导致白起身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起前任相国魏冉举荐的,而魏冉是被范睢扳倒,范睢为了加强秦昭襄王的权力,建议秦昭襄王废除掌权的魏冉和宣太后,直接扳倒了魏冉和宣太后,这和白起产生了矛盾。

白起为将,范睢为相,将相不和,而范睢也担心白起的功劳日渐巨大,会导致自已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对于白起也是相当打压,以政治手段削弱白起立功的机会,这也让白起怀恨在心。

英明如秦昭襄王,却也容不下一人,只因四个字;功高震主

白起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本来罪不致死,白起也是一个有性格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因此白白的丢掉了自已的性命,临死前,白起曾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对于白起自已来说,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已政治上的幼稚性。

英明如秦昭襄王,却也容不下一人,只因四个字;功高震主

李世民对白起有过这样的评价“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可以说是对白起之死的最好注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