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從模型看我軍直8直升機的進化之路

12月30日,一款名為直-8L的直升機模型現身網絡,揭開了寬體直-8的神秘面紗。直-8L是在直-18之後,我國直升機工業自主研發對法國SA321“超黃蜂”三發重型運輸直升機的又一次魔改。

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從模型看我軍直8直升機的進化之路

從模型墨綠色塗裝看,直-8L是應陸航要求研製的“山貓”全地形車族運輸載機,通過重新設計的寬體機身實現貨艙內置,免除了現有直-18A只能吊裝“山貓”之苦。由於“山貓”已經成為我軍空突旅的標準載具,所以直-8L的問世將大幅提高空突旅機動作戰能力。

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從模型看我軍直8直升機的進化之路

從側視圖對比看,直-8L保留了直-18A的整個“上半身”,也就是發動機整流罩、三臺新型大功率發動機、傳動系統、複合材料主旋翼和尾槳、尾梁,甚至沿用了後者的下顎吊艙式地形跟蹤雷達,相比在駕駛艙佈局和航電上兩者也實現了通用。直-8L的“下半身”則完全截然不同,具有徹底重新設計的全新寬體機身,機身配備雙側滑動前艙門而不是直-18A的單側。

從模型正視圖看,直-8L的機身與直-18A相比更矮更寬,這是因為該機完全取消了“超黃蜂”地板下油箱,把燃油全部容納在機身兩側的大型短翼內。《中國航空報》曾在2017年11月刊登了一篇題為《航空工業直升機所質量文化孕育新作風》的文章,提高某新型直升機“為適應機身變化,燃油系統必須一改過去的設計進行全新研製。新研燃油箱系統佈置從客貨艙地板下改為機身兩側短翼內,這一做法在直升機研製中尚屬首次。”現在看來這種新型直升機自然就是直-8L。

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從模型看我軍直8直升機的進化之路

機身兩側突出的大型短翼雖然會增大前飛阻力,同時在懸停中對旋翼下洗氣流產生不利干擾,但卻能使貨艙對機身空間的利用最大化,這種設計被CH-53、S-92、V-22等廣泛採用。

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從模型看我軍直8直升機的進化之路

由於直接沿用直-18A的動力系統和旋翼,所以直-8L的最大起飛重量和載重量應該與前者持平,參考直-18民用型AC313的數據也就是最大起飛重量應該是13.8噸,艙內最多載貨4噸,外部最大吊運5噸,略低於歐洲AW101“灰背隼”。

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從模型看我軍直8直升機的進化之路

直-8L的問世也標誌著我國直升機工業上對“超黃蜂”的魔改上實現了系列化,做到了“一魚多吃”。“超黃蜂”魔改第一波集中在旋翼、發動機和製造技術上,應用複合材料球柔性旋翼系統、發動機全權限數字化控制系統、機身大面積複合材料結構、綜合化數字式航電系統等先進技術研發出了AC313民用直升機和直-18海軍型。隨後我國直升機工業利用AC313的技術成果對機身實施重新設計,研製出具有整體貨艙跳板艙門的直-18A陸軍型,之後又通過加寬貨艙增加兩側短翼搞出了寬體直-8L,該機完全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三發直升機,徹底脫離了“超黃蜂”的框架。“超黃蜂”魔改三部曲充分說明近年來我國直升機工業的長足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