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最近,葫芦岛出现一位“狼爸”,竟如此“狠心”。

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让才11岁读小学6年级的儿子李明钊骑行150km回家。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这次的骑行看似是“狼爸”故意给儿子增加的挫折锻炼,其实是他和儿子进行很好的沟通之后才决定的。

“狼爸”李先生经常带儿子骑行健身,有了身体基础,再经过儿子的同意后,他才设计的这次骑行路线。

同时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不仅让其堂哥陪伴骑行,他也秘密开车紧跟其后。

当儿子太累时,他及时出现在其眼前,给了儿子很大的惊喜与鼓舞。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这次骑行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但李明钊都勇敢的去面对,并成功克服,他对这次锻炼感觉很自豪,也很开心,对他来说,是一场有意义又快乐的“挫折”锻炼。

然而有一位“虎妈”也为了锻炼女儿的毅力,给她增加了“挫折锻炼”,可结果却与想象相差甚远。

综艺节目《四大名助》中,这名“虎妈”分享了自己的挫折教育:

为了“锻炼意志力”,她让自己的弟弟带着不知情的10岁女儿,去大沙漠里“历练”三天两夜,出发前还嘱咐她弟弟:“要狠狠地虐她!”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后来女儿哭着对妈妈说:

今后,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永远不会因为那三天两夜的痛苦变得坚强,我只会记得你是怎么虐待我的。

挫折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一部分,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有更强的毅力,他们一直致力于“挫折教育”,然而有些父母奉行的却是“伪挫折教育”。

“伪挫折教育”不仅达不到锻炼孩子毅力与抵抗挫折的能力,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处于痛苦之中。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不以孩子意愿为先而制造的挫折,其实是“折磨”

去年乐嘉曾带4岁的女儿徒步沙漠,4天行走76km不说,期间还不顾女儿灵儿的意愿……

一开始他跟灵儿约法两章:

一、不可以无理哭闹,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

二、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即使女儿脚上有水泡,腿上也长了密密麻麻的红疹,每天重复恳求:“爸爸我好困,爸爸我走不动了……”,乐嘉依然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必须让她自己绝对走完全程。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在乐嘉眼里,没有完成任务,一切都是白搭。

好像除了结果,其中的过程,甚至女儿的心情都无所谓。

他认为经过这一次次的挫折,女儿只要坚持下来,以后的困难也一样能克服。

然而并非如此。

没有考虑孩子的心愿,一味的强迫她承受所谓的“挫折”,这并不会让孩子越挫越勇,只会让她感到一次次的伤害。

心理学家柏燕谊曾讲过一个案例:

一位事业很成功又有钱的爸爸,为了锻炼女儿吃苦耐劳,为了不让女儿因财富而丧失斗志,他们搬离了自家的别墅,租了一个小房子,生活过得非常节俭不说,还经常在女儿面前哭穷。

女儿上学期间成绩一直很优秀,当她考上大学后,被告知家里其实很有钱。

女孩的反应是高兴还是气愤?

女孩非常气愤,父母一度的装穷哭穷,让她一直很自卑,现在却发现自己被欺骗了,她甚至开始怀疑周围所有的事,也不再信任父母。

为了锻炼孩子的挫折商,父母制造的“挫折”不仅没起到作用,还让孩子一次次受到伤害,父母也渐渐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奇葩说》第五季之前出过一个辩题:恋人向你隐瞒富有or贫穷的背景哪个更不能接受?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双方争执得很激烈,但是有一点双方都是非常赞同的,那就是隐瞒行为本身就会伤害爱人对彼此的信任。

信任才是无价的。

巴基斯坦前总统阿尤布·汗曾说过:“信任犹如一根细丝,一旦折断了它,就很难再把它接上。”

当孩子认定父母是不值得依赖和信任时,便会慢慢关闭了自己的心门,选择独自承担,即使受到伤害,也不愿意告诉父母,毕竟不想受到父母的二次伤害。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打击式教育,不等于逆商教育

看《少年说》时,有一个叫袁璟颐的女孩让人心疼。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她大声控诉妈妈老拿她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却从没有鼓励和肯定过她。

这个“别人家孩子”,是自己的学霸女闺蜜。妈妈竟然说:“她成绩这么好,怎么会跟你做朋友?”

她责问妈妈:“我也一样很好,很努力,为什么你就不能看到呢?”

谁知妈妈竟然如此回答:“没对比就没进步”。

然后还当众列举了她一大堆缺点。

孩子又说:“可我不适合激将法啊。”

妈妈却依然理直气壮的认为:“你的性格,要是不打击你,你可能就有点飘。”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孩子听了在台下痛苦的哭了起来。她只希望妈妈认可她,看到她的努力与付出,怎么就这么难呢?

如果说女孩不优秀,妈妈打击她,希望她变得更好,我们也可以理解。

事实上即使孩子做得再好,再优秀,父母也不愿意夸奖。在中国父母眼里,自家孩子是夸不得的,越打击才越好

关于打击式教育,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回答。

答主可以说是一个精英中的精英,即便如此,她父母还是处处贬低她。

不论她怎么做,妈妈总是能找到她做的不好的理由,并且经常歇斯底里的骂她。

其实我有个朋友也是如此,在班里属于学霸级,可谓说明明能靠颜值,偏要靠才华的人物。

在我们眼中如此完美的女神,她却声称自己很自卑。

有人喜欢她,追求她,她竟然认为别人恶作剧,她认为自己怎么可能有人喜欢呢?还总把别人的赞赏当作嘲讽。

原来,小时候,她被别人夸漂亮,父母总说:“哪里漂亮了,你看看,这不好看,那也不好看。”

中国家长对“打击式教育”的热衷,是不可动摇的,他们把打击当成“逆商”教育。

还有更可怕的是,打击教育如果控制不好度,就有可能变成“自杀式”教育

他们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而过多的夸赞只会助长孩子的骄傲和自满,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很容易轻言放弃,甚至丢掉生命。

最近深圳虐童事件持续发酵,父母两人轮番对女孩暴打,而女孩却反映淡然,习以为常,再看女孩的弟弟已经学会父母的暴力行为,打姐姐的姿势和他爸妈如出一辙。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目前这对父母已经被刑事拘留,而女孩已经被接离这个原生家庭,然而她经历的伤害可能却一直影响她的人生。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这样的“打击式”教育不仅不会锻炼孩子的抗挫折力,还会适得其反。因为“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让孩子快乐,是最难的挫折教育

曾有一则火爆朋友圈的视频,孩子爸跟女儿讲了一堆的“道理”,小姑娘却思路清晰完美反击,让人禁不住为她鼓掌。

小女孩说:

爸爸你有一个缺点知道是什么吗?

就是总让我不开心。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爸爸却说:

如果不在家里锻炼锻炼,多遇到点不开心的事情,你这样的抗挫折能力以后长大离开爸妈就完蛋了。

所以要经常让你不开心,是不是认同这个道理啊?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小女孩委屈地说:

小孩子如果老不开心,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变老,不会健康长大。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娃爸说的话听起来尤为耳熟,这些话会经常听到父母说:

现在的孩子太溺爱了,打不得骂不得,你说不给他制造点“挫折”,以后怎么经得起风吹雨打?

可事实上生活中已经如此多的挫折,何必又再人为的增添那么多孩子不乐意的“挫折”呢?

2003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教授Moshe Szyf 和 Michael Meaney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白鼠妈妈在对小宝宝的照顾方式很不一样,有的喜欢舔自己的宝宝,有的自顾自懒得去舔。

结果发现:

从小被舔的小白鼠长大后有更强的抗挫力,它们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有更强的好奇心,能较快地控制自己的焦虑,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挑战。

而从小没有被舔过的小白鼠则相反。

看到小白鼠,是不是和我们一样?

面对挫折时,一想到家是我们的避风港,父母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瞬间勇气十足,即使前面再苦再难,我们都有自信能渡过难关。

《养育的选择》中有句话,深以为然。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就像曾奇峰:越挫越勇的底气,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父母给予的爱与支持。

把挫折教育留给社会吧,好好的爱孩子就可以了。

被“伪挫折教育”毁掉的孩子

作者简介:胡小喵,富书签约作者,写作爱好者,心理咨询师,家有二宝,致力于儿童营养与心理教育,但愿每个人都能幸福一生,微博@笑笑葫芦娃。 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