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言傳身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實質性幫助嗎?

有人最近問我:“孩子上小學了,不愛讀書,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是“甲骨遊學”欄目的編輯,希望這裡的分享,對您以及千千萬萬有相似感受的父母有幫助。

於家長的提問,需要強調的是,閱讀非常關鍵,好像為孩子插上了翅膀,無論花多大代價,都是值得的。因此,在孩子學習啟蒙階段,都是來得及的。

父母言傳身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實質性幫助嗎?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1、創造一個讓孩子喜歡讀書的環境:

為什麼很多飽學之士,從小就喜歡讀書呢?有一項調查吃驚地發現,孩子的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的影響非常大。家長為孩子準備了很多精品圖書、繪本,傳記等優秀讀物。同時,家長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好榜樣,陪孩子一起讀書。在這樣環境的薰陶下,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就慢慢地培養起來了。

父母言傳身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實質性幫助嗎?


2、對於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要從心發出稱讚,而非敷衍了事的表達:

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說過:“兒童不應該被沒有理由的讚美和鼓勵矇蔽”,孩子進取的強烈動力,來自“別人對他們所獲成功的真心和絕對的認同”。所以,父母不能敷衍了事,需要陪伴孩子,仔細觀察他/她的每一滴變化,然後發自肺腑地稱讚他/她。關係越密切,由衷的讚美就越有影響力。

父母言傳身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實質性幫助嗎?


3、幫助孩子進行合理的評估:

孩子在閱讀方面的自信心,來源於他們對自己進步的評估。有一種現象,叫做“小魚大池塘效應”。怎麼解釋?比如,一個學生在高中名列前茅,他的自信心很強,但到了清華大學,發現高手很多,自己不如以前了,他的自信心會很失落。雖然他的能力很高,但在清華大學,他沒有對自己有正確的評估,低估了自己的實力,自尊心受到挫折,這就是“小魚大池塘效應”。

如何應用在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上呢?家長不要急躁,慢慢引導,在邁進每一步成功後,逐漸提高期待。不能直接就和其他的學生比較,要和自己的過去比較,只要進步,就不要吝嗇讚美。

家長的預期,也是需要調整的。

父母言傳身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實質性幫助嗎?


4、需要時間,引導孩子重視閱讀:

因為只有當孩子在他們重視的領域中提升時,他們的自尊心才會飛速提高。換句話說,如果孩子對閱讀都不在乎,無論家長怎麼強調,甚至“威脅”,都無濟於事。只有孩子內心認同,真正在乎閱讀這件事,他們才會有所行動。更進一步,如果家長不在乎,孩子不可能在乎,因為孩子在乎家長,他們看到的榜樣就是這樣的,他們會徹頭徹尾地學習。請記住,孩子只在乎對他們關心、愛護的人的意見。

所以,家長不僅要言教,更要身教!

最後,祝福每位在路上辛苦照顧孩子成長的家長們!

父母言傳身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實質性幫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