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導讀:

這幾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辦公環境福利裝逼需要和老齡化的提前到來,用人成本會更高,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而且市場競爭激烈,有些大企業為了提升市場佔有率,還打價格戰。多重因素導致中小企業老闆們都陷入困局,因為人力成本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多外資企業也不堪中國人力成本上升,開始遷廠撤資轉佔泰國、越南等人口價值窪地。

有一家制造型企業提供了一份內部報表信息: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某企業的經營狀況對比表

分析:在剛去的12個月裡,公司營業額同比過去增長了9.52%,而利潤卻下降了19.26%,這裡一方面有材料漲價的因素導致的毛利率下降,也有因為人力成本上升帶來的費用率增加1.47%。

我們深入分析了人力成本增長帶來的影響: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某企業人力成本狀況對比表

分析:我們發現應發工資總額增長了14.16%,超過了營業額的增長水平。而代表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指標“工資費用率”增長了4.23%。另外,員工人均工資增長了9.10%,而人效只增長了4.67%,也就是說,員工收入增長超過了其價值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獲得的人力剩餘價值就會逐步萎縮直至消失。

老闆是否可以不給員工加工資?

雖然不斷增加的人力成本正在蠶食企業的經營利潤,老闆是否可以不給員工加工資?不行!任正非說不但要給,還要多給!因為工資最高成本最低!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無論怎樣,企業還是要給員工加工資,因為如果不給員工加工資,將會帶來以下三點直接後果:

1、優秀人才會率先流失,這不僅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客戶流失、團隊不穩、士氣受損、營運能力下降等。

2、招聘與培訓成本上升,補充新人的工資、各種支出可能還要高於老人。

3、沒有離開的員工由於得不到激勵,安於現狀,缺乏活力和創造力,這種隱性的機會成本是更大的浪費。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某企業高管要求加薪50%,老闆如何應對?

老城是製造型企業的一位廠長,年底向老闆提出加工資的要求,原來他年薪30萬元,每月拿到手的固定工資2萬元,在行業及該地區算是中等偏上的薪酬水平。管理者想加工資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年加薪一次也不過分,老闆當初想的是他的工資水平已經不低了,最多加個20%左右吧,沒想到廠長咬定必須加薪50%,他說的好象也很有道理:一是自己的工作經驗很豐富,二是經常要加班加點,三是有其他的工廠給他開出年薪50萬元。

其實,對於員工來說,工資沒有很高,只有更高。沒有多少人會滿意自己的薪酬。即使老闆認為自己不值那麼多工資,那也不是自己的問題,畢竟自己的能力、經驗及市場價格就擺在那裡。

對於老闆而言,面對廠長的大幅加薪要求,內心是十分矛盾的,因為公司不光廠長一個管理者,還有副總、部門經理、副廠長、主管等幾十個管理者,如果個個都要求這麼加薪的話,公司肯定賺不到錢了。但是,如果不加薪,看起來這位廠長必然會提出離職,公司若對外重新招一名廠長,可能付出的薪酬也不會低,而且還需要大半年的磨合。如果對內選拔,由於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暫時並沒有適合的人選。

老闆當初也考慮過採用保密的辦法,就是隻給廠長一個人加這麼多工資,並且讓他嚴格保密。但是因為工資是每個月都要發的,是長期的事情,過去老闆也有過類似的做法,沒過多久還是洩密了,引起其他管理者極大的不滿,最後老闆逐個安撫,普調工資後才平息了事件。面對兩難的選擇,老闆沒有退路必須做出抉擇。如何實現薪酬與績效相融合,然後怎樣實現“給員工加薪卻不增加企業成本”?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老闆和員工都想要的績效方案:KSF薪酬績效模式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基於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KSF設計的六個步驟:

1、崗位價值分析

分析這個崗位核心工作,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價值點

2、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指標6-8個)

比如銷售額、毛利率、毛利潤、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標

3、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4、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成本費用率等

5、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6、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市場競爭惡劣,員工還要求加薪,任正非教您如何走出困境?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想了解更多,請聯繫陳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