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1096天行走200多萬公里,恆大扶貧隊員在畢節書寫壯麗

2018年12月1日,是恆大精準幫扶貴州省畢節市三週年。再有不到一個月就是2018年底。屆時,畢節市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將實現全部穩定脫貧。三年來,恆大將幫扶範圍從大方縣擴展到畢節全市7縣3區,無償投入共計110億元扶貧資金,派駐共2108人的扶貧隊伍到縣、鄉、村,與當地幹部群眾並肩作戰,牢牢抓住產業扶貧、移民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的“牛鼻子”;三年來,恆大已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其中已助力黔西縣於2018年9月成功脫貧摘帽。到2020年底,還要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72.46萬人穩定脫貧……無疑,從投入資金規模、人力,到移民搬遷、產業引入,恆大在畢節的模式、成效都是此前企業精準扶貧裡極難找到的。為此,昨日本報啟動了系列報道《實地走進畢節,解碼恆大扶貧三週年》,在本期的報道中,我們將聚焦一個“特殊”的群體,試著從他們身上的故事,來看恆大是如何兌現上述扶貧承諾的。這個“特殊”的群體便是2108位來自原恆大集團內部的業務骨幹,現在的扶貧隊隊員。

奮戰1096天行走200多萬公里,恆大扶貧隊員在畢節書寫壯麗

來到大方的第一個冬天,扶貧隊員冒著嚴寒挨家挨戶走訪

足跡:2108人,1096天,200多萬公里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發出號召,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會議結束當晚,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就連夜召開高層會議部署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並專門成立了集團扶貧辦公室。自2015年12月1日起,恆大開始結對幫扶畢節市,無償捐贈110億元,派出2108人的扶貧團隊幫扶大方縣脫貧。

是年隆冬,第一批287名扶貧隊員從恆大集團各分公司不遠千里挺進烏蒙山。他們和當地的扶貧幹部、員工一起,跋山涉水、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用一雙雙“鐵腳板”丈量著烏蒙山每一寸土地,耐心地與深居大山的貧困老百姓促膝長談,叩開一扇扇“心門”,讓貧困戶們從“幫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

此後,第二批、第三批扶貧隊員也相繼集結,他們多是恆大內部的80後、90後員工,為了18萬人的脫貧夢,自告奮勇地來到了畢節。在位於大方縣奢香古鎮的扶貧展館,一組大數據記錄了他們的足跡:在1096天裡,恆大扶貧團隊累計總行程200多萬公里,採集了畢節全部34萬多戶、100多萬貧困老百姓的詳細資料,並研發出一套可視化、可觸式的“畢節市精準扶貧數據調查收集系統”,運用座標、圖表等進行全方位、多維度分析,形成貧困群眾致貧原因分佈、勞動能力分佈、文化程度分佈、發展意願分佈等幾十個子數據庫,為分階段推進精準扶貧計劃提供了翔實、全面的一手資料和決策支持。

奮戰1096天行走200多萬公里,恆大扶貧隊員在畢節書寫壯麗

恆大扶貧團隊抵達貴州

扶貧隊伍中的四川力量

在扶貧隊員裡,就有不少人來自恆大四川公司。小楊是其中之一。

2017年5月,小楊的寶寶剛好6個月大,夜裡接到消息說公司有個扶貧貴州省畢節市的任務。凌晨2點,他叫醒了熟睡的妻子,興奮地告訴她,他想去扶貧,想去幫助畢節的老百姓。妻子爽快地支持了他,第二天打包行李,第三天就出發上路。直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其間,他只回過兩次家,一次是春節,一次是上個月寶寶2歲生日。

有一件事情讓小楊印象深刻。因為產業扶貧是扶貧中的“牛鼻子”,恆大便針對各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配備了相應的產業。比如,通過引調基礎母牛、改良當地土牛和引進優質種牛三大措施,採取 “ 合作社 + 貧困戶 + 基地”模式,帶動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在畢節的幫扶中,恆大就引進了來自澳大利亞的純種安格斯牛。

引進看似並不難,但把牛從澳大利亞運到畢節,可並非易事。安格斯牛先來到天津港後,接下來就得通過陸運。有一次,小楊和隊員一起去天津港接牛,因擔心汽車空間狹窄,牛擠在一起不舒服,小楊和同事平均1個多小時就需要將車停下來,把牛趕下來走走,再上車。從天津到畢節,一次又一次的下車、上車,體力加腦力的雙重考驗,讓小楊直接累暈在了車上。但回來後,看到貧困戶因為牛的投入生產獲取了收益分紅,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又讓小楊覺得,再累都是值得的!

這樣的扶貧故事在隊伍裡還有很多。小李是扶貧團隊的“老人”,2015年12月恆大決定幫扶大方縣的時候就來了,這三年見證了畢節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看過隊員在泥濘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也帶著鄉親們參加就業招聘會,鼓勵他們就業脫貧,他說:“不是說我們在的時候去幫助他們,我們需要做的是即使我們離開大方了,這裡的人也能靠自己的力量脫貧,這時候我們才能走。”當問他這三年最大的感觸是什麼的時候,他說:“是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伴侶是一同幫扶的隊友,是看見這裡真的因為大家的努力慢慢變好了。”

以上是我們在畢節兩天時間裡遇見的一些人,和聽到的一些事。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想象這條扶貧路有多難;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也不會感觸這麼深,原來在畢節,還有一群來自各個城市的80後、90後,在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奮鬥著。

而恆大在大方縣,在畢節市的扶貧故事還在繼續。恆大扶貧隊員都清晰記得,許家印2017年5月在恆大扶貧幹部隊員出征畢節壯行大會上作動員報告時說:“幫扶畢節一百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既是恆大的歷史使命,也是每一個恆大人一生當中的光榮,一輩子的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