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1874年李鸿章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上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出现到今天,一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热议。近代中国确实发生了巨变,也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实际上和李鸿章说的变局却不是一回事,李鸿章预感到了变局,但却没有能准备认识那那个变局。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李鸿章

李鸿章的变局——是危险的时局

我们印象中的历史人物或许比较严肃,但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干一些有趣的事情,李鸿章说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其实只要为了向他的“老板”同治皇帝要军费。

这篇奏折写于1874年,前几年日本曾试图进攻台湾,当年日本内务卿大久保利通又来到中国恐吓威胁清王朝,可以说,当时的国际环境是非常危险的。李鸿章自己身处那个动荡的巨变时代,只能模糊地有所认识,但不能全面的认识变化究竟来自哪里。

距今过去了百年,经过那么多民族英雄玩儿命地探索,已经认清了那个变局究竟是什么!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李鸿章认识到变局的表面——诸强国联合吞噬中国

李鸿章说的变局是指,国家安全上的危险从过去的北方变为现在的东南方,也就是说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而外来的国家威胁,也从过去的单一国家的战斗,变成许多国家结伴吞噬中国。欧美诸国从海上这个清朝最不擅长的领域进攻,不远万里也要联合吞噬中国举动。

这就是李鸿章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了。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时局图

可为什么从海上来的欧美诸国威胁就比西北路上的游牧民族大呢?他说,这是因为以前边境界限分明,便于防守。但今天海上边境有万里长,没有办法处处防守,而欧美各种通商、传教又使人防不胜防。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国防的重心已经改变

在军事上,各国的轮船速度非常快,这样他们军队运输和后勤补给也非常快。新的电报的发明,使得他们传递军事情报不用再靠马和鸽子,而是瞬间抵达,这样的军事情报速度,是过去的时代没有的。况且欧美的大炮、军工更是犀利,这是中国历史上数千年都未曾遇见过的强大对手。

何以言之?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落后于人的船舶

他在奏折上写这些,是想做什么呢?

谨将总理衙门原奏紧要应办事宜,逐条切实办法,并将丁日昌续奏各条并入,详细拟议,恭呈御览。

大概就是意思,我和丁日昌之前请求想要的那些东西,皇上您就给我批了吧。

有哪些东西呢?要练兵、要兵、要船、要军饷、要人才、要这些成为常规制度。

所以,面对敌人的坚船利炮的威胁时,李鸿章的对策就是同样使用坚船利炮。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李鸿章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就是诸国强国意欲吞噬中国一条,用这条紧迫的论断来要求皇帝满足他的条件。这个认识,说明李鸿章只是认识到的巨变的表面现象,或者说这篇奏折当中他只认识到表面现象。但却是当时最急迫,或许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真实的变局——封建土地制度的崩溃

如果说清朝落后于西欧美日诸国,只是因为军事势力不强,那么这个变局还不够大。真实的变局远比李鸿章认识到的更为深广。

近代以来西欧诸国突变,产生资产阶级革命。这就导致了中国等传统欧亚大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变成了落后的制度。过去庞大的土地可以产生的财富,到了今天不再是优势。因为资产阶级革命使西欧诸国的财富生产不再来源于土地,而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中国,已经从引领世界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在文明层次上落后于人的弱国。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当英国在1840年率先开启工业革命之后,又在生产力上全面超越传统大国。一个农业文明对阵工业文明难以取得胜利。

“祖龙魂死业犹在……百代多行秦政治”

欧美传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导致2000年中国封建王朝需要从根上变化。那么清朝统治阶级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他们怎么能够革自己的命呢?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清朝的农业

所以,对于那个时候正在摸索的现代化的李鸿章等人,他们只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并且眼见旧有的王朝逐渐崩塌。


就到这里,我是奇缜君,如果你觉得写得还不错,那就点个赞!如果有更好的看法,来评论区交流吧!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