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的中成藥那麼多你會選嗎?

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 一年四季可見,多為病毒感染引起,是感受觸冒風寒之邪所致的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徵。

現代醫學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只是對症治療而已,而中醫治療則多可顯效。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肺氣不足,外感風邪所為,但在不同季節,風往往隨時氣而侵入,如冬季多為風寒,春季多為風熱,夏季多挾暑溼,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多挾溼邪,加之人體體質有寒熱之別。

所以,中醫治療感冒又分為辛涼解表、辛溫解表、表裡雙解和扶正解表四類,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風熱感冒型

主要表現為發熱,有汗,微惡風寒,頭痛,鼻塞涕濁,口乾而渴,咽喉紅腫疼痛,或咳嗽,痰黃而黏稠,舌苔薄白或兼微黃,脈浮數,當以辛涼解表,疏散風熱為治。

可選用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片,或VC銀翹片,每次4粒,每日3次;羚翹解毒丸,每次5克,每日3次;清開靈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雙黃連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2.風寒感冒型

主要表現為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痰多稀薄,甚則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肢體痠痛,口不渴,無汗或汗出而惡風寒,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當以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為治。

可選用午時茶,或風寒感冒沖劑,或感冒清熱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

3.體虛感冒型

主要表現為體質素虛而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證,當以扶助正氣,解散表邪為治,常用補益或助陽藥與解表藥組成製劑,使表證得解,而正氣不受影響。

可選用荊防敗毒丸,或防風通聖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參蘇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玉屏風散,每次9克,每日3次。

4.表裡同病型

主要表現為病邪在表裡之間,出現寒熱往來,或既有表證,又有裡熱,惡寒發熱,口苦咽乾,肢節煩痛,鼻塞聲重,口渴,咽痛,咳嗽氣急,痰黃而稠,心煩,或見溲赤便秘,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當以表裡雙解,內外同治。

可選用防風通聖丸,每次1丸,每日3次;銀柴顆粒,或小柴胡顆粒,每次1袋,每日3次;柴胡口服液,或麻杏石甘合劑,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使用中成藥解表劑治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適應症狀以表證為主;
  2. 表邪末盡出現裡症者,治宜表裡雙解;
  3. 表邪發展已全部入裡者,則不宜使用解表劑;
  4. 以取微汗透身為佳,不透汗則表邪末去,但出汗過多又會損傷正氣,故應注意不要出現大汗淋漓。

臨床觀察發現,配合中成藥外治感冒,也有明顯療效,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風油精:用本品塗搽人中、太陽、印堂等穴位,每日1~2次,可有效地防治感冒。

2.強力銀翹片:臨睡前洗淨雙足,而後以溫度稍高點的熱水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浸泡雙足,水深以浸至雙踝關節為宜,時間10~20分鐘,而後擦乾雙足,取一粒強力銀翹片研為細末,放於兩塊麝香追風膏上,撒藥面積約1cm×1cm大小,追風膏的面積視患者足前掌大小而定,而後貼敷於雙足湧泉穴上,固定,喝一杯熱開水以助睡,每日換藥1~2次。一般用藥1~3次後發熱、頭痛、頭暈等全身不適症狀消失,經過3~5天諸症即可消失。

3.冰硼散:感冒鼻塞時,可取本品適量吹入鼻中,能使鼻黏膜腫脹消退,鼻涕分泌減少,鼻竅得通。

4.西瓜霜噴劑:感冒後口角潰瘍或長口瘡時,局部用酒清消毒後,取本品適量,每日3次外噴患處,1~2天即可。

5.柴胡注射液:感冒發熱時,取柴胡注射液適量,將紗布3塊用柴胡注射液浸透,而後取出覆蓋於肚臍孔、雙足心湧泉穴處,再用敷料包紮,膠布固定,幹後可取本品時時潤之,以保持紗布溼潤,每日換藥1~2次。

治感冒的中成藥那麼多你會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