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实施,微商和代购走出“灰色地带”!

从今年元旦起,电商法开始实施,微商及代购等因为处在监管相对盲区难以追溯、难以投诉的问题将得以解决。他们将与正当经营的传统电商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线、同一聚灯光下。然而法规指向的愿望再好,也需常态化管理的到位。《电商法》最终要起到的效果是把易于隐蔽的“灰色地带”消除掉,让微商走回合法经营的阳光轨道,走回公平竞争的法治轨道。

电商法实施,微商和代购走出“灰色地带”!

代购、微商走出“灰色地带

电商法的出台对代购和微商的影响最大,因为法规明确要求电商经营者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而且根据电商法的规定,不管是微信朋友圈里卖货,还是直播平台带货,甚至包括在淘宝天猫上的商家,都将被认定为电商经营者。

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葛江虬指出,这意味着大量处于“灰色地带”的线上交易将纳入法律法规的监管之中。

确定了线上、线下统一的规则,把以前一些线上的经营者,包括微商、代购,还有像通过网络直播来进行销售的这些人,也纳入到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

电商法实施,微商和代购走出“灰色地带”!

为了规避风险,很多代购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积极囤货,也有一部分暂时停业观望,另外一些则在元旦之后打起了“擦边球”——他们不再通过朋友圈里发布信息,取而代之以图画和非中文说明的方式在朋友圈营销。对买卖双方来说,这种做法貌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而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指出,这种“抖机灵”的做法很显然触碰了法律。

它是有经营的需求,可能有一些消费者还是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去买他们认为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这样是在规避法律。电商法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亮照经营,要向交易相对方充分披露主体信息,让对方知道“你是谁”“我在和谁签订合同”,如果把过去的一些清晰的自身照片演示了,然后弄一些自己画的一些无法辨别身份的图画来代替自身的身份,这种做法实际上使得相关的潜在交易对象可能不知道“我和谁在交易”“将来出现问题了,我去找谁”。因为通过微信确实很难识别主体身份。

强监管利长远

有不少消费者担心,电商法把微商代购以及电商平台管起来,会导致购买成本大幅提升,购物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不过,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当下的“管”并不是要给行业“添堵”,而是为电商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以前在消费者投诉当中,微商和海淘一直是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一是不交税,二是逃避了正常的监管渠道,但恰恰是这些渠道才能保证交易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如果单靠没有保障的、逃避正常监管的私下交易来降低成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没法得到保证,经营者的业务也肯定发展不起来,注定不会走得太远。

电商法实施,微商和代购走出“灰色地带”!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到2017年间,中国微商从业者已从752万人增至2018万人。电商法来了,该如何获得“合法”身份?成为大多数从业者的困惑。李斌律师建议:

作为微商的主体,可以考虑注册一个个体工商户,拿一个营业执照;或者可以考虑跟别人合伙办一个合伙企业,拿一个营业执照。当你有了营业执照之后,你是个商事主体,在社交平台上从事交易活动,给人感觉是更加规范的。如果觉得风险比较高,但是又觉得可以依法纳税,可以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有限公司的好处是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不需要跟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真正规范的微商,想持久做下去的,必须要合法合规,必须要在电商法的框架之内,首先把主体身份厘清楚,然后要进行代购必须履行进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然而,如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确实是不少微商代购面临的一大实际问题。有的商户表示,有个合法身份固然好,但在登记注册中却会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登记需要一个固定地址,但是很多微商住所并不固定,或者根本不需要固定经营场所。陈音江建议,对此,应该出台相关的细则,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要求注册证地址,主要是证明具备开展经营业务的能力,如果出了什么问题,相关的监管部门可以及时联络和找到经营者。但是有一部分电商经营者不需要实际场地去经营,主要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将来在登记方面,是不是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经营行为创新登记管理制度、细化相关的措施?要考虑到各种业态和各种群体的实际需求。

电商法实施,微商和代购走出“灰色地带”!

公开透明的消费环境在不远处

微商代购体量庞大,李斌建议,电商法落地初期,在监管上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让经营者“边习惯边转型。”

第一,关于商品的划分,现阶段我觉得应该把重点指向那些跟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服务和商品领域。第二,关于主体的划分,对于真正的电商平台,我们要进行更多的监管,因为电商平台对平台内的电商经营者有更高的控制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主体电商部分能够规范运营。主体都规范运营了,再根据情况跟进监管那些边缘化的、补充性质的微商。监管也应该有主次之分。

电商法实施,微商和代购走出“灰色地带”!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电商法的到来,大部分微商、代购已经做好转型的准备。

现在这个行业内鱼龙混杂,消费者容易不信任我们这个行业。法律落地之后,我们微商会更好做。

消费者更期待法律规制之下,能迎来一个公开透明、健康放心的消费环境。

有法律规范之后,消费者权益有更多渠道来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